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模式下群文閱讀的有效性策略

2022-04-21 05:04吳紅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3期
關鍵詞:單元整合群文閱讀教學模式

吳紅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背景下,“單元整合與群文閱讀”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已經在我國小學語文教育領域中開始推廣,并獲得了眾多一線教師的高度認可。但是,“單元整合與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應用時間還很短,要想適應當前小學語文課堂,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诖?,本文針對小學語文“單元整合與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構建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旨在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單元整合;群文閱讀;教學模式

引言

群文閱讀即將成為提高新語文教育教學的很有效的方法。在這一要求下,具體分析單元整合視角下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價值與應用策略,為培養出小學生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閱讀水平帶來幫助。

一、基于單元整合模式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存在的問題

(一)與教材嚴重脫離

群文閱讀的內容應該與教材內容具有一致性,應該基于單元整合的背景進行選材,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還存在一些問題,在教學任務結束之后不注重對單元內容進行總結,不注重學生的反饋環節。在選擇閱讀題材時沒有與單元內容進行結合,導致與教材嚴重脫離,對當前的語文學習起不到推動作用。與教材嚴重脫離還會導致群文閱讀話題減少,從而會降低群文閱讀的效果。

(二)閱讀課型過于單一

群文閱讀應該建立在單元整合之上,應該建立在小學生的思想認知基礎之上。就目前的群文閱讀教學現狀來看,其課型還比較單一,缺乏靈活性。

二、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模式下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回歸教材,科學構建學習模式

在教學之前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梳理整合,提煉背后的教育價值,隨后進行導讀,引導學生閱覽,并讓學生將課文內容進行系統概述,進而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總結能力。在完成課內閱讀之后教師需要留下課外閱讀線索來將閱讀內容進行適當的延伸,通過興趣引導學生展開獨立閱讀,并逐漸培養獨立閱讀學習的習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引導為主,通過多種課程設計提升學生的閱讀收益,同時優化課程結構和課堂氛圍,通過分享心得的方式,形成意識多元、思維民主、互動性強的閱讀氣氛,并通過思維碰撞和組間學習來不斷排除錯誤思維,將閱讀知識通過組間學習更系統地傳遞。不同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同,通過組間學習可以有效提升閱讀量,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知識的延伸和閱讀的連貫性,例如在學習《草船借箭》時,可以適當引出與三國相關的讀物來進行閱讀延伸,并逐漸引導學生開始進行四大名著和傳統讀物學習,進而從教材出發實現群文閱讀。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思維的培養,通過分析表達方式和修辭手法來總結寫作技巧,并通過名段賞析來實現情感共鳴,進而將閱讀收益有效提升。

(二)優化課外學習資源,實現多元閱讀

想要實現群文閱讀,需要保證閱讀的系統性和多元性,因此需要科學利用課外學習資源,一般可以常用的閱讀模式有以下幾種:

1.主題閱讀

主題閱讀是通過將課文進行分類,明確閱讀體裁,隨后將類似文章進行整合,例如文言文、寓言、童話、傳統文學等,通過教材教學明確閱讀方法進行課外閱讀,通過交流學習和歸納整合實現系統閱讀和群文閱讀。

2.分享推薦閱讀

分享閱讀主要是通過組間學習來進行信息傳遞,主要是通過教師以及組間學生的分享來以興趣為基礎進行閱讀,相對而言這種閱讀方式更為主動,且可以有效拓展閱讀量和閱讀方向。

3.賞析閱讀

賞析閱讀屬于群文閱讀內容提煉升華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逐漸明確閱讀內容的思想,同時對文中任務和寫作方法進行欣賞,是培養文學素養和接受藝術熏陶的重要階段,不僅能深度發掘閱讀的價值,也能提升閱讀的教育意義。

(三)利用信息技術,實現閱讀延伸

隨著科技不斷發展,群文閱讀需要與時俱進,逐漸拓展閱讀學習途徑,通過電子書包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閱讀多元化,閱讀教學需要適當地進行延伸,從閱讀內容到閱讀活動,教師通過開展閱讀比賽等形式來提升閱讀的空間,培養學生閱讀意識,同時利用網絡平臺構建課內課外閱讀庫和閱讀平臺,為學生提供優質的閱讀條件。

(四)實施“求同”閱讀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字數大概在500字左右。如果使用傳統的閱讀教學方法,可能要花費2個課時進行教學,這顯然不利于學生閱讀習慣的形成?!皢卧吓c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應用則要求學生在一節課內完成多篇文章的閱讀,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求較高。學生不僅要對每一篇文章都做到心中有數,還要善于從群文中找到語文知識點,逐步完善語文知識框架,有效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與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相比,“單元整合與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對閱讀主題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理解,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小學語文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求同”閱讀。在閱讀中,要利用好求同思維,通過分析、整合、推理、聯想等形式,提高群文閱讀的實效性。學生閱讀一篇文章后,應該對單元內的其他文章進行深度的分析,根據得到的結果進行論證。既要對言語形式進行求同,還要對文章風格進行求同,對作者處境進行求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語文課堂上有所收獲。另外,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學習過程進行優化,即先讓學生閱讀課文內容,從語言走向內容,然后再鼓勵學生對課文中的語言運用方式進行鉆研和模仿,從內容走向應用。對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將閱讀、口語交際以及習作進行融合,通過讀寫結合來最大限度地提升語文學習能力。

(五)引導學生進行對比

不同的文學作品有著不同的風格和特點,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這些同一主題下的多篇文章進行對比,讓學生用心體會每一篇文章的文學獨創性,這樣的方式雖然不會在短時間內看出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就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學生更進一步的發展做好鋪墊,使學生成為綜合發展的人才。以前,語文教師在授課的時候不會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總是教師把控著課堂,學生只能被動地學習,即使教師組織了群文閱讀教學,也會限制學生的思維,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水平,對單元整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索,指導學生充分發揮優勢,使學生閱讀的自由程度更高。而且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展開閱讀,其閱讀積極性也得到了提高,閱讀興趣更容易被激發出來。群文閱讀簡化了課內教學,增加了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學生圍繞單元閱讀主題進行自主閱讀,沖破了單元教學的框架,加深了學生的閱讀體驗。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對比,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不僅對一組文章進行對比,還要對同一作家的不同文章進行對比,對結構相同的文章進行對比,使學生以全新的姿態面對語文課堂。

結語

閱讀是小學生必備的素養之一,而群文閱讀是一種相對有效的閱讀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豐富閱讀課型,同時還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才能保障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猜你喜歡
單元整合群文閱讀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巧用單元課文整合有效實施群文閱讀
享受群文閱讀 提升語文素養
促“合”融“通”,閱讀教學讀寫結合的新視角
淺議群文閱讀下的“讀寫結合”
構建“單元整合、主題牽引”詩歌鑒賞“深度學習”課堂的策略
基于單元整合的語用能力培養策略
單元整合教學,提高學生語用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