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英語教師如何打造學本課堂

2022-04-12 04:07黨巖巖
天津教育·下 2022年3期
關鍵詞:學本句型單詞

黨巖巖

“學本課堂”,即以學生的有意義學習為中心的新式課堂,其并不排斥傳統的接受式教學模式,而是同時關注著學生的主體行為、教師的主導功效。小學英語教師要主動嘗試構建學本課堂,以便切實提高英語課程的教學效益。本文將具體闡述構建學本課堂的意義與教育價值,進而著重探索構建學本課堂的幾點做法,以期改善小學英語教學質量。

眾所周知,我國小學生多數都是生活在漢語交際環境之中,對英語的了解不多,需要自主區分漢語、英語的關聯性與客觀差異,才能同時學好兩門語言。對此,小學英語教師則應滲透學本教育理念,全方面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行為,引導學生主動學英語、用英語,同時應為促使學生實現有意義學習提供必要的幫助,如整合英語資源、設置有效問題、解難答疑、與學生用英語對話交流等,支持學生自主探究英語知識,切實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并以嚴格且公平的課堂紀律約束學生的行為,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語課的教學效率。具體而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構建學本課堂的積極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構建學本課堂的意義與價值

學本課堂,即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新課堂,韓立福教授對此做出了比較詳細的解釋,認為學本課堂是指“以學習為本”的課堂,且指出師生雙方的和諧互動是構建學本課堂的關鍵所在,是師生雙方在固定的單位時間內共同解決問題、突破教學任務且能實現教學相長的新課堂。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構建學本課堂的意義與價值如下所示:

第一,順利改善師生關系,提高小學生的學習力。學習力除了包括學習能力之外,還包括學習興趣、學習毅力,是一種持續的動力。而在學本課堂構建過程中,小學英語教師會主動思考小學生的認知水平、認知需求,從學生視角設計英語教學活動,引導小學生主動學英語,這將使小學生對教師產生信任感,有利于構建和諧、友善的師生關系,且有利于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效能,由此產生學習毅力,漸漸形成積極的學習品質,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二,促使教師實現專業進步,提高一線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在過去,小學英語教師只需引導小學生積累英語素材即可,而在構建學本課堂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促使學生主動學英語,且要根據學情訴求不斷拓展英語教學材料,調整并優化教學形式,這將有利于促使學生積累有意義學習經驗,而且也可促使小學英語教師不斷學習更多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主動參與教研改革、實踐探索活動,逐步形成開放、敏捷的思維品質,真正實現專業進步,展現出良好的專業教學能力,而這也符合韓立福教授關于“學習者的課堂”的解釋。

第三,有利于推動小學英語的課程改革進度。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生應該成為學英語的主人,且不僅要自主學英語,更要將英語實踐、理論學習結合起來,形成良好的語言能力。在學本課堂的改革探索中,小學英語教師會創設自主嘗試、語言實踐機會,促使小學生主動學、說英語,且會為此拓展英語教學資源,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推動小學英語的素質教育改革進程。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判斷,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構建學本課堂將對學生、教師、英語教育改革產生積極影響,能夠切實宣傳科學發展觀。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積極構建學本課堂。具體而言,小學英語教師應該通過下文提列的方式打造學本課堂,與學生實現和諧互動。

二、構建學本課堂的策略探究與實踐

(一)制作導學單,布置預習作業

構建學本課堂不僅是要在課堂上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還包括課外的學情分析、教學引導,尤其是在前期準備環節。準確具體的導學單將有利于促使學生主動學英語,使其自主遷移認知經驗,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為學本課堂打基礎。對此,教師則應精心備課,觀察學生的英語學習表現,謹慎設置導學單的具體內容,同時布置預習作業,以導學單促使學生自主預習英語知識,完成預習檢測。在此基礎上,教師可根據習題反饋較為準確地判斷小學生的認知起點,確定教學重難點,并由此規范學本課堂的各個教學環節與操作程序。

以魯教版四年級上冊Unit 1 School life單元的第一課時“We have Chinese”知識教學為例,由于本校的教學輔助設備配置是比較完善的,且“互聯網”環境也使小學生在家中能利用智能軟件聽音頻、搜索學習材料,所以筆者就嘗試設計了導學單,要求學生自主預習本課知識。具體而言,筆者在導學單中布置的預習任務如下所示:

1.認讀本單元的幾個單詞,即Chinese、PE、subject、classmate、today,熟練拼讀這幾個新單詞;

2.學習“What subjects do we have today”“We have +課程名稱”這兩個句型,使用這一組句型討論當日的課程安排;

3.圍繞學校生活講述自己喜歡的學科,闡述原因。此任務屬于拓展任務,有興趣的學生可嘗試設計一小段對話信息。

導學單的內容具體、準確,第一個學習任務是要求學生背誦本單元的單詞知識,而第二個、第三個學習任務則將語用、理論知識結合起來,學生不僅要學習本課重點句型,還要試著使用這一組句型進行日常問答,這就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而且學生在課前也可聆聽與教材配套的音頻,自主學習新知識。同時,為了檢測學生預習成效,并獲得學情反饋,筆者還圍繞Chinese、PE、subject、classmate、today;“What subjects do we have today”“We have +課程名稱”知識設置了前置性作業,包括單詞填空題、句型填空題、句子翻譯題,整體難度不高,如果學生能夠認真預習本課知識,那么基本上就能順利解答各個習題。

根據預習作業可判斷,本班學生拼讀單詞的正確率比較高,但是在翻譯句子時表述不準確,且對“subject”“subjects”的單復數感知不明確,而筆者也由此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即引導學生在應用“What subjects do we have today”“We have +課程名稱”這一組句型時掌握新單詞的拼寫、讀音規律,且能熟練應用這一組句型描述課程安排。在這一次的教學嘗試中,導學案的有效設計與使用使小學生在英語課上的學習狀態變得積極、主動,多數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有效內化英語知識,雖然學生之間的差異依然存在,但是并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能,反而激發出了學生的進取心,有利于促使學生在課外自主學英語,不斷優化自己的認知情況。

預習工作的有效開展對小學學生的學科素養和學習能力養成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因為小學生本身的知識儲備和認知能力相對而言較為欠缺,導致了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效率和質量相對較低,為此教師就需要為學生設置導學案,讓學生明確在預習展開的過程當中的側重點和需要解決的任務,以任務推動展開學生的自主預習,這樣學生在自主探究和分析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強化對即將學習知識的了解和認知,當學生可以有效解決任務和完成預習之后,學生的學科自信也可以得到有效建立,同時當預習工作有效落實與實踐之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更有針對性,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會得到相應的提升和成長。

(二)設置探究任務,促使學生實現有意義學習

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小學生因為年齡較小、學習自覺性還不強等特點而缺少學習決策能力,學習稍顯被動、無序,如果完全讓小學生自主設計英語學習計劃,那么很有可能會浪費教學時間。要促使小學生主動在英語課上學習新知,且能順利實現有效學習,教師可設置探究任務,明確課堂探究內容、步驟,從宏觀層面規范小學生的學習行為,同時保證小學生享有足夠的探究空間,以任務驅動小學生,使其自主建構英語知識,實現有意義學習。這樣一來,便能初步構建學本課堂,而長期堅持下去,小學生也能慢慢樹立主動學習意識,這將有利于改善學生的學習習慣,構建穩定且長期的學本教學平臺。

比如,在魯教版四年級上冊Unit 2 Hobbies單元的第一課時“Do you like running”單元教學中,為了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構建學本課堂,筆者就在多媒體課件中展現了如下探究任務:

任務一:單詞拼寫。

掌握run、come、dance、sing、cook這幾個新單詞,完成單詞聽寫與朗讀任務。

任務二:句型填空。

學習“Do you like”“Yes, I do./ No, I don’t.”這一組句型,區分肯定回答與否定回答的表述方式;并使用這一組句型詢問他人愛好,使用“I like…”這一句型描述個人愛好。

任務三:知識拓展。

能夠聽懂、會說表達天氣情況的句型。

句型四:語用任務。

使用本單元知識討論個人愛好,積極參與小組對話,分享自己的課余生活。

根據上述四個層次遞進的探究任務,很多學生都產生了緊迫感,因為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所以學生的注意力很集中,不管是在小組討論環節,還是在教師講解環節,學生都努力地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精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學生的認知狀態,且這四個任務包括理論學習與英語實踐,學生能夠自主調控個人精力,真正實現有意義學習。

(三)協調好教師指導力度,幫助學生建構知識意義

上文已經說過,學本課堂并不排斥教師的教學主導,反而認為教師的科學幫助與課堂干預是促使學生生成英語知識的重要力量,將關系著學本課堂否能夠成功構建。對這一點,小學英語教師應靈活介入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活動之中,協調好干預的尺度、時機,以平等、多元的師生互動促使學生主動學英語,并成功內化英語知識。如此,小學生將形成良好的學習效能感,也能在下一輪“學本”教育活動中實現有意義學習。

依然以“Do you like running”課時教學活動為例,明確的探究任務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當筆者提出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聽寫單詞、背誦單詞時,學生都高度配合,且小組內部也開始相互競爭,每個學生都在努力識記本單元單詞。在此基礎上,筆者簡潔講解了各單詞的詞性、詞義、使用方法,且反復示范單詞的語音特點,幫助學生規范語音。接下來,在句型探究與應用環節,筆者重點強調了“like”引導的疑問句、肯定句的使用方法,在黑板上書寫了“Do you like …”“Yes, I do./ No, I don’t.”這一組句型及其語用規律,便于學生順利記憶重要句型。在小組對話環節,筆者也幫助本班學生補充了教材之外的英語單詞,便于學生自主描述個人愛好、特長。整體來說,指導的力度不大,但是時機、方式都比較恰當,在不影響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前提下能幫助學生建構知識意義。

(四)從反思與總結中總結教學經驗,優化學本教學程序

對小學生來說,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是一個長期且持續的過程,甚至時有反復,這將影響學本課堂的構建進度,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力。若要促使小學生自主總結學習經驗,歸納學習技巧,教師應重視教學總結與反思指導,在課堂上與學生一同總結學習內容、學習技巧,并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如何才能提高學習效率??陀^來講,豐富的教學反思有利于激發出學生的警醒意識,能使其保持理性的學習態度,更易于激發出學生的學習動力,使一線教師能順利構建學本課堂。

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反思、總結學習經驗的方式很多,常見的是口頭總結,即學生回想自己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點,以口述的方式歸納學習經驗。除此之外,還有非常豐富的學習反思方式,如制作思維導圖、在習題檢測中總結知識點與學習經驗、通過評價表反思課堂學習效果等,具體操作還需根據課堂教學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但是每一種教學反思都需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支持學生自主歸納英語知識、學習問題。當然,如果在反思與總結環節及時診斷出學生的認知盲區,那么小學英語教師便要及時輔導學生,爭取在課堂上幫助學生消除認知疑問。讓學生學會反思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學生只有學會了自我審視自我分析,了解自身在學習過程當中存在的缺陷,其在未來學習的過程中才可以有針對性地做出調節和優化,進而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和終身成長奠定好基礎和保障。因此,教師在實踐教學展開的過程當中需要關注起學生反思總結能力的提高。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構建學本課堂至關重要,教師、學生在“學本課堂”中的角色、作用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會發生重大改變,通過學本課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可提高英語學科的教學效率,也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所以教師應主動構建學本課堂,并為此調整、優化教學策略,有效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行為,以合適的輔導者身份幫助學生建構英語知識意義。

(吳淑媛)

猜你喜歡
學本句型單詞
單詞連一連
典型句型大聚會
看圖填單詞
教育尋真
滲透“學本”思想 構建有效課堂
整體·聯系·學本
淺談“學本”課堂中教師的角色觀B
強調句型的it和引導詞it有什么區別?
Playing with / i? /
高中英語表示比較和對照關系的句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