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江翰墨在梁溪

2022-05-03 20:32王照宇
中國書畫 2022年3期
關鍵詞:王俊白文設色

王照宇

無錫博物院收藏有明清時期鎮江籍畫家的作品總計十三件。其中明代畫家馬圖一件,清代“京江派”之張崟一件、顧鶴慶一件、潘思牧三件、蔡嘉一件、明儉一件,清末王?。ㄍ蹼h生)冊頁一件五開。其中王雋生的作品以前少有關注,這五開冊頁和清末無錫畫家華鏡宇(1816—1876)等人的書畫作品合為一冊,對于研究王氏與無錫文人的來往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馬圖,生卒年不詳,字瑞卿,丹陽人,專工寫照,兼善人物及山水〔1〕。無錫博物院收藏的馬圖繪畫為《仕女圖》(館方定名為《晨妝圖》)〔2〕,絹本設色,縱126.4厘米,橫60.2厘米。該圖由原“無錫市清理清退文革查抄文物圖書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二清”),于1988年移交給無錫市博物館收藏。該作品所用絹質較為細膩,畫心右上角有殘破。畫面內容為兩位仕女,其中一站一坐,一主一次,晨起梳妝的情景。人物形象刻畫逼真生動,尤其是面部的處理具有明顯的凸凹變化,無疑說明這種畫風受到了西洋畫的影響,與曾鯨(1564—1647)的“波臣派”畫風尚有一段不小的距離。此圖畫面道具富貴,人物服飾為貴族裝扮,景物布陳也是一派寫實景象,故可以推斷該圖應是一幅貴族仕女肖像寫真。畫心右下方邊角處有作者工整的楷書款識“臣馬圖恭畫”,下鈐“馬”“圖”朱文聯珠印。1986年6月,古書畫鑒定小組來無錫時,楊仁愷將其斷為康乾時期(1662—1795)的作品〔3〕。上海博物館收藏有一件著名的馬圖《項元汴像》(絹本設色,縱40.2厘米,橫27.4厘米,作于萬歷十八年前,即1590年前),無論人物形象的技法處理,還是款識的書寫與鈐印,都與該圖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同時據畫面人物的開臉處理來看,仕女嬌柔小巧的氣質、婀娜的體態,應為清代之風尚,那么此處的“馬圖”款當為后填款。另一種情況是,此處的馬圖會不會是另一位重名的畫家呢?據落款的“臣”字來看,說明馬圖應該供奉過宮廷,極可能就是一位御用畫家,而畫面的女主人很大程度上亦來自宮廷,或為皇室勛貴亦有可能,限于史料,僅能做如許推斷。

張崟(1761—1829),字寶巖,號夕庵、且翁、夕道人、城東蟄叟、觀白居士等,尤以畫松樹知名,世稱“張松”,與善于畫柳樹的顧鶴慶(1766—?)并稱“張松顧柳”。張崟及其追隨者較多,世稱“東江畫派”〔4〕。張崟“花卉、竹石、佛像皆工,而尤擅山水。幼年見同邑潘恭壽畫仿文徵明,悅而效之;既而改宗沈周,得其蒼秀渾噩,惟缺乏清疏之氣”〔5〕。無錫博物院收藏的張崟《仿王叔明南村圖》(紙本設色,縱126.5厘米,橫52.5厘米),原為收藏家周懷民(1906—1996)舊藏,后于1984年捐贈給無錫市博物館。此圖由近及遠依次繪山石、林木與流水,層次分明,山石堅硬,林木蔥郁,尤其是松樹幾株,頗顯功力與生氣。畫幅左上方有張崟的兩段行書題識,其一全文如下:“陶淵明詩,昔欲居南村,非為卜其宅。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懷此頗有年,今日從茲役。敝廬何必廣,取足蔽床席。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故隱居者,求佳山水不難,求于佳山水中可卜居為難。求其可卜居猶不難,難在素心人既有且多,復能欣賞奇文與析疑義,豈不難之又難乎?余自城西卜筑城東隅,結茅數椽,蟄伏其中,度此晨夕。雖不乏素心人,奈無奇文可賞,疑義可析。所以數朝夕者寥寥,德之涼薄,概可知矣。此圖來攜贈,薌甫親家因說畫,及之復于右,奉博一哂,中秋后一日,夕庵?!毕骡j“寶”“巖”朱白文聯珠方印。第二段題識位于第一段題識的左側,其文:“見王叔明為陶九成作南村圖,愈覺隱居之樂,為薌甫大兄親家先生仿之,復希法鑒。道光三年中秋前三日,夕庵張崟作于自歸休室?!毕骡j“張崟之印”白文方印、“夕庵”朱白文方印。畫心右下角有鑒藏印“鐵云所藏”朱文方印、左下角有收藏家周懷民“懷民”朱文方印?!暗拦馊辍奔?823年,為張崟晚年作品。張氏題識文字在一些拍賣品上亦曾出現過,如2009年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會上出現的張崟《南村圖》(該圖編號1345,紙本設色,縱124厘米,橫40.3厘米),說明是文應有所本。楊仁愷生前將此圖斷為舊偽本〔6〕。若將《仿王叔明南村圖》與現藏故宮博物院的丁亥年(1827)之作《京口三山圖卷》(紙本設色,縱29.3厘米,橫193厘米)相較,筆墨與書法均有不少差距。張崟山水近于“吳派”,清雅秀潤,款題多工整,《仿王叔明南村圖》都與之迥異甚遠,故贊同楊仁愷一說。

顧鶴慶(1766年—?),字子余,號弢庵,與張崟友善,所畫柳樹頗負盛名,時有“顧柳”之譽〔7〕?!八稳饲r萬壑,無一筆不簡,元人枯竹瘦石,無一筆不繁,鶴慶得之?!薄?〕說明其繪畫主宗宋元。顧氏《山林深遠圖》(紙本設色,縱121厘米,橫34厘米)為北京大學原校長,無錫宜興人周培源(1902—1993)舊藏,1988年周氏將之捐贈給無錫市博物館。此圖繪崇山峻嶺,林木丘壑,溪流貫穿其間,意境開闊幽深,筆墨沉雄蒼厚,一派元人氣息,有吳鎮、張崟的影響。畫心右上方為畫家四行行書題識:“松閉前朝寺,楓高古路人。此余在越東游白佛堂句也,偶以題,此覺山林深遠,猶在目前,博紀堂八兄一粲,顧鶴慶?!毕骡j“臣鶴慶”朱文方印〔9〕、“子馀”朱文方印,鑒藏印皆無。就存世顧氏作品來看,師承路子較多,其中尤以“吳門畫派”為主,也有師承“武林派”之藍瑛、米芾、沈周的。此圖主要受沈周影響較大,而沈周山水則主要研習元人吳鎮。周培源所有藏品均不曾經中國古代書畫鑒定小組寓目,故未有鑒定意見留下。

較之上述幾家而言,潘思牧的作品相對較多,無錫博物院共藏有三件,皆為周培源捐贈。潘思牧(1756—1846)〔10〕,字一樵,作品的鈐印與款題則多見“樵侶”。他與潘恭壽(1741—1794)同宗?!吧剿h宗黃公望,近法董其昌,筆沈著而墨罨潤,畫品不在恭壽下?!薄?1〕三件作品中的第一件是《五川積雪圖》(紙本設色,縱160厘米,橫33厘米),采用全景式構圖,描繪的是雪景,白雪皚皚,林木突兀,一片肅殺之景,山石多用披麻皴,右上方有畫家題識:“五川積雪,雪滿山中掩翠幃,煖煟榾柮閉柴扉。瓦盆溫了茅柴酒,剛是溪丁拾蟹歸?!笨钍穑骸鞍耸排怂寄翆??!毕骡j“潘思牧印”白文方印、“髯翁”朱文方印。潘氏所題七言詩為唐寅所作,據款識知此圖作于1837年,潘氏時年八十二歲,可見潘思牧享壽較高。畫心左下方另有潘氏“潘氏樵侶”白文方印,以及佚名收藏印“茂松清泉”朱文方印、“□齋所藏”朱文方印。第二件為《杜牧詩意圖》(紙本設色,縱131.5厘米,橫36厘米),該圖采用縱深式構圖,山石溪流幽深曲折,物象造型精謹概括,注意虛實對比的變化,林木顏色主要采用了朱砂和淡雅的花青,頗具裝飾意味。畫心左上方有潘氏題識,內容為唐人杜牧《山行》詩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笨钍穑骸岸『ゴ喝諏懚欧ㄔ娨?,樵侶潘思牧時年七十有二?!毕骡j“思牧”朱文方印、“樵侶氏”朱文方印。依據潘氏生年可知是圖作于1827年,即道光丁亥年。另在起首處有“畫禪”白文方印一方,應為潘氏鈐印,其余鑒藏印皆無。潘氏第三幅繪畫是《云臺山種梅圖》(紙本設色,縱50厘米,橫31.5厘米),較之前兩幅畫作而言,該圖尺幅相對較小。畫家采用鳥瞰式構圖,繪山林一片,梅樹純用紅色繪成。遠處江水滔滔,幾葉扁舟泛于江面,上方有畫家題識:“余十余年前曾為融甫五兄寫云臺山種梅圖,今已失去。圖為補此,奉博一粲,時辛卯立冬前二日也。樵侶弟潘思牧,時年七十有六?!薄靶撩睘?831年,潘氏時年七十六歲。題識起首處鈐“畫禪”白文方印,下鈐“潘思牧印”白文方印、“潘氏樵侶”白文方印、“髯翁”朱文方印,由此也可以推斷出這些作品上反復出現的“畫禪”白文方印和“髯翁”朱文方印應該皆是潘思牧的用印。畫軸詩堂有清代詩人黃廷光的篆書題識,款署“竺垣先生命題,希教正,資鶴黃廷光”,下鈐“黃氏廷光”白文方印、“資鶴”朱文方印。黃廷光工于詩文,其書法尤以篆書最為知名。

蔡嘉(1686—1779),字松原,一字岑州,號雪堂,一號旅亭,又號朱方老民,與高翔、汪士慎、高鳳翰、朱冕并稱“五君子”。在繪畫上,蔡嘉與蔣璋、張琪并稱“京口三大家”〔12〕?!盎ɑ?、山石、翎毛、蟲魚稱逸品,尤善青綠山水?!薄?3〕無錫博物院收藏的《清溪泛舟圖》(紙本設色,縱172厘米,橫47厘米),采用三段式構圖,純學“吳派”畫法,山石多點苔,林木蔥郁秀麗,受文徵明畫風影響較大。畫心左上方有蔡嘉題識:“石撐青翠色,高處侵扉煙。獨有清溪外,漁人得已先?!笨钍穑骸胺聞⑺赡旯P意,寫于京口焦巖南窗下,松原蔡嘉并題?!毕骡j“松原”朱文方印。畫心邊角之處鈐有偽王鑒(1598—1677)“弇山后人”朱文方印、“伯謙寶此過于明珠駿馬”朱文方印,說明此作曾經清末大藏家裴景福(1854—1924)收藏?!皬m山后人”朱文印為清代王鑒印章,此處的印章應為偽印,實際上和王鑒沒有關系。

明儉,生卒年不詳,字智勤,號幾谷,俗姓王,早年出家九華山,“能詩,善摹晉人法帖,尤工山水,花卉。其山水出入關、荊、馬、夏,運筆如風,墨采沉郁”〔14〕。無錫博物院收藏的《煙浮遠岫圖》(紙本設色,縱137厘米,橫32厘米)〔15〕,1981年由無錫藏家朱錦坤讓售給無錫市博物館。此圖為細筆山水,純學文徵明一路,右上方款題“煙浮遠岫,仿宋巨然法,焦山僧幾谷儉”,下鈐“幾谷畫印”朱文方印、“幾谷明儉”朱白文方印。右下角有“朱錦坤藏”朱文橢圓形印一方。劉九庵(1915—1999)生前將此圖斷為偽本〔16〕。

清末鎮江畫家王?。?807—?)的名聲遠小于前幾位畫家,他的作品受關注度相對亦不及前幾位。無錫博物院收藏的王氏繪畫冊頁(紙本設色,每開縱27厘米,橫32厘米),原和書法家楊沂孫、明代大藏家華云后裔華鏡宇、侯度、侯煒、錢維禎、陳贊虞、翁同龢、華翼綸、馮桂芬、王縡、許宗慎、趙澂、顧珩、周摯、林祖述、陸士樸、翁同祜、裘蔭梧、劉云章等人的書法繪畫合裝為一冊,題為《翰墨因緣冊》,由“無錫市清理清退文革查抄文物圖書領導小組辦公室”于1988年移交給無錫市博物館收藏。據簽題和諸多冊頁落款知,冊頁的主人為“鑒塘”,此人和齊白石、吳昌碩等人皆有往來,具體情況待考。該冊頁實為一本書畫雜冊,其中鎮江畫家王俊的繪畫有五開。第一開為紙本設色山水《曲水流觴圖》,繪王羲之“蘭亭雅集”故事,筆墨秀謹,主要研習“吳派”一路畫風,右上方題識“曲水流觴,庚午秋七月二日,仿盛子昭筆意,為鑒堂仁兄大人正之。古潤雋生弟王俊,時年六十有四”,鈐印“王俊”白文方印、“雋生”朱文方印。據此可以推斷王俊生于1807年,“雋生”應是其字。第二開為紙本設色的《菊花螃蟹圖》,畫家大寫意繪菊花與螃蟹,左上方有行書題識“草臥夕陽牛犢健,菊留秋色蟹螯肥。辛未春季寫,雋生氏用白陽山人意”,鈐“王俊”白文方印、“雋生”朱文方印。右下角另鈐有王俊“京江王俊字雋生印章”白文方印一方,表明其字號與籍貫。此處的“辛未”當為1871年,王俊時年六十五歲。第三開為大寫意人物畫,繪一騎驢老人行走在茫茫大雪之中,此圖為窮款,僅署“丹徒王俊寫”五字,下鈐“雋生”朱文方印。第四開為王氏意筆山水一幅,山石巍峨,小橋流水,筆墨細潤秀麗,題識:“繞屋樹扶疏,庚午夏撫李復古筆意,古潤雋生王俊,時年六十有四?!扁j“王俊”白文方印?!案纭睉獮?870年。第五開的山水畫,較之前幾幅工整,敷色亦更為富麗,山石高聳,碧波萬里,仙鶴與隱士的形象隱喻著神話題材,落款亦為窮款:“辛未春日王俊寫?!毕骡j“雋生”白文方印?!靶廖础睉獮?871年。

無錫博物院收藏的七位明清時期鎮江籍畫家的繪畫作品,其總數達到了十三幅,它們的具體來源十分清楚。由于展覽和研究等各種因素制約,這些藏品一直不曾出版刊行,故鮮有人知曉其具體信息,茲將之整理并略加考訂,力圖為有關研究提供基礎材料。

注釋:

〔1〕俞劍華:《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0年版,第774頁。

〔2〕此圖著錄于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中國古代書畫目錄》第五冊,編號:蘇6—082,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30頁。

〔3〕楊仁愷:《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筆記》,第九章,遼寧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4〕王倚平:《張崟的山水畫藝術》,《東南文化》2000年第8期。

〔5〕俞劍華:《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0年版,第847頁。

〔6〕楊仁愷:《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筆記》,第九章,遼寧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7〕趙啟斌:《“京江畫派”的繪畫特征及其歷史地位》《,榮寶齋》2006年第6期。

〔8〕俞劍華:《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0年版,第1550頁。

〔9〕顧鶴慶于嘉慶五年(1800年)授館于北京裕親王、莊親王府邸,故有此“臣鶴慶”印章。見趙啟斌:《“京江畫派”的繪畫特征及其歷史地位》,《榮寶齋》

2006年第6期,第72頁?!?0〕潘思牧生卒年,見趙啟斌:《“京江畫派”的繪畫特

征及其歷史地位》,《榮寶齋》2006年第6期,第72頁。

〔11〕俞劍華:《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0年,第1350頁。

〔12〕同〔11〕,第856頁。

〔13〕同〔11〕,第1373頁。

〔14〕同〔11〕,第519頁。

〔15〕此圖著錄于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中國古代書畫目錄》第五冊,編號:蘇6-336,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30頁。

〔16〕楊仁愷:《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筆記》,第九章,遼寧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作者為蘇州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歐陽逸川

猜你喜歡
王俊白文設色
《巖高千尺虎》
《獨白系列之三》
《鹿鳴》絹本設色
《鹿語系列之二》 紙本設色
留念禮物
紙團疑案
導數應用點睛
“新金融商品教父”跳海:照搬“喜新厭舊”走向絕路
十個骨灰盒
怪僻的游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