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州市金壇區推進稻谷訂單生產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2022-05-22 17:02魏廣彬朱萍張銘徐蕊
南方農業·上旬 2022年4期
關鍵詞:稻谷

魏廣彬 朱萍 張銘 徐蕊

摘 要 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以稻米品牌建設為中心,于2019年組織稻米全產業鏈涉及的加工企業、種糧大戶、農資供應企業、農業生產性服務組織、農技推廣機構五個方面的主體共同參與,開展優質稻谷訂單生產,并規范農資使用、技術應用、可追溯管理等過程。優質稻谷“五位一體”全產業鏈訂單模式,是一種新型訂單模式。金壇區稻谷訂單生產取得的成效主要有:1)訂單加價收購增加農戶收入;2)農資集中采購降低農戶生產成本;3)提升科學種田水平增產降本;4)加工企業糧源更穩更可靠。

關鍵詞 訂單農業;稻谷;標準化生產;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

中圖分類號:F323.5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7.012

訂單農業是指在生產之前,農民與企業或中介組織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產銷合同,由此來確定雙方的權利與義務關系,農民根據合同組織生產,企業或中介組織按合同收購農產品的經營形式[1],其本質是以銷定產[2]。訂單化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規?;r業生產的必然要求和根本出路,也是穩定農民種糧積極性的重要途徑。2020年中央1號文件指出,要“重點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通過訂單農業、入股分紅、托管服務等方式,將小農戶融入農業產業鏈”[3]。綠色化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但隨著基層農技推廣力量的日漸薄弱,農業綠色化生產技術的普及遇到一些困難,迫切需要改變原來單純依靠基層農技推廣機構的推廣機制,需要調動更多力量來保障綠色生產技術的落實,以保障農產品質量、節約生產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為了解決種糧農民和加工企業聯結不緊,農技推廣和訂單生產聯結不緊等問題,常州市金壇區農業農村局聯合南京農業大學,立足本土資源,用系統化思維探索形成了優質稻谷“五位一體”全產業鏈訂單模式,為推進水稻生產的標準化、綠色化、品牌化提供了可行性途徑。

1 ?發展緊密型訂單生產的必要性

在農產品加工銷售企業拓展業務、開發市場的過程中,其農產品通常面臨嚴格的質量要求[4]。沒有生產過程的標準化,企業就難以獲得質量安全穩定的農產品,就要長期面臨出現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風險。糧食是最重要的農產品,水稻、小麥更是重中之重。自2004年以來,我國已連續18年實行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為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揮了積極的、重要的作用。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一些問題,比如:在品種的選育、選擇上以追求高產為主要導向;農民有糧不愁賣,也就不去也不需要去了解市場,只管把田種好、把產量種高,而不去關心品質;稻米加工企業想要做品質穩定的中高端大米,只能自己建基地種植,規模難以做大,且多數稻米加工企業做加工、銷售可以,對種植卻是門外漢,種植水平低、產量低、效益低,能堅持下來的很少。有意愿擴大中高端大米市場的企業迫切需要發展緊密型的訂單生產。

黨的十九大以來,國家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8年粳稻的保護價從2017年的3.0元·kg-1大幅下調到2.6元·kg-1,降幅達13.3%。當年蘇南地區普通稻谷價格應聲下跌,但南粳5055等優質食味稻價格卻穩定在2.9元·kg-1以上,讓廣大稻農第一次感受到了市場的力量,“優質優價”得到一次充分的體現。此后,各級政府大力推廣優質食味稻,育種單位也加大了優質食味品種的選育和推廣。蘇南地區,南粳3908、南粳晶谷、寧粳8號、寧香粳9號等新品種相繼育成,南粳5055、南粳46、寧香粳9號等優質食味粳稻幾年之內就占據了主導地位,但價格優勢也逐漸減弱。因此,在國家糧食最低收購價持續低位的情況下,如何穩定農民對糧食價格的預期,讓稻農持續增收,穩定農民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

2 ?稻谷訂單生產存在的問題

一般的稻谷訂單生產通常只有稻米加工企業或糧庫與種糧大戶兩方參與,存在三個方面的不足:1)訂單合同的履行缺少第三方監督,當稻谷市場價格高于訂單協議收購價時,很多農戶不愿按約定履行協議,可以“同甘”,不能“共苦”,難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2)訂單協議通常只約定稻谷的品種、數量、質量安全等基本指標,而對稻谷品質、種植過程特別是綠色生產技術的應用缺乏指導和監督,難以實現高質量的標準化生產,產品質量穩定性不夠高。3)訂單企業沒有能力或意愿把訂單戶集中起來開展農資的集中采購,從而利用規模優勢來降低農戶的農資成本,也就失去了進一步凝聚農戶的手段。

3 ?“五位一體”全產業鏈訂單模式

“五位一體”全產業鏈訂單模式指在政府的引導和指導下,在行業協會(聯盟)的組織和協調下,以稻米品牌建設為核心,由稻米全產業鏈涉及的加工企業、種糧大戶、農資供應企業、農業生產性服務組織、農技推廣機構五個方面的主體共同參與,開展優質稻谷訂單生產,并規范農資使用、技術應用、可追溯管理等過程的訂單模式。

4 ?常州市金壇區的主要做法

4.1 ?以聯盟為紐帶,協同推進訂單生產

以實施江蘇省農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計劃試點項目為契機,常州市金壇區與南京農業大學緊密協作,利用當地豐富的稻米加工企業資源,發揮主動性、創造性,組建包括稻米加工企業、種糧大戶、農業生產性服務組織、農資供應企業、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在內的“小而緊”的產業聯盟(協會),協同開展優質稻谷訂單生產。其典型代表有指前標米協會和沁雪糯稻產業聯盟。

2019年,金壇區指前鎮政府牽頭,組建由指前鎮農業綜合服務站,江南春米業有限公司、茅山制粉有限公司、蘇標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稻米加工企業,74個種植大戶,常州市金壇農業生產資料有限公司、常州市金壇種子有限公司、常州騰升商貿有限公司三家農資供應企業,建幸農機專業合作社、大蕩圩農機專業合作社等4家合作社組成的常州市金壇區指前標米協會。該協會以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中高端大米區域公用品牌“指前標米”為目標,以稻米加工企業為龍頭,大力發展優質稻谷訂單生產。2021年,指前標米協會共組織落實優質稻谷訂單1 533 hm2,占該鎮水稻面積的73%。其中南粳46、南粳5055、寧香粳9號等優質食味粳稻333 hm2,鎮糯19號、鎮糯20號等優質糯稻1 200 hm2。該模式中,指前鎮政府全力支持下的指前標米協會理事會起著管理公用品牌、組織和監督訂單生產、會同農技推廣機構制定生產技術標準、協調農資集中采購的核心作用;農機專業合作社主要負責為訂單種植戶提供耕整地、育插秧、施肥、打藥、收割、烘干等機械化服務,不負責訂單的組織。

同樣是在2019年,常州金壇江南制粉有限公司牽頭組建沁雪糯稻產業聯盟,132個種糧大戶,豐悅農機專業合作社、興陽農機專業合作社、倪巷農機專業合作社等3家合作社加入其中。與指前標米協會不同,該聯盟政府介入較少,聯盟理事會主要發揮議事協調機構的作用;加工龍頭企業直接負責品牌管理,并會同高校、基層農機推廣機構制定稻谷種植技術規程;訂單生產的組織和監督、農資集中采購的組織、生產過程的監督主要由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如興陽農機專業合作社,社員31人,總水稻種植規模213.33 hm2,其中與江南制粉開展優質糯稻訂單種植有86.67 hm2,與金秋稻米專業合作社開展優質粳稻訂單種植有126.67 hm2;興陽農機專業合作社通過掌握的訂單資源,吸引和引導社員開展農資集中采購,并由合作社提供集中育秧、烘干等服務。豐悅農機專業合作社由培豐村委會牽頭組建,村委會引導村民把土地流轉給合作社集中經營,合作社再把土地發包給種糧大戶,并約定農資須由合作社統一采購、零差價供應,須在合作社進行集中育秧和糧食烘干,施肥、病蟲草害防治須按合作社的統一要求進行。合作社作為江南制粉的受委托方按訂單協議收購大戶稻谷,并為大戶爭取有關農業項目,該合作社2021年共組織落實訂單186.67 hm2。倪巷農機專業合作社的模式與豐悅農機專業合作社相同,2021年組織落實訂單面積200 hm2。2021年沁雪糯稻產業聯盟共落實糯稻訂單2 487 hm2。

4.2 ?以訂單為平臺,協同推廣先進技術

常州市金壇區農業農村局從2018年起即出臺專門政策,支持優質稻谷訂單生產,對訂單收購稻谷500 t以上、較國家最低收購價加價5%以上的稻米加工企業進行補貼,同時要求企業依托高校、科研院所、農技推廣機構等制定綠色生產技術標準,監督訂單種植戶按標綠色生產,建立生產臺賬,實現生產過程可追溯。自2020年起,還要求企業選擇部分示范水平較高的訂單農戶或利用其自營基地建設若干全程機械化綠色高效技術百畝示范方(每2 000 t訂單至少建設1個,涉及訂單500 t以上的鎮至少建設1個),鼓勵企業給予百畝方建設主體一定補助。通過企業、農技推廣機構雙輪驅動,更大程度調動農戶采用秸稈機械化全量還田、機插緩混一次施肥、插噴同步封閉除草、病蟲害綠色防控等先進綠色高效技術的積極性,增加示范方數量,提升示范方建設水平和示范效果。2021年該區訂單農戶共建設水稻全程機械化綠色高效技術百畝示范方62個,全面示范了機械化塑盤基質育秧、側深施肥、插噴同步、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技術。江南制粉自行出資為其每個百畝示范方配備太陽能殺蟲燈一個,并對每個認真做好生產記錄的訂單農戶補貼100元。

4.3 ?強化項目協同,聚力培育高素質農民

金壇區本級專項資金支持稻米加工企業發展訂單生產、落實示范方,部省水稻綠色高質高效創建項目支持種糧大戶參與訂單生產、建立示范方,雙向推動訂單生產發展和示范方建設?;鶎愚r技推廣項目聚焦核心示范戶的打造,也要建設示范方。金壇區職業農民培育指導站利用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支持稻米加工企業組織訂單農戶進行培訓。培訓方案、培訓對象由開展訂單生產的農業龍頭企業提出再由職業農民培育指導站審核并組織落實、承擔合理費用,“培訓誰、什么時候培訓、培訓什么、誰來講”基本上由龍頭企業說了算。從而提高了培訓對象的精準性和培訓內容的適用性。同時,培訓時企業會利用自有資金為參訓農民安排禮品或提高用餐標準,或把參訓情況和訂單收購價格、額外補貼等掛鉤,從而大大提高農民參訓的積極性。2021年,金壇區共組織此類培訓20場次,累計培訓2 370人次,常州金壇江南制粉有限公司、江南春米業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參與,實現了農民、企業、培訓機構三贏。通過訂單經營的參與、示范方建設的實踐、技術理論的學習,訂單大戶的契約意識、風控意識、技術水平快速提升,示范戶的示范內容也從技術拓展到經營模式。

5 ?取得的成效

5.1 ?訂單加價收購增加農戶收入

金壇區糧企訂單收購稻谷價格普遍較國家最低收購價上浮10%以上,自2019年以來,金壇區累計訂單面積13 600 hm2,70%的種糧大戶參與訂單生產,農資集中采購3 533 hm2,助農增收7 600多萬元。在糯稻行情最好的2019年,訂單種植糯稻比種植常規粳稻每667 m2增收700元以上。2021年稻谷價格低迷,訂單收購又起到了穩定器的作用,保護了農民利益。2021年糯稻市場價格2.56元·kg-1,茅山制粉公司的訂單收購價保持在2.8元·kg-1以上,農戶每667 m2平均增收150元左右。黃春海、郭明生、李代忠、陳金鎖等一大批大戶嘗到了訂單種植的甜頭,紛紛擴大訂單規模。

5.2 ?農資集中采購降低農戶生產成本

指前標米協會積極與金壇農資公司、金壇種子公司等農資企業對接,在農戶自愿的前提下,2021年集中采購稻種36.5 t、化肥800 t,以及867 hm2稻田的農藥,零差價供應,農戶節本70余萬元。指前鎮大戶黃春海,種植面積153 hm2,通過參與農資集中采購,節約成本8萬余元。

5.3 ?提升科學種田水平增產降本

指前鎮種糧大戶王三喜,在2019年之前一直采用高含量高價格復合肥,每667 m2用肥成本在200元以上,2019年金壇區大幅增加水稻百畝示范方數量,王三喜經指前鎮農業綜合服務站推薦被列入其中,并在當年開始應用“測土配方+側深施肥”技術,不但產量有所提高,且熟相更好、出米率更高,用肥成本也降低了40%。

5.4 ?加工企業糧源更穩更可靠

大力發展訂單生產以前,江南制粉、茅山制粉、蘇標農業等糧食加工企業原糧主要來自外地,本地收購只占20%左右,隨著更多大戶參與到訂單生產中,到2021年,這三家企業本地訂單收購原糧占比增加到80%左右,不但來源更穩、質量更可靠,還提升了品牌內涵和市場競爭力。特別是蘇標農業,2021年優質米銷售規模較2020年增加2 000 t以上,增長了3倍。

6 ?小結

常州市金壇區開展優質稻谷訂單生產的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帶動了當地優質稻米產業的發展壯大。指前標米協會成立僅兩年,“指前標米”品牌就入選常州市十大農產品公用品牌,但還存在農資集中采購比例不夠高、全程機械化農事服務覆蓋率偏低等問題,使得整體的標準化程度仍有待提升。下一步工作:1)加大對稻米品牌建設的支持力度,只有品牌更強,溢價更高,企業才能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訂單收購價格,才有實力對農戶生產過程的標準化做出更高的要求,實現可持續發展;2)探索農資采購低息貸款、企業為農戶提供反擔保、在田糧食抵押貸款[5]等機制,解決訂單戶融資難問題,讓更多農民有意愿有能力參與到農資集中采購中來,從源頭上控制投入品使用,保證產品質量和生產過程的綠色化;3)發展更多具有訂單生產組織能力、全程機械化農事服務能力的農業生產性服務組織,把標準化的最終實現落實到生產性服務組織上。

參考文獻:

[1] ? 胡文嶺,成岳鵬,李焱,等.基于電子商務的訂單農業動態聯盟經營模式[J].江蘇農業科學,2018,46(12):319-323.

[2] ? 周東暉,張凌云,陳明暉,等.基于NB-IoT和Stm32的溫室大棚環境多點監測系統[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18,41(5):71-76.

[3] ? 趙建亞,趙揚,王小波.優質食味粳稻種植訂單農業模式的創新實踐與思考——以江蘇蘇北糧油股份有限公司為例[J].基層農技推廣,2021,9(4):69-71.

[4] ? 王旭,陳星星.“糧食銀行”促四方共贏[J].江蘇農村經濟,2014(9):69-70.

[5] ? 檀藝佳,張暉.訂單農業促進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農業技術的需求嗎?[J].農村經濟,2021(7):129-135.

(責任編輯:丁志祥)

猜你喜歡
稻谷
小農民們的那些事兒
小農民們的那些事兒
謙卑的稻谷
金色的稻谷
人潮涌動
稻谷的故事
“五彩稻谷”開鐮收割
秋天
江漢平原辭
明年稻谷保護價可能不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