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中生物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結合

2022-05-15 01:22王丹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11期
關鍵詞:有效結合高中生物心理健康

王丹

摘要:高中階段生物知識的學習在高考中占據比較重要的比重,學校教師和家長過于重視孩子的考試分數,忽視了生物作為一門自然學科的價值所在。實際上高中生物課程對于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教師在對學生傳授所學知識的同時,也應該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從而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素質,讓學生及時利用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進行心理問題的解決。

關鍵詞:高中生物;心理健康;有效結合

高中階段的生物知識學習其實是對學生進行青春教育,緩解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壓力,引導學生學會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自主調節。高中階段處于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的身心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同時也會遇到不同類型的心理困惑,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及時的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高中生物作為一門比較重要的學科,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幫助學生調整心態,教師可以通過生物知識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疏導,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一、優化教學內容,擁有健康心理

高中生物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根據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相關模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深層次的研究生物課堂的教學內容,在整合教學模式的過程中,讓學生在全新的學習情境中,進行互動交流。這樣不僅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習的生物知識,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激發學生對于生物知識探究學習的興趣。這需要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知識教學之前,需要進行教學內容的優化整合,讓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進行所學生物知識的探究學習,提高學生的生物課堂學習效果。例如:教師在對學生教學“細胞的生命周期”時,可以從心理健康的角度出發,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教學。在我們人體當中細胞既有對人體發展有利的一面,同時也會在繁殖的過程中出現病變的細胞,這就需要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保持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把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科學的對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結合教材內容進行問題的解答。這樣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之下,深入的掌握所學習的生物知識,同時還能夠形成健康的心理,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的內容,讓學生形成全面發展的心理品質。

二、分工合作教學,培養學生信心

高中階段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有自己內心獨特的想法,學生的負面情緒和心理產生往往與課堂學習知識有關,尤其是在一些實驗課程的學習中,學生會由于自己實驗操作失敗,或者是沒有觀察到實驗結果,會產生挫折心理。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實驗課程學習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小組內的每個成員要分工合作,按時按量的完成自己的實驗任務,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只有學生之間完美有效的配合才能夠得出準確的實驗結論。學生在實驗學習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學習生物知識的自信心也會大大提高,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例如:教師在對學生教學“食品加工與食品安全”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對于所學習的知識有積極探究的欲望,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中常用的發酵粉進行實驗探究。引導學生利用假期分小組進行合作探究,可以讓居住比較近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進行實驗的觀察,這樣學生就能夠觀察到生活當中常見的食品發酵的現象。學生也會由于自己在實驗過程中積極努力而觀察的實驗現象感覺到興奮,能夠讓學生明白生物知識在生活中的價值。

三、結合生物內容,培養抗挫能力

高中階段學生在生物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追求成功,但是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學會承受挫折。在生物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設法培養學生的抗挫能力,這樣的教育讓學生在今后的未來人生道路上遇到挫折的時候,不至于失去方向,對生活保持自信心。在生物科學的發展過程中,科學家往往經歷了非常多的挫折,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進行生物學家人生經歷的介紹。讓學生感受到生物學家遇到困難堅持不懈的勇氣,培養學生戰勝困難的毅力,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堅忍不拔的進行困難的克服,同時提高自己學習文化知識的耐受力。例如:在生物學領域有非常著名的遺傳學奠基人孟德爾,他在發現生物結論的時候,整整經歷了8年的努力,才發現并且揭示出分離規律和自由組合規律。但是他的這一發現在當時并沒有受到人們的重視,在很多年之后他的研究成果才被人們所發現,遺傳學的發展才有了突出的進展。

四、生物教師要尊重學生自尊心理,用恰當教育方式

師生關系會直接地影響教育質量。身為生物教師,要改變傳統的尊師重道的思想理念,教師與學生成為友好的師生關系,教師需要呵護高中生的自尊心,對高中生的教育要采取恰當的教育方法。教師應該在高中生的生活學習中,要多鼓勵學生,不應該抓住學生的錯誤或缺點進行不斷地批判,這樣會嚴重地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教師采取了不正確的教學方式,會使學生有嚴重的逆反心理,這樣會非常不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生物教師要細心地觀察高中生的心理變化,要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教師要對學生的生活與心理問題進行疏導。比如:教師要對教學中回答錯誤的高中生進行安慰,也需要對學習不積極的學生進行鼓勵,為不自信的學生進行鼓勵,采取知心談話的方式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疏導,這樣才能使教師在學生心理有重要意義。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受溫暖,可以讓學生在生物課堂上更好的學習。

五、教師要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開展有關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動也是提高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高中生物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開展這類型的教育活動具有顯著提高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例如,在高中生期末考試結束之后,教師組織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或者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演講比賽等。這樣不僅能夠激勵高中生主動參加演講比賽,還能夠專門針對學習成績不夠理想的高中生進行鼓勵和幫助,也可以根據考試成績來參加演講比賽并且從演講比賽中尋找成就感。對此,在某種程度上會對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帶來不良情緒,這樣能夠避免出現心理疾病。另外,學生可以通過聽演講內容對心理健康所出現的疑惑進行解決,并且采用最有效的方式。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之下,高中生物教師需要有效結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切合起來對學生展開知識的教學。并且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內容的整合,構建高效率的生物課堂。在生物理論知識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滲透,讓各個層面的學生都能夠提高學生的生物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在良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圍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高中生物教師需要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提高新時代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束磊.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分析[J].山西青年,2020(2):172,190.

[2]司燕.高中生物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科普童話·新課堂(上),2020(12):49.

猜你喜歡
有效結合高中生物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探索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基于人際交往的心理健康課程
探討小學班主任管理與語文教學的有效結合
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綠色生物實驗
實務工作中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有效結合的途徑研究
高中生物解題教學中應用化學知識的可行性研究
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