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古詩詞的音樂語言

2022-05-01 21:02張鵬
民族文匯 2022年5期
關鍵詞:聯覺音樂性格律

張鵬

摘 要:古詩詞是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產生的藝術形式之一,它在最初階段總是和音樂結合在一起。正如圣.桑(法)的那句名言‘音樂始于詞盡之處’。實踐證明:“唱”是最受學生歡迎的一種形式,好比給古詩詞插上了音樂的翅膀……

關鍵詞:音樂性,審美,表現,和,聯覺,格律

面對當前《基礎教育綱要》對傳統文化的重新審視,以及《音樂新課標》提倡的學科整合和中小學語文教材中大量增加的詩詞,如何幫助學生識記這些經典,領悟其意蘊成為“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才,是教改后擺在廣大中小學教師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肮旁娦鲁獙嶒炚n題”的構想,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來的。

一、歌曲的創作構思

古詩詞是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產生的藝術形式之一,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它在最初階段總是和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的。在《尚書、虞書》以及《呂氏春秋、古樂篇》中,也都生動地記錄了詩、歌、舞同源和三位一體的情況。對于古詩詞譜曲中如何協調好文學和音樂之間的關系,簡單的說,就是對既成詩詞的音樂性的感性把握。所謂音樂性就是聲音的表現性,不管是高山流水也好,響遏行云也罷,風兮、雅兮、頌兮,無非一個“和”字。一方面,樂曲是形式,要服從內容的需要;另一方面,旋律要盡量簡潔優美,讓學生愛唱。因此,這要求曲作必須做大量的準備,了解詩詞作者的生平背景、風格流派及其思想變化,在準確把握詩詞意蘊的基礎上進行創作,使詩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二、歌曲的旋律發展(三個原則)

1、音樂語言的審美性、簡潔性

簡潔是藝術性的第一個條件?!铀纪滓蛩够ǘ恚?,由于古詩新唱實驗面對的是中小學生,是屬于校園歌曲的范疇。而校園歌曲的曲調應該來源于學生生活中的口語音調,要讓師生樂于接受,因此要求旋律簡潔優美,容易產生共鳴,讓學生易唱、愛唱。

如譜曲李白(唐)的《越中覽古》時,首段音樂主題就是從中學生朗誦聲調中提煉而成,運用簡單、跳躍的行軍節奏結合單音重復因而瑯瑯上口,展現了越王的雄姿及戰士衣錦還鄉的榮耀,深受學生喜歡。( 見譜例:1=D? 2/4 進行曲速度

在間奏之后中段變換節拍,以清麗的曲情在變化音 “#1”、“#5”的鋪墊下構畫了物是人非的盛衰無常。

( 見譜例: 1=D? 4/4 稍慢

全曲采用帶再現的三部曲式,造就了一種回環美,讓聽眾吊古傷今,盛衰之感也由此倍加強烈。

2、音樂語言的生動性、多樣性

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古代樂論《樂記》就已經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的看法,并描述了音樂是怎樣以不同的音響表達出喜、怒、哀、樂等心情。比如,當我們聽到一個高音時我們在視覺上會產生一種明亮、輕盈的體驗,而聽到一個低音時,我們就會有一種灰暗、沉重的感受,這要求我們應使用生動的旋律,形象的再現出詩作所表達的情感。

如曹操(東漢)的《短歌行》, 這首詩在深沉中激蕩著慷慨昂揚的豪情,以觥籌交錯之景來抒發心憂天下和渴慕人才的心聲。對此類政治色彩濃厚的作品,經過反復醞釀,采用了民族六聲D羽調式,以6 1 3為主結合切分節奏譜曲。(見譜例:1=F 4/4 慢速 深沉地

在快板間奏之后B段速度變快,用密集跳音表現出曹操求賢若渴的心理。(見譜例:1=F 4/4

全曲采用帶再現的三部曲式,學生視唱后反映歌曲簡明易唱,對曹操的英雄氣概感同身受。

3、音樂語言的民族化、個性化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魯迅。中華民族有悠久的歷史以及多彩的民族藝術,無論是江南柔美的“小調”還是西北高亢的“信天游”,都是我們必須繼承發揚的藝術瑰寶。這些民間樂匯諸如民歌、民樂、民舞、戲曲等都是中華母語系的源泉,也是古詩詞譜曲中的重要音樂素材。只有忠實于自己的民族、忠實于自己的內心,才能寫出讓人感動的經典作品。此外,還可以根據詩作地域方言的聲調提煉出旋律,這樣會更具風韻和個性。

三、歌曲藝術形象的完整統一

中國的詩詞是中華民族漢字文學的最高形式,其一切特點都溯源于漢語的特色,即具有“四聲”這一特質,而四聲又各有陰陽清濁之分。經過文人們長期的運用實踐,使得漢文的聲韻學有了長足的發展形成了詩詞韻文的格律。

特別是詞牌的格律——各種曲牌有固定的聲律,不能隨意增減?!霸~曲本不相離,惟詞以文言,曲以聲言耳” ,它是歌唱文學,按譜制詞,所以叫“填詞”。因此當時的詞作有時為了套合某一詞牌尋聲按拍,只好委詞求聲,有時甚至不惜改動歌辭的句意以協音律?;诖?,我們在醞釀旋律的時候要把握好全詞的基調,不能局限于某一字句。格式塔心理學派創始人柯.勒(德)認為,藝術其本身是作為一種結構來感染人的,不是各部分的簡單結合,而是各部分依存的整體。因此,我們在譜曲的時候應該在把握詩詞意象的前提下追求藝術形象的統一。

四、作品的表現和實踐

實踐證明:“唱”是最受學生歡迎的一種形式。記憶本是艱苦的,但這一“唱”,好比給古詩詞插上了音樂的翅膀,讓古詩詞搭上了音樂的快車,讓跋涉者(學生)享受到車船的便利,使原來辛苦的學習變得輕松,同時獲得文學和音樂的雙重審美?;仡?0年課題研究以來,通過羅湖區三所中學的歌唱實踐,通過音樂與詩歌、舞蹈、戲劇、舞美等的整合以及全校性的古詩新韻演唱比賽等,結合誦、唱、跳、奏、編等方式,使學生在繼承的同時進行審美創新,取得了非常好的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效果。

對于“古詩新唱實驗”,還有很多方面值得深入研究,這一實驗價值不僅為語文教學改革,也為實施藝術教改找到了一條新路,有效推動了中小學素質教育的發展。我們將用歌唱將中國古代文化瑰寶長留心間。

參考文獻

[1] 劉錫山. 《藝術概論與鑒賞教程》 [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歡
聯覺音樂性格律
論詞樂“均拍”對詞體格律之投影
你是聯覺人嗎
你我腦中所映,是否同一月色?
格里格《索爾維格之歌》的賞析
格里格《索爾維格之歌》的賞析
懸劍
張經建《當代格律詩詞創作》
貼近大眾·從古典詩詞形式美中吸取營養
詩詞“申遺”,進退兩難的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