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準備

2022-04-21 03:43劉春梅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3期
關鍵詞:幼小銜接幼兒教學有效策略

劉春梅

摘要:以終身教育思想作為幼小銜接工作的思想指導,在幼兒教育階段這一基礎啟蒙階段,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以及良好習慣,將為幼兒的小學生活埋下伏筆,從而為幼兒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本文立足于幼兒教學角度,分析了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幼小銜接;有效策略;幼兒教學

引言:2021年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指出:全面推進幼兒園和小學實施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減緩銜接坡度,幫助兒童順利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梢娪仔°暯硬恢皇怯變簣@單方面的銜接,還需要小學相應做好入學適應教育。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課堂教學越發重要,因此,對于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策略研究有著鮮明現實意義。

一、好故事伴成長

孩子的心靈就像一塊神奇的土地,你播種什么行為,就會收獲什么習慣?!傲晳T養得好,終生受其益,習慣養不好,終生受其累?!睂τ诩磳⑸胄W的幼兒而言,習慣直接關系到能否順利適應小學生活。作為教師,我們希望用簡單、幼兒容易接受的方式使他們自覺形成規則意識。故事是幼兒比較喜歡的一種形式,滲透在一日生活中。撰寫習慣養成故事的想法,得到了教師的認可。平時教師會將發生在幼兒身上的事情創編成故事來規范和引領幼兒的行為,讓幼兒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做。于是我們從幼兒的生活中提取有價值的內容,把幼兒喜歡的小動物擬人化,使皮皮鼠、長鼻象、長頸鹿等形象深入幼兒心田。故事內容滲透到入園、盥洗、午睡等環節,讓教育真正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祥云寶貝”是幼兒園的吉祥物,也是幼兒很喜歡的卡通人物。我們以“祥云寶貝習慣養成小課堂”的形式,進行每周一次的習慣養成教育活動。當幼兒行為不規范的時候,會收到“祥云寶貝”的提醒。此外我們還有情景模擬、團討、個別活動等。比如,在活動前進行兒歌誦讀,讓幼兒按照兒歌內容盥洗、如廁、午睡等,為養成良好的生活常規打好基礎。再比如,開展“餐前5分鐘小故事”活動,幼兒浸潤在故事角色中,把進餐當作故事的延伸,在游戲中體驗、在情境中學習。在習慣養成的過程中,幼兒從感受發展到體驗,從體驗發展到實踐,逐步將外部的要求內化為自身的需求。

二、好習慣助力幼小銜接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笨梢?,好習慣對于幼兒的學習、生活乃至未來事業的成功至關重要。在幼小銜接過程中,習慣養成是減緩銜接坡度的一項重要工作。3-6歲被稱為幼兒行為發展的“潮濕的水泥期”,是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我們通過對不同年級、不同學科小學教師進行深入調研,充分挖掘幼兒進入小學所需的關鍵素質和習慣養成內容,從幼兒、教師、家長三個層面有針對性地制定不同對象的習慣養成指導手冊。作為習慣養成的主體,我們將幼兒喜聞樂見的故事及兒歌梳理成《習慣養成兒歌故事集》。從幼兒入園開始便以朗朗上口的兒歌伴隨一日生活常規,讓發生在幼兒生活中的事變成一個個生動的故事,用兒歌和故事規范幼兒的一日行為,讓幼兒逐步將外在要求內化為影響一生的好習慣。

作為幼兒習慣養成的引導者,我們為教師整理了《習慣養成流程圖》及《習慣養成教師指導話術》,讓教師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習慣養成內容對幼兒進行標準化輸出和指導。作為與幼兒園有共同目標的協作者,家長是習慣養成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我們根據實踐整理出《習慣養成家長指導話術》,結合《習慣養成流程圖》讓家長在家庭環境中對幼兒進行習慣養成的支持和引導。通過多種方式滲透,三年的習慣養成教育調動了幼兒、教師、家長的參與積極性,最終實現幼兒、教師、家長三位一體,共同為幼小銜接中的關鍵一環——“習慣養成”助力。

三、完善家園共育機制

家庭是幼兒的第一教育環境,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幼兒園教育需要家長的支持與配合??紤]到小學與幼兒園的學習環境有所不同,教師應該在幼兒踏入小學之前與家長進行有效合作,合力幫助幼兒順利適應小學的學習環境與方式。幼兒園的學習活動通常以游戲為主,教室作為游戲活動的重要場所,教師一般都會在活動前結合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內容認真布置,為幼兒活動創設良好的環境條件。而小學階段教室的環境相比幼兒園會更加單一,課桌、椅子等學習設施與用品都需要規范擺放,并且小學階段的游戲活動相較于幼兒園也減少了,這種環境上的差距與學習方式上的不同,讓很多幼兒都很難適應,因而常常會產生抗拒情緒。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幼兒將要進入小學學習的前期,即大班學習階段,幼兒教師要逐步改變幼兒的學習環境,使幼兒逐漸過渡到小學階段的學習環境中,并且訓練幼兒安靜地坐在座位上認真聽講,以及在教師的講解過程中養成舉手回答問題的良好習慣。同時,教師要注重與家長聯手。例如,在對大班幼兒進行語言訓練的活動中,教師要適當融入小學的學習方式,如在學習《游子吟》這首古詩時,幼兒教師可以采取領讀、男女生對讀、齊讀等形式,讓幼兒初步了解小學階段常用的古詩學習方式。在幼兒朗讀完古詩后,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共同翻譯這首詩,鼓勵幼兒嘗試概括本詩的主旨,并要求幼兒回家后將學習該詩的情況匯報給父母,同時背誦給父母聽。與此同時,教師要通過微信與家長聯系,要求家長檢查幼兒的背誦與理解情況,也可建議家長與孩子進行親子共讀,加強幼兒對這種學習方式的接受度。這樣的家園聯動,能夠使幼兒在學前得到有效訓練,并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奠定基礎。

家長是幼兒園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建立有效的家園協同溝通機制,引導家長及時了解幼兒在入學準備方面應做好哪些準備工作。并以報告、專家咨詢等多種形式,積極宣傳國家和地方的有關政策,宣傳展示幼小雙向銜接的科學理念和做法,幫助家長認識過度強化知識準備、提前學習小學課程內容的危害,緩解家長的壓力和焦慮,消除家長“跟不上”的擔憂,引導家長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積極配合幼兒園和小學做好銜接和過渡工作。

結論:要切實做好幼小銜接工作,讓幼兒終身受益,則需要從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能力上入手,為其進入小學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董艷紅.淺析幼兒園應該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J].求知導刊,2021(43):40-42.DOI:10.14161/j.cnki.qzdk.2021.43.014.

[2]李召存,李宛凝.以幼兒園小班為起點的長程幼小銜接:旨趣再認與可能策略[J].幼兒教育,2021(30):3-8.

[3]孫華.淺談家長參與幼小銜接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05):124-125.

猜你喜歡
幼小銜接幼兒教學有效策略
簡談大班幼兒跳繩能力的培養
多媒體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淺析初中地理課堂合作小組創建的有效策略
農村幼兒園“幼小銜接”的“五步走”
小學語文教學激發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
構建職校高效語文課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開展幼兒游戲課程教學的策略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