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審美意識角度淺析如何在中學美術教育中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

2022-05-16 10:08王偉祥朱昌森
錦繡·上旬刊 2022年2期
關鍵詞:審美意識傳統文化

王偉祥 朱昌森

摘要: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數千年歷史和文化的沉淀,是滾滾歷史長河中的瑰寶,而美術作為其表現形式之一,承載著巨大的文化價值和精神力量。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我們要在教育的重要階段即中學美術教育階段,從提高學生審美意識的角度入手,不斷豐富和完善學生的美學認知,使其感受到傳統文化背后深沉偉大的力量,進而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使其代代相傳,歷久彌新,永遠煥發出璀璨的光芒,在美術教學中更好地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關鍵詞:傳統文化;中學美術教育;審美意識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美術教育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而中學美術教育的意義也不僅僅是讓中學生接觸藝術作品和了解美學,而是通過教學和欣賞的過程讓中學生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中美的力量并有所啟發,樹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但是它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許多問題,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并解決,從而使我們在不斷地學習和創新中推動中學美術教育朝著更良好的方向發展。

一、中國傳統文化中審美意識的體現及中學美術教育培養學生審美意識的重要性

1.1傳統文化中體現的審美意識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歷朝歷代都有其光輝燦爛的部分,以明清瓷器為例,分析其中所體現的審美意識和人文價值,有益于我們更深入的了解傳統文化。隨著社會經濟的空前繁榮,人們對于文化產品的需求增加,手工業的快速發展等助推了瓷器的繁榮,題材和紋樣也呈現出復雜性和多樣性。瓷器的發展歷經幾朝在明清時期達到到巔峰,它代表的是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的結合,是大眾審美與文人情懷的雙重體現,從中可以窺探到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的絢麗多姿和人民智慧的巨大力量。

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從古老神秘的青銅器,到精巧絕倫的漢代工藝品,到神態恣意的唐代陶俑,再到說不完道不盡的宋元山水畫,美在傳統文化中積淀下來,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這是人民對于線條的感知和美的感悟,是中華民族凝聚的勞動與智慧的結晶。這不僅僅是美,更是人們對生活與自然,苦難與命運,生命與宇宙的慨嘆,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思想與文化的凍凝。從中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中審美意識,我們要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從中汲取力量,應用在中學美術教育中,繼承、創新并發展,才能使其重新綻放出耀眼的光芒和新的力量。因此,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注重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對當代中學美術教育的發展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1.2提高學生審美意識的重要性

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是當下時代賦予的要求,也是美術教育發展的需要。美術教育并不僅僅只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藝術創作能力,更重的是要讓學生了解到美的力量,擁有創造美的能力,通過提高審美意識來豐富創造性思維,有利于實現人格的全面發展。通過對傳統文化進行了解和學習,增強文化自信,并更好地推動其傳承和發展。

1.2.1 提高審美能力,增強對美的認知

在美術作品中,形象與觀念是二而合一的,畫家通過具體的形象表達出思想感情和價值觀念,也通過形象展示給觀者。正是通過這種形象的又同時具有現實意義的美術作品展現出了人民的審美意識,作者展現出的美是同一的,但人們所感受到的美卻是不同的。通過對美術具體繪畫技巧的學習,了解其中的規律所在,并結合作品的創作背景進行欣賞,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使他們對美的概念和意義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和認知,有利于提高藝術情趣,豐盈精神世界。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審美能力,不僅會對其擁有更深入的認知,同時也推動著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1.2.2 健全人格,促進多元發展

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美育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美術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種,它雖然不像語數英等其他主科一樣,有著統一的衡量標準,但它在無形中實現了審美能力的提升,它像一門工具,可以幫助學生開拓思維,更好地投入學習和生活中去,并從中找到樂趣。而且發展美術教育與我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學理念相符合,注重學生的多元發展是我們始終堅持的教學宗旨。

1.2.3 增強文化自信,加強精神建設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根植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發展美術教育有利于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播。教師通過美術教育中關于中國古代美學各種知識文化和價值理念的講解,使學生擁有對傳統文化的初步了解,形成自我認知體系,并對其產生濃烈的熱愛,從而進行更深一步的學習和探索。這種反反復復的學習中洋溢著的熱愛和敬佩之情,在無形之中增強了文化自信,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倍感自豪。

二、中學在培養學生審美意識時存在的問題

2.1教學內容不夠深入

在中學美術教育中通常會存在一個誤區,認為中學美術教育不是專業的美術課程,因此教師對一些美術理念的講解不夠透徹,對一些傳統藝術作品的分析不夠深入。尤其是在中國傳統藝術作品講解的版塊,只賞析作品的構圖和色彩,而忽視了其最重要的創作時代背景。教師從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因素分析作品,有利于學生站在歷史的舞臺,更加切身地了解到其中所傳遞出的人文內涵。中華傳統文化因其深厚的歷史意蘊而偉大,忽視了其產生發展的必要背景,不僅是對歷史的不尊重,更無法使學生深刻理解中國傳統藝術作品以及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2.2教學過程缺少互動性

美術意識的培養不是一味地灌輸美學理念,而是要充分地調動學生情緒,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使其從內心自發地產生對傳統藝術產生強烈的興趣以及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在美術教學過程中,作品欣賞課往往采取PPT,板書,影像資料播放等教學形式,缺少互動性,容易出現老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學生卻出現走神犯困等現象。這并非是教師備課不充分以及課堂內容不夠生動有趣所致。要提高課堂的效率和學生的專注程度,需要教師通過開展師生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情緒。

2.3教學理念缺少創新

部分學校存在美術教學理念陳舊等問題,例如用繪畫的線條是否平滑生動和臨摹得是否準確無誤來評價學生的美學素養。繪畫通常是從臨摹開始,但是在教學中更要不斷引領和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創作,使藝術融入學生的主觀情感和思想內容。審美不是照搬,而是欣賞,是創造。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盡管是莎士比亞,也不能代替今天的作品?!彼囆g作品正是在不斷創作中才得以發展,匯成歷史的洪流,異彩紛呈。鼓勵學生從自己的審美視角創作性地發揮,不要拘泥于臨摹,不僅能夠改變學生對美術固有的理念,還對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和審美意識發揮著重要作用。

三、解決方案

中學美術教育雖然得到重視,但仍然存在著教學內容不夠深入,教學過程缺少互動性,教學理念陳舊等問題,需要我們充分重視并努力解決。教師需要在中學美術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繼承發展和鉆研創新,使學生感受到美的形式和美的意味,不斷地提高其美學素養和審美能力。

3.1深入教學內容

教師在進行美術作品賞析或美術理論教學時要注重多角度深層的講解,要做到能夠讓學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同時,教學內容不應該只停留在表面,要更加注重美術作品歷史文化背景的講解,讓美術作品變得有溫度,能夠讓學生切身地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并對中學美術教育這門學科擁有更加全面深刻的體會。

3.2加強教學互動

為避免學生在課堂上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和厭倦等問題,教師要充分開展課堂互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在賞析課上采取問答環節,循循善誘,引領學生學習,或者在繪畫課上主動幫學生修改繪畫作品并進行指導。與此同時開展剪紙,陶藝,創意手工等多項教學內容,在共同合作的過程中,既能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興趣,也有利于開拓學習視野,提高審美意識。

3.3創新教學理念

鼓勵教師不斷學習、研究和創新教學理念,做到與時俱進。在繪畫教學過程中,既要教會學生傳統理論知識和繪畫技巧,也要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創作和創新,使美術作品中帶有學生的想法和創意。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美術的熱愛,也有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

參考文獻:

[1]孫漢夫主編.中國民間博物館藏品 2015年度卷 1 瓷玉古珍博物館藏品卷[M].2017.

[2]楊銀巧,姜芬芬著.美術教育理論及其教學方法研究[M].2020.

[3]高文靜.中國藝術報 美術視點 從傳統服飾的復興看文化自信的增強[M].2021.

[4]淺析實現高中美術教育審美價值的有效路徑.聶琦.江西省萍鄉市蘆溪中學.

作者簡介:

王偉祥,出生年:1997年,性別:男,民族:漢族,籍貫:山東濟寧,學歷:研究生,職稱:21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版畫。

通訊作者簡介:

朱昌森,出生年:1980年,性別:男,民族:漢族,籍貫:山東省,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副教授,研究方向:美術學。

猜你喜歡
審美意識傳統文化
淺談情感在聲樂演唱中的重要性及表達
談高中美術教學滲透健康審美意識之優化策略
世紀末的贊歌——比亞茲萊插畫藝術風格分析
淺論日本文學中的“物哀”傾向
于堅文學作品中的審美意識價值體現
“圖書館+書院”公共文化服務模式探析
就陜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創意設計談幾點看法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