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歷史單元教學設計研究

2022-04-27 00:26孟浪
民族文匯 2022年6期
關鍵詞:單元教學設計大概念高中歷史

孟浪

關鍵詞:大概念;高中歷史;單元教學設計

引言

高中歷史教材中涉及到非常多的內容,時間跨度較大,難以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完成所有知識的教學。此時,教師就可從大概念的角度入手,圍繞課程標準確定好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逐步落實單元教學方案?;诖?,本文就以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一《晚清時期的內憂外患和救亡圖存》入手,介紹從大概念入手的單元教學設計案例。

一、根據課程標準,明確教學目標

歷史教材正在不斷優化中,新教材中涉及到較多的內容和課時。如果教師在教學時根據教材知識點進行逐一講解,那么將會縮減學生的思考時間,不利于學生能力和素養的提升。因此,教師需從教材中選擇教學重點和難點,引導學生逐漸構建出完善的知識體系,從大概念的教學入手設計單元教學方案。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從多個角度和方面分析教材內容,明確該單元的教學目標,這樣才能準確把握該單元的大概念。此外,教師還應當從課程標準的入手,圍繞著核心素養確定好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

第一,唯物史觀。學生能從唯物史觀的角度入手,分析爆發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探究維新變法失敗的原因,能從多個角度和方面分析問題。了解當時中國人民為了祖國所作出的努力,認識到人民才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第二,時空觀念。學生能動手設計和繪制該單元的重大歷史事件圖標,從時空間練習的角度入手分析和思考歷史事件。利用歷史地圖分析鴉片戰爭爆發前太平天國運動、中國與世界、甲午中日戰爭的相關情況。第三,史料實證。認真分析教材中的各種圖片,從教材入手搜集與之相關的教學資料,鍛煉學生從史料中提煉有效信息的能力,使其能養成利用史料進行驗證推理的習慣。第四,歷史解釋。通過梳理表格內容、研讀史料,客觀評價中國人民作出的努力,能更加全面地分析和看待問題,能認識到最終失敗的根本原因和必然性。第五,家國情懷。通過晚清時期作出的諸多貢獻和努力,感受到人們努力捍衛國家主權的斗爭精神以及愛國主義精神,逐步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

二、根據學生學情,選取教學內容

從大概念的角度入手確定教學內容,就需要教師能去全方位了解學生真實的學習情況,做好初中與高中的銜接工作[1]。在教學時,教師可采用日常觀察、課堂提問、考試測驗等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知識基礎,由此確定好相應的教學內容。在正式教學前,教師還需認真分析初中階段的歷史教材,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確定教學內容。

例如,在教學兩次鴉片戰爭的內容時,初中教材中包括兩節課,一個是鴉片戰爭,另一個則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其中涉及到英國的侵略戰爭、鴉片走私、《南京條約》、林則徐禁煙、火燒圓明園、英法侵華戰爭、沙俄侵占、《北京條約》等。在高中教材中也同樣涉及到兩次鴉片戰爭的內容,同時也涉及到多個子目,分別是兩次鴉片戰爭、19世紀中期的中國與世界、開眼看世界。通過對比初中和高中歷史教材可知,高中教材中同樣包括初中教材中的部分內容,同時還加入了新的內容。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將重點放在新的內容上,簡單回顧和梳理兩次鴉片戰爭的內容,同時引導學生探究地主階級學習西方的新思潮,借此深化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這樣的課堂中,不僅可有效銜接初中和高中的內容,還能實現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高效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在完成知識點的講解后,教師還可讓學生圍繞著知識點去設計思維導圖,回憶初中所學習的知識,填充該節課學習過的知識,不斷豐富和完善知識體系;在學生完成思維導圖的設計和優化后,學生還可與組內成員進行分析,提出合理建議,進一步完善思維導圖。

三、構建問題情境,落實教學方案

基于大概念開展單元教學設計時,教師不應讓學生機械記憶零碎的知識點,而是要圍繞著大概念去設計多樣化的問題,由此鍛煉學生分析、探究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學生能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積極與他人進行互動,那么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在高中階段,課時相對較少,但教材內容較多,因而需要教師深入分析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設計多種問題,并留給學生充足的探究時間。此外,教師還可加入小組合作模式,讓學生在組內展開交流,在探究分析過程中實現思維的碰撞[2]。

例如,在上課時教師可為學生提出以下幾個問題:(1)如果林則徐沒有在虎門銷煙,那么是否可以避免鴉片戰爭呢?(2)鴉片戰爭是否真的只是一個通商戰爭?(3)根據當時的甲午中日戰爭以及邊疆危機,如何全面、客觀地去評價洋務運動?(4)在當時愿意挽救民族危機的都是什么人?取得了怎樣的效果?這些問題都圍繞著不同課時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可讓學生在組內展開互動和交流,引導其將教材作為史料閱讀的文本,通過與他人互動和分享發展個人的歷史思維能力。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教師還需在恰當時機給予適當的幫助和引導,使其能逐漸掌握探究學習的技巧[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全新的教育形式和時代形式下,高中歷史教師必須要及時更新和優化教學策略,既要全方位分析教材內容,還需準確把握學生最真實的學習情況。在以上基礎上,教師應當從大概念入手,做好單元教學的設計,大膽取舍教材中的內容,利用多種教學手段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其能在正確引導下實現歷史能力和素養的同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吳永青.聚焦大概念的大單元教學設計探索與思考[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22(01):11-16.

[2]劉莉.基于大概念單元教學建構國家民族認同[J].廣東教育(綜合版),2021(10):54-55.

[3]鞏海東.基于核心素養落地的高中歷史教學改進[J].中國教師,2021(08):59-61.

猜你喜歡
單元教學設計大概念高中歷史
高中歷史“問題+”課堂模式構建的實踐探究
遵循記憶規律 提升高中歷史學習效率
學科哲學導向的高中歷史教學重構
淺議普通高中歷史課程體系的新變化
基于大概念的中高年級現代詩歌教學策略的研究
高中數學單元教學設計之我見
探析高中數學新課程模塊的單元教學設計
以大概念的理念引領高中物理教學
運用信息技術,構建“立體化”的開放式課堂
新課標下高中地理教學設計單元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