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教學合一”在初中語文整合教學中的運用

2022-04-05 02:12李麗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 2022年2期
關鍵詞:整合教學初中語文

李麗

摘要 “教學合一”將教與學統一起來,既教給學生實用的科學文化知識,又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的教學理念。本文圍繞“教學合一”的概念及方法論和“教學合一”在初中語文整合教學中的作用,在根據教材內容使用分類式教學手段、注重學習方法的教授和指導、培養學生的全局眼光和綜合分析能力與結合學生的認知范圍進行整合教學四個方面,展開了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 初中語文 “教學合一”整合教學

為了切實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教師應當將各種實用的教學方法運用起來,在教學探索中不斷增強自己的教學實力,發現學生的學習規律。對此,教師可以將具有深刻影響力的“教學合一”方法融入高能有效的整合教學模式當中,進一步提升初中語文教學的水平和效果,使學生收獲更多語文知識和語文學習技巧。

一、“教學合一”的概念及方法論

“教學合一”這一教學概念最早是由民國時期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來的,目的是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增強學生運用文化知識的能力和學習能力。陶行知先生在解釋教學合一理念時曾明確指出,“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由此可以看出,教學合一提倡教師不但要教給學生足夠的知識,還要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即教導學生學會學習。世界上真理無窮,教師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統統教授給學生,也不可能跟隨學生一輩子,因此讓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可以自我習得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負指導的責任,學生要負學習的責任,教師要將各種各樣實用的學習方法教授傳達給學生。并且教師還要在教學中進行不斷的自我學習,在不斷的自我學習中增長各方面知識和技能,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實力,進一步完善教學方法。

二、“教學合一”在初中語文整合教學中的作用

教學合一在初中語文整合教學中能夠起到五花八門的積極作用,這里主要就比較重要的兩點進行分析說明。其一,能夠增強教師的責任意識。教學合一要求教師不僅要教學生知識,還要教學生方法,并且在教學中不斷成長提高,這就要求教師擁有更強的責任感和自覺意識,真正擔負起為人師表、誨人不倦的職責。其二,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通過掌握教師教授的各種各樣的學習方法,在實際學習當中經過合理充分的運用,既能學到更多實用有效的科學文化知識,還能增長學習技能,使他們的學習能力得到鍛煉,提升他們的自我學習水平。

三、“教學合一”在初中語文整合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1.根據教材內容使用分類式教學手段

教師要想將“教學合一”的方法更好運用到整合教學當中,可以根據教材內容使用分類式教學手段,將教材內容合理劃分組合成不同類別,每一類別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并且制定出相應的教學規劃和流程,采取適宜恰當的教學措施和方法,帶領學生完成整合內容的學習。

比如,教師可以根據初中階段需要學生掌握的語文知識,將教學內容劃分為現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古詩詞閱讀、現代詩歌閱讀、名著閱讀、寫作、綜合性學習等幾大方面,在每一個大領域范圍內還可以劃分小類別,比如現代文閱讀能夠劃分為散文、說明文、新聞通訊、回憶錄、人物傳記、小說等。以現代文閱讀當中的人物傳記的整合教學為例,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初中語文教材中有關回憶錄和人物傳記的文章統一整理在一起,并且從課外尋找影響較深遠、價值較大的文章,進行資源整合。然后教師需要結合這些文章的特點以及需要學生掌握的技能,領導學生開始綜合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一邊講授課程知識,一邊引導學生建立相應的體系概念,讓學生知道自己學的是什么以及如何進行學習。

2.注重學習方法的教授和指導

“教學合一”就是教與學要形成有機的統一,這要求教9幣在實際教學當中不僅要重視習以為常的教,還要重視鮮為人知的學,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處于同等地位和高度,既要做到更好的教又要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學。

比如在現代詩歌閱讀整合教學方面,像《沁園春·雪》《我愛這土地》《鄉愁》《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等詩篇,教師除了按照教學任務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欣賞、自由朗誦、嘗試創作以外,還應當教授給學生具體的賞析方法和流程,帶領學生了解詩作的創作過程以及詩作的結構、寫作方式和特點。初次接觸一篇現代詩歌,教師首先需要提醒學生通讀詩篇,自主體會詩歌情感,然后需要讓學生結合注釋,深入分析領悟詩篇,最后讓學生圍繞詩歌的創作背景、過程、手法、情感等進行鑒賞,使學生通過這三個步驟的方法和技巧學會閱讀賞析任何一首現代詩歌。在初中語文整合教學當中,教師只有重視任何一項整合內容方面學習方法的教授和引導,才能在教給學生合適的文化知識基礎上,使學生學會學習,達到教學合一的效果。

3.培養學生的全局眼光和綜合分析能力

學生在初中階段語文學習當中,經過接觸各種各樣的語文知識,閱讀各式各樣的古今中外的文章,需要具備整體思維和全局意識,培養起語文視角的全局眼光和綜合分析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更輕松完善的解決語文學習、考試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問題。為了充分提升學生的全局眼光和綜合分析能力,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在整合教學中有效利用“教學合一”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使用更快捷高效的學習方法,具備更強的學習能力,充分提高整合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比如在國內外小說閱讀方面的整合教學上,像魯迅的《故鄉》、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曹文軒的《孤獨之旅》等,語文教師應當教導學生在閱讀文章之時,需要對文章的寫作背景進行全面了解和梳理,通過深入體會作者身處的社會環境,做到對文章產生準確深刻的理解和認知。在這些課文的閱讀學習方面,教師應當告訴學生一方面從微觀的角度細致分析課文的行文結構、寫作手法和情感表達,一方面從宏觀的角度了解時代背景,從更高遠、完全的角度感悟作者的寫作用意和時代特色。教師在整合教學中教導學生運用全局眼光和綜合分析的方式進行學習,既能夠讓學生收獲必要的歷史文化知識,又增長了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能。

4.結合學生的認知范圍進行整合教學

葉圣陶先生在關于教學合一理念的論述中曾經詳細指出,教學要按學生的學法教,也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體諒學生的學習規律和學習感受,不能只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愿開展教學活動,強行讓學生跟著自己的教學思路、教學行為向前趕。因此,教師將“教學合一”理念運用于整合教學過程中時,還應當照顧到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體驗,結合學生的認知范圍進行整合教學,使教導方法盡量去貼合學生最自然的學習方法,以此順應學生的學習規律,減輕學生的一部分學習壓力,盡量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消化吸收更多語文知識。

比如在關于“演講和演講稿”的整合教學中,由于學生對演講與演講稿了解較少,缺乏較為深入具體的概念和知識儲備,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操之過急、用力過猛,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演講以及寫作演講稿的技巧和方式。教師應當首先從最基礎的演講的概念、特點、目的、作用等內容出發,帶領學生充分認識了解演講,然后再根據演講的目的和場合的不同,結合演講人的身份、地位、意圖等條件,領導學生系統學習演講稿的寫作格式、結構、內容等知識。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當結合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規律展開教學,由淺入深,層層推進,讓自己所教使學生愿意學,并且能夠聽懂、學會,真正將教與學形成和諧高效的統一。

為使“教學合一”理論在初中語文整合教學中得到良好運用,教師應當在深入了解“教學合一”理念的基礎上,針對更高效實用的教學措施展開研究探索,將各種卓越的教學策略應用于實際教學過程中,整體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作者通聯:江蘇連云港市東??h

白塔初級中學]

猜你喜歡
整合教學初中語文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以微型寫作促進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一年級“短語、句式”的整合教學的探索
數學史與初中數學教學整合的策略研究
如何實現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效整合
關于稅法課程整合教學的探索
西方音樂史與音樂欣賞教學的整合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