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基于AHP法的扶貧績效評價及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

2022-05-23 13:49李瑞瑩馬少強宋瑾瑜馬茹薏
中國集體經濟 2022年12期
關鍵詞:層次分析法績效評價鄉村振興

李瑞瑩 馬少強 宋瑾瑜 馬茹薏

摘要:脫貧攻堅戰已取得全面勝利,“三農”工作的重心歷史性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如何利用現行政策實現可持續脫貧已成為近年學界關注的熱點。以云南省貢山縣已脫貧家庭為研究對象,采用層次分析法(AHP),從保障服務、基礎設施、經濟產業等多個維度進行戶級精準扶貧績效評價的實證研究,為當地實施好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為促進民生改善獻計出力。

關鍵詞:鄉村振興;層次分析法;績效評價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F階段正是已脫貧地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時期,但是,部分地區對已脫貧戶的關注度不足,這些已脫貧家庭可能正處于擺脫貧困的邊緣,兼具風險脆弱性和返貧可能性。因此,研究已脫貧地區如何構建與優化長效的脫貧機制已經成為當前鄉村振興工作的需要。貢山縣曾經作為全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其實現整族脫貧的經驗能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鄉村振興工作提供參考。本文以貢山縣已脫貧家庭為研究對象,構建貢山縣戶級精準扶貧效益評價體系,定量評價貢山縣戶級幫扶工作中的保障服務效益、基礎設施效益及經濟產業效益,進而分析出當地現行幫扶政策的可行性與不足之處??偨Y當地優秀扶貧政策,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脫貧工作提供參考;根據數據結果提出建議,為當地政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鞏固扶貧成果及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開拓新的思路。

一、相關研究現狀

有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對精準扶貧績效的評價給予關注并構建了各類模型。郭曉娜、陳思其(2020)從利益相關者的視角構建教育精準扶貧績效評估體系,為教育扶貧績效評估提供參考和借鑒,實現教育精準扶貧政策實施的可持續發展。錢力、黃鈺婷(2020)運用因子分析、DEA模型和Tobit回歸,測算安徽省大別山連片特困地區財政扶貧績效及其影響因素,推動大別山連片特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的有效開展。曹委張、艷榮運用BCC-DEA模型 ,構建產業扶貧效果評估指標體系,對全國21個省份2014~2017年的面板數據進行了定量分析。周子沛(2021)采取因子分析法、TOPSIS法建立扶貧績效評價的模型,并對扶貧工作的開展提出了優化建議。

綜上所述,國內已有關于扶貧績效評價的研究,但多為理論研究,缺乏實地調研,且鮮有以戶級為研究對象的扶貧績效評價。本研究通過到貢山縣進行入戶調查,根據半結構式訪談了解當地扶貧工作的實效,基于層次分析法并結合調研數據對貢山縣的戶級精準扶貧績效進行評價,理論研究與實地調研相結合,針對貢山縣如何建立健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長效機制、抓好鄉村振興進行探討。

二、研究方法與模型選擇

(一)研究方法

本文以云南省貢山縣已脫貧家庭為典型個案對象,運用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具體包括利用社會學研究方法下的實地調研法,結合問卷、半結構式訪談法和文獻綜述法等研究方法,利用AHP模型來評價貢山縣戶級幫扶措施的扶貧績效。

(二)模型選擇

本文將影響貢山縣扶貧效果的因素分為保障服務、基礎設施、經濟產業三個方面,而這三個方面中還包含很多影響因素。為了定量分析這些因素對于扶貧效果的影響和作用,我們采用了層次分析法(AHP)模型。層次分析法(AHP) 確定權重的步驟如下。

1. 構造判斷矩陣

以A表示目標, ui、uj(i,j=1,2,…,n)表示因素。uij表示ui對uj的相對重要性數值。并由uij組成A-U 判斷矩陣P。

2. 計算重要性排序

根據判斷矩陣, 求出其最大特征根λmax所對應的特征向量w。方程如下 :

Pw=λmax·w(2)

所求特征向量w經歸一化,即為各評價因素的重要性排序, 也就是權重分配。

3. 一致性檢驗

以上得到的權重分配是否合理, 還需要對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檢驗使用公式:

式中, CR為判斷矩陣的隨機一致性比率;CI為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指標。它由下式給出:

RI為判斷矩陣的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 1~9階的判斷矩陣的RI值參見表1。

當判斷矩陣P的CR<0.1時或λmax=n,CI=0時,認為P具有滿意的一致性, 否則需調整P中的元素以使其具有滿意的一致性。

三、基于AHP法的戶級精準扶貧績效實證研究

(一)戶級精準扶貧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本文基于AHP分析法,將影響貢山縣的戶級扶貧幫扶措施分為保障服務、基礎設施、經濟產業三個一級指標,每個一級指標下再具體細分出二級指標。具體如圖1所示。

(二)確定評價指標權重

根據層次分析法原理,邀請了貢山縣長期從事精準扶貧工作的專家對各指標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兩兩比較打分,同時結合實際調研情況對數據進行校準,再通過專業軟件計算出各個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和對應的歸一化向量,并檢驗判斷矩陣一致性,從而確定各指標的權重。最終通過計算得出的綜合權重及排序結果表2所示。

由表2最終權重結果可知,“保障服務”在戶級精準扶貧績效評價模型中比重為最大,其次分別為“基礎設施”和“經濟產業”。說明保障服務是當地實現全族脫貧的主要手段。在“保障服務”中占比最大的是“住房保障”,說明當地的易地搬遷及危房改造等幫扶措施落實較好,同時也說明占比較低的“醫療保障”的相關措施仍有待加強。在“經濟產業”,“政府提供公益崗位”“接受政府的轉移性收入”“政府提供外出務工渠道”占比較高,而“特色產業對口幫扶”“農林業產業補貼”等政策可能還具有改進的空間?!巴ㄋ薄巴姟睂τ诖迕駛儊碚f是最基礎的設施保障。

四、基于AHP法的貢山縣扶貧績效評價及可持續發展策略探討

(一)績效評價

1. 保障服務對扶貧效果的影響最大

“住房保障”在模型體系中權重占比最大,主要得益于貢山縣實施的安居住房保障工程。貢山縣扶貧辦按照“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的原則分類施策,對居住在高山、半高山等“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村組,實施易地扶貧搬遷1489戶,把群眾搬遷至環境最好、交通最便捷、土地最平整的縣城或集鎮周邊;對非易地搬遷農戶住房實行多輪次、高密度排查,對排查發現的所有農危房實施改造,確保全縣貧困人口住房安全100%有保障?!敖逃U稀痹谠u估體系中的占比僅次于“住房保障”,說明“教育保障”政策對扶貧效果也產生較好的影響。貢山縣整體屬于社會形態“直過區”,社會發育程度低,直至2014年,人均受教育年限僅為6.68年,群眾文化素質偏低,素質性貧困突出。因此貢山縣縣政府積極實施教育建設,全面落實免費教育政策,逐步建立從學前到大學全覆蓋的貧困家庭學生資助體系,持續鞏固控輟保學“清零”戰果。在“生活保障”中,“醫療保障”占比最低,但其幫扶措施總體來說仍對當地居民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貢山縣現有的69戶158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達到“兩不愁三保障”標準,所有貧困人口參加了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跋仍\療后付費”“一站式結算”等政策全面落實到位,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做到應繳盡繳,村衛生室全部達標,社會保障體系通過脫貧攻堅得到了健全。

2. 基礎設施對扶貧效果的影響次之

“通水”“通電”的占比在模型體系中身居前位,兩者對扶貧效果都產生一定的影響。貢山縣山大溝深,土地貧瘠,自然條件惡劣。由于本地基礎設施改善投資成本過高,實現通路、通水、通電的技術難度大,貢山縣人民的艱苦生活鮮有人知,在一定程度上被社會發展邊緣化。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貢山縣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獨龍江公路高黎貢山隧道和怒江美麗公路等項目先后建設完成,移動通訊網絡開通,過去封閉落后的面貌已徹底成為歷史,人民的生活水平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按鍍裙苍O施齊全”對扶貧效果的影響雖小,但仍能為當地百姓帶來一定的幫助,而不是流于形式。貢山縣在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工程的過程中,不斷改善農村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村的生活環境,深入推進“七改三清”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當地的人居環境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改善,美麗新鄉村建設的發展不斷向前穩步推進。

3. 經濟產業對扶貧效果的影響最小

在“經濟產業”中,“政府提供公益崗位”“接受政府的轉移性收入”“政府提供外出務工渠道”占比較高對扶貧效果的影響相對較大?!罢峁┕鎹徫弧狈矫?,貢山縣實行生態脫貧就業一批、就近就地就業一批、勞務輸出就業一批等“三個一批”就業舉措,在全國率先實施聘用生態護林員專業、定點、定量護理山林的制度,以此實現荒山得綠化、生態得保護、產業得發展、群眾得實惠?!罢峁┩獬鰟展で馈狈矫?,貢山縣精準培訓、精準輸出,實施“百名技能人才”培訓工程,組織近千名群眾到珠海市等地務工。近年來,加大創業資金扶持,累計組織、引導和支持貧困群眾創業就業超過1萬人次?!敖邮苷霓D移性收入”方面,得益于轉移性收入,2019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達17.24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達1.07億元,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25346元、7021元,全縣生產總值增速位居全省第8位。同時,“特色產業對口幫扶”“農林業產業補貼”在“經濟產業”中占比較小,其具體措施可能存在一定的問題,仍具有提升和進步的空間?!疤厣a業對口幫扶”方面,貢山縣政府要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發展生態農業產業,實施建設“兩個百里綠色經濟帶”(百里草果種植帶、百里中蜂養殖帶),成為帶動力最強、輻射面最廣、貢獻率最大的脫貧支柱產業,羊肚菌、山藥、獨龍牛等特色種養業不斷發展壯大,推進了精準扶貧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策略探討

1.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貢山縣應該持續完善相關的基礎設施。貢山縣主動服務和融入了“大滇西旅游環線”建設,并在持續推進以獨龍江國家AAAAA級景區創建和丙中洛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建設為重點的旅游產業建設,但這部分旅游資源由于貢山縣交通條件的封閉,其知名度與生態反哺率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在前往貢山縣進行入戶調研的過程中注意到,沿途村莊內如停車場、旅游飯店、旅店、加油站等旅游基礎設施缺乏,游客在行車途中存在難以解決就餐、住宿的問題,造成諸多不便。同時,由于貢山縣地勢復雜,在雨季極易發生山體滑坡,形成道路堵塞。在游客行車的途中,許多路段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山體滑坡。然而部分路段無人進行及時的搶修,造成車輛嚴重擁堵。當地政府仍需增加各種服務設施,開展多種服務項目,在滿足旅游者多方面的需求的同時也能增加旅游企業的經濟收入。

2. 重視特色產業精準扶貧

層次分析法結果表明,貢山縣的特色產業扶貧不夠精準。在實地調研過程中了解到當地的助貧產業作物選擇不夠精準,導致大部分農戶在栽種過程中存在草果、重樓等農作物的掛果率較低的問題。草果、重樓的種植產業在當地已經發展了7~8年,作物植株由政府發放,農民種植,再由商家進行統一收購。但由于草果對環境濕度、海拔的要求較高,而貢山縣部分地區海拔較低,水熱條件不足,不適合草果、重樓這類作物的生長,再加上作物生長后期農業技術指導的缺乏,導致作物只出現旺長植株,而不開花結實的現象。當地政府在種植業發展上,因地制宜選擇作物,切實保障廣大貧困人民能夠從發展的特色產業項目中獲益。同時,當地農技人員應加大對群眾的種植技能培訓,為村民提供種植技術、現代生產工具操作與種植管理的各類培訓,并進行持續追蹤,提高農民生產的能力,讓產業種得下去,能成活,長成勢,有產量。

3. 減少短效扶貧項目,建立健全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

貢山縣“發放農林業產業補貼”“提供外出務工渠道”“提供公益崗位”等經濟產業扶貧政策均屬于立竿見影的短效扶貧項目,而貢山縣要穩固脫貧攻堅偉大成果,就要建立健全長效幫扶機制,實現可持續發展。貢山縣應該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立足資源優勢,強化生態保護,打出生態產業“組合拳”,讓保護生態成為職業,大力發展“林、農、牧、游”復合經營模式,持續鞏固和做大林下草果、林下藥材和獨龍牛、獨龍蜂等特色生態種、養殖業,積極探索生態觀光、民族文化體驗、生物多樣性研學“三位一體”的旅游融合發展之路,讓綠水青山變成取之不盡的綠色聚寶盆,將脫貧攻堅工作由集中作戰調整為常態化推進,實現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參考文獻:

[1]王艷娜.基于AHP法的和順縣精準扶貧分析[J].中國經貿導刊(中),2019(08):96-98.

[2]王睿.生態文明視域下欠發達地區精準扶貧效益評價——以四川省南充市為例[J].水土保持通報,2019,39(06):190-198+222.

[3]韋李森,李峙.WebGIS與AHP結合的扶貧調查與績效評估模式[J].農業科學研究,2019,40(01):72-76.

[4]鄧雪,李家銘,曾浩健等.層次分析法權重計算方法分析及其應用研究[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2,42(07):93-100.

[5]Solangi Yasir Ahmed,Longsheng Cheng,Shah Syed Ahsan Ali. Assessing and overcoming the renewable energy barrier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Pakistan: An integrated AHP and fuzzy TOPSIS approach[J]. Renewable Energy,2021,173.

*本項目受2020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已脫貧家庭經濟現狀調查及可持續發展策略研究——以云南省貢山縣為例”(項目編號:202010656011)資助。

(作者單位:西南民族大學商學院)

猜你喜歡
層次分析法績效評價鄉村振興
基于DRGs的老年醫學科醫療服務績效評價分析
對財政預算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的探討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實踐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探索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結果應用于問責的困境與出路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對道路擁堵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