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性訓練對提升初中學生中長跑成績的實踐研究

2022-05-15 21:33賴華星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2年53期
關鍵詞:功能性訓練初中學生

賴華星

【摘要】為探討功能性訓練對提升初中學生中長跑成績的可行性,本研究運用文獻資料法、實踐研究法、數理統計法、對比分析法等方法,選取廣州市綠翠現代實驗學校和貴州省甕安草塘中學2020級共1189名初二學生,先隨機抽樣其中85名學生進行FMS測試評估,隨后在一個學年的體育課堂耐力跑項目訓練中加入功能性訓練,并在實驗前后兩次測試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的成績。另選取兩間學校2019級共1163名學生作為常規訓練組,并選取這屆學生初二同時期測試成績作為對照。經過數理統計分析對比,結果顯示:兩種訓練方法均使初中學生中長跑成績(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得到明顯提升,但功能性訓練提升效果更為顯著。而且FMS測試可有效評估動作穩定性和預測受傷風險。因此,在體育課堂耐力跑訓練中加入功能性訓練,能有效提高初中學生中長跑成績和跑步經濟性,可在學校體育課堂耐力跑訓練中廣泛推廣。

【關鍵詞】功能性訓練;初中學生;動作功能;中長跑成績;FMS測試

一、研究目的

功能運動篩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是一種評估個體運動模式、綜合評估運動能力和穩定性的損傷風險篩查工具。FMS由7個動作測試組成;每個評分都基于動力學鏈內的運動模式、兩側之間的不對稱性和補償運動。FMS作為傷害風險預測指標的有效性已在多項研究中得到證實。尹軍在《身體運動功能訓練為中小學生體育教學助力》中認為,FMS測試中的7個動作是根據人體動作發展規律提煉出來的,中小學生完全可以完成。通過進行實驗研究,采用功能性訓練方法進行教學極大地豐富了體育教學的手段和組織形式,得到了學生的肯定,并能極大地增強學生對于體育課的運動興趣。

FMS得分低跑步者存在一定的跑步損傷危險因素,更容易受傷。郭慧鑫等人揭示高FMS得分對優秀中學生田徑運動員的長期表現有積極影響。由于FMS得分高的運動員很少受傷,所以他們可以不斷進行訓練并提高耐力跑成績。FMS為功能動作能力設定了一個基準線。動作篩查的主要目標就是快速找到需要解決的疼痛或受限問題。

所謂“功能性訓練”,就是指在訓練過程中盡可能采用與跑步姿勢接近的動作進行訓練。例如,針對腳踝、膝關節、髖關節等身體部位,通過諸如靜力性訓練、離心性訓練、重心轉移功能訓練、協調性訓練等方法,獲得的力量、耐力和穩定性的提高,更流暢地應用于真實跑步中,從而改善真實跑步的動作模式。

為探討功能性訓練對初中學生動作功能和中長跑成績的影響及推廣的可行性,下面,筆者選取了廣州市綠翠現代實驗學校和貴州省甕安草塘中學開展了實踐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教材和運用知網(CNKI)以“功能性訓練”“中長跑”“功能性訓練中長跑”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其中,以“功能性訓練”為關鍵詞檢索到2394篇文章;以“中長跑”為關鍵詞檢索到6677篇文章,以“功能性訓練中長跑”為關鍵詞檢索到38篇文章。對相關概念進行系統的分析和整理,為本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2.實踐研究法

(1)實踐對象:研究選取廣州市綠翠現代實驗學校和貴州省甕安草塘中學2020級共1189名初二年級學生作為實驗對象。其中,廣州市綠翠現代實驗學校男生395人、女生367人,合計762人;貴州省甕安草塘中學男生207人,女生220人,合計427人。

(2)實踐時間: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在體育課中長跑項目訓練時進行。

(3)實踐步驟:分別在廣州市綠翠現代實驗學校和貴州省甕安草塘中學選取初二年級學生作為實踐對象。分別進行中長跑成績(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的測試,作為原始數據。

實踐對象通過功能動作篩查(FMS),發現功能動作靈活性和穩定性的功能不良規律,有針對性地做出功能性訓練方案。方案設計為一周兩次,每次10分鐘左右。施加在學生日常的體育課堂耐力跑項目訓練中。

通過為期一學年的訓練,再次測試學生中長跑成績(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得出實驗后數據。通過實驗前后數據比對,得出學生中長跑成績的提升率。

3.數理統計法

運用軟件SPSS19.0和EXCEL對測試數據進行匯總、整理。描述性統計以每個基線測試的平均值±標準差和平均百分比變化進行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來評估功能性運動組和傳統運動組之間的基線組間差異,配對樣本T檢驗來確定每組的前后組內差異效應。使用Shapiro-Wilk檢驗基線變量分布的正態性,使用Levene檢驗兩組方差齊性。雙尾檢測Alpha水平設為p < 0.05,以確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根據Cohen量表計算效應量。計算效應量使組間差異得以量化。效應量分別為微不足道(<0.2)、小效應(0.2-0.6)、中等效應(0.6-1.2)、大效應(1.2-2.0)及超大效應(≥2.0)。由此推斷,當組內均值的差異不大于0.2倍標準差時,差異是微不足道的。所有分析使用SPSS軟件包(IBM SPSS version 21.0, Chicago, IL, USA)進行。對實踐研究前后獲得數據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簡明反映數據之間的相關性,為研究結果分析提供數據支撐。

4.對比分析法

(1)對比對象:選取廣州市綠翠現代實驗學校和貴州省甕安草塘中學2019級學生共1163人作為對比對象。其中,廣州市綠翠現代實驗學校男生432人、女生349人,合計781人;貴州省甕安草塘中學男生192人,女生190人,合計382人。

(2)對比方法:選取兩校2019級學生初二同時期中長跑成績的提升率,與實驗組2020級學生初二中長跑成績的提升率對比。檢驗實驗組的成效,探究通過功能性訓練能否有效提高初中學生的動作質量,跑步經濟性和中長跑技術,促進中長跑運動成績提高、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

三、結果與分析

1.FMS測試

(1)功能動作篩查(FMS)

FMS由7個功能動作組成,用于評估不同的基本運動模式。參與者以平衡順序完成組件測試,包括深蹲、跨欄步、直線弓步、肩部靈活性、主動直腿抬高、軀干穩定性俯臥撐和四足旋轉穩定性測試。7個成分測試中的5個通過測量測試的兩側來評估不對稱。如果左側和右側存在差異,則該成分測試的不對稱性被注意到,2分中較低的被包括在FMS綜合分數中。除了7項測試外,FMS還包括3項用于評估疼痛的清除測試:肩內旋和手放在對肩上的外展,俯臥位下的腰椎伸展,四足動物的腰椎末端屈曲。清除測試的疼痛導致肩關節活動度、軀干穩定性俯臥撐或旋轉穩定性測試得分分別為0分。參與者在沒有參與前熱身的情況下完成了所有的測試。根據運動的質量,對每個組件測試進行順序評分(0到3分),3為最高分數。2分表示參與者需要某種形式的補償或無法完成整個動作。如果一個人在整個動作中不能保持動作姿勢,在測試中失去平衡,或者沒有達到2分的最低標準,就給他1分。在任何FMS組件測試或任何清除測試期間的疼痛表明得分為0。所有參與者被允許進行3次分量測試,并記錄最高得分。將組件測試的分數相加,得到從0到21分的綜合分數,其中21是最大的綜合分數。

(2)功能動作篩查(FMS)測試

表1和表2總結FMS抽樣評估的及格和得分分布情況,以及對稱性差異分析?;诔闃臃治鼋Y果,制訂針對性的功能性訓練方案。

表1可以看出,具有29.4%的受試者FMS評估出現不及格現象,70.6%的受試者不具備身體動作功能障礙。

表2清楚列出各個動作模式得分分布與對稱性差異,在跨欄步、直線弓步蹲、主動直腿上抬和旋轉穩定性出現疼痛少數陽性案例,跨欄步和旋轉穩定性的對稱性動作模式出現1分的案例居多,旋轉穩定性達3分只有兩例。動作得分則肩部靈活性最高(2.6±0.7)而旋轉穩定性最低(1.7±0.6),表示肩部功能動作完成較好而旋轉核心的穩定性較差。而在對稱性得分差異分析中,右側主動直腿上抬得分顯著高于左側(2.5±0.6 vs 2.3±0.7, p<0.001)。

2.功能組與常規組耐力跑測試

兩間學校的兩屆學生,同樣是在讀初二階段,都通過一學年的體育課堂中長跑訓練,并在訓練前后各進行一次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測試作為測試成績,最后進行比對分析。其中功能訓練組1、常規訓練組1為:貴州省甕安草塘中學功能訓練組與常規體育課組的參與者;功能訓練組2、常規訓練組2為:廣州市綠翠現代實驗學校功能訓練組與常規體育課組的參與者。表3顯示了兩學校的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干預前后的中長跑結果變量。

數據以平均數±標準差表示,所有檢驗符合正態分布; p值為配對樣本T檢驗;百分比差異:絕對均數差/基線均值;90%CI:90%置信區間

表3的組內比較分析顯示,從訓練前到訓練后,所有結果變量均得到顯著提高(p=0.02——p<0.001)。除了零假設p值的前后測組內比較,效應量和標準化均數差也被作為比較組間效果的量化數值??偣δ苡柧毥M前后測的成績提高明顯優于總常規訓練組(效應量:0.85 vs 0.63)。男子1000米耐力指標中,兩功能訓練組均優于常規訓練組(效應量:0.98-1 vs 0.5-0.79),而在女子800米中,功能訓練組1明顯優于常規訓練組1(效應量:0.58 vs 0.17),而功能訓練組2與常規訓練組2誘導相似的成績提升(效應量:0.83 vs 0.81 )。結果表明,施加功能性訓練組能有效改善男女子中長跑,并且效果優于常規訓練組。

四、結論與建議

1.功能性動作篩查(FMS)可有效評估動作穩定性和預測受傷風險。FMS測試由七個人體基本測試動作組成,主要用于評價受試者機體的靈活性和穩定性情況。實踐證明,FMS測試中的7個動作,初中學生完全可以完成。受試者在測試中按順序完成7個測試動作,測試者可以快速發現受試者基本動作模式和基礎運動能力的不足,但功能性動作篩查不是訓練的手段和方法,只是一種評價和發現學生基礎動作模式和舉出運動能力不足的工具。

2.在常規的體育課耐力跑訓練中適當加入功能性訓練,能有效改善學生踝、膝、髖、腰等部位的身體功能,提高學生跑姿的規范性和穩定性,從而獲得良好的跑步技術和身體姿態,從而使跑步經濟性得到了改善,最終使學生的中長跑成績得到提高。同時,重視學生身體功能訓練,能有效保護學生身體的生長發育,減少運動損傷,保護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Teyhen DS.The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a reliability study[J].Journal of orthopaedic & sports physical therapy,2012:530-540.

[2]Parchmann CJ.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and athletic performance[J].The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2011:3378-3384.

[3]Cohen J.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R].Academic press,2013.

[4]Hopkins WG.Progressive statistics for studies in sports medicine and exercise science[J].Med Sci Sports Exerc,2009:3-13.

[5]李勝紅.功能性訓練手段對大學生基本運動能力影響的實證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8:43-44.

[6]徐翠麗.功能性體能訓練干預對大學生中長跑影響的實驗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47-48.

[7]郭慧鑫.功能性訓練對中學生體能發展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37-38.

[8]尹軍.身體運動功能訓練為中小學體育教學助力[J].體育教學,2018,38(01):31-32.

責任編輯 胡春華

猜你喜歡
功能性訓練初中學生
幼兒運動功能性訓練效果研究
功能性訓練在武術基本功訓練中的結合與應用探討
系統論視角下的運動鏈、鏈反應及功能性訓練再認識
推陳出新:談功能性訓練在中學體育教學當中的應用有效性分析
初中體育學習過程中學生體育技能評價能力發展的實驗研究
初中學生語文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淺析
培養初中學生自信心與英語教學的相關性
淺析冰球運動員體能訓練方法
培養初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嘗試
功能性訓練對網球正手擊球動作影響的理論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