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利用紅色資源融通黨史教育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

2022-03-23 07:14寧曉菊
河南教育·高教 2022年2期
關鍵詞:黨史教育紅色資源融通

寧曉菊

摘 要:紅色資源凝聚著中國革命精神和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是黨史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優質資源和重要依托。高校就近利用紅色資源融通黨史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黨的十八大以來,無論是紅色資源管理單位還是高校,在理論闡釋和實踐探索方面都有一些成果,但在新時代還需進一步守正創新:一是以守正精神鞏固推廣現有成果,二是以深度的常態化合作為方向,三是在分類的基礎上融通設計。

關鍵詞:紅色資源;黨史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通

2021年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百年誕辰。2021年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明確提出“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這不僅僅是對黨員的要求,也是對承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要使命的青年大學生的要求。同時,明理、增信、崇德、力行,也是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應有之義。高校如何引導青年大學生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傳承紅色基因、賡續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血脈,從而傳承弘揚和切身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認真研究和實踐。筆者認為,高校無論是思政課程還是課程思政,在校內課堂理論講授之外,就近利用所在地的紅色資源,打通課堂和基地,融通校園和場館,連接線上與線下,將黨史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結合起來,并建立常態化機制,是切實可行且有推廣應用價值的。

一、高校就近利用紅色資源融通黨史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紅色資源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的原生態物質遺存,包括革命遺址、領袖故居、紀念館、博物館、文獻文物、陵園碑刻等,同時還包括一些革命歌謠、紅色故事、時代標語等。紅色資源承載著廣大人民對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偉大歷史進程的社會記憶,代表著正確之理、正義之聲、正向之能,蘊含著獨特的精神資源和優良的價值基因。紅色資源背后的歷史真相,能有效澄清裹挾在紛亂社會輿論中的謠言和謊言,糾正影視作品改編亂象帶來的錯誤歷史觀和價值取向。正是因為紅色資源凝聚著中國革命精神和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所以是黨史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絕好資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地方考察調研時多次到訪革命紀念地,瞻仰革命歷史紀念場所,反復強調要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2021年第10期《求是》發表的《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就是習近平總書記2012年12月至2021年3月期間到地方考察調研時的講話中有關這方面內容的節選。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也對革命文物工作做出重要指示,“革命文物承載黨和人民英勇奮斗的光榮歷史,記載中國革命的偉大歷程和感人事跡,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他還強調,“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求“發揮好革命文物在黨史學習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深刻闡明了紅色資源在見證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中的重要作用,為高校就近利用紅色資源融通黨史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這兩個重大時間節點,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戰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實現了經濟正增長,如期實現了我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無論是思政課教學和課程思政建設,還是學生黨建和團建工作,高校都應該充分利用反映和承載這些歷史榮光和偉大成就的紅色資源,講好“四史”,講好黨的故事和中國故事,以促進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早在2018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指出,要“主動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中國人民奮斗圓夢的故事、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故事”。這不僅是對外宣工作的要求,也是對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要求。這三個方面的故事其外延都是中國故事,其內涵都和黨史教育密不可分,其精神實質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致。放眼全國我們會發現,我國大多數高校所在地都具有豐富的紅色資源:有的反映近現代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反抗侵略、浴血奮戰的內容,有的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取得偉大成就的內容,有的反映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的內容,等等。這些基地和資源,對當地高校而言極具教育和實踐價值,值得充分挖掘和好好利用。同時,各高校探索和實施的典型案例和實踐經驗,對全國其他省市高校具有參考和借鑒價值。

二、高校利用紅色資源融通黨史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現狀及啟示

紅色資源反映的雖然是歷史和過去,但又與時俱進地契合著時代前行的腳步和未來發展的方向。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紅色資源及其承載的價值觀念、道德精神在黨史學習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近年,為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各地的研究、宣傳和教育部門,從理論探索和實踐創新兩個維度著力,發揮本地的紅色資源輻射力、影響力和教育價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因為紅色文物遺存等往往會受到本身地域空間限制,不少紅色資源基地都建立了線上電子展覽館,并以公眾號、短視頻等現代媒體為輔助,構建了紅色文物信息共享平臺。還有一些地方將涉及當地紅色資源的研究項目納入社科規劃課題中,高校教師申報并獲得立項后開展研究,其研究過程其實也是一個將紅色資源融入教育教學實踐的過程。

正因為紅色文物承載的政治立場和精神價值與高校的育人指向和現實需求高度一致,黨的十八大以來,針對如何更好更充分地利用本地的紅色資源創新教育教學,各高校無論是馬克思學院開設的思政課教學還是各二級學院進行的課程思政建設,在理論闡釋和實踐探索方面都有一些成果。理論研究層面,主要是在學校的教改項目、人文社會科學類項目立項時,與所在省市的社科規劃項目或教育科學課題對接,設立紅色資源開發利用與教育教學互融互通方面的選題。然而理論闡釋的研究成果總體比較寬泛,多是在思政課教學及高校的大思政工作層面,與黨史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關聯度還有待進一步提升。教學實踐層面,校方組織的主要活動有在基地掛牌、聯合搞展覽、定期組織學生參觀考察、互相聘請教員開展講座和報告等。據有關問卷調查和文獻資料顯示,目前各高?;蚨嗷蛏倥c當地的一些紅色資源基地有共建合作協議,少則一兩個,多則十多個。當然,也有一些高校學生自發分小組活動或自行參觀紅色資源基地、紀念館等。目前,各地各類紅色資源場館基本實現了免費開放,這為學生到基地或展館參觀、考察和實踐解決了經費之憂。還有一些深度合作項目也很值得推介,如組織大學生積極參加“再行紅軍路”的實踐活動,讓大學生實際體驗中央紅軍為了突破國民黨圍剿而毅然選擇的兩萬五千里長征之路。

總體來看,常態化、長效性、深度融合的機制還有很大完善和拓展空間。這些年大多數高校利用紅色資源的方式方法還比較傳統,教育教學效果體現得還不夠充分。比如,聯合搞展覽往往時間短、形式單一,參觀考察的學生人數有限;開展講座和報告具有很大的隨機性,內容不系統,不貼近學生實際;不少活動的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教育意義,缺乏具有系統性、普適性且可推廣的實踐成果;各地高校就近利用紅色資源融入教育教學不充分、不深入、不系統的問題普遍存在。形成上述問題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或是思想認識重視不夠,或是激勵、保障機制比較欠缺等。其結果就是高校對近在本省、本市甚至本社區的紅色資源的教育功能開發利用非常有限,即使有開發利用,可能也與高校育人機制的對接不緊密。因此,無論是高校、教育主管部門,還是紅色資源管理單位,都有責任和義務主動創設條件,精準對接需求,積極暢通通道,合力搭建平臺,使紅色資源的育人功能得到更充分、更深度的開發利用,為高校黨史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供持續資源支持。

三、高校利用紅色資源融通黨史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守正創新思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古今中外,每個國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來培養人的”。培養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正確的政治導向和良好的政治品格的高素質人才是我國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梢哉f,在政治導向、精神建構和實踐需求方面,紅色資源可以為高校立德樹人提供豐富、便利、鮮活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為情境體驗、開展實踐性多樣化教學提供基礎性條件,在黨史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課堂純理論講授之外,帶來情趣性、互動性和參與性的體驗。至于如何創新方式方法,如何建立深度合作的長效機制,還需要多方參與進來進行研究、探索、創新。

一是以守正精神鞏固推廣現有成果。教育是一個承前啟后、永無止境的探索創新過程,但創新并不意味著總是從零開始或另起爐灶。以守正精神鞏固現有成果需要各高校放眼全國,通過深度研究文獻資料和對一些高校及紅色資源基地的考察交流,回顧總結、分析梳理各高校的成功實踐和典型經驗。首先要調研梳理一些代表性城市的高校,研究它們近年在利用紅色資源開展黨史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方面的創新案例和長效機制建設情況,重點關注和精細化分析那些卓有成效的案例。然后將這些成功實踐、典型經驗與本校所在地的紅色資源情況、本校學生特點、思政課程或課程思政教育教學現狀進行結合。

二是以深度的常態化合作為方向。利用所在地的紅色資源進行教育教學,各高?;蚨嗷蛏俣加刑剿骱蛯嵺`積累。接下來的工作重點可以通過思政課教學部門或二級學院負責課程思政的部門牽頭,在廣度和深度上拓展深化與區域內紅色資源基地的合作。在深化、拓展合作過程中,紅色文物資源單位及相關管理部門要通過大數據技術手段對區域內的紅色資源開展全面梳理、普查建檔工作,建立資源數據庫,且要及時更新、不斷擴充,使紅色資源得到及時保護與深度挖掘,實現信息化、數字化呈現。數據庫強大的信息檢索功能,為師生根據特定教學目標快速、全面、精準匹配相應資源提供了便利。同時,要構建起校地合作、校館合作常態化對接通道,著力將黨史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結合起來。在方式方法上,同樣要借助網絡信息技術,寓深刻于生動之中,寓有理于有趣之中,寓活力于活躍之中,將“學、思、悟、做”有機統一起來。比如,可以借助VR技術讓學生感受紅軍過雪山時漫天飛舞的大雪與凜冽刺骨的寒風,感受紅軍過草地時饑困交加的艱難處境以及由此呈現出的革命先烈篳路藍縷的悲壯歷程,感受紅軍強渡大渡河時的槍林彈雨以及由此呈現出的紅軍戰士無懼犧牲的革命精神?,F代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對打破時空限制、提高學生參與度并增強教學吸引力大有幫助。實施滾動式教學實踐,只有經過多輪教學檢驗并不斷創新優化得到學生認可,才是真正可以鍛造的品牌項目,久久為功才能建立長效性和常態化教學機制。

三是在分類基礎上融通設計。紅色資源融入教學是一個將館藏的靜默態歷史資源轉變為鮮活的現實教學資源的過程。黨史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恰恰都特別需要以歷史昭示現實和未來。在融通過程中,可將豐富多樣的紅色資源按時間線分類進行教學實踐。我國大多數高校所在的省份和城市都有各種各樣的紅色資源,特別是像陜西、河北、福建、江西、四川、重慶、貴州等省市,高??删徒玫募t色資源都十分豐富且底蘊深厚。比如,重慶作為傳統革命基地,有紅巖村、紅巖魂陳列館、歌樂山烈士陵園、白公館等;四川有紅軍長征遺址,川陜革命根據地遺址,朱德、鄧小平、陳毅等革命先輩的故居,以及汶川、北川地震遺址集群等。充分挖掘和創造性地利用這些原生態資源,對于高校融通黨史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建立長效性和常態化教育機制非常重要。只要將育人功能圍繞促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實踐養成而展開,落腳到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培養高素質人才這一歷史使命,就能根據各類紅色資源科學設計教學與實踐。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對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J].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16(1).

[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李艷.紅色文化資源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J].廣西社會科學,2017(10).

[4]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5]張春和,宋爰奎.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的審思與探索[J].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20(5).

[6]范小青.網絡時代紅色資源在高校思政課中的應用[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6).

責編:瀚 海

猜你喜歡
黨史教育紅色資源融通
包羅融通的藝術探索家
革命紀念館紅色資源的開發利用
有效發揮紅色教育基地作用開展兵團組工干部黨性教育
新形勢下加強大學生黨史教育的意義和途徑
論教讀與學寫的生活化融通
高校黨史教育的必要性及做法
近代上海的“紅色資源”為何豐富
紅色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及實現研究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融通生物借直銷上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