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味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

2022-05-05 07:08宋慧翔
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 2022年2期
關鍵詞:趣味游戲應用策略小學數學

【摘 要】數學是小學階段的基礎性學科,其教學情況直接關系到學生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發展。學生想要學好數學,教師授課質量是一方面,學生自身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則是主要影響因素。對于天性活潑好動的小學生來說,有趣的教學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對此,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引入趣味游戲,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使教學事半功倍。文章就趣味游戲教學的重要性展開分析,并對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趣味游戲提出幾點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趣味游戲;小學數學;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22)12-0249-03

小學數學知識雖然較為簡單,但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因此難以在短時間內迅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這就導致他們對很多知識的認知較為模糊,缺乏將其與現實直接聯系的能力,因此很難實現高效學習。為此,教師要加強對趣味游戲的運用,為小學生營造全新的課堂學習氛圍,激發其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習主動性,打造多樣化趣味課堂。

1? ?趣味游戲教學的重要性

研究證明,當勤奮感高于自卑感時,學生就會獲得能力,反之則會陷入被動學習的狀況。同時,小學是教育的起步階段,學生比較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有著較強的求知欲。如果數學教師在這一階段中能夠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展開有效引導,那么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就會大大提升,學習效率也會顯著提高。教師基于此展開后續引導,學生的能力也會得到更好的培養與發展[1]。游戲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人類娛樂活動,借助游戲對學生進行教育,并傳授相關經驗和技巧,能夠真正地落實“寓教于樂”的教學要求。

2? ?趣味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 提高教學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數學課堂的教學氛圍較為枯燥,加上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又很短,教學效果也就很不理想。而合理運用游戲教學法,在游戲中融入數學符號和公式,可以為數學教學增加趣味性,學生的注意力也能夠更好地被趣味游戲所吸引。相對于機械記憶和傳統教學法來說,應用趣味游戲能夠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2]。

如在學習“表內乘法(一)”一課時,為了加強學生對表內乘法的理解,提高對乘法口訣的熟練運用度,教師可以在課堂中設計趣味游戲。首先,教師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寫有0~9不同數字的面具,并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讓每個小組內的學生來分別扮演數字0~9,由教師說出乘法算式,并讓對應數字的兩個學生組合在一起,說出乘法口訣和結果。

如教師說出6×8,戴著數字6和數字8面具的學生就要湊在一起,并大聲說出:“6乘8等于48”。學生說對了,教師要給予學生鼓勵,說錯了則要接受一定的懲罰。學生在參與這類游戲的過程中,主動性和積極性都得到了有效調動,教師的教學效率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其次,為了進一步引導學生的思維,加強對知識的鞏固,教師應站在指導者的角度圍繞乘法口訣設計小組競賽,讓學生展開組間競爭。學生為了獲得比賽的勝利,也會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口訣的記憶中來。由此,學生可以熟練掌握乘法口訣,教師也能達到教學目的。

2.2? 增強課堂互動性,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

素質教育中,教師的教學任務不再是簡單地向學生傳遞知識,而是以指導者的身份與學生展開互動,啟發其思維,使其主動學習。引入趣味游戲能夠為學生打造一個輕松、愉悅且互動性強的教學氛圍,為師生交流創造更多的機會。在愉悅的教學氛圍中,學生的學習思維也更容易被激活,從而實現個性化發展[3]。

如在學習“長度單位”一課時,為了幫助學生認識長度單位,了解換算規律,教師在課堂中要設計趣味游戲,并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供更多的機會。首先,在講解完米、厘米的概念后,教師以多媒體輔助開展動態教學,設計“你能在括號里填入適合的長度嗎”這一游戲。期間,教師用多媒體展示馬拉松比賽圖片,并提出問題:“馬拉松比賽全長42.195( ),括號里應該填什么長度單位呢?”“應該是千米,馬拉松比賽非??简炄说哪土??!薄皯撌敲?,米比厘米和毫米要長?!蓖ㄟ^以上學生的回答,教師可以意識到,學生對于米、厘米等常用的長度單位概念掌握較好,但對千米等不常用的長度單位存在認知模糊的問題。為此,教師則可以適當調整教學重點,繼續追問:“校園中五星紅旗的旗桿高12.5( ),括號里應該填什么長度單位?”學生經討論后一致認為括號中應添入“米”,通過對比和分析,學生認識到馬拉松比賽應該用千米來衡量,從而對千米的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其次,教師在游戲結束后,應引導學生利用直尺測量實物:“同學們能不能用直尺測量一下數學書封面的長是多少?寬是多少呢?”學生動手操作、進行測量后回答:“書的封面長20多厘米,不到21厘米;書的封面寬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而書的厚度不到1厘米?!痹俅?,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精確地表示數學書的長和寬呢?”接著用電子課件引入毫米這一長度單位,通過引導學生交流和進行實物對比,教師使學生認識到毫米的含義。最后,教師繼續提問:“1厘米和10毫米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學生通過觀察直尺后發現1 cm=10 mm,由此加強對毫米的認識,并了解到厘米與毫米的換算關系。

2.3? 提升教學情感性,構建高效課堂

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其產生學習的內驅力,是教師需要解決的問題[4]。在教學中投入情感,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合理設計并運用趣味游戲,能夠建立更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創造和諧、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用,從而激發其學習興趣,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如在教學“認識時間”一課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在課堂中合理設計游戲。首先,教師要借助多媒體來創設生活化情境:明明說:“我做完作業后才去踢球?!睍喳愓f:“明明,10:30我們還要一起去看木偶劇?!弊詈竺髅?點完成了作業(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表示7:45,9:15,10:50三個時間的鐘表)。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明明最可能在哪個時間去踢球?”進而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展開分析:“明明9點做完作業,10:30要去看木偶劇,那么他踢球的時間一定不是7:45和10:50?!薄坝门懦▉砼袛?,9:15去踢球的可能性最大?!薄懊髅鲬撌?點做完作業,9:15踢球,10:30去看木偶劇?!苯處熞獙W生的分析進行指導,針對正確的分析要給予鼓勵和肯定,針對錯誤的分析則要及時糾正和指導。這樣學生才能在游戲中獲得成就感,進而主動參與后續教學活動?;诖?,教師還應設計每日作息時間表,鼓勵學生將每天起床、上學、吃午飯、放學、回家、看電視、吃晚飯、睡覺的時間都填入到表格中,與同桌之間互相提出問題并解答,加強對時間的認識和理解。這能夠為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和探究提供機會,使數學教學真正成為知識互動、情感溝通的有效方式,讓學生學有所得,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2.4? 提高導入有效性,吸引學生專注力

在數學教學中精心設計導入環節,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后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那么如何有效完成新課導入呢?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教師可以采用游戲教學法,在課堂初始階段為學生創設有趣的游戲,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更主動地參與到后續學習活動中[5]。值得注意的是,課堂導入方法有很多種,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合理選擇。

如在學習“100以內數的認識”一課時,為讓學生認識100以內的數字,教師首先要在課堂導入環節中讓學生列舉出自己喜歡的水果或是顏色,列舉的事物要以個位數來限定修飾,如3個香蕉、5個蘋果、9個獼猴桃等。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進行顏色或數量的增減,使學生對100以內的數字有更直觀的認識。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中借助多媒體展示特定的圖畫,如10只羊、50只兔子、30只梅花鹿等,并設計小組競賽游戲,鼓勵學生描述出圖片中的內容,并突出其中的數字,以便調動學生的競爭意識。這樣一來,學生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100以內的數字,提高對知識的靈活應用度。為了進一步鍛煉學生的思維,幫助他們掌握加減法運算規律,教師可以先列舉相應的圖片。如講解50-30這一減法算式時,教師可以先展示50個蘋果的圖片,鼓勵學生數一數、查一查,再拿走30個蘋果,讓學生查一查還剩下多少個蘋果。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將個位加減與十位加減聯系起來,引導學生觀察5-3與50-30的聯系與區別,通過對比和知識遷移實現自主思考??傊?,教師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和重點來設計相應主題的趣味游戲,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后續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2.5? 強化趣味練習,鞏固學生基礎能力

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通常以設計習題、課堂提問等方式來檢驗學生的數學水平,這種模式雖然可以督促學生主動在課下開展數學練習,但卻無法讓其認識到數學學習的本質和內涵[6]。換句話說,這種模式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未被有效調動。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創新教學形式,利用游戲來強化練習的趣味性,達到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的目的。

如在學習“時、分、秒”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熟悉“時、分、秒”之間的換算關系,教師可以設計趣味游戲來強化練習。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創設游戲情境:“小明從家走到麗麗家要用多長時間?”教師要先用電子課件展示兩個鐘表,讓學生觀察時針和分針的變化,加強對“時、分、秒”的理解,并引導學生討論。然后假設小明從家出發時時針指向7,分針指向6,到麗麗家后時針指向7、8之間,分針指向9。學生在假設的基礎上展開積極討論:“小明7:30從家出發,7:45到達麗麗家,分針一共走過三個大格,每個大格可以分為5個小份,一共用時15分鐘?!薄白屑氂^察,發現鐘面都是7時多,可以直接通過45-30得出小明用了15分鐘?!蓖ㄟ^這個游戲,學生可以加強對鐘表的認識,懂得認讀時間,對時間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也有更深入的理解。之后,為了讓學生對時間長短有進一步的認知,教師可以再設計“估時30秒”游戲,以小組為單位,小組中一人計時,其他學生閉上眼睛,坐在座位上,認為過了30秒就可以將手舉起。計時的人需要核對時間,記錄每人估計的30秒實際上是多長時間。小組之間比一比,看誰估得最準,并請估得最準的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么估計的。這樣一來,學生可以在分享與交流中對時間產生更深刻的認知。在趣味游戲的驅使下,學生會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他們的專注力也會大大增強,對知識的感悟也會有所增加,這對提高課堂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總的來說,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趣味游戲,對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合理有效地運用趣味游戲,能夠營造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對提高教學質量有著關鍵作用。在設計趣味游戲時,教師要從學生角度出發,結合教學內容綜合考慮,并在游戲中引導和啟發學生,使課堂教學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鄒軍文.以趣導教,游戲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策略[J].天津教育,2020(36).

[2]徐永發.農村小學數學趣味教學的策略分析[J].數學教學研究,2020(6).

[3]史海亮.創設有效教學情境? 激活數學發展課堂[J].新課程,2020(47).

[4]胡娟娟.小學數學趣味游戲教學的有效做法[J].家長,2020(31).

[5]趙文兵.趣味教學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增添魅力[J].讀寫算,2020(30).

[6]閆曉芳.淺談小學數學趣味游戲教學的有效做法[J].學周刊,2020(31).

【作者簡介】

宋慧翔(1985~),男,漢族,浙江杭州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

猜你喜歡
趣味游戲應用策略小學數學
利用游戲,增強小學語文教學效果
小學低年級游戲教學方法之研究
小組活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技校制冷專業課程一體化教學探析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應用趣味游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