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政策對中小企業財務績效的作用分析

2022-03-31 21:55王淳任子怡周洲
經濟研究導刊 2022年7期
關鍵詞:稅收優惠財務績效財政政策

王淳 任子怡 周洲

摘 要:中小企業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對社會經濟具有促進作用,但是由于其抗風險能力較弱,仍需要國家在多方面進行扶持。以中小企業的財務績效作為研究對象,分析財政政策的效用,為政府實施財政政策和中小企業日常營運提出一些建議,即加快制定有關稅收優惠權限規定、執行過程以及后續監管程序的統一立法,進一步明晰稅收優惠政策;控制財政補貼的規模和范圍,根據經濟市場實際發展情況精簡財政補貼名目。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通過加大財政補助力度以減輕中小企業在疫情間受到的損失。

關鍵詞:財政政策;稅收優惠;中小企業;財務績效

中圖分類號:F275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2)07-0123-03

一、研究背景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全球經濟受到嚴重影響。在此期間,眾多中小企業因長時間停工停產損失嚴重。宏觀經濟層面也不容樂觀,2020年3月美股觸發第一層熔斷機制,4月,美國原油期貨歷史上首次暴跌為負數,資本市場恐慌情緒加重,全球呈現低利率態勢。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通過加大財政補助力度以減輕中小企業在疫情間受到的損失。

根據調查,此次疫情中中小企業面臨壓力較大。按賬面現金余額計算,有79.2%的中小微企業維持時間不超過3個月,其中,45.5%不超過1個月。從營收規模方面來看,全年營收在50萬以下的中小微企業有一半撐不過1個月。經營壓力方面,制造業受無法按期完成訂單的影響明顯大于其他行業,占比達到34.92%。

對比上次重大突發事件“非典”,企業營業利潤、總收益、現金凈流量均受到極大影響。在此類事件下,財政支持對于扶持中小企業復工復產非常重要,故本文就政府財政政策在中小企業財務績效的作用做進一步分析。

二、概念分析

(一)財政政策

財政政策是指國家為適應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通過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對宏觀經濟進行調控所做出的決策。國家主要通過運用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對中小企業進行扶持,以幫助其更好地發展,增強市場活力。

(二)稅收優惠

稅收優惠政策是政府進行宏觀調控經濟的重要手段,在國家稅收制度層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稅法規定的企業所得稅的稅收優惠方式包括免稅、減稅、加計扣除、加速折舊、減計收入、稅額抵免等。稅收優惠政策作為國家利用稅收調節經濟的具體手段,能夠對特殊地區、產業、公司或產品起到一定的扶持作用,從而改善社會經濟。

(三)財政補貼

財政補貼是指國家根據一定時期內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目標要求,通過對分配進行干預促進經濟社會的生產,調節供求關系以維護社會的良性運轉。政府通過對企業財政補貼可以改變社會的資源配置、供給和需求結構。作為財政調節經濟的派生形式,其對穩定國民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

(四)財務績效

財務績效是對企業在運營過程中最終貢獻的衡量。財務績效主要通過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四個方面來體現。財務績效可以較好地表明企業在成本控制、資產運用管理和資金來源調配方面的效果,同時能夠體現股東權益報酬率的組成,它既是公司曾經運營情況的成績單,又是企業未來經營管理的重要依據。

三、文獻綜述

(一)國內外關于財政政策效應的研究

趙子銘(2019)以IS-LM模型為宏觀經濟政策搭配方式的理論基礎,從短期均衡角度對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搭配方式進行分析,并給出現階段我國積極財政政策的可行性評價。韓興國、許鑫(2020)選取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用回歸分析得出結果:在當前補貼“退坡”形勢下,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和企業財務績效之間存在負向相關性和顯著的滯后影響,且滯后兩期的效果更加明顯。陳娜菲、王林(2020)利用多元回歸模型,研究財稅政策和社會責任對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財稅政策對農業上市公司財務績效有顯著正向影響,且稅收優惠的政策效應要明顯強于財政補貼政策。

國外的研究學者也多有發現,McKennzie J.(2013)等認為,財政補助對企業績效沒有顯著影響;Ton-gerenfv(1998)的研究證明,政府的投資補貼對荷蘭企業的投資效果產生負面效應。

(二)國內外關于中小企業財政政策的研究

中小企業在促進經濟發展、緩解就業壓力、穩定社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國內外學者在中小企業財政政策支持的狀況上已有多項分析結果。

從中國來看,目前我國尚未制定針對小微企業的稅收政策,個別稅收政策還有對小微企業的歧視之嫌,這可能會加大小微企業的納稅成本,使之被排除在既定稅收優惠政策之外,不利于小微企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從國外來看,美國聯邦及地方政府為了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在《中小企業憲章》中制定了專門針對此類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日本為了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在《中小企業基本法》中在稅收方面規定了許多優惠政策。

(三)國內外關于中小企業財務績效的研究

苗雨君等(2020)基于因子分析法研究表明,資金短缺是目前中小企業在創新活動中的普遍問題,加上融資困難,使得中小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營運能力都偏弱。根據劉洋等(2020)對中小企業財務績效和科技研發相關關系的研究,加大研發費用投入能夠提升企業的總資產收益率。從學者周國強等(2018)運用固定效應模型的探究發現,我國中小企業存在嚴重的資源冗余情況,而未吸收冗余會對財務績效產生跨期負面影響,故而中小企業應制定長期性戰略規劃。

外國學者Tan J.等(2003)的研究表明,轉型中的企業績效將會受到冗余資源的負面影響;B.W.Lin等(2006)通過對美國258家上市公司的研究得出,企業研發投入的增加能夠提升企業的盈利水平。

四、財政政策對中小企業財務績效的作用

(一)稅收優惠對中小企業財務績效的正向作用

在中小企業發展能力方面,稅收優惠的增加能夠直接降低中小企業的綜合稅收負擔率,而綜合稅收負擔率的下降有利于企業進一步擴大規模,進一步加大設備購買的投入,這有助于企業在做好蛋糕的同時,把蛋糕做大。稅收優惠有利于企業規模的擴大,增大固定資產的增長,增加營業收入,使得企業發展能力上升。

在中小企業盈利能力方面,稅收優惠的加大可以擴大營業收入轉化為凈利潤的能力,讓企業內部積蓄更多的資本,從而增強了企業本身的盈利能力和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性。

(二)稅收優惠對中小企業財務績效的負向作用

在中小企業的流動性方面,稅收優惠落實到企業會影響企業的現金存款。企業會根據稅收政策,進行一部分存款的預留以繳納稅費,所以原需要繳納的稅費越多,預留現金也越多,現金比率自然會上升;而當稅收優惠進一步加強,其所需繳納的稅費下降,其預存現金變少,此時現金比率也下降了,從而使得企業的流動性下降了。

(三)財政補貼對中小企業財務績效的正向作用

中小企業財務績效的提升有賴于技術的及時更新、產品的推陳出新和企業規模的擴大。故而政府的財政補貼若是針對研發投入方面,那么就可以降低企業進行研發創新的門檻,提升企業更新技術、產品的速度,并進一步改良產品生產線,從而將這部分的財政補貼投入研發創新進而變成有效產出,增加企業的活力,提升其盈利空間,使得財務績效能夠有長期、正向的發展。

(四)財政補貼對中小企業財務績效的負向作用

中小企業在過度且方向錯誤的財政補貼下,容易滋生管理層的惰性,使其放棄長遠考慮而貪于短期收益。企業將不愿意開發長期利益更多、但需要更長研發周期且短期內致使企業現金流壓力大的項目。過度的財政補貼反而為企業粉飾財務報表提供機會,補貼被當成超額利潤計入報表,卻沒有被投入到長期真正能夠產生有效收益的研發環節。長此以往,企業非但不能激發內在動力,反而會依賴補貼,降低經營效率。

五、總結與建議

稅收優惠政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提升其盈利能力,而短期內因為預留繳稅現金減少造成的流動性的下降也不會對企業造成實質性的不良影響,而長期內稅收優惠政策的實施反而可以釋放一部分企業的資金。但為了回報最大化目標的達成,稅收優惠政策的實施仍需明確范圍,并進行規范的管理。

財政補貼政策的正確使用能夠讓企業提升研發創新能力,擴大內生動力;但是錯誤的補貼反而會造成企業的短視行為,使其產生依賴性,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而目前我國財政補貼規模一再膨脹,給國家財政造成了不必要的負擔。故而為了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財政補貼目標需要進一步明確,而后續監管措施也必不可少。

(一)稅收優惠實施建議

1.以促進資源合理分配為目標。近年來,稅收優惠政策的實施往往只考慮了地域上的全方位和投資效果上的經濟回報,卻忽視了產業結構的調整。這使得一些投入少而見效快的非生產性產業,如酒店影院這樣的娛樂性產業得到很大的發展,而需長期投入的科技型產業和經濟回報難以迅速見效的基礎設施行業的稅收優惠力度卻不足。稅收優惠政策的實施應該全面考慮產業結構的調整,從長遠視角促進資源合理分配。

2.注重科技開發。稅收優惠政策雖然長期以來對于科技產業的支持力度較大,但是實施范圍還不夠細化。近年來對于科技企業的稅收優惠扶持大多體現在科技產品的產銷上,對于科技新開發的過程性稅收優惠力度不夠。這樣會導致企業以成果運用為導向的短視行為,不利于其科技開發能力的提升。稅收優惠政策對于科技產業的扶持應該將對科技成果的直接優惠轉化為間接對科技投入過程的優惠。

3.以鼓勵投資為導向。稅收優惠政策想要達到經濟效能最大化的效果,就應該兼顧困難企業的幫扶和優秀企業的大額投資。我國在稅收優惠政策的實施過程中比較偏向于扶貧性優惠,為幫助弱勢企業渡過難關給予大力支持。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應接受優勝劣汰的結果,而政策層面也應側重于鼓勵企業積極投資,將投資情況作為稅收優惠程度的衡量標準,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4.健全稅收優惠政策法律體系。目前,我國稅收優惠政策的實施過程和優惠形式多種多樣,后續監管體制也未成體系,這樣容易造成企業申報制度的不清晰以及管理方面的混亂。建議加快有關稅收優惠權限規定、執行過程以及后續監管程序的統一立法,進一步明晰稅收優惠政策。

(二)財政補貼實施建議

1.控制財政補貼規模和范圍。目前我國財政補貼規模龐大,范圍包括生產環節到消費環節。過多的財政補貼不利于資源的合理配置,擾亂了經濟市場的正常發展,而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國家財政收支平衡,不斷加大政府財政負擔。故而我國需要控制財政補貼的規模和范圍,根據經濟市場實際發展情況精簡財政補貼名目。

2.擴大內生動力,規避企業短視行為。細究財政補貼對于中小企業的不利影響,主要在于企業為了短期的經濟效益,放棄將財政補貼的收入用于需要長期投入的技術開發、生產線改良等回報周期較長的項目。在國家財政補貼下發過程中沒有明確企業補貼用途時,補貼被當成超額收益,成為企業粉飾報表的機會,這樣必然無法帶來有效產出。所以,國家在下發財政補貼的過程中,應明確資金使用范圍,以擴大內生動力為導向,杜絕企業粉飾太平的短視行為,對企業后期報表審計過程加強監督檢查。

3.完善財政補貼政策法律體系。目前,我國財政補貼政策依據的規定繁多,缺乏清晰的法律解釋和法律規則,造成補貼實施過程中的濫用情況時有發生。而我國目前財政補貼范圍大,地方政府對于財政補貼的管理權限較大,在缺乏清晰的補貼標準規定和明確的管理制度的情況下,國家無法從宏觀上有效監管財政補貼的支出以及執行過程,所以完善財政補貼政策的有關法律體系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

[1] ?高凱麗,朱憶惠.稅收優惠政策對中小企業發展的影響探析[J].財務管理研究,2020,(9):103-108.

[2] ?喻貞,胡婷,沈紅波.地方政府的財政補貼:激勵創新抑或政策性負擔[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6):145-153.

[3] ?黃曉珊.《歐盟中小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情況》借鑒意義淺析[J].國際稅收,2018,(10):24-29.

[4]  趙子銘.基于IS-LM模型的財政政策效應實證研究[J].時代金融,2019,(36):69-70+72.

[5] ?苗雨君,韓璐.京津冀地區中小企業財務績效評價研究[C]//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復旦管理學獎勵基金會.第十五屆(2020)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2020.

[6] ?劉洋,溫暖.中小企業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與財務績效實證分析[J].天津商務職業學院學報,2020,(1):23-32.

[7] ?周國強,楊書閱.中小企業資源冗余與財務績效的交互跨期影響[J].財會月刊,2018,(12):9-14.

[8] ?Mckenziej,Waallswd.Australian films at the Australian box office:performance,distribution and subsidies[J].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2013,(2):247-269.

[9] ?Frank van Tongeren.Microsimulation of corporate response to investment subsidies[J].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1998,(1):55-75.

[10] ?Tan J.,Peng M.W.Organizational slack and firm performance during economic transitions:Two studies from an emerging econom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13).

猜你喜歡
稅收優惠財務績效財政政策
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影響
美國鼓勵研發的稅收優惠政策及對我國的啟示
上市公司債務融資期限結構與財務績效關系的研究
央行不能逃避責任
蘇寧云商輕資產盈利模式及其財務績效研究
基于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分析經濟增長的動因
蕭條經濟學、惡性通貨膨脹和赤字研究
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研究
正確理解財政政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