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的家園共育有效策略

2022-05-15 01:22楊非飛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11期
關鍵詞:家園共育雙減策略

楊非飛

摘要:在幼兒教育中,幼兒園和家庭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在“雙減”背景下的家園共育是幼兒教育的關鍵問題,是提升教育水平的重要方式。教師要積極探索適應時代發展的家園共育有效策略。

關鍵詞:教師;家園共育;策略

隨著時代的發展,家園共育在每個階段都會出現新的問題,在“雙減”背景下的今天,家庭作為幼兒教育過程中的特殊力量,備受關注。在教育實踐中發現家園協作存在一些誤區,影響著幼兒教育的發展與提升。

一、“雙減”背景下家園共育存在的問題

(一)家庭教育觀念固化

1.消極教育觀念。認為幼兒應完全順其自然發展,不干涉不參與。

2.強制的教育觀。認為幼兒是歸屬自己的私人物品,把成人的思想完全寄托在幼兒身上,態度強硬。

3.傳統的兒童觀。只重智育,忽視德育和體育,輕視幼兒的全面發展,不注重幼兒興趣的培養,教育形式單一。

(二)家庭教育指導性弱

1.局限性大。幼兒園由于受條件與綜合因素的制約,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單一,大多采取口頭形式進行,比較隨意,往往不夠確切,缺乏科學性。

2.時效性差。幼兒園工作繁雜細碎,對于家長隨時出現的問題往往不能及時給予指導幫助,日?;A的指導方式效果欠佳。

3.針對性弱。不同層次的家長和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需要指導的內容存在差異,幼兒園的指導內容大多缺乏針對性,未能有效解決家長的實際需要。

(三)家長和幼兒園之間的分歧

1.幼兒園應是重知識的傳授還是重能力的培養。

2.幼兒園作為學前教育機構,過多地要求家長,忽視家長教育觀念與能力的提升。

3.家長教育觀念陳舊,輕視幼兒教育,家園共育實施困難。

4.家長對幼兒園不了解,導致與班上教師產生矛盾,影響幼兒日常教學和良好氛圍營造。

(四)教師對家園共育的認識局限

1.教師對家園共育的認識淺顯。家園共育是新時期體現科學教育觀的一種教育理念,這方面教師有一些認識,但在實踐工作中家長還是處于被動的狀態。

2.缺乏與家長溝通的有效策略。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中,要注意技巧,但技巧不是圓滑,一味的討好家長,是真誠與家長交流,避免產生誤解,影響家園溝通的效果。

3.教師專業水平和指導家庭教育的能力有待提高。在家園共育中,家長要反思,教師更要反思。

二、“雙減”背景下家園共育的有效策略

(一)轉變教師觀念,明確角色定位

在家園溝通過程中,教師與家長是教育伙伴,其關系是平等的。因此,教師應恰當進行自身的角色定位。

1.服務者:首先要明確教育是一項服務性的工作,幼兒園的工作要服務于家長服務于社會。

2.合作者:教師以平等的身份和家長交流,用心做好幼兒教育。

3.指導者:面對家長,教師是服務者、合作者,也是指導者,因為相對于家長來說,在教育方面教師既有專業知識,也具有一定的理論與實踐經驗。

(二)采取有針對性的家庭教育指導措施

1.更新家長理念,培養幼兒全面發展

引導家長更新觀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尊重幼兒個體差異,重視培養幼兒健康的心理素質、健全的人格、強健的體質與良好的性格品質,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2.有針對性的與家長溝通

(1)面對重養不重教的家長,采取勤關注多交流的指導方式,讓家長認識到幼兒的成長需要教養并重。

(2)總是一味把責任推給學校的家長,應采取宣傳育兒知識、多幫助家長,讓家長領悟家園共育的必要性。

(三)提高教師家庭教育指導的能力

1.通過有針對性的與家長溝通,提高家庭教育指導的適宜性。

利用合適的時機,主動與家長溝通,把幼兒的成長點滴反饋給家長。在了解家長需求的基礎上,對于家長在教育中的一些問題,在日常溝通中有目的的與家長交流,并及時向家長介紹一些新的理念和方法。

2.深入進行家訪,傳遞科學教育方法

有目的的開展家訪工作,深入幼兒家庭解決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3.通過家長開放活動,讓家長了解幼兒園

在每次活動開始之前,首先向家長介紹活動的目的和計劃,家長需要配合的方面等,指導家長在活動過程中如何觀察幼兒。

4.開辦家長學校,更新家長的教育觀念與方法

(1)通過問卷和日常溝通了解家長的需求,找出家長關心的問題,定期開展專題講座。

(2)專題討論:要提高家長的育兒水平,轉變觀念是關鍵。幼兒階段分為“教什么?”“如何教?”“何時教?”作為家園研討的問題,開展專題討論。

(四)發揮班級在家庭教育指導中的核心作用

1.組織形式多樣的班級親子活動

幼兒園親子活動是受家長歡迎的一種活動形式,不僅能鍛煉幼兒的綜合能力,也能讓家長直接了解幼兒在園的活動情況。

2.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家長進課堂”活動,合理利用家長資源

根據幼兒綜合發展的需要,請不同職業或有特長的家長來園給幼兒組織活動,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有利于家園共育的順利開展。

(五)利用現代化手段提高家庭教育指導的及時性與針對性

1.利用家庭教育錄像、VCD等,有針對性的對家長進行指導

對于家長存在的普遍、典型的教育問題,可以購買專業的教育指導機構錄制的錄像,進行必要的指導。

2.借助網絡平臺為家長提供交流學習的空間

目前,幼兒園網站的運用十分普及,為了方便部分現代化家長及日常無暇與教師交流的家長群體,可以在幼兒園網站設教育園地,把教育前沿訊息、育兒觀念、教師觀察記錄等內容發布到欄目里,供大家按需學習、討論研討。

(六)發揮社區優勢,拓展家庭教育指導途徑

聯合社區開展一系列家庭教育活動,如:在社區定期開設“家庭教育咨詢臺”,由教師輪流執崗,為社區居民免費發放家庭教育報刊,張貼“家庭教育標語”,組織排練“家庭教育小品、話劇、文藝晚會”等娛樂性活動,寓教于樂,潛移默化的提高家庭教育能力。

三、小結

家園共育是“雙減”背景下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在家園共育的開展中,教師要積極學習參與,了解在家園共育中雙方的關系和合作地位,并積極開展各類的家園共育活動,從而提升家園共育的效果,建立雙方合作交流機制,幫助幼兒更好地成長。在家庭教育經驗日益更新的“雙減”背景下,要不斷研究探索,使家庭教育指導途徑緊跟時代步伐,符合家長需求,有效促進家園共育,從而提升幼兒教育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馮曉霞新《綱要》與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2003.8.

[2]陳會昌《家長與幼兒園同行》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

[3]李生蘭《幼兒園與家庭、社區合作共育的研究》華東師大出版社2003.

猜你喜歡
家園共育雙減策略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傳統節日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實施初探
家長助教對促進幼兒園課程開發的研究
淺談小班幼兒良好習慣培養之方法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