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聽覺藝術視角 拓展音樂育人空間

2022-03-27 23:00馬琰瓊
啟迪·上 2022年1期
關鍵詞:育人價值拓展小學

馬琰瓊

摘 ?要:新一輪課改進入深化階段,培養學生綜合全面發展已成為共識。當下的小學音樂教學雖已不再完全將目標鎖定在純音樂技能和樂理教育上,但學科育人價值仍沒有得到充分挖掘,大多僅進行了德育和審美等有限方向的拓展。而其實,只要教師能多思、敢想,音樂的育人價值還有很多空間可拓。如美育的延伸、協作精神和能力的培養、思維能力的訓練,甚至是體育方面也可以進行整合,使音樂能夠真正發揮出綜合育人的價值。

關鍵詞:小學;音樂;育人價值;拓展

眾所周知,新一輪課程改革最突出的理念和目標就是革除應試教育弊端而強調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發展(也即綜合素養教育),立足于學科對學生進行綜合素養教育已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及核心任務。大家都努力將素養教育與自身學科教學進行整合,并盡可能地追求綜合性、全面性——小學音樂教學也是如此,其教學任務目標已不再單一地鎖定在對學生進行純音樂技能和樂理教育上,力求學生在享受音樂和掌握音樂表現技能的基礎上獲得更多成長素質。

一、小學音樂綜合育人的問題

但是,在課改已進入深化階段的今天,小學音樂的育人價值其實遠沒有被挖掘和發揮出來?;谡{研,大多小學音樂教師的素養教育仍然過于“純粹”地局限于音樂藝術本身,素養教育除音樂外多集中于德育(通過歌曲的旋律和歌詞來達到思想品德引導目的)和審美兩個方向上,而審美也局限于聽覺審美范圍內,無論是從“五育(德智體美勞)”角度還是從“學生發展的綜合素養三個維度(自主發展、社會參與、文化基礎)”角度看,離“綜合全面”四個字還有相當距離——有人認為這是學科特質所決定的,因為音樂課程本身專項性突出,不具有像語文學科那樣的綜合性、社會性,對學生進行綜合素養教育著力點較單一。而其實,音樂課程的育人價值還有很大空間可以開拓,影響其育人價值開拓的關鍵不是學科特質,而是教師不愿思、不敢想、不會做。

二、拓展小學音樂的育人空間

(一)聽覺到視覺審美延伸

審美是一種復雜的思維活動和現象,一次審美行為幾乎從不是靠單一思維角度完成的。從藝術角度上,一直存在著“無界”理論,即人的聽覺、視覺、觸覺、味覺在進行判斷的時候總是難以完全割裂開來。從音樂審美上看,很少有人是從單純的音色、韻律、節奏上去完成一次審美,通常伴隨著視覺、經驗、情感等方面的參與。如“伯牙琴音志在高山,子期說‘峩峩兮若泰山’”——即是典型的賦予了音樂審美以意象、情景。所以,即便是音樂課堂上的審美教學,僅僅從單純的聽覺藝術角度去引導學生,也是有所偏失的,既不符合審美原理,也不能滿足學生審美素養發展的需求。因而在教學中應跳出純聽覺審美范圍,將視覺、精神等方面的審美整合在一起(本文主要探討拓展,故不對落實教好的思想德育方面展開),這既可使學生對音樂的鑒賞達到更高層次,又可促進其審美素養系統發展。

將音樂審美延伸到視覺審美通常是兩個路徑。一是構建情境,二是組織主題繪畫。如在教學生學唱《春天來了》(德國民歌)時,教師可準備一段春光中小鳥在樹林里自由飛翔、嬉戲的視頻播放給學生們看,先把其思維帶入直觀的情境當中再去賞鑒音樂。還可以在帶領學唱兩遍后,讓學生拿出紙和畫筆把自己所理解和想象的歌曲意象畫出來。兩種方式都是將視覺與聽覺審美整合為一,而后者的特點是更具有個性和創造空間,還具有培養學生思維(想象、關聯思維)的作用。此外,如果建議學生用國畫風格去創作,則又加了一層傳統文化滲透的效用。

(二)協作和團隊精神培養

協作和團隊精神(或稱集體觀念)屬于德育范圍,這不是本文要探討的重心。但基于音樂學習和教學的特點,這里有必要進行展開強調——因為在音樂的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團隊和協作精神培養是其一個特別容易著力的點,應得到教師重視。但實際上,不少音樂教師忽視了這個點(或者說,是浪費了教育資源)。即,音樂在表演形式上分為合唱(合奏)和獨唱(獨奏)兩類,合唱本身就是一種音樂專項技能,而實際教學中,不少音樂教師是過于關注于教學生獨唱技巧而較忽視合唱訓練。有些教師會說“我在課堂上常組織合唱”——但這大多是以合唱的形式來教獨唱(其實是齊唱,為了節省課堂時間),并沒有體現出合唱的特質和藝術魅力(如領唱、分聲部、輪唱等是獨唱所不具有的藝術表現技法)。當教師重視合唱的專項教學時,不僅是使學生的音樂素養得到了更全面發展,而且還能非常有效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比如在帶領學生學唱《嘀哩嘀哩》時,教師可將這首齊唱歌曲進行改編,在部分段落配上和聲,如33 31|5 50|33 31|3 0|配以低兩度旋律(由F調降為D調),變為分聲部合唱歌曲。然后,組織學生在學習后分小組進行表演比賽。這樣,歌曲不僅是有了新的審美特質和藝術魅力,又通過這種小組合作比賽的方式培養了學生團隊精神。

(三)思維能力的拓展訓練

音樂具有很強專業性,以小學生的音樂素養水平,培養其思維能力、特別是創新能力確實有一定難度(比如上面提到的對樂譜進行改編,顯然不是小學生所能達到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完全沒有著力點——根據小學音樂的學習內容和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音樂素養水平,教師可從兩個角度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拓展訓練。

第一是對歌詞的獨立賞析。一般來說,小學的音樂欣賞課多是教師直接表述音樂美學特點,也就是灌輸。如果將這種方法進行改變,先讓學生自主進行個性地理解和表達,然后再由教師進行歸納和統一。加了一個學生自主賞析環節,既可滿足學生個性成長需求,又可訓練其思維能力發展。比如在教《小傘花》的時候,教師不直接闡述這首歌的思想內涵,而是讓學生們分組討論“你覺得這首歌想表達什么?”讓學生通過歌詞所描述的情景去獨立提煉出“友誼”兩個字,顯然既能達到德育目標,又可訓練學生思維能力。

第二是對樂曲的簡單分析。在小學音樂課本中有些樂曲相對復雜,宜以賞鑒為主,而大多樂曲則非常簡明,可利用起來對學生進行樂理和思維方面的訓練。如《春天來了》這首歌的樂譜就非常簡明,而且有較顯性的編曲技巧。教師可以在彈奏兩遍樂曲后,向學生提出問題,“大家聽剛才的曲子有什么感覺?請大家看課本上的樂譜,一共3行12個小節,你發現了什么小秘密呢?”讓學生獨立去找到樂譜前4小節和后4小節完全一致這個特點。難度不大,但可有效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提煉能力。

(四)整合體育協調力培養

音樂和體育似乎是完全不搭界的兩類課程,很少有音樂教師會想到通過音樂對學生的身體運動素養進行培養——這需要足夠的想象力。但其實,體育教師對音樂教師的需求卻是另一種態勢,他們有時候很希望得到音樂教師的幫助。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為了落實快樂體育等目標,而將街舞、健美操、啦啦操等體操類運動項目引入了課堂。最讓體育教師頭痛的,不是學生如何掌握動作,而是如何使其與伴奏音樂合拍——小學生參與這些體操運動時,動作往往會表現出與音樂的嚴重脫節。這個問題,就不是體育教師所擅長解決的了,只有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才能使之將肢體動作與音樂完美配合起來?!霸劫薮摇币埠?,“多管閑事”也罷,音樂教師其實可以主動與體育教師配合對學生進行運動節奏的把握訓練,當然,也可以在音樂課堂上進行一些有意的肢體協調性訓練。如在教《阿細跳月》時,教師可教學生們一些簡單的彝族舞蹈動作,帶領大家邊聽邊舞,既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又可以深化學生對音樂內涵的理解,還可培養學生肢體協調能力。再如《頑皮的小鬧鐘》這個曲子有很強的節奏感,本身就有鼓點譜(|X XX|X X|X XX|X X|),在帶領學生欣賞時,可鼓勵大家用敲擊課桌、拍手掌或踏腳的方法去應和音樂節拍,這種方法可明顯提升學生肢體與音樂的配合能力。

三、教改的實踐效果以及反思

以上,就如何挖掘和拓展小學音樂課程的育人價值空間分享了幾個舉措——這些舉措都經過教學的實踐驗證,可以很明顯的、短期內即能見到學生某些特定素養的發展。如通過審美的延伸,學生對音樂的賞析明顯更具綜合性;如通過合唱教學,學生的團隊競爭意識得到了強化;如通過思維能力訓練,學生在獨立解讀音樂和表達方面有了較好發展;通過與體育課程整合,學生對音樂節奏的把握及肢體協調性等都得到明顯提升——這些教學實踐的嘗試與結果,都可證明音樂課程不僅可以對學生進行音樂知識技能和品德、聽覺審美方面的教育,而且還可以在學生智力、綜合審美,甚至是體育運動能力等方面發揮教育作用。

但也需要認識到,音樂課程畢竟是門專項學科,有其特定的教育重心和主體內容,通過音樂對學生進行綜合素養教育,盡量進行開拓以滿足學生綜合成長需求,但改革創新并不意味著莽撞和違背教學規律。如果把音樂課教成了語文課、數學課、美術課、體育課,既失去了其自身素養教育的特長和優勢,又影響了音樂主體教育的進程,顯然是非理性的。這值得教師們關注并合理把握——關鍵是要抓住“整合”二字。

參考文獻:

[1]李丹. 論中小學音樂教育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J]. 音樂時空, 2014(05):154.

[2]楊靈芝. 核心素養下小學音樂高效課堂的構建[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 2020, 000(001):669.

[3]張梅楊. 小學音樂核心素養教學方式分析與研究[J]. 新課程(教研版), 2019, 000(007):84-85.

猜你喜歡
育人價值拓展小學
論音樂劇走進中小學音樂第二課堂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關于新形勢下公證業務拓展的一點思考
高中語文《先秦諸子選讀?孟子》課堂拓展
注重交流提升數學學習廣度和深度探討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論公共服務政府購買范圍之拓展
幼兒園規則教育的價值探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