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山文化勾云形玉器賞析

2022-04-26 08:20邢凱郝紅星
黃河·黃土·黃種人(華夏文明) 2022年12期
關鍵詞:青玉紅山玉雕

□邢凱 郝紅星

紅山文化是我國遼、蒙、冀地區最著名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之一,其充滿想象力的玉器造型在我國玉器發展史上獨樹一幟,堪稱我國玉器發展的頭牌。紅山文化玉器高度發達,與玉器同樣發達的良渚文化南北呼應,熠熠生輝。與良渚文化最具禮儀性質的琮、璧不同,紅山文化具有禮儀性質的玉器是玉雕龍與勾云形玉器。玉雕龍我們在《紅山文化玉雕龍賞析》[1]一文中已作介紹,這里將勾云形玉器再做簡介,并對這種變幻莫測的玉器的來源、演變路徑略做探討。文中圖片均來自郭大順、洪殿旭兩位先生編著的《紅山文化玉器鑒賞》[2]。

一、器物介紹

勾云形玉器從形制上看有繁、簡兩種,從形象上看有具象、抽象兩種。依次介紹。

1.具象勾云形玉器。器皆狹長方形,一面或兩面有紋飾。這類勾云形玉器一般認為是模仿貓頭鷹的形象并加以改造、夸張而成,甚至有些抽象成分在內。

標本1,陜西鳳翔縣博物館藏品。陜西鳳翔上郭店春秋墓出土,紅山文化遺物。青玉,淡黃色,正、背面紋樣相同。以縱中線為軸,兩側兩眼較小且距離近,眼上弧狀鏤孔向外展開,表示貓頭鷹的耳羽,眼下有齒凸5 枚,齒凸間的溝槽較深,最外為4 個卷勾,上勾窄小,下勾寬大,勾間版面鏤出長槽形成4 條長枝。軸線上端對鉆系孔,器之平面中部皆隨形打洼,風格干爽犀利。長11.4 厘米,寬4.3 厘米,厚0.3 厘米。(圖1-1)

標本2,通遼市博物館藏品。青玉,右上卷勾上有褐色沁斑,下勾缺失。正面為貓頭鷹的形象,背面較平。軸線旁兩眼稍大,眼上弧狀鏤孔加寬,眼下有齒凸5 枚,間隔槽寬而淺,左側兩勾大小相近,勾間鏤空長槽外窄內寬。右側卷勾略長。軸線上端系孔較大,器隨形打洼成深槽,槽頂圓滑。長15.6 厘米,寬6 厘米,厚0.3 厘米。(圖1-2)

標本3,華盛頓賽克勒博物館藏品。青玉,正面為貓頭鷹的形象,背面較平,僅有鏤空紋。器右側略寬,圓眼較大,眼上弧狀鏤孔僅中部通透,眼下有齒凸7 枚,4 個卷勾大小相若,勾間鏤空長槽僅中部通透。軸線上端對鉆系孔較大,器隨形打洼寬而深,美感不及前器。長17.2 厘米。(圖1-3)

標本4,天津藝術博物館藏品。青玉,整器散見褐色沁斑,右上卷勾半殘。正面仍為貓頭鷹形象,但兩眼間距較寬,增加了縱向凹槽。眼上鏤孔寬而長,眼下有齒凸7 枚,間隔槽窄而淺,4 個卷勾因鷹臉所占面積較大而短小,勾間槽也因此變短成尖齒狀。器隨形打洼窄而深,器顯呆板平滯,不及前器生動。長16.5 厘米,寬5.4 厘米。(圖1-4)

2.抽象勾云形玉器。分橫長方形和近方形兩種,一面或兩面有紋樣。這類勾云形玉器我們認為由具象勾云形玉器轉化而來,單看外形很難與貓頭鷹關聯,抽象、夸張成分更多。

標本5,故宮博物院藏品。青玉,局部有糖色。橫長方形,正、背面紋樣相同。軸線打洼,上端有對鉆系孔,下端出一齒凸。軸線左側較高,右側略低,其中部各鏤一眼、一弧狀孔,兩者貫通,左、右側的眼與孔呈反向對稱。四角各出卷勾,勾皆不同,上、下卷勾之間鏤空槽短而寬。此器長邊上緣有2 個小尖齒,下緣一鈍齒,全器呈不平衡對稱狀,隨形打洼亦精彩,頗具旋轉動感,為勾云形玉器的高級形式。長13.7 厘米,寬6.4 厘米,厚0.73厘米。(圖1-5)

標本6,首都博物館藏品。青玉,有受沁白斑。橫長方形。上長邊略弧凸,中部修治出牛首狀乳凸,軸線上端有小系孔。下長邊亦弧,偏右部分治出八字形渾圓乳凸。軸線兩側各鏤出一眼、一弧狀孔,呈反向對稱。四角有相似而大小不同的卷勾。此器磨制較粗,正、背面皆平,無打洼。長11.8 厘米,寬6.4 厘米。(圖1-6)

標本7,牛河梁第十六地點M2 出土。青玉。橫長方形,背面平無打洼,在短邊上磨出橫向溝槽,并上下對鉆4 個系孔。上長邊微凸,兩側出粗壯卷勾。下長邊平直,中部有一矮寬齒,兩側亦出粗壯卷勾。器中部鏤空一眼、一弧狀孔,二者貫通。隨形打洼寬而深,周緣隨和,磨圓度較好。長22.5 厘米,寬11.2 厘米,厚0.8 厘米。(圖1-7)

圖1 勾云形玉器

標本8,遼寧省文物總店藏品。青玉,已受沁變成灰白色,局部色黑。近方形,背面平無打洼。上長邊弧凸,中部打洼處對鉆2 個系孔,外側為2個較寬大的卷勾。下長邊較直,中右部修治出2個方齒,兩側為稍小的卷勾,左側卷溝殘。器中部鏤出一眼、一弧狀孔,兩者貫通。隨形打洼寬而淺,器體圓潤,打磨光滑,令人耳目一新。長11.3厘米,寬8.9 厘米,厚0.35 厘米。(圖1-8)

標本9,天津博物館藏品。青玉,局部有灰白色沁。橫長方形,與前器相仿,包括卷勾的方向。上長邊稍平,中部對鉆2 個大的系孔。下長邊平直,修治2 個方齒。器中部鏤出一眼、一弧狀寬孔,二者貫通。隨形打洼亦寬。長10.5 厘米,寬7.1厘米。(圖1-9)

標本10,赤峰市文物商店藏品。青玉,淡黃色。橫長方形,正、背面紋樣相同。上長邊弧凸,稍短,中部有橋形凸起,上鉆系孔。下長邊亦弧凸,稍長,中部治出2 個方齒。四角各出碩大卷勾,右下卷勾略殘。器中部鏤刻一眼、一弧狀孔,兩者貫通。器隨形打洼,洼較寬。長13 厘米,寬9.2 厘米,厚0.5 厘米。(圖1-10)

標本11,天津博物館藏品。青玉。近方形,兩面紋樣相同。上長邊弧凸,中部修治出一寬齒,齒中又打磨一淺溝,齒與邊相接處對鉆2 個小系孔,兩側為卷勾。下長邊亦向外弧凸,中部修出一卷勾狀齒,兩側為較大的卷勾。器中部鏤空一眼、一弧狀孔,二者貫通。此器隨形打洼始于形的中部,而終于器緣,比較獨特。長10.8 厘米,寬9.5厘米。(圖1-11)

標本12,巴林右旗博物館藏品。青玉,有褐斑。近方形,正、背面皆有紋樣。上邊微凸,兩側為2 個卷勾占據,中部為橋形凸起,上有直徑較小系孔。下邊較直,兩側為卷勾,其內側打洼形成的槽凸占據了下邊中部。兩個側邊因卷勾間距較大各修治出一獸嘴形垂飾,其頂部磨出橫向溝槽。器中部鏤出一眼、一弧狀孔,兩者貫通。隨形打洼較寬,周緣磨制不精。長11.8 厘米,寬12.5 厘米,厚0.8 厘米。(圖1-12)

二、勾云形玉器的來源與演變

以上我們介紹了具象與抽象兩種勾云形玉器,實際上還有一種帶柄、柄上端僅有一勾角的勾云形玉器,可能由抽象勾云形玉器省減而來,限于篇幅,本文不再介紹。那么,具象勾云形玉器模仿的是哪種“象”呢?抽象的勾云形真的是從具象來的嗎?我們試做分析。

從我們介紹的標本1—4 勾云形玉器來看,器皆為狹長方形,長約為寬的3 倍。器中部為一動物的兩只圓眼,有眼珠而無眼瞼,與紅山文化中的玉雕龍有眼瞼明顯不同,故我們認為這是禽類的眼。兩眼及兩眼周圍的面部呈倒三角形,極似貓頭鷹的臉,眼上方的弧狀鏤孔應為貓頭鷹的耳羽特寫。眼下齒凸并非代表貓頭鷹嘴里有牙齒,而是代表它的利爪。齒凸數量開始是5 個或7 個,晚期變少。齒凸兩邊的卷勾強健有力,應該代表貓頭鷹的喙。至于離眼較遠,應是為了布局需要而做的夸張安排。上邊的兩卷勾彎曲程度較小,或代表雙翅的上拍。上、下卷勾間平伸出的枝狀物,或代表貓頭鷹的尾羽。這種判斷我們認為是合理的,因為紅山文化的玉雕龍取象野豬且加以局部抽象(去腿、去毛),代表著力量與權力,而勾云形玉器取象貓頭鷹,代表著死亡與陰間。氏族首領或巫師擁有了玉雕龍與勾云形玉器,借此與天界、冥界溝通,就擁有了安排氏族正常生活秩序、接引逝者到陰間這兩項最重要的權力,一個氏族也就可以有條不紊地進行生命輪回、生存下去。因為已經取象一個力量豐沛的野豬,實在沒必要再取象另一種帶牙齒的動物來引領死者,也找不到這種合適的動物。

勾云形玉器經過早期的具象階段,就開始了抽象化演進。標本5、6 是兩件具有顛覆性概念的勾云形玉器,將兩眼與弧狀鏤孔貫通,省去貓頭鷹的尾羽,上、下卷勾間距適中,兩眼作反向對稱式布列,使其一下子有了旋轉動感,同時也拉開了器形與貓頭鷹的距離,勾云形玉器的第一次抽象化過程完美地完成了。

如果說第一次抽象化過程中有器加寬、眼與弧狀鏤孔貫通、弧狀鏤孔錯置、尾羽省減等動作,那么第二次抽象化過程則相對簡單,從標本7—12 可以看出,這是模仿鷹的側面形象,保留四勾,器的寬度或增或減,最后器形變小。在這一過程中,器中部單眼造型始終不變,上、下長邊的齒由兩個減為一個,系孔有背四孔、一孔、兩孔幾種形式,這無妨器形的穩定。

三、勾云形玉器的藝術之路

我們認為勾云形玉器是模仿貓頭鷹的形象而來,有事實的證據。在紅山人看來,貓頭鷹個頭雖小卻是捕鼠能手,對保護他們的主食小米很有用處,堪稱保護神。同時,貓頭鷹慣于夜間活動,無疑讓紅山人認為它具有神秘力量,人死如入夜,貓頭鷹是最能與死神溝通的鳥,可以擔當將人引入冥界的重任。

紅山文化發現許多寫實的動物玉雕,如魚、龜、鳥、蠶、豬首、人首等,貓頭鷹也發現不少,均呈展翅飛翔狀,這說明紅山人對貓頭鷹觀察很細致。(圖2)如果讓這種形象的貓頭鷹去溝通冥界,造型太缺乏神秘感,必須像野豬抽象成玉雕龍那樣,對貓頭鷹進行形象重塑。與玉雕龍采取圓雕形式不同,貓頭鷹具有翼展,采用片雕最合適,將方形的貓頭鷹拉成狹長形并將首、尾、翅、爪整合在一個薄板內,無疑是一次別出心裁的創新,寫實性、夸張性、神秘性三性俱存,又一成功溝通人神間的法器誕生了。

圖2 阜新胡頭溝紅山文化墓葬出土玉鸮

勾云形玉器中部眼與弧狀鏤孔占整器的二分之一,眼、孔周圍打洼成為器的重要裝飾部位,凸與凹、實與虛這兩種手法使得貓頭鷹的面極具靈性,貓頭鷹的神秘與法力于這一刻定格。圍繞這一主題,將貓頭鷹的10 個勁爪鋪陳于眼下(若細爪彼此間隔勻稱則易斷,故兩兩平齊相連,以至于有些專家誤認為獸齒。當然,個別貓頭鷹面部加寬,爪數增加,那時貓頭鷹爪已具表演屬性),也因此不得不將啄食利器——喙安排在爪的旁側。這一弄巧成拙的安排反而使強健內斂的喙增加了器的美感與平衡感,并啟發了與之對應的背翅末端上卷,順帶地,飄飄尾羽也躍然于最恰當最直觀的位置,一個更加完美、更加平衡,同時具有具象、靈動特性的勾云形玉器一夕間誕生了??磥?,弄巧成拙反而返璞歸真,勾云形玉器的取象法則比玉雕龍的取象法來得更具內在邏輯性。附帶說一句,勾云形玉器與卷云完全無關。

勾云形玉器在走向單眼化過程中同時完成了加寬、減寬又變小這3 個動作,一氣呵成。由于眼與弧狀鏤孔貫通,上長邊增齒,下長邊減齒,4 個卷勾多樣化(去勾化、去喙化),尾消失,勾云形玉器忽然間靈動起來,具備了旋轉味道。為什么會這樣?我們認為單眼化是貓頭鷹扭頭給人以側面形象造成的。既然側面形象也是一種常態,且能使器制作簡單,那就不妨在簡單化的道路上繼續偏航下去,故而增加勾的間距,卷勾之端不再打槽,雙尖齒凸變成長方齒凸,器不但爽朗,而且有動感,完全是單眼化過程中意想不到的額外收獲。在這一過程中,器的切割、鏤孔、打磨、鉆孔成為制作的最主要著力點,器形流暢、光澤變幻、簡潔大方、平中見奇成為藝術追求的目標。自然,此時勾云形玉器與貓頭鷹的形象更加背離,這一追求過程卻是成功的。同時我們認為這一過程并沒有使器的通神作用有絲毫的改變。

猜你喜歡
青玉紅山玉雕
紅山蕎麥看木森
傳統的玉雕與玉雕的傳統
乞丐和狗
簡述《四方青玉》的藝術特點
舉世矚目的紅山文化玉器(四十九)
血路
璀璨玉雕 美在裝飾
玉雕創意設計斷想
玉雕器皿價值低估受關注
紅山文化“玉龍”中的“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