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倫勃朗與維米爾的用光之道

2022-04-21 06:23葉漢清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3期
關鍵詞:維米爾倫勃朗油畫創作

摘要:光是油畫創作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在塑造對象型體,運營畫面空間關系,營造畫面氛圍都有賴于對光線的良好掌控。在十七世紀藝術蓬勃發展的荷蘭誕生了很多擅長表現光的畫家,用光大師倫勃朗與維米爾可以說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通過對兩位大師表現手法以及技法的對比研究,了解學習兩種截然不同的光線表現手法——“舞臺燈光效果”及漫射光。分析其共同點及不同點,體會如何用光影塑造體積以及營造畫面氣息等方面,將自身的思想情感表現于畫面之中。

關鍵詞:用光手法;油畫創作;倫勃朗;維米爾

一、倫勃朗繪畫中的光影特點

“戲劇性”舞臺光影效果

16世紀末荷蘭迎來前所未有的經濟繁榮與國家的和平,正是在這種經濟背景下營造了一個良好的藝術氛圍誕生了許多優秀的藝術家,倫勃朗便是這股藝術浪潮的杰出代表,回顧倫勃朗的一生,這位藝術家為世人留下了六百多幅油畫,三百多幅版畫以及兩千多幅素描。如此高產的作品令人震驚,而更令人贊嘆的是他所開創的“倫勃朗式”用光。

卡拉瓦喬的明暗技法,以及光影的處理深深地影響了倫勃朗,倫勃朗在其基礎上,加入自己新的理解,不斷嘗試、創作最后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光處理手法——“戲劇性”舞臺光影效果,這種表現光的手法在體現在他很多作品上,如《杜普教授的解剖學課》(見圖1)這是倫勃朗早期的一幅作品,為當地醫行創作的肖像畫。每個人在畫面中占的比例差不多,這也是倫勃朗前期肖像畫構圖的特點,大多是客戶群體共同支付作品費用。因而畫面中每個對象被要求占據相同的比例。倫勃朗通過光線的強弱不同把畫面分了幾個層次,節奏感鮮明。用聚光燈的角度,把最強的光打在了受解剖的尸體上,這種強光讓觀者一眼就能夠看到受解剖的尸體與杜普教授正在解剖尸體的手,直白地說明了畫面的主題。次光打在了最靠近尸體的一位醫生的臉上,把醫生充滿著好奇與疑惑的表情與整個畫面聯系起來了,凸顯了解剖學的神秘感。更弱一級的光線打在了周圍其他醫生的臉上,形成了光線的微妙變化。亮部與其他醫生暗色的衣服形成強烈對比即明暗技法。而這種光聚焦于畫面中心慢慢向四周弱化,作者將左后方兩位醫生原本黑色的服理成灰色、臉上的明度也降低形成較弱對比,光線的感覺也弱化了。因此整個畫面就產生了“舞臺燈光”的效果,此技法使得畫面更具有故事性和整體感。

二、維米爾的用光手法

漫射光的運用

巴洛克藝術盛行的時代,藝術作品的畫面呈現出華麗、壯觀以至于奢靡得氣息。這種藝術氣息在當時備受推崇,但風俗畫在當時被認為是難登大雅之堂。而十七世紀中葉的一位藝術家卻把風俗畫推到了當時荷蘭畫壇舉足輕重的地位,與倫勃朗齊名的另外一位用光大師——維米爾。但是維米爾在光的運用上與倫勃朗卻不盡相同,倫勃朗表現的是以光線塑造形體,亮暗對比突出的神秘舞臺燈光效果,維米爾相反,他所表現的光不像倫勃朗如此之激進,雖樸實但不簡單,描繪大都是自然光,這種自然光從窗外照射入室內形成漫射光,維米爾通過高超的繪畫技巧對漫射光做了一個很好的詮釋。

如作品《花邊女工》在這一作品中作者所表現的內容并不多,但卻能以少述多,僅僅通過一個畫面人物和幾件道具就表現出極大的繪畫內涵。畫面中一位身著黃色衣裳的少女正做著縫補的手工活,光照射進來灑在了少女身上,墻壁均勻的分布著光線,畫面亮暗過渡自然,不同于亮暗分明的舞臺燈光,正是這種平均分配的漫射光更好的傳達了自然光的感覺,使畫面中的人物和整個場景都處于一種自然界中所擁有的靜謐,舒適,溫和的狀態之中。畫面左下角的處理與倫勃朗有相似之處,深藍色的布匹和少女身穿的亮黃色的衣服形成了強烈的明度對比突出了漫射光的光感。黃藍這兩種色相相對的顏色也是維米爾習慣運用的顏色,在維米爾風俗畫中占據中重要的地位。

三、倫勃朗用光手法與維米爾的對比

(一)倫勃朗與維米不同之處

通過倫勃朗和維米爾的多幅作品對比分析不難得出,對于光線的表現兩位大師各有其出眾之處,往更深層次探究可以發現他們的不同之處在于:第一,表現的光線類型不一樣,倫勃朗作品中所表現的光是舞臺效果的光,主體亮暗對比激烈,光線強烈,光線隨著畫面人物的重要程度下降而變弱,極其富有戲劇性。與倫勃朗不同維米爾大多描繪的是室內場景所表現的是從側窗灑進來的自然光,這種自然光打在對象上表現出非常緩和的亮暗過渡,使整個畫面都洋溢著光線。這是兩位大師非常顯著不同。第二,畫面構圖不同驅使了不一樣的畫面整體感受。從很多作品中能發現維米爾的構圖比較穩定,畫面人物較少但很多元素都處于黃金分割線上,這對于他傳達出來安靜、舒適之感有很大的影響。由于早期肖像畫居多,倫勃朗在早期作品中構圖比較固定,每個人物之間大小比例類似。但是后期構圖大膽奔放,畫面人物大小不一,神態各異這也成就了畫面的戲劇性。第三,兩人在對人物表情的刻畫上各有特點:倫勃朗在作品中非常重視人物表情的表現,總是能夠把人物表情描繪的非常生動。維米爾恰恰相反,由于注重畫面的整體氛圍的營造,他往往會選擇忽略人物表情的描繪,在面部的處理上更加虛化。第四,不同的手法所表現出來的意境以及傳達出來的情感不同,倫勃朗的畫作總是能一眼就吸引觀眾的眼球,給受眾直觀的畫面感受,這和他在創作時使用大膽的筆觸、“亮厚暗薄”技法是分不開的,大膽但又恰到好處的筆觸能更深層次的表現出人物皮膚的肌理效果,而“亮厚暗薄”技法又能使對象更加立體,結構結實。而維米爾的素材來自于樸素的日常生活,通過穩定的構圖,柔和的光線處理在給人以安靜舒適的心理感受同時,又表現出來質樸且充斥著情緒化的生活場景,觸動著觀眾。

(二)兩位大師共同之處

作為處于幾乎相同時代的畫家,兩位大師在用光手法上也是有相似之處。首先,維米爾是后于倫勃朗的畫家,在其作品中能發現受倫勃朗獨特風格的影響,這一點在《花邊女工》這一作品中可見,他也使用倫勃朗的明暗對比技法突出光的強度;其次,對于人物的描繪上倫勃朗與維米爾都在受光面與被光面之間加入了冷暖顏色的對比,使光線的感覺更加真實。額頭上接近高光的位置用了偏冷性的檸檬黃,在檸檬黃周邊又分布著接近中黃的偏暖顏色,臉頰鼻梁以及鼻翼用的是偏紅的暖色而鼻梁側面以及臉的反光又有藍灰色的冷色與之相照應;最后,兩位大師都通過對光掌控以達到塑造對象型體的目的,受光與背光的不同處理人物更加的飽滿、立體、以及更具表現力,也描出了虛實有致的畫面場景,傳達出了內心的真摯情感。隨著時代的更迭,當代繪畫已不像十六世紀時由傳統的古典技法占據主要地位,涌現出各種藝術表現形式。但是光依然是藝術家們追求表現的對象,并不會被時代所淘汰,無論是倫勃朗的舞臺燈光效果,還是維米爾的漫射光都在當代繪畫中得到了傳承和創新,對表現“光”這同一對象,不同的用光方法為人們提供了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表現角度,豐富了當今繪畫在表現光線時的手法。筆者在本文通過對倫勃朗以及維米爾用光方法的淺析,對比其相同和不同之處,借鑒學習大師的技巧以尋求適合自己創作的用光方法完善自身。

作者簡介:葉漢清(1996——),男,漢族,籍貫:江西吉安人,江蘇師范大學美術學院,19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油畫專業,油畫技法研究方向。

猜你喜歡
維米爾倫勃朗油畫創作
《持笛女孩》:維米爾存世第36 幅作品?
約翰內斯·維米爾畫筆下的女子
對名譽最好的維護
倫勃朗的“敗筆”
倫勃朗的“敗筆”
油畫創作中的體驗與反思
淺析油畫寫生與創作教學
論油畫創作中潛意識作用及運用
倫勃朗的生年爭議
不合時宜的物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