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交通工程專業建設

2022-03-22 22:23潘寶峰周長俊趙勝川王寶民姚榮涵
大學教育 2022年2期
關鍵詞:課程體系改革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師資隊伍建設

潘寶峰 周長俊 趙勝川 王寶民 姚榮涵

[摘 要]在我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全面展開的趨勢與背景下,大連理工大學交通工程專業以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家建議及交通工程專業培養方案的修訂為契機,在嚴格遵循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標準下,從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國際化平臺等方面加強專業建設,從而為社會培養具有優秀工程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及團隊合作精神的復合型高級技術人才。

[關鍵詞]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交通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師資隊伍建設;國際化

[中圖分類號] G6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2)02-0100-04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國際通行的工程教育質量保障制度,也是實現工程教育國際互認和工程師資格國際互認的重要基礎[1-2]。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核心是要確認工科專業畢業生達到行業認可的既定質量標準要求,是一種以培養目標和畢業出口要求為導向的合格性評價[3]。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重視成果導向的教學設計以及堅持持續改進的質量機制,自2006年我國教育部啟動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以來,眾多高校紛紛加入到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中來[4]。大連理工大學交通工程專業自2014年準備迎接工程教育認證起,就按照工程教育認證的要求查找自身不足,包括教學頂層設計、教師教學能力、學生實踐能力等,并持續改進,促進專業建設?;诠こ探逃龑I認證標準的交通工程專業建設是國家改革和培養交通工程人才的新模式,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和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而實施的教育模式改革的重大舉措,對培養具有工程設計和工程實踐能力的交通工程人才具有重要意義[5]。

自2009年大連理工大學設立交通工程專業以來,本專業以培養交通工程優秀人才為目標,持續構建和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包括構建多元人才培養模式、深化課程體系改革、建設和穩固實踐實習基地、搭建國際合作培養人才平臺、加強教師能力和工程背景、強化教學全過程管理、持續推進教學改革。本專業于2016年首次通過國家工程教育專業認證,2019年又進行了第二次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同時此專業被評選為本科示范專業。目前,本專業已成為我國特色鮮明的高水平交通工程領域育人基地,為同類型高校相關專業建設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此次認證,專家組對交通工程專業在培養方案、師資隊伍及支撐條件等方面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但也就全面深化課程體系改革、培養目標定位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意見。

2018年交通工程專業培養方案的修訂工作遵循以下思路:首先,按照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培養人才的思想理論道德修養;其次,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自主創新思維與能力,并注重在實踐中的多學科融合應用;最后,以聯合培養項目及國際交流項目為契機,開拓學生的國際視野,使學生的能力水平得到提高及知識儲備得以增加。同時,結合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遵循培養目標、畢業要求及課程體系三者之間的內在邏輯,在全面梳理專業知識點的基礎上,優化課程體系,進一步壓縮課內學時學分,擴大學生學習自主權[6]。

大連理工大學以工程教育認證專家的建議及2018年交通工程專業培養方案的修訂為契機,嚴格遵循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標準,全面深化課程體系改革,從而培養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人文修養,扎實的自然科學與交通工程基礎,較強的工程實踐和持續學習的能力,較好的團隊精神、創新意識和國際視野,能在道路工程、交通規劃與管理等領域從事交通運輸系統規劃、設計、建設與運營管理等相關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為國家的長遠發展提供人才儲備。

一、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下的課程體系改革

合理的課程體系改革是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隨著我國本科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不斷完善,參考國際同類專業的培養體系,同時結合我國社會市場對人才的實際需求,本專業逐步推動交通工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的改革。目前改革的對象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OBE理念[7]下的交通工程核心課程群設計

經過2012年和2016年兩次培養方案的全面修訂和持續改進,構建了交通工程專業核心課程群,以學生畢業要求為導向,頂層設計知識體系架構。將道路工程、交通規劃、智能交通等3個專業方向整合在交通工程專業中,制訂了統一的大類與專業基礎課程和個性化的專業方向模塊課程。在專業基礎課程中增設了數據結構與算法、交通地理信息系統、土力學與地基基礎、材料力學等課程,從而培養學生數學、力學基礎知識和使用專業信息工具的能力;將畫法幾何及工程制圖、測量學、交通工程導論、土木水利工程學科前沿實驗、理論力學、運籌學等課程作為各專業方向必修的公共專業課程,夯實學生的解決交通運輸領域復雜工程問題的專業理論基礎;增大實踐類課程的學分比例,在道路建筑材料、道路實驗與檢測技術、交通仿真實驗、交通調查、交通地理信息系統實驗等課程中設置試驗和現場調查等實踐環節,強化學生工程設計、實踐及創新能力培養。與2012級專業課程體系培養方案相比,各類課程的主要差異總結如表1所示。

(二)加強特色專業教材建設

教材是體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知識載體,是進行教學的基本工具。教材的建設與教學改革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加強課程的教學內容、結構,教學方法、手段的研究,教學改革才能取得實質性成果;只有將教學成果落實到教材編寫和選用上,才能促進教材建設,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我院結合特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在已有成熟的基礎課程教材建設的基礎上,大力加強特色專業課程教材建設?,F已出版了《交通流理論》《路基路面工程》(遼寧省十三五規劃教材)、《交通信息化環境下隨機道路網絡擁擠收費理論與方法》《土木工程施工》等8本特色大連理工大學教材。其中多項教材榮獲省級、市級精品教材榮譽稱號,強調教學與科研的良性結合,理論聯系實際,將教師的科研成果引入教材中,以案例的形式呈現;同時結合教師的科研實踐,在教材中及時更新學科前沿知識,使學生能夠在夯實基礎的同時,密切聯系實際,了解工程一線科學技術。

(三)加強設計環節,培養學生工程設計能力

1.核心課程之外設置設計教學環節。在道路勘測設計、路基路面工程、交通規劃、交通管理與控制等課程之外,平行設置設計教學環節。與課堂教學并行,學生分組,組內協作,完成設計報告、圖紙,小組答辯,評定成績。這可以增強學生團隊協作和工程實踐能力。

2.以競賽充實課程設計。依托大學生各類競賽,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團隊合作能力。

3.建立課程設計環節的考核評價方法,針對團隊合作課程模式,建立了設計報告、集中答辯、提問和小組互評相結合的成績評價方法,合理評價每位學生的貢獻和知識掌握情況,從而確保學生對教學各環節的高參與度,提高學習效率。

(四)建設交通工程仿真與設計平臺,培養學生工程設計和創新思維

考慮到目前學生進入企業開展生產實習的困難、學生的競賽需要等問題,本專業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目標,建立仿真設計平臺,從路面結構響應、材料設計、交通方案設計等方面開展仿真實訓,強化學生對交通工程中路面結構設計與分析、材料特性、交通流理論的理解。在必修課彈性力學與有限元程序設計的教學中,要求學生進行環境和交通荷載耦合作用下路面結構響應分析初步研究,培養學生利用先進數值仿真技術進行復雜交通工程問題分析的能力。開發瀝青和混合料性能虛擬測試平臺,并用于必修課道路實驗與檢測技術的實踐教學環節。在交通仿真實驗課程的教學中通過仿真模型實驗、實驗報告、答辯等方式,要求學生能夠針對特定區域進行交通規劃方案、智能交通系統規劃方案、物流系統規劃方案、交通治理改善方案的設計,并能夠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

二、多元化、多重知識背景的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教師是實施教學過程、教學改革的主導者和責任人,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是決定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8]。加快交通工程專業建設不僅需要專業教師具備良好的交通基礎知識,同時也對專業教師計算機應用和其他相關技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突破學科界限、組建多元化、多重知識背景的師資隊伍是當務之急[9]。大連理工大學交通運輸學院采取以下措施來提高師資隊伍能力。

(一)多措多舉提升青年教師教學能力

首先,本專業要求青年教師嚴格執行學校規定,保質保量完成教師崗前培訓、通識培訓、教學觀摩、教學競賽等。青年教師上講臺前必須先完成兩輪助教工作。其次,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有責任提攜青年教師,為其在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提高的過程中指點迷津。老教師通過助課或者同講一門課、助研、研討等形式,將自己深厚的理論與實踐經驗傳授給青年教師,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另外,我專業邀請校內教學知名教師聽青年教師講課,為青年教師把脈,促青年教師成長。最后,學院專業教師要積極參加交通工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的相關活動,通過舉辦大會報告、參加青年教師講課競賽以及小組討論等方式加強我專業與各高校之間的教學交流與研討,了解交通工程學科的最新教學理念和先進經驗,不斷提高專業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

(二)強化教師的工程背景

首先,鼓勵在職教工赴企業開展博士后研究,要求青年教師必須參加企業工程實踐半年以上,現已有近20%的教職工完成了企業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其次,學院積極鼓勵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交通科技大賽、全國高校智能交通創新與創業大賽、挑戰者杯、全國節能減排科技競賽等賽事。最后,加強校企合作,讓企業兼職教師進課堂,學生在企業接受培訓。聘請更多有豐富工程經驗的企業專家到學校兼職授課、指導生產實習和畢業設計,進一步提升兼職教師隊伍質量。此舉不僅促進了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的密切交流,提升了教師的實踐認知,為教師傳授實踐相關知識和開展服務于生產的科研項目提供了有利條件,還有力地提升了教師的實踐能力、教學和科研水平。同時,這也激發了學生的專業課學習熱情,使其了解了企業文化,積累了工程經驗,有助于他們的職業規劃。

三、工程專業認證體系下的國際合作培養人才平臺構建

“開放是現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國際化是世界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在全球化時代,高等教育需要在實現傳統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跨文化交往以及勝任全球合作和競爭的能力[10]。在此背景下,我院主動融入對外開放新格局,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加強國際化人才培養。通過開展專業國際化認證,推動國際合作辦學,實現學位聯授互授,帶動國際化人才培養機制改革。學校始終秉持“定位高端、科教融合”的原則,大力推動與世界一流大學建立碩士/博士雙學位聯合培養項目,并依托國際科研合作平臺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學術創新型人才。

同時,以“一帶一路”倡議和“交通強國”國家戰略為契機,學校全面實施國際化戰略,進一步提高學校對外開放和國際化程度[11]。以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為抓手,引進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以培養師生的國際交往能力、跨文化學習研究能力和提升學校的國際影響力、國際競爭力為總目標,以項目為紐帶,以師生為主體,以規范管理和優質服務為保證,不斷提升交流層次,拓展交流范圍和領域,全面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推進專業建設。

本專業已與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等高校合作,實施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的“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合作開展“3+2”聯合培養項目。此外,自2013年起,在學校國際化基金的支持下,交通工程專業每年選派并資助學生赴日本、韓國、新加坡、德國、丹麥、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知名高校進行短期交流,為開拓學生國際化視野提供了機會。例如,本專業部分學生訪問了丹麥科技大學、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大學,并參觀了哥本哈根中央火車站及自行車交通設施、卡爾斯魯厄軌道交通地下隧道工程,使學生接收到了國外文化、專業知識,開拓了他們的國際化視野和提升了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我院2016—2019年度交通工程專業本科生海外交流信息如表2所示。另外,本專業教師與國內外教師通過學術交流、學術項目合作等方式,現已建立密切的聯系。例如:我院邀請原世界交通學會主席、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大學WernerRothengatter榮譽教授做了關于交通對物流的影響及巨型交通的評價兩場報告;邀請林同棪工程顧問公司(臺灣)副總工程師、林同棪工程咨詢(中國)有限公司公共交通總工程師林忠正做了“大眾運輸導向周邊開發策略——以軌道系統為例”的報告;邀請日本東京海洋大學兵藤教授一行三人做了關于多式聯運樞紐對區域貨運結構調整的影響的報告。我專業教師與田納西大學、名古屋大學、美國西北大學、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美國羅德島大學、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大學、德國亞琛大學、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等世界著名高校建立了密切聯系,常常相互訪問或開展合作。

總而言之,我專業嚴格遵循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標準,基于OBE理念,從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和國際化等方面銳意進取,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力求培養出具有高尚品德和良好人文修養,扎實的自然科學與交通工程基礎,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較好的團隊精神、創新意識和國際視野的交通工程高級技術人才。

四、總結

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的背景下,新時代賦予了高校重大的使命。新時代的交通工程類專業人才不僅應具備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還應具備一定的創新及科研能力,以適應社會對交通工程專業人才的要求。我專業采取深化課程體系改革、強化師資隊伍、國際合作培養人才平臺構建等改革措施來加快交通工程專業建設,從而全面提高交通工程專業人才的綜合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國際化視野,為建設“交通強國”偉大事業培養交通工程專業高級技術人才。

[ 參 考 文 獻 ]

[1] 馬香娟.基于工程教育認證的交通工程專業建設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9(1):217,219.

[2] 王軍,王美蓉.工程教育認證制度背景下交通運輸專業本科實踐教學體系改革[J].航海教育研究,2013(1):81-83.

[3] 黃山,鮑學英.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工程管理專業建設的構想[J].高等建筑教育,2016(1):16-22.

[4] 林健.工程教育認證與工程教育改革和發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10-19.

[5] 韓曉燕,張彥通,王偉.高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研究綜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6-10.

[6] 葉玉玲,劉佳林.基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交通運輸專業課程體系建設[J].教育教學論壇,2019(3):143-145.

[7] 顧佩華,胡文龍,林鵬,等.基于“學習產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頭大學的實踐與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8] 滕俊江,喬艷輝,馬浩,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應用化學省級特色專業建設實踐與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19(6):14-18.

[9] 嚴利鑫,張誠,熊鈺冰.工程教育認證和社會需求雙重驅動下交通運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9(2):6-9.

[10] 劉樂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工程人才核心能力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理工大學,2018.

[11] 張文雪,王孫禺,李蔚.高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的研究與建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22-26.

[收稿時間]2020-08-10

[作者簡介]潘寶峰(1967—),男,內蒙古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道路工程的教學與科研。周長?。?983—),男,江蘇人,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道路工程的教學與科研。趙勝川(1963—),男,河北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交通工程的教學與科研。王寶民(1971—),男,山東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建筑材料的教學與科研。姚榮涵(1979—),女,山西人,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交通工程的教學與科研。

sdjzdx202203231040

猜你喜歡
課程體系改革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師資隊伍建設
互聯網時代獨立學院金融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與優化研究
“2+X”培養模式下軟件工程專業綜合改革探索
面向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網絡m程專業培養方案探索
基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多媒體信息處理》課程改革
守望沃野助力小康
高職電氣自動化專業技能競賽與常規教學融通的研究與實踐
信息類專業硬件基礎實踐的項目沉浸式教學模式
關于加強鄉村學校美術師資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
淺談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面向學習全過程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