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古詩文閱讀教學策略

2022-04-15 16:53包小玲
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 2022年1期
關鍵詞:閱讀教學策略古詩文初中語文

【摘 要】古詩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培養學生良好語文素養的一個關鍵素材,但卻一直成為了初中語文教研的一個冷門主題。筆者試從自己教學的實踐出發,談談對古詩文教學研究的一點想法,以期拋磚引玉。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文;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2)06-0072-02

古詩文作為中華文化的精髓,對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意義重大。在國學盛行的今天,初中語文教師理應重視古詩文閱讀教學,精心打造古詩文課堂,讓其煥發生機和活力。

一、讓誦讀成為課堂的主要聲音

許多學者都提出學古詩文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誦讀。正所謂“好詩不厭百回讀”。古詩文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也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初中語文教材中收錄的古詩文都是膾炙人口、經久不衰的名篇,有助于提高學生文化品位、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新課標要求古詩文閱讀教學突破知識型教學模式的框架,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閱讀體驗,最終形成文化積累[1]。

雖說許多教師都明白吟誦在古詩文教學中的重要性,但落實不足,或把吟誦簡單處理,把吟誦與單一的誦讀劃等號,導致學生為讀而讀,提不起學習興趣。如何讓吟誦成為古詩文教學課堂的主聲調呢?這就要吟誦引趣,吟誦得法,吟誦巧妙。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當成文中人,帶著情感去吟誦。如在教學《核舟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蘇東坡、魯直、佛印和舟子,邊讀邊展現人物的動作、神情,在讀中體會雕刻者高超的技藝。初中生的表演欲是非常強的,這樣的演讀能激發學生吟誦的興趣。同時,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教師更應引領學生讀出節奏和重音,要讓學生明確,一個節奏就是古詩文中的一個短語或詞,但讀出節奏的同時不能破壞句子的完整性。在知道吟誦之法的基礎上,教師要能變換吟誦的手段,把吟誦的機會留給學生,如可以配樂讀、配圖讀、比賽讀、合作讀。此外,教師需要對古詩文的誦讀作有層次、有體系的安排,使學生從“準讀”到“美讀”,從而“悟

讀”,領悟古詩文內蘊。

二、讓有效提問促使學生樂于思考

現代教學研究表明,就本質而言,盡管學生學習是需要感知的,但是感知不是學習欲產生的根本原因,產生學習欲的根本原因是巧妙的提問。高質量的問題設置和富有技巧的課堂提問,能使學生產生疑慮之情、困惑之感,進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相關知識,順利地解決學習問題。古詩文對于初中生來說存在一定的理解和學習障礙,瑣碎、繁雜,過難或過易的課堂提問自然不能鍛煉學生的思維,必然會降低古詩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教師在設置課堂問題時要結合學生的興趣和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對古詩文的興趣,發掘學生的潛力,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有效的提問必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貼近學生和教學的實際,適應具體的教學情境,反映對教學內容的合理安排,符合教學目標的要求,體現課程意識。教師要創造性地處理和加工教材,對教學內容做到取舍有度,進而提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同時,教師要注意提問語言的組織,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激勵學生不斷探究,讓學生獲取知識、鍛煉能力、張揚個性。

如在《三峽》的教學中,教師可設計“畫山繡水言三峽”的環節,向學生提出問題:“你能結合作者的語言,用自己的話說說你喜歡的三峽美景嗎?”然后讓學生用“我覺得三峽? ? 美(可填一

景,也可填一個形容詞),因為? ? ? ? ? ? ? ? (描述性語言)”的句式回答,引領學生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明確這篇古文的學習重點。這樣一來,教學的重點被有效地突破了,又使字詞教學與文本理解銜接緊密,過渡自然。文言文是一種“語言”,字詞教學實質是一種語言技能的獲得,是在感知整篇文章內容的前提下,達到從段到句再到字詞的理解。古詩文的學習要“文”“言”并重,教師不能把古詩文課堂教學割裂成了朗讀、字詞教學、文本理解三個互不相通的孤立部分。

為提出有效的問題,教師就要善于激疑,引導學生探討古詩文的微言大義,抓住契機,有針對性地激活、訓練學生思維;巧選角度,變中求異;巧搭階梯,化難為易。同時,還要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保持高昂的情緒,避免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如在《中秋詠月詩詞三首》的教學中,這三首詩都寫于中秋,但卻各有不同,為引領學生尋月、品月,教師可設計這樣一個問題:“今月曾照古時人,古今一月,但望月之人不同,望月的情景是否也不同?你能從詩詞中擇取相關聯的詩句并用四字短語概括嗎?”接著問:“三首詩詞均為‘詠月抒懷’,其中‘月’有何共通之處?三首詩詞都借月抒發了什么情感?”這樣引領學生比較閱讀,能夠使其品味詩詞寄情于月的手法,了解我國中秋文化的人文內涵。

三、讓創新探究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葉圣陶先生也說:“教師之為教,不在于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其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乃為善教者也?!庇纱丝梢?,教師必須運用多種方式調動學生的思維,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進而達成教學目標。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通過巧妙的課堂設計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新穎的課堂內容和呈現方式來打開學生思維的空間,通過構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創新話題調動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尤其在古詩文教學中,許多學生潛意識就對古詩文有一定的排斥心理,若教師依然固步自封,一成不變地教下去,必然有礙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一線語文教師必須不斷探索古詩文教學的新路子,用創新促進初中古詩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如在《桃花源記》的教學中,為了深化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教師可引導學生在不改變文章原意的情況下,把文章改編成三字經文樣,如“晉太元,武陵人,捕魚生,緣溪行,忘遠近,逢桃林,夾岸間,數百步,無雜樹,芳草美,落英繁,甚異之,復前行,欲窮林”。這樣學生的參與興趣會比較高漲,進而能夠深入理解文意。

再如教學《木蘭詩》時,為了讓學生讀出民歌之味,教師可讓學生選擇恰當的襯詞(喲、啊、呀、啦、那個),加在合適的位置來讀,更加契合北方民歌的味道。為了讓學生深度解讀木蘭的形象,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根據文章內容畫出木蘭的形象,這樣更能突出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探究能力。

我國文化瑰寶之一的古詩文一直是初中語文教學中值得拓展和研究的一塊“熱土”,無論是在教學形式方面,還是在教學方法方面,古詩文教學都需要廣大教師仔細研究和優化。這樣才可以培養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化的熱愛,引導他們理解內涵豐富的中國文化,進而使其獲得綜合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業會.中學語文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討[J].新課程(中學),2019(6).

【作者簡介】

包小玲(1980~),女,漢族,江蘇常州人,本科,中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

猜你喜歡
閱讀教學策略古詩文初中語文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高中教育如何從古詩文中感受中華文化之美
強化古詩文教學中的“素讀”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文學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由閱讀的目的談英語閱讀教學
何處覓詩意 添翼其自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