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文化傳承與研學實踐研究

2022-04-03 14:06耿萬方
教育實踐與研究·理論版 2022年1期
關鍵詞:育人機制家校協同中華文化

耿萬方

摘? ?要:中華文化不僅是我國獨有的文化標識,也是中華民族經久不衰、愈發強盛的精神支撐。家校協同育人機制將傳承中華文化視為時代發展的內在需求,將研學實踐作為增強學生文化自覺的有效措施。通過家校間的密切協作,統一教學目標,擴大合作空間,從而有效引導廣大中小學生傳承發揚中華文化,推動中華文明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家校協同;育人機制;中華文化;傳承實踐

中圖分類號:G424.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22)03-0053-03

在家庭、學校、社會密切配合的“三位一體”教育格局中,家庭教育位于基礎地位,對學生正確價值觀的養成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家校協同育人機制下的中華文化傳承與研學實踐研究,不僅需要學校與家庭相互合作,也需要家長與教師緊密配合。與此同時,學校作為中華文化傳承的主要陣地,教育工作者有責任也有義務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即在課堂教學中宣傳中華文化,為學生灌輸中華文化。

一、中華文化的內涵

中華文化是在一定的自然條件、經濟模式、政治結構以及意識形態等影響下所形成的文化,主要體現于中國人民的思維模式、行為舉止、審美方式以及風俗習慣中,是促進經濟發展、引導群眾行為舉止的重要力量。同時,中華文化蘊含的豐富的文化內容,包括“仁愛、中庸、謙和、真誠”的人生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價值觀以及“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世界觀等,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現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動力。最重要的是,中華文化是從古至今從未間斷過的文化,是對群眾有益、對社會發展有利的文化。因此,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弘揚、革新成為歷史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家校協同育人機制下中華文化傳承與研學實踐的重要性

(一)傳承中華文化是時代發展的內在需求

文化既是人類的精神家園,也是民族的靈魂所在,對中華文化傳承的研究不僅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還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p>

首先,就目前而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國外文化的影響,因而我們需要提高對中華文化傳承發揚的重視。其次,現代化信息技術迅猛發展,互聯網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雖然這為信息獲取、生活工作帶來了極大便利,但是也容易使人們被網絡上一些不良信息所影響,尤其是中小學生,他們身心發展尚未完全成熟,信息辨別能力較差,更容易受到侵害,而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和學習,有助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提升文化素養。

(二)中華文化傳承與研學實踐的重要性

1.中華文化傳承。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曾經說過,“要想弘揚中華文化,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當前最關鍵的就是要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痹擉w系由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時代精神以及社會主義榮辱觀組成,不僅是建設小康社會的思想底蘊,還是促進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富強的強大精神力量。中華文化包含的民族精神、優良道德傳統,既反映了中華文化的先進性,又貫穿于民族創新的生命力中,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

2.研學實踐?!蛾P于印發河北省推進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實施意見的通知》(冀教德育〔2020〕6號)明確指出:“研學實踐教育以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為根本目的”“通過開展研學實踐教育,讓廣大中小學生走出教室、走進社會,走出校園、走進自然,由間接獲取知識轉向注重直接體驗,在研學實踐教育中感受祖國大好河山,感受中華傳統美德,感受光榮革命歷史,感受改革開放偉大成就,感受地域特色文化和家鄉變化”“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他們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笨梢?,研學實踐不同于一般的家庭出游,它是學校和家庭共同組織的有目的的文化教育活動,可通過讓學生走進社會拓寬視野,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歷程,在游中學、學中思。

(三)研學實踐是增強學生文化自覺的有效措施

文化自覺即讓學生學習掌握中華民族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階段、文化特點和文化價值等,同時也要對其他國家文化表示尊重、肯定與理解,從而能夠正確認識中華文化在全球文化中的地位。

家校合作下的研學旅行,能夠讓學生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價值、作用,充分掌握中華民族文化與全球文化的發展特點和方向,并主動承擔起加快文化發展與實現文化昌盛的重任。中華文化是由中華民族在深遠的歷史發展中逐漸衍生出來的,對每一代中華兒女的行為都起到了極大的引導作用,因此,中小學生有責任也有義務繼承發揚中華文化,了解其所擁有的內涵與精神,吸收其豐富的文化營養化為已用,并通過自身的言行舉止傳遞發揚中華文化。

三、家校協同育人機制下中華文化傳承與研學實踐的具體策略

(一)統一思想認識,尊重中華文化

在傳承研學中華文化過程中,家庭和學校若能達成共識,則可加強兩者的協同教育能力,同時也可以保證中華文化教育的成效。為此,學??梢詾榧议L、教師提供互動交流的平臺,拉近雙方距離,從而統一認識,掃清合作障礙。

1.對中華文化內涵達成一致認識。中華文化和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民在悠久的歷史中創造出來的,有著極高的教育價值。因此,學生需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方可有效發揮文化的作用,實現教育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學習中華文化并非是簡單的知識掌握,還包含對中華文化精神的傳承。學生在研學中若不能體會中華文化的內在精神,不能深刻理解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不僅會降低學習成效,還會削弱中華文化的影響力。

2.在價值取向方面達成一致。建立家校協同育人機制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因而有效利用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優勢,可為中華文化價值的充分發揮提供良好保障。該機制需要兩個主體之間進行平等協作,即家長和教師的關系是平等和諧的。此外,家校還需要做到全過程協作,不管是設計教學方案還是研學實踐方案,家校都要緊密配合、及時溝通。

(二)統一內容目標,實現雙向協作

1.制定統一的教育目標。初中語文教學目標要求“培養學生熱愛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感情和一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歷史教學目標要求“能夠發現歷史上認同家鄉、民族、國家的事例,培養學生的歷史感、道德感,培養學生對祖國和人民的深情大愛,能夠立志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自己的貢獻?!币虼?,在家校協同共育的過程中,家校需要共同注重中華文化傳承,明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之間存在的差異,從而在中華文化傳承教育目標的制定方面達成一致。需要注意的是,教育目標在制定的過程中,需充分協調二者的教育方式,以提升家校的聚合力與團結力。

2.選擇合適的教育內容。在選定教育內容時,可采取集體審議的方式,使家校雙方的智慧得以有機結合。需要注意的是,家校所選教育內容必須要貼近學生生活,且具備較高的教育價值。比如,家??梢岳脠D書館、博物館、紀念館等革命遺址以及其他文化遺產等,深化學生對某一文化現象的認識;可以以“紅色經典”“家鄉文化生活”為切入點完成德育教學任務,促進中華文化的傳承。

3.落實家校雙向合作。首先,家長要主動參加學校中華文化傳承課程體系的研發、設計,學校要為家長留下一定的參與空間與實踐機會,使其和學生一起成長。其次,學校組織的研學旅行、社區服務等活動需充分與家庭教育相融合,并對家庭中華文化傳承教育進行全面詳細的了解,和家長進行互動,相互傳授寶貴的教育經驗。

(三)拓寬合作空間,擴大合作主體

1.拓寬中華文化家校合作空間。首先,在家校協同育人機制下,舉辦中華文化研學親子游活動。在學生參與研學活動時,家長和教師可充當隊長的角色,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中華文化進行詳細講解,從而發掘中華文化在當前生活中的實際價值。其次,通過家校協同育人機制開展與中華文化相關的活動,比如,周一的升旗儀式便可邀請家長參與國旗下講話,或者在傳統節日系列活動中可邀請家長作為文化宣傳大使進行參與,以讓學生充分體會濃厚的中華文化氛圍。

2.擴大家校合作主體。目前,家校協同育人機制中的主體主要是家長和班主任教師,這使得一些優質資源被忽略。因此,我們需要適當擴大家校共育的群體。比如,學??梢詫Ⅲw育、美術、音樂等科目的任課教師組織起來,共同參與研學實踐。家長群體可以呼吁讓一些熱愛研究中華文化的長輩、親屬、社會團體等對學生進行中華文化的傳承教育。

參考文獻:

[1]蔡燦龍.海外華僑華裔中華文化傳承與研學基地探索[J]. 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1,22(02).

[2]楊乃桂.高校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實踐——以桂林旅游學院研學旅行方案設計為例[J].當代旅游(高爾夫旅行),2018,4(07) .

[3]趙? ?瀟.家校協同育人 呵護兒童健康成長——“新冠肺炎疫情”期的教育敘事[J].基礎教育論壇,2021,(29).

[4]劉鈞燕.青少年宮:打通家校社協同育人的“最后一公里”[J].群言,2021,(09).

[5]步德勝.“家校社”協同育人的理論闡釋及實踐路徑[N]. 中國社會科學報,2021-09-10.

[6]張? ?力.家校協同育人? 助力學生成長[N].樂山日報,2021-10-11.

[7]程? ?豪,李家成.家校社協同推進勞動教育:交疊影響域的立場[J].中國電化教育,2021,(10).

猜你喜歡
育人機制家校協同中華文化
讓中華文化在海外華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講臺上傳授中華文化
兩岸青年在廈門共商中華文化傳承與青年擔當
利用博客平臺 強化班級管理
家校協同PK“蒙式教育”
信息化環境下家校協同發展教學策略的探究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輔聯動”育人機制探賾
學習仁學思想傳承中華文明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優化學校育人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