?

層級管理模式在呼吸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2022-03-21 11:55梁夏
醫學概論 2022年2期
關鍵詞:呼吸內科護理管理應用價值

梁夏

摘要:目的:重點分析層級管理模式在呼吸內科護理管理過程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隨機選取我們醫院在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這個階段接收的呼吸內科疾病患兒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對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針對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模式,針對觀察組實施層級管理模式,然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等情況要明顯優于對照組,P值小于0.05。結論:對于呼吸內科疾病患兒來說,在對其進行護理管理的過程中有效采取層級管理模式,這樣可以體現出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使其得到高質量的護理服務,有效防范各類風險或者不良反應,因此這種護理管理模式值得推廣。

關鍵詞:層級管理模式;呼吸內科;護理管理;應用價值

引言

現階段,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于醫護模式也有更為嚴格的要求,特別是針對呼吸內科疾病患兒來說,在具體護理過程中要更加嚴格的護理操作,使其護理質量、護理安全性得到顯著提升,這樣才能充分防范可能出現的風險事件或者不安全因素。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需要充分落實層級管理模式,確保該管理模式得以有序推進,使各個環節能夠得到嚴格質量把關,相關方面順利銜接,進而為患兒護理質量、護理滿意度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诖?,在本次研究中重點選取我院近一年時間內接收的80例呼吸內科疾病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重點分析層級管理模式對于患兒護理質量的影響,現在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一共涉及80例患兒,是我醫院在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接收的呼吸內科疾病患兒,在患兒中包括男患兒43例,女患兒37例,年齡范圍在3歲至11歲之間,平均年齡是6.45歲。具體研究環節,結合護理方法的不同對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有患兒40例,對兩組研究對象的基礎資料行比較,未發現統計學差異,P值>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對照組采取常規管理模式,對觀察組的管理環節,有效采取常規管理模式上的層級管理模式,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首先充分做好護理人員的前期培訓和管控工作。在層級管理模式落實之前,充分做好相關人員的考核以及培訓是必要前提,更是關鍵所在。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充分明確培訓的具體內容,圍繞層級管理模式的主要概念及具體方法來有序推進,確保相關護理人員對于層級管理模式的核心內涵以及操作方法可以充分掌握,并且在實踐過程中有效落實,以此為層級管理模式的順利推進和綜合成效的取得提供支持。其次,要著重針對各個層次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對于層級管理模式而言,要進一步有效的劃分,從上到下形成相應的層次等級,以此形成從上到下的指揮模式和落實機制,為各個層級各項工作的順利推進和相關職責的有效完成提供必要的支持。針對不同級別的護理人員要明確相對應的護理職責,對于各項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以此體現出各項職責的落實效果。第三,要構建與之相對應的更系統完善的層級管理關系。在層級管理關系方面要有效梳理,結合工作特點、職責要求分配相對應的管理任務,同時各個方面要密切配合,協同推進,要落實雙向資源組合的基本原則,以此體現出更為良好的管理和被管理的關系,形成共同的興趣愛好,體現優勢互補的作用做好監督管理工作,在層級管理模式構建完成之后,要確保各項工作能夠嚴格按照相對應的監督管理機制有序推進,確保各個層次的管理能夠順利實施,同時對于管理和被管理的整個過程要充分的了解。如果遇到某方面的問題,要在第一時間進行及時的溝通和了解,著重做好協調溝通工作,以此體現出動態調整和優勢互補的教育,及時更新動態,有效做好相關互動和反饋,以此體現出職責的完成效果。第五,要充分做好定期總結工作。針對層級管理模式推進的具體效果要及時的總結和分析評價,并且形成制度化和常態化,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進行,按照相對應的問題導向,使層級管理模式不斷的優化和完善,進而為使該模式呈現更為良好的效能提供必要支持。

1.3觀察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等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對本次研究中的相關數據,有針對性的錄入到SP SS26.0軟件中進行分析和處理,用卡方進行對比,用P值小于0.05代表相關數據對比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觀察組患兒的護理滿意度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100%(40/40)和0(0/40),要十分顯著的優于對照組的80%(32/40)和82.5%(33/40),p值小于0.05。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

3討論

針對呼吸內科疾病患者而言,在實際的護理過程中往往面臨不同程度的風險因素或者安全隱患,極有可能出現肺部感染或者支氣管擴張,呼吸衰竭等相關方面的問題。需要更充分明確相對應的護理責任和護理注意事項,對于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的把關,同時也要通過確保各類護理人員要形成相對應的層次和等級,確保各個環節得到相對應的人員負責,這樣才能貫徹落實崗位責任制,使得整體的管理模式呈現出更加科學高效的護理效能,進而為患兒提供更高質量的護理服務。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針對呼吸內科兒童疾病患者而言,在具體管理環節需要充分融入層級,在具體的護理管理過程中要形成相對應的組織管理層級,確保各個職位的職責權利利益等能夠得到充分的明確,科學合理的分配,進而充分體現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作用和效能。同時要著重針對各類組織程序進行嚴格的調查和評估,以相對應的評估結果為基準進行有效優化和完善,確保相關人員得到針對性的培訓和管理,以此體現出管理和被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和責任劃分,進而為層級管理模式取得更加良好的效能提供必要支持。在本次研究中,針對觀察組患兒進行護理管理的過程中,對于相關護理人員實施層級管理模式,患兒所呈現出的護理滿意度和不良反應發生率要明顯優于對照組, P值小于0.05。

4結論

通過上文探究,可充分明確,對于呼吸內科患兒來說,在護理管理過程中實施層級管理模式,這樣可以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有效防范或者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因此這種模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王芬,李燕暉,趙秋珍.兩種排班模式結合分層級使用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9,19(12):100-102.

[2]王瓊,鄭曉斌.護士分層級使用和管理模式在優質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9,6(31):240-241.

[3]徐樹霞,危薇.層級管理在產科病房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17):105.

[4]蘭曉紅,夏淑嬌.層級管理在產科病房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醫院管理論壇,2019,32(2):34-35.

猜你喜歡
呼吸內科護理管理應用價值
呼吸內鏡在呼吸內科診療中的應用探討
企業金融管理應用價值分析
層級護理管理模式在外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呼吸內科危重癥哮喘的診斷及治療效果觀察
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呼吸內科實施安全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