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PBL背景高中通用技術說課的有效實踐

2022-04-10 13:06余晨晨
速讀·上旬 2022年2期
關鍵詞:通用技術項目化教學

余晨晨

◆摘? 要:近幾年項目化教學逐步走進通用技術課堂,獲得了師生的一致認可,但是“紙上談兵”式的、空有噱頭沒有內核的項目化教學屢見不鮮,為了能夠和同行一起探討、分析及分享挑選、確立并實施開展一個行之有效的項目化教學的設想,“說課”是一種可探究的方式。

◆關鍵詞:通用技術;項目化教學;說課應用

目前項目化教學在眾多學校正如火如荼地開展應用中,尤其與通用技術學科的學科特色不謀而合,立足于實踐,以項目任務為載體,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針對具體項目進行研究性學習,滲透學科知識,逐步提升核心素養。目前通用技術教師們比較關注的問題就是如何挑選合適的項目,將之真正融合到實際教學中去,從而形成有效的優秀項目課例。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眾人拾柴火焰高”,那采用咋樣的方式方法能和同行一起探討教研,下面本人結合案例淺析通過“說課”手段應用于項目化教學的好處。

一、“說課”的內涵

說課是一種目前普遍應用于教育教學的教研方式,對提高教師的備課質量、教學效率,提升教師課堂環節的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說課是面對同行教師的一項單邊活動,是教師在正式上課之前將教學構思轉化為“教學活動”的第一層實踐“演習”,是教師面對同行及相關教學研究者們,以科學的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將本人對課程標準及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課堂流程的設計和安排、教育教學方法的選擇和實踐應用等一系列教學元素的確立及其理論依據進行闡述的一種教學研究活動。

總的來說,說課就是面對教師同行在正式授課前闡述本堂課教學的精心設計,主要說清楚本堂課需要“教什么”“怎么教”及“為什么這樣教”的一系列問題。

二、“項目化教學”特點

項目教學法最早見于美國教育家凱茲和加拿大教育家查德合著的《項目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的理論認為:知識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自主建構獲得;教育是滿足成長需要的,有意識、有系統、有組織的持續交流活動。這種教學法是“行為導向”教學法的一種,是以項目活動為基石,以發展能力為本位(人的發展為本位)的教學,是綜合的、自主的、發展的、開放的和學生積極參與的教學。在課堂上,在教師的引導及輔助下,由學生自己計劃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實踐操作,在具體的情境中解決問題,完成項目任務。

項目化教學法包括:創設情境導入,明確項目任務;收集資料信息,制定解決方案;自主協調合作,具化實施方案;點撥引導輔助,過程檢查監督;展示項目成果,探討修正完善;測試評估優化,拓展提高升華。

三、如何說項目化教學之課——課前說課

(一)“說”情境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求知欲,明確項目化教學任務

“興趣”是最好的學習原動力,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開端。導入新課的方法很多,例如回顧舊知導入、案例分析導入、問題驅動導入、故事演繹導入、任務驅動導入等等,教師需結合本學科特點,采取靈活的導課形式。為了項目化教學能順利實施,教師需設計合理的實際情境,和學生一起先明確本小節或本單元的項目任務。

例如必修一第五章《設計圖樣的繪制》的《尺寸標注》這一小節的“說”情境(講稿):為了讓課堂內容更具真實性、可操性,體現本學科“學中做,做中學”的學科特色,確定項目任務制作“小木屋”(教師展示樣品)。我采取了提問法層層遞進,問題一:根據這個小木屋的三視圖,是否足夠完成加工制作?還缺少了什么?(學生很快就能反應出“沒有尺寸”);問題二:你們有觀察到三視圖中線段的差異嗎?(學生也是很快就能發現有直線和弧線);問題三:那到底需要在這個小木屋的三視圖上標注哪些尺寸才能完整地把小木屋給加工出來?

通過“說”情境在項目化教學中的好處有二:一讓我在備課的過程中能時刻緊扣本節課的目標和核心素養的培養,有的放矢地導入正課;二促使我能精選適合本節課或本單元的項目任務,通過情境厘清本節課任務內容。

(二)“說”明白項目化教學的實施全過程,透過項目突破重難點知識

課堂教學過程是為了實現課程目標而鋪展開的,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是為了進一步明確教學目的。因此教師首先需“吃”透教材和新課程標準,明確這節課的知識體系框架和教學目標,并能有效將課程標準、教材、教師參考用書及教輔材料等資料整合起來。其次教師需要了解學生們原有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的情況;了解學生們的興趣點、需要;更需要了解學生們的學習習慣;在了解的基礎之上,做出合理的預見,預見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及發生的問題,以便有的放矢解決問題。最后,教師需要精心設計教學活動環節,例如可以采用“激疑—生疑—質疑—釋疑”“導—論—學—踐—結”等步步深入、環環相扣的活動環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及求知欲,加深對重難點的理解和突破。

在長期的一線教學中,“導”和“聯”是突破重難點比較有效的方法。善“導”即善于引導學生,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重難點,用富有啟發性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語言多維度地啟發學生,使學生們能有多方聯想而有所感悟和啟迪。善“聯”即善于接洽聯想,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輔助學生盡快找到新舊知識之間的連接點,能更好地過渡和銜接,讓學生能在舊的知識背景和經驗中找到位置,將新的知識同化并融合,從而構架自我的知識框架和體系。

例如《三視圖》的教學過程的重難點,說“導”——為了讓學生能更直觀地感受三視圖的平面圖與立體圖之間的對應關系,我準備了教具:長方體、三棱錐、圓柱體等基本幾何結構體,展示三視圖,先引導學生拼接教具得出立體圖,再引導學生觀察、探究三個視圖之間聯系性;最后引導學生總結三視圖的投影三規律即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的知識點(此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聯”——為了讓學生能掌握三視圖的補線技法,我采取的方法主要是講授法,先聯動學生在數學科目中學習到的三視圖補線的基本點線面的分析方法,再延伸出通過正投影的三個投影性質即真實性、收縮性和積聚性的面到線的分析方法,促使舊知與新知的無縫銜接,突破補線難點。

通過“說”教學過程的重難點的好處有三:一通過“說”,可以避免知識點“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混亂安排,詳略得當,通過說課能很好把握教學主脈;二通過“說”,可以更高效合理地安排時間,讓學生從時間這個維度理解哪塊知識點是重難點;三通過“說”,可以更好地體現教師的多樣教學方法,突出教學特色及教學智慧。

四、如何說項目化教學之課——課后說課

課后說課是教師按照既定的教學設計進行上課后,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某種教學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活動;是建立在教師個體教學活動基礎上的一種集體反思與研討活動,在課后向所有聽課教師或教學研究人員闡述自己教學思路及得失,使說課者和參與研討的教師對本次教學成果能有更清晰的認知,也能為進一步改進和優化教學設計提供了可能。

“說”教學反思,反思項目化教學實施過程需要改進的地方,不斷完善項目。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活動;教學反思更是回顧教學——分析教學成敗——查找原因——尋求對策——以利于后行的過程。

例如《方案的構思過程》的反思:本堂課沿著“導—論—究—踐—結”的這樣一條主線展開。以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環節一,以“人字梯”改進項目任務為情境導入,激發學生求知欲及實踐操作的激情,喚醒并滲透技術意識;環節二,引入“設計分析”的知識點,引導學生討論分析改進“人字梯”項目的內容,實現工程思維的核心素養的培養;環節三,探究分析并歸納從“物”“人”“環境”三個維度對項目任務有效分析,也是本節課的重點,提高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環節四,通過草圖方式表達解決方案,這個環節是難點突破,能實現項目任務的成果驗收及評價,也是對學生圖樣表達這個核心素養能力的考驗。

通過“說”反思的好處有三:一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認知,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不再是僅僅滿足于“上完了這堂課”,而應該不斷反思今天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有何得失、有何感悟,不斷反思項目任務的選擇是否合理,項目實施過程是否安排妥帖,項目結果目標是否完成等,最終達到“思之則活,思活則深,思深則透,思透則新,思新則進”的目標;二有利于教師自身知識的優化,經常性地進行課后反思促使今后的項目化教學更加符合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并能根據教學現實情況對下一階段的項目任務進行合理調整,促進知識框架及系統的有效建立并延展;三有利于更好地把控項目化課堂教學任務的開展,透過項目化教學實現“學大于教”的轉變。

說課為上課服務,更為項目化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因為通過說課可以說出項目化教學任務設計初衷及依據,使項目化教學活動開展更具有科學性、針對性、實操性,避免了盲目性、隨意性和空談性。通過說課,將項目化教學任務中涉及的理論能與實踐有效并緊密結合,真正讓項目化教學方式在通用技術學科開花結果。

參考文獻

[1]秦寸平.淺談衛生職業學校教師評比性說課[J].《河南教育(下旬)》,2011.

[2]鮑潔.現代教育技術在高職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2.

[3]溫從瑜.高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19.

[4]焦雪薇.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語言的培養[J].魅力中國,2020.

猜你喜歡
通用技術項目化教學
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通用技術課教學結合淺析
高中通用技術教育中的困惑及對策研究
探討通用技術有效教學的實踐
通用技術課堂中開展技術試驗的實踐和思考
高職旅游英語專業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探究
高職英語項目化教學探究
淺析藥理學課程項目化教學的探討
探討項目化教學在高職英語課程中的應用
《UG NX機械產品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的改革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