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州市“螺螄粉小鎮”城區農業可持續發展分析

2022-05-22 17:02周汝貴葉明琴劉斯萌
南方農業·上旬 2022年4期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

周汝貴 葉明琴 劉斯萌

摘 要 隨著國家對“城中村”“棚改戶”的改革推進,城區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逐漸成為當代農業經濟研究中的重要問題,應把握好城區農業經濟發展方向,使城區農業緊跟新時代信息化發展的步伐。通過研究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螺螄粉小鎮”的發展模式,在充分結合當地發展的實際情況基礎上,分析制約螺螄粉小鎮城區農業發展的因素,并提出城區農業發展經濟化、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的新模式。

關鍵詞 城區農業;可持續發展;螺螄粉小鎮;廣西柳州市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7.009

柳州市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最大的工業城市,工業化是其經濟發展的首要方向。隨著經濟的發展,柳州市城鎮規劃面積不斷擴大,城區農村土地逐漸減少,因此政府高度重視城區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出臺一系列政策,規劃在城區農業地帶打造出具有柳州特色的產業,為柳州市“山清水秀地干凈”的美譽再添一筆重彩。城區農業是城鎮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是城區經濟農業發展的一種新思維[1]。本文對柳州市柳南區太陽村鎮“螺螄粉小鎮”項目進行分析,從客觀的角度探索城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方法及方向,尋求城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1 城區農業的概念

我國經濟發展模式具有一定的特色,即先滿足基礎的經濟建設,一切的發展都要以經濟建設作為基礎進行支撐。在我國經濟發展的十幾年間,國內生產業發展得到了長足發展,原有的城區廠房設備已無法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城鎮開始擴大,城區農業的概念開始出現,進而出現城郊農業經濟。城區農業是一種特殊的現代農業,是城鄉之間發展差別逐漸消失過程中的一種農業表現形式,也可說城區農業是一種嵌入城市一體化的農業系統,是城鎮化的延伸[2]。

2 螺螄粉小鎮城區農業發展概述

2.1 螺螄粉小鎮概況

螺螄粉小鎮景區位于柳州市柳南區太陽村鎮,東臨柳州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孵化園,西至鳳陽村,南連龍眼村屯,北接大朝垌??傄巹澝娣e為22.75 km2,其中螺螄粉生產集聚區及周邊區域為近期建設范圍,總面積為7.10 km2,其余區域為遠期建設范圍,共15.65 km2,具體規劃示意圖見圖1。

2.2 自然環境概況

柳南區位于柳江斜背軸部及東翼地段,軸向東北。太陽村一帶是一個發育背斜軸部的巖溶谷地,南部出露大中峰林,構成峰林谷地地貌,其南為峰叢洼地,其北則為碎屑巖組成的低立山嶺。谷地中巖溶發育,除漏斗、陷塌外,在峰林一峰叢中還發育有地下河,并出露一系列地下河天窗。谷地中地面起伏較小,地形平坦,地面標高從山前的105 m逐漸過渡到谷中心的100 m左右。

2.3 土地利用概況

柳南區的土地利用率較高且土地利用較集約,但是建設用地所占面積比重偏大。具體而言,目前柳南區的土地分類主要分為林地、草地、耕地及建設用地4個類別。在現代城鎮化迅猛發展的時期,要利用好現有農村土地發展農村經濟,保護好當地歷史文化的同時,又能滿足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這就要求在土地利用規劃這塊,能夠立足長遠發展的目標進行考慮和規劃。

2.4 社會經濟概況

在螺螄粉小鎮初建時期,柳南區消費品零售總額、批發業銷售額、零售業銷售額均展現出強有力的發展勢頭。柳南區農業生產得到全面、快速提升。2020年上半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1 805.5萬元,同比下降1.57%,主要農產品產業增減情況見表1。

3 制約螺螄粉小鎮城區農業發展的因素

根據近幾年國家層面出臺的“三農”政策,可得到一個明顯的信息,即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是中國未來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城區化的農業發展比重在不斷增加[3]。農業經濟發展將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城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仍將是重點關注的一個熱點。但我們也應清楚地看到,城區農業化發展要實現可持續化,受到諸多因素制約[4]。

3.1 資源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是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能力。隨著柳州市區工業化水平的發展和人口數量的劇增,城鎮發展對自然資源的需求日益加大,其大規模開采、消耗自然資源,如此大的消耗量促使城鎮不斷向周邊農村區域拓展,導致原有農村自然資源的基礎被削弱,進而影響到生態環境的平衡。

3.2 環境與經濟可持續發展

柳州市創城之初,被稱贊“山清水秀地干凈”,素有“龍城”和“壺城”的美稱[5]。柳江河在市區盤繞而過,環境問題是發展過程中共同關心的問題,把經濟、社會發展同環境保護結合起來已成為整個社會的熱點。在工業化發展的過程中,把握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權重,把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有機地統一于現代化建設中,是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

3.3 城區農業統籌規劃發展

城區本身土地面積就很少,城鎮化發展更需在規劃時能立足高遠、深謀遠慮,充分考慮發展的長久性,在統籌規劃上更具有科學性和前瞻性。在城區農業規劃上進行統籌規劃、立足高遠,依靠先進的頂層設計實現農村地區的發展需求與土地利用方式相互協調、共同發展,助力城區農業完成統籌規劃。

3.4 城區農業經濟發展模式

城區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對于城區農業農村地區的經濟收入有著很大程度的影響。柳州市“螺螄粉小鎮”位于城區近郊,離市區僅15 km路程。但“螺螄粉小鎮”經濟發展水平較城區發展有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在于其對經濟發展模式的把握不清晰。過去,“螺螄粉小鎮”僅針對螺螄粉的原材料進行種植,如螺螄粉中的酸豆角(豆角作物)、酸筍(竹筍作物),深加工環節則由其他地區企業完成。只進行原材料的種植,而舍棄深加工后的作物價值,對經濟重點增收部分未達成熟的加工企業,造成很大程度的經濟損失。

4 城區農業發展改進措施

1)針對城區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柳州市政府采取了引導的方式。對于城市發展出現的城區農業,政府積極引導當地居民迎合市場,建立了符合當地特色的小鎮,發展當地特色產業的同時,聚集當地分散的產業資源,打造完整的農產品產業鏈,促進柳州市經濟發展的同時,保持當地特色農業產業的發展。柳州市柳南區螺螄粉特色小鎮“一鎮五區”特色產業規劃見圖2。

2)研究城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及其對土地利用的相關要求。對于土地的規劃與利用,政府更應做到科學謀劃,使其具備前瞻性;在招商引資方面,要放寬政策,吸引民間資本的進入。只有具備豐富的資金,才能使小鎮的建設充滿活力,進而快速健康地完成特色小鎮建設任務。

3)充分利用先進的科技發展農業。傳統農業的發展中,主要依靠人力進行耕種。隨著時代的發展,城區農業的發展要利用科技進步所帶來的優勢,打造具有智慧特色的農業生產鏈,可通過跟科技企業合作,先做一部分的智慧農田。智慧小鎮對先進科技的應用,能使農業煥發出新的生機,從而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4)注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建設工作。農業科技工作者應經常進行學習,城區農業不再是以往那些枯燥的行業,城區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是一門大學問,要完善現代城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建設工作,從思想上進行鞏固。

5)激發螺螄粉原材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大力發展螺螄粉原材料種植產業,引進并培育壯大米粉、酸筍、豆角、腐竹及木耳等原料加工龍頭企業,建設一批標準化、規?;?、集約化的現代種養基地,促進上游供給端原材料種養實現標準化生產,全面深化螺螄粉核心產業鏈,實現螺螄粉產業集聚化發展。

5 結語

隨著柳州市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城區農業必然會成為日后經濟發展的重大突破點。不僅是柳州市遇到這樣的問題,全國很多地方必然也已經遇到或者將要遇到經濟發展與城區農業可持續發展之間的問題。因此,應深入思考,在保證經濟穩定發展的同時,促使城區的農業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實現二者的充分平衡,使其共同發展,實現“既要金山銀山,又要青山綠水”的和諧美好的愿望。同時,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仍充滿了荊棘和坎坷,應清楚地意識到城區農業是城市城鎮化發展進程中的產物,在發展中所出現的矛盾必然會更加尖銳,更應冷靜思考,在發展城區農業的大環境背景下,對城區農業實施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桂芳.前進中的廣州都市農業[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

[2] 劉宏曼.都市農業的內涵分析[C]//2008年都市型現代農業暨都市農業學科建設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農業大學,2007:84-90.

[3] 鄭昭佩,李念.中國城鎮化面臨的挑戰與新型城鎮化對策[J].科學,2014,66(6):37-40.

[4] 楊世龍,趙文娟.可持續生計框架下農戶生計與土地利用變化研究進展[J].云南地理環境研究,2015,27(2):37-42.

[5] 蔣娟娟.柳州旅游地品牌形象的重構[J].中國城市林業,2011,9(5):29-31.

(責任編輯:劉寧寧 ?丁志祥)

猜你喜歡
可持續發展
生態文明視角下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研究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江蘇省出口產品結構優化升級
中小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
建筑節能新材料應用探究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