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設與實踐分析

2022-04-10 13:06張明
速讀·上旬 2022年2期
關鍵詞:建設實踐策略

張明

◆摘? 要:如今高職院中,機械制造與自動化這一專業之教改的一大重要內容,是培養相應具有敬業精神的此專業高端人才。本項的主要實現途徑為,通過“四聚一體”之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新課標教學方法的改革,以及基于工作崗位構建對應課程體系、與實現完善理實一體化課程的建設等。

◆關鍵詞:高職人才培養;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建設實踐;策略

一、引言

現階段,在進行機械自動化此一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乃是開展項目的系統化人才培養。我們開展系統化人才培養模式,需首先了解這一專業的此類培養所包括的各個方面,而后結合其對應培養體系,有針對性地開展項目的對口型教學,亦同時保證能夠,教培出具備高層次素質、符合時代發展之需的綜合人才,以更好地推動行業的發展。

二、現今此類專業人才的需求概況

進入新時代,我國制造業方面高速發展,此類企業所需之人才,既要良好掌握專業知識和相應的各學科基礎,也需具備有解決各種工作問題的素質能力、與優秀的環境適應能力。如此方能極快適應本行企業環境,更高效投人自身工作,從而真正地為企業優質服務。

故總之,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方是現代化企業之所需,這就提出了對職院教育的更高要求。更因此,我們要時刻以市場導向為職教原則,來培養青少年,進而將真正適合企業發展的高水平人才培養出來。

而且本類高等專技人才的具體培養,需學生具備有,此項之相關軟件及其機械的操控能力,且機械日常維護、和其組件零部件的檢測實踐能力,亦需兼備。

三、此類人才培養的現狀

當前,存在一部分職業學校其培養方式不當。其一,只注重讓青少年學習理論知識,卻忽略了實際專業操作技能的培養,而導致此類現狀的原因,主要包括學?;A設施不足、師資方面力量薄弱、與招生規模的擴大等;其二,則是與現代的前沿科技脫節,本專業學科是處于不斷的更新、發展中的,且企業也隨時會引進先進機備,而職院的對應人才培養仍保持采用陳舊培養方式,未能接受新興之事物,嚴重地脫軌與現代工業進程,進而很難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

同時近些年的院校建設中,面對我國制造業大量人才需求,職教院校大量擴招。但卻沒有做到及時的更新自身師資力量及相應的基礎教備等,即使確實增加不少數量的學生,然其所培養的人才卻非常難滿足企業發展所需。前述都不利于我們培養新型、復合型的人才。

發展高職特色教育,需要學校不斷提升規劃,建設對應科教體系,在注重專業理論知識、培養對口實操能力的同時,亦需培養青少年的良好職業素養。

四、新形勢下,職教本類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設方式

(一)更新陳舊的教育觀念,重視培養人才的素質

區別于本科的偏學術性教育,高職教育更多是以就業為主導的培養計劃。今針對現階段此項教學缺陷。我們應整合項目中所有問題,進而,構建出一個完善的,適合于我國職院開展辦學的高質量教學體系。

隨著教改,新時期的人才培養重點變成了素質人才。而這需職校重視素質的培養,并且課程教師要更新其自身教學觀念,努力做到時刻以學生為主,激發青少年潛能及其創造性。

同時積極探索、革新教學模式,課堂實踐大膽進行,并于細節中培養其創新意識,進而全面實現本項教育,以此衡量科目教育質量。

(二)積極進行教法的改革,完善理實一體化課程建設

1.充分有效地利用資源,實施本類理實--體化課程教學。

按照實習企業的生產實況,把其機床操作、與對應產品的加工等實踐模塊彈性、靈活地安排,以讓同學們在生產車間接收其文化熏陶。

讓其以工人身份加入生產任務,企業員工則以指導教師與其師傅身份,指導他們的生產和學習,為同學們布置對應工作任務,提供其相關的技術、資料指導,并評價學生們的生產、學習活動。既使其完成工作任務,又解決學習的任務,亦鍛練學生的本項實踐能力。

2.建設對應一體化教室,改革課教的模式。

關注于課堂上,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根據實況把學生分成平行的小組,每一小組,均配備一固定場所、一位指導教師、一塊黑板及工具設備、還有一套教學輔備。

交叉循環式地進行小組強化訓練,實現將教學做合一,讓青少年在學中做、與做中學,突出培養職業技能、及其創新能力。

3.工學相結合,校企共建教學內容和專業課程標準。

積極改革本門課程教材。為滿足相關企業不斷變化的技術需求,實現每年開發1~2門滿足行業所需的教材。

(三)推進雙師型教學隊伍建設

而今經濟飛速發展,此行技術不斷更新,其要求專業教師不斷的提高實踐能力。任何優秀教師團隊,教師不僅需具備專業知識與相應職教埋論,還應能深人企業實踐,積累相關經驗。

采取請與送相結合,專任教師加入企業實踐,參加培訓、承擔相關教改項目;請來行業技術骨干開設本門系列講座;聘請企業的兼職教師,提供專業指導,并評價學生的實踐活動,全方位參與課程的教育教學過程,以在院社之間形成培養本類人才之合力,從而推動項目建設。

(四)將專業培養方向,與企業的需求進行相融合

在職院人才培養中,學校應時刻了解行業的需求,按照此一需求,以定培方式培養本專業學生。高職此類專業可進行與企業的合作,搭建起校企合作共贏平臺,使企業資源能投人學院設施的建設中,讓教師定期到企展開學習與探討。

職院培養出的新時代復合型人才,進人企業相應崗位開展工作,既能緩解市場目前激烈的該類人才需求,亦讓專業學生能擁有穩定工作,很好避免了畢業即失業的狀況。

五、結束語

對于建設與實踐高職機械自動化專業人才之培養體系,可應用校企合作的體系來提升青少年綜合素質能力,使其受到企業認可,且在政企引導下,可最終實現人才供給與企業之需求的完美對接,促使畢業生能夠順利就業,以及真正滿足我國企業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范凌.高職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設與實踐分析[J].科技資訊,2019,17(09):140+142.

[2]王子俊.高職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設與實踐[J].時代農機,2018,45(12):178.

猜你喜歡
建設實踐策略
我的手機在哪?
《海洋學》課程特色與建設實踐
中央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基于卓越環保工程師培養的環境工程品牌專業建設與實踐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企業文化建設實踐分析
解剖學實驗考試題庫建設實踐與探討
水文實驗室建設實踐與教學應用改革探索
高考數列復習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