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聲焉能品“三味”

2022-04-10 10:10林珊如
速讀·上旬 2022年2期
關鍵詞:鑒賞切入點審美

林珊如

◆摘? 要:為了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使學生學會審美,用藝術的眼光來看世界。學生在音樂鑒賞中會融入到音樂氛圍中,感受音樂的魅力,體會音樂情感,獲取音樂知識,實現綜合素質的提高。本文主要探究了初中音樂教學的切入點,尋找有效的音樂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熱情。

◆關鍵詞:初中音樂;鑒賞;審美;切入點

《初中音樂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喚醒學生的音樂學習熱情,帶領學生遨游在音樂的海洋里,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使學生了解音樂知識。學生在音樂探究中會成為鑒賞的主人,主動思考,積極品味,放松心情,感受到音樂的快樂和樂趣。師生之間也可以通過交流溝通的方式來探索音樂,在互動中深化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陶冶學生的情操,實現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成功的教學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為了調動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教師要主動地創設情境。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創設視聽情境,通過語言來描繪藝術,通過問題來創設思考情境,不同的情境都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融入到音樂的意境中,主動感受和體會,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例如在欣賞《辛德勒名單》主題音樂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電影《辛德勒名單》的片段,讓學生思考辛德勒是一個怎樣的人物?故事發生在什么時候?故事的主題思想和基本情緒是怎樣的?情境中,學生會形成直觀體會。教師可以結合情境進一步為學生講述辛德勒的故事,使學生融入到故事情境中,之后帶領學生聆聽音樂。學生在了解了辛德勒的故事后,會更好地感受到樂曲主要是采用小提琴演奏的,這樣聲音綿長突出了悲傷的情感。而且在歌曲中,中低音區,如泣如訴,充滿了省思和緬懷,表現了人們的痛苦和希望。學生融入到情境中會更好地感受到音樂的旋律、節奏和情緒特點,在體會中形成完整的感受,了解音樂的變化,形成客觀性認識。

二、利用樂器,吸引學生目光

在音樂課堂上很多時候都是教師通過范唱,學生跟唱的方式來學習,這樣的學習方式比較單一,會讓學生感覺枯燥、無聊。為了改變傳統音樂教學的弊端,教師可以借助樂器來吸引學生的目光,帶領學生在樂器的幫助下感受音樂的魅力,形成主觀性感悟。很多常見的樂器如鋼琴、電子琴、吉他等學生都會有些了解,但是他們并不一定會演奏,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一個主動體驗和感悟的機會,讓學生主動選擇樂器并指導他們演奏的方式,使學生掌握樂器演奏技能。這樣的教學方式會給學生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他們會迫不及待地了解樂器的演奏方式,渴望自主觸摸和嘗試演奏,在實踐中感受音樂的節奏和音響,體會樂器的音色和發音,形成客觀性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嗩吶、笛子、薩克斯、二胡、葫蘆絲等不同的樂器,指導學生嘗試演奏和體驗,使學生可以感受到樂器的演奏方式和演奏特點。學生有機會體驗和感受,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主動感受中產生學習動力,獲得更多的音樂知識,提高音樂素養。

三、問題啟發,提高探究能力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有了疑問才會思考,有了思考才會進步。在音樂的探究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多思考,主動質疑,提出自己感到困惑的問題。學生在質疑中會更好地分析音樂知識,通過生生交流、師生交流等不同的互動形式來主動加工音樂知識,體會到音樂的本質和內涵。在對問題的思考中,學生會挖掘出音樂的基礎知識,提高音樂鑒賞能力,也會在分析中體會音樂的情感和思想,從更高層次上理解音樂知識,掌握音樂演唱技巧。例如在學習《夏日泛舟海上》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歌曲的情緒、速度是怎樣的?”“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歌曲由幾個樂句組成?每個樂句有什么聯系?”學生在問題中會投入到對歌曲的思考和分析中,在鑒賞中主動體會,在分析中感受歌曲結構規整、旋律流暢、節奏明快、情緒活潑,表達了人們在海上泛舟時的喜悅幸福心情。學生主動探究和體驗會認識到歌曲歡快、活潑的風格特點,體會到歌曲在表達和結構上的特色,理解歌曲的情感。通過對問題的思考,學生成為了課堂學習的主體,改變了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充分地發揮了主觀能動性,會更好地理解歌曲的節奏和情感,在思考中體會歌曲的情緒,學會主動鑒賞。音樂是需要體會和感悟的,只有學生參與其中,才能夠更好地理解知識。問題是啟迪學生智慧,點燃學生探究欲望的最好方法,教師要善于用問題來啟迪和指導學生,促進學生思維活動,主動鑒賞和感悟。

四、自由律動,增強情感表達

音樂的學習需要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和參與,而音樂律動是促進學生參與的最佳方式,它改變了學生在課堂上的消極被動狀態,使學生通過參與的方式來體會和感悟。教師要善于利用舞蹈律動的方式來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融入到音樂氛圍中,產生愉快的學習情緒。肢體動作能夠使學生積極參與,并且給學生帶來快樂,使學生體會到音樂學習的樂趣。很多學生在生活中都缺少運動,對傳統的音樂授課形式感覺到枯燥,教師采用律動的方式來開展音樂教學會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在肢體動作中更好地理解音樂,融入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情緒。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自由律動,按照自己的理解來展示音樂,促進學生充分地創造和發揮,實現對音樂知識的運用。學生在律動中會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積極參與到課堂實踐中,按照自己的理解和體會來表達音樂,會使學生感受到音樂帶來的快樂和樂趣。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只有學生參與到課堂探究中,才會更好地理解音樂知識。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自由律動進行評價,關注學生的舞蹈動作,歌唱情況以及對音樂的理解,促進學生在律動中提高身體協調能力,更好地理解音樂情感和思想。

總之,音樂鑒賞能力的提高是需要感悟和體會的,教師要帶領學生充分地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在探究中理解音樂知識,感受音樂情感和魅力。學生融入到音樂氛圍中會主動感悟,主動鑒賞,把抽象的音樂知識轉變成具體的理解表達出來,實現學生音樂理解能力的提高。學生在體會中會發掘自我,展現自我,實現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汪苡平.談新課改下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藝術[J].黃河之聲,2020(09):131.

[2]談靈芝.新課改下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藝術研究[J].讀寫算,2020(13):4.F940E86E-554A-4B57-9840-6F8379CF27DA

猜你喜歡
鑒賞切入點審美
找尋“切入點”,巧解“數學題”
例舉高中數學解題切入點的找尋
談高中美術鑒賞教育中審美價值的研究
發揚藝術之光,讓美術滌蕩靈魂
職業中學美術鑒賞課教學探微
現代陶藝教學特點研究
選好切入點新聞報道才有鮮活性
小切入大綜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