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學科競賽存在問題及規范化管理探究

2022-03-24 21:57何廷樹趙喆黃廷林肖國慶張愛輝劉思偉
高教學刊 2022年6期
關鍵詞:學科競賽規范化管理培養目標

何廷樹 趙喆 黃廷林 肖國慶 張愛輝 劉思偉

摘? 要:學科競賽對提高創新型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作用。面對大學生學科競賽項目越來越多,競賽規模越來越大的現狀,文章從人才培養目標達成的角度,分析當前學科競賽與專業教育的關聯性、學科競賽的規范性及學生參與學科競賽的規劃性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結合作者所在高校實際,探究并實踐學科競賽與第一課堂課程體系的有機融合和學科競賽分級分類的引導性規范化管理。同時,就充分發揮“學業導師+雙創導師”的導學作用,對大學生在校期間合理參加學科競賽的規劃指導進行探索。

關鍵詞:學科競賽;培養目標;存在問題;規范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2)06-0080-04

Abstract: The subject contes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cultivation quality of creative talents. In the face of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subject contest items of college student and the growing scale of contests, in this paper, from the angle of achieving the goal of talent cultivation, the pres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levancies between the subject contest and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he normativity of subject contests and the planning of th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subject contests were analyz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ractices of author's university, the situations about the close integration between subject contests and the first classroom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guiding management of contest classification were probed and practiced. In the meantime, by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tutorial use of academic tutor and contest tutor, it was also probed how to guide the planning of students' reasonable participation in contests during college study.

Keywords: subject contest; cultivation goal; existing problems; normative management

學科競賽是最典型的創新性實踐教學活動,是以競賽的方法激發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高自身實踐和創新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和創新意識,不斷增強學習自信心的有效途徑[1]。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合理規劃并參加一定數量的學科競賽,通過在賽前培訓或實踐調研、制定方案或制作作品、路演答辯或撰寫論文等競賽環節中,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都可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得到很大的鍛煉和提高:一是可使學生開拓思維、拓寬視野,提高其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二是可增進學生團隊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提高其相互溝通能力,增強其干事創業的毅力和恒心;三是可促進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提高其使用所學知識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四是可使學生發現自己的知識不足、能力欠缺、理論不夠,從而提高其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通過以賽促學,提高其學習知識、探索未知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當前,我國各類高校都高度重視學科競賽對提高創新型人才培養質量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各高校結合自身實際,從健全競賽組織機構、完善競賽實施體系、強化競賽平臺搭建、加強競賽團隊建設等方面開展了廣泛的探索與實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競賽組織與管理體系及激勵與約束機制,保障了各級各類學科競賽活動的開展,為大學生全面發展,特別是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一、目前我國大學生學科競賽存在的問題

隨著學科競賽在人才培養中的地位日趨凸顯,各學校對其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特別是在自2015年至今連續舉辦的六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推動下,各高校競賽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參賽項目數量不斷增多、參賽學生規模不斷擴大、師生參賽積極性不斷提高。但是,在競賽氛圍不斷高漲、競賽活動蓬勃開展的形勢下,高校學科競賽活動仍然存在諸多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究的問題。

(一)缺乏從人才培養目標達成的高度統籌規劃學科競賽

目前,很多高校一般是將學科競賽納入第二課堂的諸多活動之中,以學工部、團委為主導具體組織實施,只有少數專業課教師以競賽指導教師身份參與其中。由于大多數專業教師,甚至專業負責人對本專業相關學科競賽體系不是很了解,對相關競賽在本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在人才培養方案制(修)訂過程中,并未很好地將相關學科競賽科學、合理地納入到人才培養體系之中,也并未從人才培養目標達成的整體高度統籌規劃本專業的學科競賽,更沒有認真研究相關學科競賽與本專業第一課堂的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之間的關聯性。這就使得學科競賽活動僅僅是按照學校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在開展,任由學工口組織,任由學生隨意參與。因此,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達成的高度看,目前許多專業的學科競賽缺乏科學性、存在盲目性,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作用不強,同時第一課堂教學對本專業學生所參與學科競賽的支撐也不夠。

(二)缺乏對學生有效參與名目繁多的各類學科競賽的規范化管理

目前,我國高校學生參加的學科競賽,除了由我國政府、教育直管部門、各級學會和協會、各級教育指導委員會和專業指導委員會、相關國際組織等主辦的以外,還有許多由企業主辦或主導的競賽,名目繁多、種類各異。一些企業主辦或者一些表面上是相關學會、協會主辦但實際上是由企業主導的競賽,除了為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提供平臺外,有的是為了營造企業品牌,有的是為了提高企業聲譽吸引人才,更有甚者是以盈利為目的。因此,學科競賽的種類越來越多,項目數量越來越大,一所學校,學生每年可參與的學科競賽可達150至200項。這些競賽的出題和組織水平、評審和設獎的科學性與規范性都各不相同,良莠不齊,甚至有很多競賽類型相同,內容相差不大,重復性嚴重。與此同時,又存在各專業學生可參加的學科競賽項目數,特別是專業性競賽項目數極不均衡、差別很大,加之不同專業的教師,特別是專業負責人對學科競賽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作用和地位認識不同,有的過分激勵學生參與各級各類競賽,認為多多益善;有的又認為學科競賽對人才培養質量提升作用不大。這就造成有的專業每年的學科競賽多達幾十項,學生頻繁參賽,已多到影響第一課堂正常教學秩序的程度;而有的專業學生又很少參加學科競賽,特別是重要的專業性競賽。這種學科競賽規范化管理的缺失,嚴重影響了競賽與專業教育之間的相輔相成、深度融合關系,降低了學科競賽對提高創新型人才培養質量的作用。

(三)缺乏對學生參與各級各類競賽的規劃指導

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視學科競賽,提供專項經費、搭建各類平臺以方便學生參加學科競賽,同時建立健全激勵與約束機制,提高學生參與學科競賽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豐富多彩的各級各類競賽活動的開展對提高創新型人才培養質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與此同時,競賽項目多,與競賽相關的活動多,也造成了學生(特別是本科低年級學生)在選擇合適競賽參與時感到很困難,不能很好地根據個人興趣愛好并結合專業學習需要去規劃大學期間可以有效參與的學科競賽。雖然各高校在推行學分制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選課、制定學業計劃配備了學業導師,但是相當部分學業導師自身對學科競賽體系并不很熟悉,使得他們不能很好地指導學生對其大學期間應該參與的學科競賽進行合理規劃;而目前主要負責競賽組織的學工口輔導員,大部分對種類繁多的學科競賽與專業教育之間的關系又不甚了解,也難以承擔對學生參與各級各類學科競賽規劃的指導工作。這些都造成了學生在參加學科競賽中的盲目性、隨意性,甚至是功利性。有的學生為了評優評獎、推免研究生加分,或者為了多掙獎金,一年參加十多項競賽,成了競賽專業戶;有的學生又對競賽沒有興趣,在大學期間很難認真地、有效地參加一兩次競賽。對學生參與各級各類競賽規劃指導的缺失,不但削弱了學科競賽作為最典型的創新性實踐教學活動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以及競賽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還不利于對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塑造。

二、高校學科競賽規范性措施探究

針對當前學科競賽存在的上述問題,筆者結合所在高校實際,對學科競賽的規范化管理進行了如下探究。

(一)將學科競賽納入人才培養方案

學科競賽是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突破口[2],要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就一定要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建立創新型實踐教學體系,將學科競賽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之中,明確相關學科競賽與專業教育之間的關系及學生畢業授位應取得的最低學科競賽成績要求。

筆者所在學校自2016版《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實施以來,在推進學科競賽發展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實踐:一是要求各專業從人才培養目標達成的高度統籌規劃本專業學生參與的學科競賽;二是要求將本專業規劃的學科競賽所涉及的理論與實踐教學內容有機地融入“1+1+X”雙創教育課程體系建設之中,即在開設1門面向全校所有專業的雙創教育基礎必修課和每個專業開設至少1門專創深度融合的專業必修課的基礎上,學校和各專業要共同建設X門雙創通識選修課和專業選修課,其中學校主要結合“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競賽、“創新、創意及創業”暨“三創”挑戰賽、數學建模競賽、英語競賽、節能減排競賽、程序設計競賽等覆蓋面廣、參與度高的基礎類競賽和多學科交叉競賽,建設相關雙創通識選修課程,各專業則結合人才培養方案中規劃的專業性學科競賽,建設相關的雙創專業選修課程,目的是將競賽培訓融入第一課堂教學之中,使第二課堂的競賽活動與第一課堂的專業教育深度融合;三是依據各級各類學科競賽的性質、學生的參與情況及所取得成績給學科競賽賦予相應學分,并將其納入課外素質教育模塊之中,明確規定在學生達到畢業學分要求的前提下,尚需取得不低于10個學分的課外素質教育學分(其中學科競賽學分不低于2.0)方可授位,從而保證學科競賽活動覆蓋全體學生,如圖1所示。

(二)將名目繁多的學科競賽實施分級分類管理

為了推動廣大師生廣泛參與學科競賽,大多數高校都制定了參與學科競賽、取得相應成績的各種激勵政策,以激發大家對學科競賽的重視,提高大家參與學科競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3]。但是,各個專業的學生參與學科競賽,也不是多多益善,更不能以獲獎為目的。一所學校辦幾十個專業,從學校層面規定每個專業學生應該參加哪些競賽,不應參加哪些競賽是不現實的,但也不應任由師生在利益的驅動下隨意地、盲目地參加競賽,學校應制定相關政策引導各專業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制(修)訂過程中,將競賽與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有機結合起來,規范本專業的學科競賽,引導師生積極參與人才培養方案中統籌規劃的學科競賽。

筆者所在學校多年來在引導各專業規范師生參與學科競賽方面進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實踐:一是依據學校的辦學定位、學科專業特色、人才培養總目標,擇優遴選適合我校學生優先參加的學科競賽,定期面向全校學生發布、更新《學科競賽指南》,方便廣大師生了解學科競賽動態,了解各學科競賽情況,以便積極備賽;二是對名目繁多的學科競賽實施分級分類管理,即依據競賽的組織機構、競賽層次、社會影響和獲獎難度等方面的綜合評價,結合學校的學科專業建設需要,將競賽分為一至四類,前三類為省級及以上競賽,四類為校級競賽。其中:一類競賽又分為A、B、C三個層級,A層級為各個專業均可參加的國際、全國公共基礎性大型競賽(絕大部分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每年公布的《中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暨學科競賽評估結果》中遴選的競賽,簡稱“高教學會評估競賽”),B層級為高教學會評估競賽中除A層級以外的競賽,C層級為各專業依據人才培養目標達成需要所遴選的具有典型性和影響力的國際或全國專業性競賽,每個專業每年參與的B、C層級競賽項目總數一般約為5項;三是在學院年終績效考核、教師年終績效考核、教師職稱評定、崗位聘任、學生評優評獎、研究生推免加分以及獎金額度等方面,按照競賽類別、師生參與情況和所取得成績給予不同的激勵政策,引導各專業構建合理的學科競賽體系,實現各專業參與競賽科學、規范和均衡發展,重點激勵、引導廣大師生積極參與一類競賽;四是要求一類競賽的承辦單位和相關專業均要組織校內選拔賽,擴大學生參與一類競賽的規模和覆蓋面,使更多學生獲得參賽機會,得到競賽鍛煉。

(三)加強學業導師對學生有效參與競賽的規劃指導

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結合專業教育和個性發展需要有選擇性地參加適合自身特點的學科競賽活動,對提高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非常重要。但是面對名目繁多的各類學科競賽活動,單靠學生自行規劃、選擇參與是很困難、很盲目的。筆者所在學校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幫助學生合理規劃學科競賽活動等方面進行了探索與實踐:一是為了激勵、引導學生積極參加一類競賽,學校出臺了《本科生創新創業競賽獲獎轉換課程成績及學分實施辦法》,讓在一類競賽中獲獎的學生可以用其取得的競賽成績與雙創課程的成績及學分進行轉換,剩余的競賽學分還可轉換為相關通識選修課程學分,或對已申請免修的相關課程成績進行認定;二是結合目前實施的學業導師制,大力開展雙創活動講座培訓,提升教師自身的雙創能力和對學科競賽的規劃指導能力;三是聘請理論和實踐水平高、指導經驗豐富、有責任心、有熱情的專家學者、企業家、風險投資人及創業成功校友等擔任兼職雙創導師,通過專兼結合,打造高水平雙創導師隊伍;四是積極組建“學業導師+雙創導師”的導師團隊,發揮團隊的“導學”作用,在幫助學生了解所學專業特點、熟悉學分制度、設計選課計劃的基礎上,幫助學生規劃、選擇適合個性發展需要的學科競賽活動,強化對學生參與學科競賽活動的規劃指導,讓每一名學生在大學學習期間結合自身特長和學科專業特色,至少參加3項學科競賽,促進自身知識、能力及素質的綜合協調發展,如圖2所示。

三、結束語

學科競賽是考查學生理論知識、綜合素質及解決復雜問題能力的創新性實踐教學活動,合理參加學科競賽對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4]。但是學科競賽也不是越多越好,更不應獨立于專業教育之外任由學生隨意地、盲目地參加,甚至帶著很強的功利思想去參加,而應將其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之中,從人才培養目標達成的高度統籌規劃,將其與第一課堂的課程體系有機結合,相輔相成。高校應根據各自的辦學定位、學科專業特色及人才培養目標建立健全相關政策與機制,引導各專業科學合理規范學科競賽,指導學生依據自身個性特點并結合專業學習需要,科學合理地規劃大學期間參加的學科競賽。

參考文獻:

[1]王良,曾斌,車曉毅.基于學科競賽的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提升的探究與實踐[J].大學教育,2020(10):192-195.

[2]柏連陽,蔣建初,盛正發.基于學科競賽的新建本科院校創新人才培養探析[J].中國高教研究,2010(8):65-67.

[3]胡瑞朋,莊澤浩,郭艷艷.競賽視角下高校雙創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15):76-77+79.

[4]張宇萌,雷文武.大學生學科競賽水平提升模式探析[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33(5):119-122.

猜你喜歡
學科競賽規范化管理培養目標
素質培養目標下經管“專業課程鏈”構建研究
新經濟環境下會計基礎工作有效途徑探析
解讀互聯網金融中的“龐氏騙局”或“跑路公司”
農村應急廣播系統“四化”建設初探
淺談獨立院校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組織與實踐
“學研賽”并重的計算機類雙創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醫院收費員規范化管理的思考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以學科競賽為抓手,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探索與實踐
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