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加強基層生態環境應急能力建設的思考

2022-05-16 14:17林紅
錦繡·中旬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應急能力建設

林紅

摘要:隨著生態文明思想的進一步深入,人民對優美生態環境需求的增加,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顯得尤為重要。而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基礎,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也是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重要內容。離開科學、精準的生態環境監測數據信息,生態環境質量狀況分析、環境保護政策措施和科學管理決策的制定,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關鍵詞:基層生態環境;應急能力;建設

引言

生態興,文明興。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要直面問題、精準施策。近年來,海南省持續深化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針對突出問題著力推進農村生活配套以及污水、垃圾處理等設施規劃與建設。一系列關系民生的生態環境問題得到較好解決,保證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在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同時,也讓我們更深刻理解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辯證法。

1現階段我國基層生態環境應急工作面臨的困境

1.1應急管理的體制機制不健全

基層生態環境應急工作的落實,需要有科學完善的體制、機制作為先導,以確保管理人員迅速地解決工作中涉及到的各類問題,從而有效消除環境風險,提高區域環境應急能力。但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未形成健全的應急管理體系,與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中的要求還存在較大的差距,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應急管理能力的提升。尤其在處置跨區域環境污染事件的過程中,由于不具備高效的溝通協作機制和預警機制,致使區域間的信息互動性較差,無法第一時間發現不良跡象,只能在生態環境事件擴散至一定范圍時才得以被重視,但造成的損失將是不可挽回的。

1.2環境應急管理的法制不完善

我國基層生態環境應急管理工作的發展歷程較短,與之相配套的法制建設仍然處于不斷完善的階段,不能完全適應如今的實際工作所需。通過調查分析總結出,當前環境應急管理法制化建設的缺失主要集中在風險預警、環境損害評估、生態及經濟賠償這幾個方面,具體體現為法律條文不具備強烈的針對性,且管理較差的現象比較突出。如山西某一煤礦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突然發生了煤焦油泄漏事件。對此,當地環境保護部門提出的要求是:企業要盡早完成筑壩工程,以將環境污染控制在最小范圍內,正確在最短時間內消除污染,但水利部門卻認為在河道邊開展修筑等建設行為與《防洪法》中的要求嚴重不符。由此可見,若不能建立完善的法制體系,環境應急管理工作的實施必然會面臨極大的阻力,導致很多的突發環境問題不能得到及時地解決。

1.3少數人員思想認識出現偏頗

①重技術輕政治理論學習。一些專業技術人員片面地認為,監測技術不斷更新,新標準、新方法、新項目的學習都要與時俱進,沒有時間進行政治理論學習。恰恰相反,政治理論,是我們工作的指南針和方向標,是工作的重中之重;②把黨建與業務割裂開來,思想認識高度不夠。黨按照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選拔干部。在德與才的關系上,應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德與才都不可或缺,但德要放首位;③擔當作為不夠。生態文明建設使命光榮,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有些人員不同程度存在不愿擔當、不敢擔當等問題。

2提高我國基層生態環境應急能力的可行性策略

2.1加大環境風險排查和防范力度

在基層生態環境應急管理工作中,應秉持著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主要原則,采取多元化的手段識別隱藏的環境風險,由此達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在這方面,需要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其一,應對生態環境安全隱患實施動態化管理,安排專門的負責人展開對區域生態的調查,以便第一時間發現并消除事故隱患;其二,應及時確定重點需要防范的區域、流域,全面地掌握敏感環境的實時變化,避免環境污染再度惡化;其三,要用全視角分析國內外的突發生態環境事件,做好相關的資料采集和整理工作,從中總結出更適用于我國生態環境應急管理的措施及方法,結合區域特點做出相應的調整和補充,從而提升區域的環境應急能力。在此期間,需要針對全國范圍內的生態環境信息、環境監測數據、自然災害預警信息等進行詳細地研究,確保能從中了解到突發環境問題是否具備季節性、區域性等的特征,便于有針對性地開展環境風險防范管理工作,為區域經濟的穩定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2.2夯實基層生態環境應急管理基礎

想要提高環境應急管理能力,必須要把基礎打牢。其一,應盡快建立起完善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期間要根據頻發的、造成惡劣影響較大的事件類型,確定所需物資的種類及數量,為相關部門處置突發環境問題提供堅實的后備支持;其二,要快速組建起高水平的應急管理隊伍,成立專家團隊,以便實現各類突發事件的科學應對,在最短時間內解決環境問題。應急管理隊伍中應包括專業的事件調查小組、后勤保障小組、監測小組、應急救援隊、緊急防控隊伍等等,確保能有條不紊地處理好各項工作事務。而專家團隊則需要負責整個應急工作的指揮和指導,為應急管理活動的實施提供更多專業上的幫助,保證生態環境應急管理工作的有據可依;其三,應建立基于環境應急管理的技術保障體系,研究出切實可行的技術方案,以更科學先進的方式加快問題的處置。一方面需要編制專業性強的應急操作指南,明確重點管控的區域,設置科學詳盡的突發環境問題處置技術方案。另一方面,要積極運用計算機系統作為技術支持,實施對環境應急工作的動態化調控,以盡早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結束語

想要提高基層生態環境應急能力,應詳細了解到我國突發環境事件的特征,不斷總結當下應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建立完善的技術保障體系、加強環境風險排查等途徑來控制突發環境問題,進一步保證區域生態環境安全,協調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工作之間的關系。

參考文獻

[1]生態環境部組織開展“以案促建提升環境應急能力”專項活動[J].現代礦業,2021,37(1):226.

[2]張靜.地方生態環境部門環境應急管理機制建設研究[D].內蒙古大學,2020.

[3]楊海霞.縣級生態環境監測站應急監測的日常準備工作[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20,40(3):71-73.

猜你喜歡
應急能力建設
在建設旅大特殊解放區的日子里
寒露
質量建設永遠在路上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環境應急能力建設改進芻議
論中小學校園突發事件應急能力建設
陜南農村社區應對人為森林火災能力建設研究
中國石化突發事件應急能力綜合評估研究
專項驗收取消后如何推進碼頭防污應急能力建設
城市雕塑是一項文化建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