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措施探索

2022-03-23 07:14馬帥金光
河南教育·高教 2022年2期
關鍵詞:建設措施課程思政

馬帥 金光

摘 要:本研究以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為例,通過分析課程思政建設存在的難點,歸納總結思政元素挖掘方向,探索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方法,以期為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課程思政;工業機器人技術;建設措施

2016年12月8日,在全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推進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目前,課程思政已成為高職院校落實“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和實現“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徑。

一、課程思政建設存在的難點

(一)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缺乏協同

課程思政是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益探索。長期以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困于“孤島化”窘境,“兩張皮”的現象長期存在于專業課教學與思政課教學之間。專業課教學只關注本專業所涉及的專業知識傳授,忽視了課程本身的思政功能。專業課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更關注能否將一門專業課中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講解清楚,缺少在講授專業知識的過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意識。有些教師認為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由輔導員全面負責,與專業課教師沒有關系。還有些專業課教師認為課程思政是專業課的附加,在技能培養和知識傳授過程中沒有重視其價值引領作用。

(二)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意識淡薄

課程思政自推廣實踐以來,在很多高職院校的各類課程實施中存在一系列問題。從教師層面來看,在課程建設過程中,專業課教師往往重理論和實踐技能的講授,更加關注課程內容的難度和深度、教學方式是否先進、教學目標設計怎樣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等。教師的時間和精力往往被日常教學工作占用,他們無暇分出更多精力進行課程思政研究,沒有主動把育才和育人協同起來,課程思政意識淡薄,導致課程建設與課程思政脫節。

(三)專業課教師挖掘思政元素不夠深入

思政元素是開展課程思政教育教學的首要條件和關鍵因素。課程思政建設要充分挖掘本專業、本學科內的思政元素,并與專業課知識進行有機結合。而在具體教學實踐中,由于專業課教師對思政元素把握不準、挖掘不深導致生搬硬套、空洞說教、泛泛而談的現象時有發生,甚至教學中存在先講思政再講課程的現象,思政與課程完全割裂開來,導致課程思政蛻變為“課程+思政”。這種模式無法將課程思政元素和專業課講授有機融合,也無法達到潤物無聲的育人成效。

二、工業機器人專業課中蘊含的思政元素

(一)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史中的科學家精神

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史蘊含了求真、求善、求美的科學家精神,教師可以從中挖掘出大量的思政元素。我國工業機器人研究的開端是20世紀70年代,由此形成了工業機器人發展史上的第一次科技浪潮。自2010年以來,我國機器人現場使用總量呈逐年增加態勢,面向全產業鏈的生產要素開始形成。從新中國成立時瀕于崩潰的工業底子發展到2020年工業機器人生產與安裝連續穩居世界首位的成績,是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心懷祖國、前赴后繼、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結出的希望之花和奮斗之果,是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統一,是科學家精神的集中寫照。教師可以從工業機器人發展史著手,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服務人民、服務社會的責任意識。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穩步邁入新時代,我國廣大勞動人民為決戰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起到了先鋒隊的作用,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彰顯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強大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孕育于革命戰爭年代,形成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發展于改革開放時期,光大于新時代”。新時代的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更加強調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更加追求精益求精和出類拔萃。在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教學中,教師要與時俱進,融入新時代的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在課堂教學、實習實訓、技能拓展中注重引導學生德技并修,讓他們從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中汲取刻苦學習、精進技藝、全面發展的不竭動力。鼓勵學生掌握技能,培育其技能報國、技能強國的理想信念,從而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三、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措施

(一)提升思政課程教學水平

育人者必先育己,鑄魂者先鑄己魂。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是提升教師課程思政建設的意識和能力。新時代課程思政的建設要求專業課教師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健全人格的塑造者和正確價值觀的引導者。高職院校要將課程思政建設融入到教師入職培訓、在崗培訓、師德師風培訓和教學能力提升培訓中,強化專業課教師在課程思政中的育人意識。定期組織開展課程思政研討和經驗交流、思政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混編共同備課、現場教學觀摩等多種活動,提升專業課教師的育人能力,從而建立一支思政水平高、專業能力強的課程思政教學團隊。樹立先進典型,增強示范引領作用,以點帶面,擴大專業課教師在思政課程中的育人效果。

(二)優化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課堂是教學活動的核心陣地,把思政元素融入到專業課堂教學中,要從教學活動中知識傳授、能力提升和價值引領三個維度做好教學設計。課程思政建設中既要設定專業課教學目標,又要設定思政教育的教學目標,這兩個目標之間不是割裂的,要在專業課講解過程中恰當引入思政元素,做到二者的有機統一。教師可以圍繞教學目標,結合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課程特點,聚焦課程思政元素,圍繞家國情懷、科學素養、創新精神、勞模精神等重點內容,完善課程思政內容。教師要對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做到胸有成竹,不斷提升對專業課程思政元素的掌握和駕馭能力,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運用多樣化、藝術性的教學方法,將思政元素潤物無聲地融入到專業知識的傳授過程中,從而實現全方位育人的目標。

(三)完善課程思政評價方案

就課程思政評價而言,在教學設計中教師需要將知識傳授、能力提升和價值引領三個維度的內容涵蓋其中,以呈現出課程思政評價的科學性、多元性。立足知行合一原則,完善考試考核辦法,在課程考核中引入課程思政評價,更好地落實專業課程德育教育的價值導向。采取階段性評價、結果性評價以及同伴互評的動態評價機制,多維度觀測育人和育才效果。以課題組所在學校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為例,工業機器人離線編程技術考核采用日常性學習評價、階段性評價、結果性評價以及同伴互評相結合的方式,可以檢測學生知識學習的成效,還注重學生政治認同、家國情懷、人文素養、職業精神的養成。同時,采用混合式測評,利用線上線下兩種方式。線下為上機操作,考核學生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水平。線上在原有專業理論知識考核的基礎上,增加思政內容考核,包括科學家精神、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職業能力素養等課程思政元素,實時跟蹤大學生成長成才過程,密切觀測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在課程中的協同程度,進而科學地評價課程思政教學效果。

課程思政建設是一個不斷探索和持續完善的過程,在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中也不例外。廣大專業課教師應堅守初心使命,守正創新,主動將課程思政融入到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體系中,形成思政育人和專業育才的合力,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2]趙鶴玲.新時代高職院?!罢n程思政”建設的現狀與對策分析[J].湖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1)

[3]習近平.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

講話[EB/OL].(2020-11-24)http://chuxin.people.

cn/n1/2020/1125/c428144-31943779.html.

責編:沐 陽

猜你喜歡
建設措施課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醫學課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討
學好質量管理,鍛造品質人生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工會管理的強化舉措與信息化建設
高校辦公室凝聚力建設探討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雇主品牌建設 
關于高校資產管理隊伍建設的思考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探析
多措并舉,切實推進高??硷L考紀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