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科學教學中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

2022-05-01 21:02何美嫦
民族文匯 2022年5期
關鍵詞:科學實驗探究

何美嫦

摘 要:信息技術的出現是時代發展所驅,從宏觀講,信息技術可以為人類生活提供方便;從微觀講,信息技術還能為課堂教學增添光彩,使學生更好地成長發展。筆者認為,教師在開展小學科學教學的時候,要將信息技術的應用重視起來。但是,要想在教學中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教師就需要采用切實可行的方法。下列針對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意義和策略兩方面進行了簡單介紹,望可為業界人才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科學;信息技術

一、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意義

(一)使學生知識量更加豐富

信息技術依托于互聯網,互聯網中有海量的知識,所以將信息技術運用于小學科學教學可以使課堂教學的容量變大,使學生的知識儲備更加豐富。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夠運用的教學資源就是教材,所以課堂教學的知識是有限的。但在信息技術支撐下的小學科學教學,可以呈現大量知識,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等使知識與生活緊密結合,使學生產生探究興趣的同時形成運用知識的意識,進而使學生的知識量和實踐經驗更加豐富[1]。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思維多為形象思維,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將知識形象化,輕而易舉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種子發芽與成長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呈現相應知識,使知識直觀地進行展示。如此,學生就會被相應的畫面、視頻吸引,產生一定的興趣,進而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探究、學習過程中。

(三)提高教學質量

在小學科學教學中靈活運用信息技術,可以使教學內容豐富化,使教學形式創新。而在這種情況下,課堂教學的效率會得到有效提高,學生接受的知識也能變得更多,學習效率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二、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策略

(一)在課堂導入環節運用信息技術

課堂導入環節極其重要,倘若教師采用了較好的方法進行課堂導入,可輕而易舉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而將信息技術運用起來,可以達到這一效果[2]。

例如在教學“把固體放進水里”時,教師要知道,這部分知識有一定的難度,倘若教師直接進行教學,極有可能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為這種教學方式與學生的認知不符,學生并不能產生探究興趣。那么教師應該如何開展課堂教學呢?簡單來說,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運用起來,在課堂導入時播放一些視頻,使學生進行深思。比如,教師可以制作出一個小朋友拿著一堆東西往水里扔的動畫片??吹竭@里的時候,教師可以點擊暫停,并提出這樣的問題:“這個小朋友在干什么?它扔的這些東西到了水里會變成什么樣?”學生是有一定的生活經驗的,會根據生活經驗進行快速回答。之后,教師可以繼續播放視頻,進而將這樣的問題提出:“為什么有的東西可以在水面漂浮著,有的東西就沉了底了呢?”由于學生并未思考過這一問題,所以會產生求知欲。此時,教師可以引入教學內容進行教授。在這種情況下,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營造出來,學生可以產生探究欲望,教學的趣味性也得到了增強。

(二)在理解實驗現象時運用信息技術

教材中呈現了大量的實驗內容,而科學實驗需要一定的場地、設備,而多數院校并沒有準備這些,所以課堂教學的效率并不理想。而將信息技術利用起來,可以將實驗內容、現象直接進行展示,進而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直觀,使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知識,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識[3]。

例如在教學“氣候與季節”的時候,教材中呈現了相應的實驗內容,雖然可以不進行實驗,但是會給學生理解知識帶來一定的難度。而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在課前針對教學內容制作實驗動畫,將抽象的知識變得直觀。然后在講解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播放動畫片,并基于動畫片的內容進行講解。這樣,學生就可以掌握相關知識的內涵和原理。倘若出現了學生不明白的情況,教師還可以反復播放相應的知識,使學生加深對其的理解、記憶。此外,信息技術還可以實現實驗模擬,使學生加深對實驗的理解,進而達到教學目標,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三)在培養學生能力的時候運用信息技術

小學科學教學開展的目的是對學生的科學素養、相關能力進行培養。而想要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就需要將信息技術利用起來。不過,教師需注意,素質教育提出,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所以教師需要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

(四)在教學資源需要豐富的時候運用信息技術

科學教學應當面向所有學生,所以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教師需要從不同的層次、方位進行教學,使所有學生獲得知識。而想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就需要將信息技術運用起來。因為,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可以引入大量的教學資源,可以使課堂教學的資源、內容變得豐富,使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得到增強。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是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得到提高的保障,是創新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要重視信息技術的應用。上述提供了幾種簡單有效的方法:在課堂導入環節運用信息技術、在理解實驗現象時運用信息技術、在培養學生能力時運用信息技術、在教學資源需要豐富的時候運用信息技術。但是,要想最大限度地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教師需進行不斷的探究、實踐,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不過,在進行實踐、探究的時候,教師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到教學內容,考慮到學科特征。如此,才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促進教學改革,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探究,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得到培養并獲得更大發展。

參考文獻

[1] 薛祥.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實踐探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09(1):12.

[2] 王小芹.信息技術支持下項目學習在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科學:教師,2019(5):44.

[3] 武欣欣,董艷.信息技術支持下項目學習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字教育,2017,3(1):50-54.

猜你喜歡
科學實驗探究
設問引導探究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一類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聲波實驗
關于植物的小實驗
最酷的太空實驗
科學拔牙
讓合作探究走進實驗課堂
相似圖形中的探究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