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伯駒先生交往三五事

2022-05-03 20:32王世襄
中國書畫 2022年3期
關鍵詞:松風菜湯存單

1946到1948年間,我曾幾次應伯駒先生邀請,參加古琴雅集和押詩條聚會。那時他住在弓弦胡同一號,李蓮英的故宅。會后他常留客人吃飯,不是筵席而是家廚備膳。有一道菜每次都有,深受大家歡迎,是任何飯莊、餐廳都吃不到的清炒口蘑丁。中號菜碗,盛得八成滿,一顆顆如小指肚大的口蘑,灰白色,有皺紋,并不起眼,可真好吃。別的菜尚未大動,它已被吃光。我更是剛端上來便先舀一大勺。

口蘑野生,產自張家口外草原,味道鮮美,遠非其他菌類所能及。近二十年因生態遭破壞而絕跡,當年也因產量不多而十分珍貴。美食家多用它調羹或打鹵,舍不得多放,清炒只有伯駒家才有??磥磉@是他愛吃的一道菜,不過請客時,他總吃得不多,很會照顧客人?;貞浧饋?,我不免有幾分慚愧了。

伯駒先生搬到后海南岸居住時,有一年元宵節后不久,我騎車去看他,見案上放著一幅他畫的蘭花。我們從畫蘭談到養蘭。我說北方養蘭不太適宜,家中雖無名種,普通的春蘭卻年年開花,我也就心滿意足了。他問起北方養蘭需要什么條件。我說從春暖到秋深,支一個架子,放在南墻背陰處就行了。入冬以后則須放入近似花洞子的地方。我的三間北房,只有正中一間有廊子,入冬后用竹竿、秫秸扎一個大拍子,糊高麗紙,把廊子封好。正中留門,掛棉門簾,地上不時灑水,這種溫、濕度對蘭花正合適。屋內熱氣多少會透些過來,入夜結薄冰,日出即化。放在這里的蘭花,大大小小十幾盆,都開得很好。每年須換一次從紹興運來的土,換前須把根清洗干凈并把壞死的修剪掉,晾干后再重栽。伯駒想了一下,認為現在他家不具備上述條件,也受不了換土的累?!艾F在你既有蘭花,先借十盆給我擺擺,開過即奉還?!彼⒓唇信畠簜鞑黍T車隨我回家取蘭花。我選了一個方盆的,已開、未開的有五六朵,用報紙圍好,幫她捆在車座后架子上,帶回家中。在此后的兩三年,每年我都選一盆給他送去。

傳世名琴“松風清節”,有雷霄監制款,曾是我的藏琴之一。鄭珉中先生有《談吉林省博物館“松風清節”琴》一文,經過謹嚴而詳審的考證,認為它當是北宋人造的唐琴贗品,刊登在《文物》1990年2期。對其流傳經過有如下一段文字:

這張“松風清節”琴,民國初年在北京琴壇上就是一件知名之品,為大興馮恕所藏。馮恕子馮大生學琴于名琴師黃勉之之門,“松風清節”、遂出世并為琴家所稱道,且皆以雷琴目之。馮恕死,“松風清節”琴于一九四八年出現在琉璃廠文物店中。適逢上海名琴家、“今虞琴社”社長查阜西來京會友,見此琴于張蓮舫之“蕉葉山房”,愛不忍釋,愿以重金易之,因時局變化而未果。其后,此琴輾轉為藏琴家、“儷松居”主人所得。適北京大學舉辦漆器展覽,因史樹青先生而得借陳數月。六十年代初,中州張伯駒先生主持吉林省博物館,設法得之,入藏該館。

經我回憶,此琴送北大展出系向古玩店暫借,數月后展覽完畢始送至舍間試彈,經手人言明只收美金,不能低于四百元。倘回憶不誤,可為珉中兄大文做一小小修正。

在荃猷試彈此琴之前,故宮博物院已派我接受美國洛氏基金會獎學金赴美國、加拿大兩地參觀學習博物院一年,于1948年6月成行。荃猷試彈不久,因家中無此款項,只得請經手人將琴取回。唯行前我找到先慈所遺外國銀行存單一紙,存額為三百四十余美元。該行在京業務早已結束,故不知存單是否能在國外兌現。抱著不妨一試的心情,我攜帶存單赴美。

在美見習博物館的第一站是甘澤滋城(Kansas City,今譯堪薩斯市。編者注)的奈爾遜藝術館。東方部主任史克門先生,20世紀30年代初在北京學習中文時,他母親在美國學校教書,是我的班主任,因此對我相當了解。當我拿出存單給史克門看時,他認為兌現不應該有問題。不幾天,他便把錢取出來了。

買“松風清節”的錢總算是有了,不過怎樣才能送到荃猷的手中呢?匯款或許根本不能辦,至少是非常麻煩。想了許久,想出一個冒險的辦法,但必須把具體辦法先告知荃猷才行,且很可能有風險—郵件丟失,美鈔便一下子化為烏有。但當時我對該琴的占有欲很強,冒險也在所不惜。

我的辦法是用兩塊雙面糊紙、中有波浪式起伏紙作夾層的紙板,作為寄照片的夾板,將美鈔卷細,塞入波浪式孔中,夾板沿邊再用紙條封口,然后送郵局寄出。

我待收到荃猷回信,知道她已完全了解我的寄法時,才把照片寄出。不到一個月收到回信,經她撕開紙夾板,美鈔一張也不缺。

荃猷與經手人幾次洽談,琴價以三百美元、傭金三十美元成交。這一經過最近我才告知珉中兄。他笑著說:“你可賠了。一九四八年的三百三十美元比一九六○年的一千元人民幣價值要高?!蔽艺f根本沒有想到這一點,美鈔沒有寄丟,就夠幸運的了。

“松風清節”入藏吉林省博物院是經過伯駒先生的介紹。在館方認為該琴確實流傳有序,雷制雖未必可信,但至少也是北宋名琴,且音響松、古、清、脆兼而有之,故入館后定為一級品。在我與荃猷則認為它雖是千年名琴,但音響畢竟不能和已有的“大圣遺音”相比,因此不惜出讓。

若干年后,我沒有想到在發還抄家時運走的舊紙捆中居然發現伯駒先生當年從吉林博物館寫給我的信,已成為有收藏價值的文件了。

我和伯駒先生確實在古琴方面有一些因緣。因此前些年曾誤傳我向他下跪,求讓一幅元人名畫,好用它交換唐琴“九霄環佩”。傳聞純屬子虛,也算事出有因吧。

1995年5月,黃永玉先生出版畫冊,我最喜歡頁113題為“大家張伯駒先生印象”一幅。1982年年初,永玉兄于西郊邂逅伯駒先生,此后不久伯駒先生逝世,迨1991年始畫此小影,故曰“印象”。雖相隔近十年,而繪貌繪神,精妙絕倫。永玉兄固有傳神之筆,伯駒先生之形象亦感人至深,使崇仰者一見即終生不忘。

“印象”上方有密行小字長題,中云:某日余偕妻兒赴西郊莫斯科餐廳小作牙祭,忽見伯駒先生蹣跚而來,孤寂索寞,坐于小偏桌旁。餐至,紅菜湯一盆,面包四片果醬小碟,黃油二小塊。先生緩慢從容品味。紅菜湯畢,小心自口袋取出小毛巾一方,將抹上果醬及黃油之四片面包細心裹就,提小包自人叢緩緩隱去。......老人手中之面包即為其夫人(潘素)帶回者。情深若是,發人哀思。

實在使人難以想象,曾用現大洋四萬塊購買《平復帖》,黃金一百七十兩易得《游春圖》,并于1955年將《平復帖》及《張好好詩》卷、范仲淹《道服贊》卷、蔡襄《自書詩》冊、黃庭堅《草書》卷等八件國之重寶捐贈給國家的張伯駒先生、夫人竟一貧到如此地步。故永玉兄在長題中有如下的論斷,當然更是贊頌:“富不驕,貧能安,臨危不懼,見辱不驚,居然能喝此蹩腳紅菜湯,真大忍人也!”

永玉兄邂逅伯駒先生已不是他最困難的時期,每月文史館發生活費,否則連蹩腳的紅菜湯也喝不上。伯駒最困難時期在1969年被送往吉林舒蘭縣插隊,拒收后只好返回北京,沒有戶口,成為無業游民,連糧票都靠親友勻湊,直到1972年才受聘于中央文史館。

在1969到1972最困難的三年中,我曾幾次去看望他。除了年齡增長,心情神態,和幾十年前住在李蓮英舊宅時并無差異。不怨天,不尤人,坦然自若,依然故我。有兩次記得比較清楚。

一次伯駒先生獨自坐棋枰前打譜,我因對圍棋一無所知,怕打擾他,不久即告退。

一次他對我說:“我們為某某畫的楓菊圖,你題后他又拿給我們看。詩作得不錯,頗合我意?!蔽艺f:“蒙您許可,榮幸之至。但格調不高,慚愧,慚愧?!彼^“某某”是叢碧詞社的社友,因不太熟,已想不起他的姓名了,題詩是:“銀錠橋西宅不寬,黃花紅葉耐霜寒。分明自寫雙清影,寄與詞人作畫看?!?/p>

(注:本文節選自《王世襄自選集》)

責任編輯:宋建華

猜你喜歡
松風菜湯存單
俄烏紅菜湯之爭到底爭的啥
假如《紅樓夢》也有朋友圈……
山居
冷汗
菜湯拌飯,是好是壞
研究
良好的修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