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發事件對交通運輸業的影響分析

2022-05-23 13:49劉鈺
中國集體經濟 2022年12期
關鍵詞:交通運輸業應急管理突發事件

劉鈺

摘要:時代不斷變化,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日益改善,對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也提出了一定要求。尤其在突發事件下,我國交通運輸業發展面對多重困難,需要對交通運輸業管理進行優化,建立健全突發事件交通運輸業保障系統,完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文章從我國交通運輸業的發展現狀入手,結合實際分析了突發事件對交通運輸業的影響及存在的困難等,希望能為突發事件下的交通運輸業有效運行提供借鑒。

關鍵詞:交通運輸業;突發事件;應急管理

一、引言

突發事件的特點有緊急性、公共性、危害性等,在突發事件下保證交通運輸的正常運轉對相關人員、應急物資、應急交通工具等的運送尤為重要。應急交通運輸體系的健全程度關系到應急處置的效率,其作為我國應急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會直接影響到我國應急管理體系處理“急難險重”任務的能力。近年來,我國交通運輸部門在不斷地健全完善應急交通相關法規預案,陸續出臺和優化了《關于道路運輸應急保障車隊建設的指導意見》《水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文件,就應急處置措施、應急物資運輸及醫療救治等事項進行了規范。目前,我國在應急運輸系統構建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在面對突發性自然災害時,缺乏更完善的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指導,同時比較突出地表現為運行效率不高。因此,對突發事件下應急貨運出現困難的原因及影響進行分析,提高所需應急物資及保障相關人員到場的效率,提升我國在突發事件下交通運輸方面的應急處置能力,對進一步增強我國的綜合實力具有重要意義。

二、突發事件下交通運輸業的特點

作為減排重點攻堅方向,交通運輸行業總耗能一直非??捎^,積極踐行“雙碳”目標,發揮科技帶動力量,是交通業綠色低碳轉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和必然要求。構建相對完善和系統的現代化應急交通運輸體系,其影響因素指標是提高現代化應急交通運輸體系運轉效率的基礎和前提。在應急交通運輸體系所體現的系統性、復雜性特點下,考慮到應急運輸體系運轉效率影響因素既要全面地反映應急交通運輸體系的構建情況,也要從多個角度綜合考慮,既探究影響應急交通運輸體系運轉效率的因素,也要深入、清晰地厘清整個體系的不同方向,提高有關選取因素的可操作性。突發事件下客運、貨運、港口生產和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如在對交通運輸方面加大高速公路通行服務保障方面等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困難,需要從優化前期準備工作、完善應急方案、拓寬融資渠道等方面,針對所出現問題的特點,提出交通基礎設施應對突發事件的具體措施建議。若交通運輸出現客運量大幅削減、快遞運輸物流量減少及運輸過程受阻等問題,需要通過相應交通政策的保障,促進交通參與者選擇變更交通方式,如減少機動車出行量,可消除或減輕突發事件下的交通擁堵問題。又如,安全生產形勢處于嚴峻狀態,交通運輸領域安全生產事故多發時,交通運輸管理部門或企業都面臨較大的安全生產管理壓力。

三、突發事件下我國交通運輸業存在的困難

充分認識“突發事件下交通運輸業優化運行”的重要性,助力實現推動國民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戰略性發展目標。運輸管理經濟作為一種復雜程度較高的管理經濟,不僅需要相關職能部門明確各自的職責和義務,還應該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作用和價值,才能夠確保運輸管理工作的高效運行。近年來,綜合交通視野之下,交通運輸突發事件種類多,尤其在全面深化交通運輸改革時期,交通運輸部結合實際提出了將加快發展綜合交通,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由于影響現代化應急物流體系運轉效率因素的存在,結構復雜,而隨著城市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突發事件發生時,存在造成公共交通線路與交通工具被破壞的風險,也會出現交通工具使用率下降、車流之間矛盾加劇等方面的問題。

(一)應急交通運輸業規章制度不健全

在一定時期內,面臨突發性事件時健全的法律法規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再次明確個人、政府部門的職責、義務和權力。目前,我國應急運輸相關法律法規主要有《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突發事件應對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在交通設施維護、應急運輸保障、應急運力征用等方面,現行的交通運輸應急管理制度有一定局限性。目前我國在法律制度方面處于不斷探索發展的階段,盡管已經有眾多法律條例涉及相關突發事件的應對,但由于立法不完善,導致部分法律法規仍存在紕漏。應急預案屬于規范性文件,需要一定的法律支撐。對于已有的立法規章制度所形成的交通突發事件基本法、專門性立法及綜合性立法方面,有時出現銜接不夠,交通運輸應急法律法規顯得不夠完善。新編制或修訂的相關法律法規雖是作為應急預案編制的基礎,但現行的應急預案仍表現出缺少相應的法律法規支持。我國在健全應急交通運輸法規預案、完善應急交通運輸管理體系、構建明晰的分級管理體系等方面存在不足,應結合實際研究分析,盡早補齊短板,提高突發事件下交通運輸的保障能力。

(二)交通運輸業應急資金支持力度不足

突發事件下的交通運輸業也需要充足的救援資金,而我國應對突發事件在財政方面能力有限,經費不足。我國的公共財政作為妥善處理中央和地方突發事件的主要保障之一,具有一定特殊性,要求各級財政需根據分級分類原則,及時共同應對和處理突發事件,合理利用及有效分配救援資金,需要交通、衛健、民政等部門全力配合。另一方面,資金覆蓋范圍具有局限性,2020年至今,資金投向的范圍集中在“六穩”“六?!钡然A領域,這也體現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將有限的財政資源投放于其共同關切領域的思想,但覆蓋范圍較為狹窄。不少應急信息系統是在特定的突發公共事件背景下倉促建立的,受到資金支持力度的影響,加之未完成進一步的更新,繼而出現難適應變化的弱點。財政應急資金準備不足主要體現在地方預備費提取數額少、提取比例低等方面。在現行體制下,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時,地方財政預算安排通常無法滿足實際應急需求,因此財政部將《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作為基本的依據,按照事權和支出責任進行劃分,單獨安排專項資金來幫助下級政府處理影響大、區域廣的突發公共事件。

(三)部分基礎設施薄弱

在突發事件下,部分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存在薄弱環節,如道路通行不順暢、可選備用路線少及交通運輸工具使用不方便等,影響了突發事件時所需物資及救援人員的有效運輸,使第一時間需開展的救援工作受到一定程度影響。當前,一些應急系統為管理系統提供可用信息時受到一定限制,一方面表現出機械化,缺乏有效的信息,另外在智能方面的發展也有待加強。如,在應急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中,應急聯動平臺作為其一,應急管理信息系統的功能會因應急聯動平臺建立得不夠完善而受到影響,會使應急管理信息系統建設脫離其他協作群體,就會形成應急管理信息系統的“信息孤島”現象。對一些突發事件的處理,結合部分地方的實際情況,雖能進行先期預判處理,但是在處理過程中也出現非協同性的現象。

四、突發事件的具體案例分析

2021年7月20日,河南省鄭州市遭遇極端特大暴雨,導致地鐵5號線五龍口停車場以及其周邊區域出現嚴重積水。當地黨委政府立即成立工作專班,全力組織開展搜救排查、搶險排水。7月21日,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印發有關的緊急通知,指出運營單位要充分汲取教訓,針對近期發生的雨水倒灌事件,要進一步調整完善應急預案。對于超設計暴雨強度等非常規的情況,則采取停運列車、關閉車站和疏散群眾等應急措施。

2020年7月7日中午,一輛2路公交車(貴州省安順市)在城市道路上行駛,起點為安順火車站,終點到安順客車東站,在途經市區內虹山湖大壩中段時,突然之間沖破石護欄墜入湖中,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事故。該突發事件后的第一時間,為避免影響交通正常的運行,有關部門馬上到場進行交通管制。同時,交通運輸部高度重視,第一時間與相關負責單位取得聯系,并派員赴現場指導人員搜救、善后處置、具體原因調查等工作,有效統籌資源,對安全管理工作提出進一步的要求,嚴格落實責任制度,確保人民群眾出行安全。

2018年1月26日下午,一輛油罐車在行經貴黔高速(畢節往貴陽方向)時,經過鴨池河大橋,由于受寒潮影響,路面凝凍導致油罐車發生側翻,遂出現多車剮擦事故,橋上出現多車擁堵現象,交警立即對該路段實施雙向車道封閉。在天氣影響的突發交通事故出現時,道路立即出現了緩行、禁行情況,應急救援的有關車輛也難以順暢地進入到現場實施緊急救援。

五、突發事件下我國交通運輸業的優化對策及建議

我國交通運輸謀劃建設“安全、高效、綠色、經濟、便捷”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是交通運輸方面長期的發展目標。在突發事件下,積極創新交通運輸運行管理方法,緊跟時代步伐,不斷調整運輸結構,優化多種應急物流運輸的銜接和協同,發展符合我國實際且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交通運輸行業。

(一)不斷完善有關規章制度

交通運輸應急預案體系,指由國家交通運輸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序列、各級政府交通運輸部門應急預案序列、各級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基層組織制定的應急預案序列,所構成的有內在聯系的預案網絡。各級政府加強溝通協調,建立健全關于突發事件應對的法律法規體系,從根本上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維持各類交通運輸方式的正常秩序。針對不同突發事件可能造成的影響,分別制定相關制度。從立法、執法兩方面完善法律體系,盡量做到細致、周密,減少法律漏洞,在應對突發事件時,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同級政府部門之間要相互信任,努力協商,團結一致。如結合實際情況下的組織應急物流和應急人才工作由交通運輸協調中心負責,在國家應急管理體系總體框架下完善交通運輸類應急物流體系制度,充分利用已有資源,加強對突發事件下的配送服務中心和物流基地的建設,以便能夠快速地完成突發事件下的應急處置工作。

(二)確保資金及時到位

建立健全多種財政應急資金的籌資渠道,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積極調動各方力量,應對突發事件應該先有財政上的大力支持,保障資金及時到位、按時到位,同時還要確保財政資金的合理分配,組織專門的隊伍負責監督救助資金的有效利用。向銀行借款、發放債券和引導公民自愿參與,制定專項基金會籌集制度,科學合理制訂應急交通運輸預備費方案,對資金的管理制度進行完善,提高使用效率。增加對突發事件下應急交通運輸業財政的投入,統籌利用好公共財政投入資金,結合多主體的籌資機制有效解決資金支持力度不足問題,有效應對突發事件。對各類事件的基礎信息實現綜合應用,通過應急預案對應查詢分析、應急救援力量配置分析、人員疏散模擬過程分析、災害造成后果模擬分析等方式方法,提供緊急狀況下的決策指揮方案,為指揮人員提供相應的決策支持。

(三)充分發揮應急交通運輸的綜合性功能

充分發揮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已有的功能,如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民航等的聯動協調功能,發揮其社會性功能,有效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主動對突發事件做出預判,在服務突發事件的防控救助方面結合實際提升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效率,精準定位事發對象,高效傳遞相應信息,實施動態監控管理。從各方面提高突發事件應對能力,從常態生活中培養危機意識,適當設置求救場所或部門,在事故發生時能夠第一時間了解情況。組建高素質的搜救隊伍,在需要的時候及時出擊行動,盡可能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使各種運輸方式的信息系統有效升級,實現與國家衛健委相關機構信息共享,實現信息的無縫對接,科學監控突發事件發展趨勢,能夠有效進行預測,如應急物資重點需求的情況,以及協調所需應急物資的生產、分發、運輸和存儲等。

六、結語

一個國家的交通運輸業狀況可直接反映其經濟發展情況,是這個國家強盛繁榮的標志之一。在這些交通運輸方式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略交通運輸行業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影響,要采取有效措施盡可能規避風險,增強應對突發情況的處置能力,尊重生命,保障人民財產安全。我國雖然有一定的突發事件應對保障能力,但突發事件保障系統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視,其發展和完善需要社會各界很長一段時間的共同努力。相關的部門必須緊跟經濟發展的腳步,建立更完善的交通運輸管理體系,建立健全相關規章制度。同時,積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在交通運輸經濟體制上逐步改革創新,助推我國交通運輸經濟管理工作高質量開展。充分整合資源,利用好各單位、部門的信息系統相關資源,以及與網絡資源互通互聯,完善應急指揮機制,實現應急指揮平臺快速響應、信息暢通、資源充足等,進一步加強對應急交通運輸體系的完善及管理,充分發揮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作用的應急保障機制,做好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保障好人民的生產生活。

參考文獻:

[1]張改平,蕭賡,李紅昌,王超.我國應急交通運輸體系的問題及建議[J].中國公路,2020(07):37-38.

[2]王圣潔.提升現代化應急物流體系運轉效率的策略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2(02):102-104.

[3]朱守勝,李書仁,張喜軍.三階段式交通運輸安全管理技術模式分析[J].河南科技,2020,39(26):125-127.

[4]申翀.突發事件應急管理中財政面臨的挑戰及應對策略[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1,24(22):163-164.

[5]楊艷.經濟新常態下交通運輸經濟管理重要性分析[J].運輸經理世界,2020(03):23-25.

[6]周若蘭,鄭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物流管理現狀及問題研究[J].物流科技,2020,43(04):72-74.

[7]曲沖沖,王晶,余家豪.基于網格化管理視角下災后應急物流決策模型與算法研究[J].運籌與管理,2022,31(01):75-79+98.

[8]李健,陳田,張懿木.面向傳染病疫情防控的公共交通運行管理決策支持研究[J].中國公路學報,2020,33(11):30-42.

[9]艾洪友.新時期交通運輸經濟面臨的挑戰及對策研究分析[J].信息周刊,2019(42):149.

(作者單位:中共貴州省委黨校)

猜你喜歡
交通運輸業應急管理突發事件
基于交通運輸業的股票因果網絡分析
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處置及應對策略
營改增對交通運輸業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營改增”對交通運輸業的影響研究
民族地區旅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研究
民族地區旅游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研究
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對策研究
群體性事件應急管理路徑優化研究
收益共享—回購聯合契約下應對突發事件的供應鏈協調策略
話說“災難和突發事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