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學生主體意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022-04-05 00:49趙鋒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22年2期
關鍵詞:主體意識教學效率課堂教學

趙鋒

摘要 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已成為教師的一種共識,教師要以學生的興趣愛好、認知特點為依據,設計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手段,實現良好學習氛圍的營造,推動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遵循學生主體意識原則,設計教學策略,以此達成教育目的。

關鍵詞 主體意識 課堂教學 教學效率

伴隨我國素質教育持續發展的背景,傳統的教育模式難以與現代教育的要求相契合,因此,教師為推動學生綜合素質,需立足素質教育視角,推動學生學習主體意識的形成。

一、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原則

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主體意識時需遵循如下幾項原則。

其一,平等原則。學生即為教師展開教學活動的主體,每一位學生均為不同且充滿活力的個體,由于每位學生閱讀興趣、家庭教育環境、成長環境均存在一定差異,因此,不同的學生面對相同的文本,所產生的感受、理解將會各不相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遵循尊重、平等原則,對每位學生予以充分尊重,鼓勵并引導學生實現自我價值,促使每位學生均可在學習過程中找尋成就感、喜悅感。

其二,合理引導原則。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教師重視學生主動并非為放任學生完全自由支配課堂時間,即教師需掌握教學節奏,展開合理引導。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實現自身主導作用的充分發揮,課堂授課前教師需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了解,對教學要求、教學目標予以明確。教師在課堂中,需引導學生,尤其為不善于表達的學生積極參與至學習活動中,鼓勵學生主動表達自身想法,并為學生提供空間,實現學生自信心的增強,推動學生思維水平、文本理解能力的不斷提升。

二、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策略

1.樹立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重視以學生為主體教育理念在教育實踐中的落實,教師需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學生主動、積極參與至課堂學習過程中,自主展開語文學習活動,實現學生想象力、創造性的充分發揮,促使學生在自主學習活動中對語文學科學習魅力形成感知,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借助以學生為主體教育理念的落實,除可為學生展開語文學習活動創造良好條件外,還可促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活動的展開培養自身主體意識,推動學生語文學習效率的提升。

如在教學《氓》一課時,課文講述前,教師可布置與《詩經》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探討及思考活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引入“小教師制”,引導學生結合自身思路講解文章內容,借此,還可實現學生創造力、想象力的充分發揮,以此還可將課堂主導權真正交還給學生,促使學生可在準備、講述過程中培養自身情操并推動自身能力發展。教師針對學生所講解內容提出改正意見,針對表現良好學生應予以相應的獎勵,以此激發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的不斷提升。

2.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并非難事,中國作為文化大國,歷經數千年的沉淀、積累形成龐大的文化財富,此即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契合點。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需重視課文中文化信息的深入挖掘,通過文化瑰寶的應用,實現學生學習興趣、注意力的吸引,還可有助于主體意識的培養。

如在教學《鴻門宴》時,課堂中,教師可將《鴻門宴》影視作品中與課文選段相關的內容,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放映,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課本,針對課文內容形成初步了解,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學習熱情,鼓勵學生圍繞課文內容展開深層次思考。教師引導學生熟知課文內容后,可引導學生自由組建小組展開表演對話,通過精彩的課堂演繹將故事情節、人物形象活靈活現的展現于學生面前,培養學生主體意識。

3.激發學生的自主思考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借助灌輸式教學法,通過呆板、枯燥的講述,要求學生機械式的死記硬背,需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敢于質疑并主動解決問題,以此引導學生消化課堂中所掌握的知識,以此對文章語言規律、核心內容加以掌握,實現學生閱讀及寫作興趣的激發。為推動素質教育的落實,僅憑借教師的指導、推動難以達成教育目標,學生自身發揮主觀能動性也尤為必要,增強學生主體意識。此外,為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學生自身的努力及活動實踐尤為重要。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需學生實踐及教師引導方可形成,并通過實踐活動的展開不斷深化學生主體意識,教師在此方面不可僅盲目追趕課時,導致學生深入思考、自我反思時間被壓縮,需為學生提供充足空間、時間展開自主思考。

簡言之,教師在教學活動設計時,需預留部分課堂時間,展開課堂探討及問題設計,引導學生借助積極主動的探討,消化課堂知識,保障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推動課堂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教學實踐中,教師為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可將競爭機制、獎勵機制應用至課堂提問中,促使學生可在課堂中保持參與感、收獲感。教學過程中,教師僅有借助多種教學方式的采取,方可保持學生學習熱情,并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意識,從真正意義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在帶領學生分析《荷塘月色》時,可以教學內容為依據向學生提問,鼓勵學生展開深層次思考,并深入解析文章內容,推動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教師可向學生提問,作者通過景色的描寫抒發怎樣的情感,語文教師可鼓勵學生在組內展開課文的分析及交流,在組內討論此問題,推動教學目標的達成,探討過程中,還可推動學生學習能力及思維能力的同步提升。

4.構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以往的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占據絕對權威的教學地位,加之教師所使用教學方式較為單一,致使課堂教學氛圍嚴肅、呆板,師生關系僵化,壓抑的教學氛圍中學生積極性、自主性被壓制,使得語文教學效率難以提升。為改善傳統語文教學模式,教師需重視良好教學氛圍的營造。教師主要可從如下幾方面展開:其一,借助多種教學工具的應用,推動語文學習趣味性的提升,促使學生可在興趣引導下展開語文學習活動。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需以教學要求為依據,布置引入入境的教學氛圍,通過跌宕起伏懸念的設計,集中學生注意力。教師在教學《林黛玉進賈府》時,可以文章內容為依據,引導學生展開思考,再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促使教學內容可直觀、形象的呈現在學生面前。此種教學方式與傳統的枯燥的語言文字相比而言,可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增強。其二,教師的鞭策、鼓勵針對學生學習而言產生重要影響,所以,教學過程中,應積極鼓勵學生。高中階段為學生塑造學生心理,推動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階段,教師針對學生所予以的評價將會影響學生心理健康成長。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還應充分挖掘學生優點及潛能,鼓勵學生優點,有助于學生彌補自身不足之處,以此推動語文學習活動的良性展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以問題的難易程度不同,選取適宜層次的學生回答問題,應讓語文能力較強的學生回答具備一定難度的問題,向語文基礎薄弱的學生提出較為簡單的問題,并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感受充分考慮,教師針對學生所提出的錯誤答案也不可急于指責,而是應先挖掘學生優點之處予以鼓勵,隨后再委婉提出學生需改進之處,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增強學生語文主體意識為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一項重要手段,因此,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積極利用多種教學方式培養學生主體意識,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時代發展相順應。教師應以學生主體意識培養為基礎,鼓勵學生以更為主動、積極的心態展開語文學習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

[作者通聯:江蘇常州市第二中學]

猜你喜歡
主體意識教學效率課堂教學
思想品德教學中對學生主體意識的挖掘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從《滄浪詩話》看嚴羽文論中主體意識自覺性
如何提高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效率
積極課堂氣氛的營造與大學生主體意識的培育
論花樣游泳運動員選材和初級教學模式
加快中職會計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有效性研究
培養樂學情趣提高化學教學效率探究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