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三見”談《春江花月夜》的備教思路

2022-04-05 01:16項新宇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22年2期
關鍵詞:春江花月夜

項新宇

摘要 《春江花月夜》是張若虛的一首千古絕唱,筆者從作品出發,探知詩人對外在世界的思考和對內心世界的審視,以追求一種深度的語文課堂。張若虛在詩中表現出對自然的禮贊,對生命的禮贊,文字背后有著詩人美好的情感。筆者從“見天地”“見眾生”和“見自己”三個方面引導學生置身詩境,感受詩歌的意境關,情感美,感悟品鑒詩心,從而理解作品的深刻內涵。

關鍵詞 《春江花月夜》 深度課堂 備課思路

一首詩自有她的命運?!洞航ㄔ乱埂纷鳛橐皇捉艹龅奶圃?,被選編在選修教材《中國古代散文欣賞》中,如今又出現在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古詩詞誦讀”部分。筆者試以在安徽省教育學會語文教學法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上執教的《春江花月夜》研討課為例,探知詩人對外在世界的思考和對內心世界的審視,體現對深度語文課堂的追求。不揣陋見,與大家分享。

毋庸諱言,公開課有某種“演”的成分,需要“深度思維”。它不僅要結合學情,有溫度,讓課堂成為學生感受、思考的起點;還要面對聽課的專家和教師,力求有深度,對文本的解讀不能淺嘗輒止。筆者借用王家衛電影《一代宗師》中的角色——宮二的臺詞(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嘗試賦予其新的內涵,試從“見天地”“見眾生”和“見自己”三個方面一線串珠,引導學生把握詩歌精髓,體悟詩心,感知詩教。

一、見天地一唯美的光華世界與濃烈的宇宙意識

何為“見天地”?筆者以為,“見天地”回答的是以張若虛為代表的唐人如何認識物質世界的問題。帶領學生體悟詩中的“宇宙意識”,是教師的必備功課。聞一多先生就曾在《宮體詩的自贖》中指出《春江花月夜》詩中體現出“復絕的宇宙意識”。而理解“宇宙意識”,筆者以為就是理解詩人如何去表達“時空”。故筆者在“見天地”環節設置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請學生揣摩詩歌題目,談一談對詩題意象的理解。如《春江花月夜》詩題的每一個字都是一個絕美的意象,令人心馳神往,筆者進一步引導學生從標題延伸到文本,揣摩在文本中高頻率出現的意象,如十二見的“江”,十五見的“月”。借助意象,帶領學生體會詩歌動人心魄的光華世界。

第二個問題是請學生找一找整首詩里出現的時間和空間意象。這樣的意象非常多,僅從詩題而言,春、江、花、月、夜,都可以理解為表現時間的意象,空間意象更好理解。而在這許多的意象中,“月”這個意象連綴了整首詩,詩人借月發問,直追宇宙的起源,月寄相思,關懷游子思婦??梢哉f“月”是這首詩的線索和靈魂。當然,月還可以理解為情感意象和空間意象。月生而懸,月斜而落,非常明顯表現出時間的流逝;同時月印萬川,月在碣石在瀟湘,無處不在,這是空間的無垠。由此可知,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不僅為我們構筑了一個絕美的光華世界,還傳達給我們“宇宙”的意識。詩歌中的“宇宙”意識不僅體現在“理趣”,對宇宙的發問和思考上;還體現在“景致”上,在詩歌中無處不在的時間和空間意象上。

二、見眾生——詩人借純潔的相思愛情體感人情溫度

“見眾生”回答的是人類應該過怎樣的道德生活的問題,通俗講就是“人與人如何相處”的問題。張若虛給出了一種回答,去擁有真情,美好的純潔無暇的感情。只要有“情”在,人間是值得留戀的;只要有“情”在,人生就有追求和意義。通讀詩歌,我們發現詩人的眼睛里不僅有景致和理趣,還有“情事”,這體現為游子和思婦的純潔愛情。清代王堯衢就指出,張若虛“于代代無窮乘月望月之人之內,摘出扁舟游子、樓上兩種以描情事。樓上宜月,扁舟在江。此兩種人,于春江花月夜,最獨關情?!睘閹椭鷮W生理解這一點,本環節筆者引導學生從詩歌中尋找體現游子思婦相思真情的細節。雖然人類可以不朽,江月可以永恒,但個體的人畢竟生命是短暫的,那么有限的個體生命在永恒的宇宙中如何安頓呢?是什么支撐著游子思婦在等待呢?筆者在課堂適時引入相關資料。元好問在《摸魚兒·雁丘詞》中說:“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薄稌x書·王衍傳》也提及“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然情之所鐘,正在我輩?!比松谑?,離不開個情字,可以說“情”是構筑了人精神世界的基石?!安恢嗽聨兹藲w,落月搖情滿江樹”,歸人乘月,一個空鏡頭搖曳,言有盡而意無窮。永恒在真情面前是蒼白的,真情超越了永恒,詩人在無限風光即將逝去之時,為我們尋找到了一個有情天地,張若虛為世間兒女提供了一種價值安頓。

三、見自己——體悟詩心,澡雪精神

“見自己”回答的是對自我的認識的問題。就本詩具體而言,就是理解詩人的心靈,浸潤其中,由“知人”進而洗滌自己,感知詩教,澡雪精神。

本環節筆者設置兩個問題。一是發問學生,雖然有關詩人張若虛的資料不多,但品讀整首詩,我們大致能感覺到詩人是一個怎樣的形象?為幫助學生理解,我提供了宗白華先生提及的一則資料?!妒勒f新語》記載了司馬道子和謝景重的對話:“于時天月明凈,都無纖翳。太傅嘆以為佳。謝景重在坐,答曰:‘意謂乃不如微云點綴。太傅因戲謝日:‘卿居心不凈,乃復強欲滓穢太清邪?”宗白華先生引申認為景致中可以投射心靈,心情朗澄潔凈自然可見山川的光明。筆者引導學生去體悟詩人們更注意的是心靈關照下的美的景象,人情化的自然,因而我們看“景致”時,不能僅用“經驗的眼睛”,還要用“想象的眼睛”“人情化的眼睛”去觀景。比如,“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這兩句是寫景,但又不止在寫景?!盁o纖塵”不止是寫景,也寫出詩人內心澄明、純凈和無邪。在詩中,你會看到一個開闊、潔凈、唯美、悲憫的人格出現在我們面前,目光中有對游子思婦的深情關照和對世間兒女的悲憫,這就是詩心。

第二個問題是啟發學生,這首詩歌能給我們的心靈帶來什么養分?這個問題每個學生都有自己回答,或淺或深。正如聞一多所言,“這里一番神秘而又親切的、如夢境的晤談,有的是強烈的宇宙意識,被宇宙意識升華過的純潔的愛情,又由愛情輻射出來的同情心?!惫P者以為,當良辰美景與詩心人格相遇,便會醞釀出高妙無言的詩教。詩人高貴的潔凈心、超脫心和同情心畢竟是可以潤物無聲的撫慰心靈的,以潔凈心洗心靈塵滓,以超脫心別人世無常,以同情心觀世間有情,每一個世間的靈魂都值得溫柔以待,這就是詩教。

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而教師們總希望能用好這個例子。修習經典教材的目的不止在教學備考,還在能給生命以審美和思考。故而對文本的解讀不能淺嘗輒止,期望能有溫度,能有深度,能經由景明乎情,能經由思而抵達詩,當然這是是語文課堂的愿景,思而慕之。

[作者通聯:安徽銅陵市第三中學]

猜你喜歡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唯美揚州行 中華好詩詞大會征稿啟事
春江花月夜 唯美揚州行 中華好詩詞大會征稿啟事
春江花月夜 唯美揚州行 中華好詩詞大會征稿啟事
孤篇橫絕,竟為大家——張若虛和他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傳世作品最少的詩人
昆曲《春江花月夜》音樂賞析
春江花月夜
把音樂教學目標落到實處——有感于《春江花月夜》的教學設計與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