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小學數學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的養成方法

2022-05-23 17:27梁倩
中學生學習報 2022年26期
關鍵詞:獨立思考小學數學

梁倩

摘要:數學是一門思維性較強的學科,也是在生活中和我們息息相關的學科。學生在數學課堂的學習不僅僅局限于知識,更應該由教師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并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這對于學生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會有所幫助。新課標的貫徹落實以后教師的授課方式方法還有待研究,因此,本文將結合教材,從空間幾何、舉一反三、和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三個方面進行闡述,探究在小學數學的教育中如何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養成方法;獨立思考

新課改強調學生變為主體,老師對學生應當具有主導作用,而不能是以往的傳道授業解惑。這就意味著,數學作為一門抽象性和邏輯性的學科,其目的在于將小學生的思維由有限通過引導變成無限的,強化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從而使得學生在面對不同的情況時,能夠合理運用自己的思維,通過自主思考去解決自己面臨的問題。

一、通過空間幾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幾何圖形是學生認知并感知世界的第一步,學生最開始的印象是停留在大自然的花草世界上,但是對于這些日常生活中所包含的圖形并不能夠一一掌握,同時也并不具備分清圖形的功能,這就需要老師通過課堂上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進行引導,感受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數學圖形,于生活中體驗到處處有數學,方方面面都有知識。在空間幾何之中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使他們對數學產生興趣。

例如,在學習“圖形與運動中”,老師可以先將自己生活中所見到的物體拍攝下來并打印下發給學生們,讓學生們找出圖片之中有哪些物體是處于運動狀態之中的,在這期間,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表演來模仿這些物體的運動;讓學生們擋住某一物體的左側一半或者右側一半,請同學們舉手發言哪些物體是左右相同的,由此像同學們引出軸對稱圖形??梢宰寣W生思考會議生活中還有哪些圖形是這樣的圖形。最后可以在課后布置一個小作業:通過剪紙剪下生活中的其他軸對稱物體。在下次上課之前檢查同學們的剪紙,對于正確完成作業的學生進行表揚,錯誤的學生也應該詢問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

通過知識教導以及實踐活動使學生們感受到生活和數學的密切相關性,既使得學生明確數學的重要性,經過一系列的操作與觀察,還增強了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同時啟發式教學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后學生們不管是在學習中還是生活中都可以積極思考問題,豐富自己的想象力的同時,拓展了自己是思維思路,學生之間互相交流的過程中,也增強了學生的溝通能力,讓學生們能夠在增長更多見識的同時,將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擁有自己的想法并不斷進步。

二、通過舉一反三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傳統的教學理念大多是通過教師講課引導,將簡單的書本知識教給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手段之下,學生學習的過程會對教師進行太多的依賴,在遇到一些困難或者難題的時候,學生們則是將老師的思路默認成為自己的思路,這樣學生對于數學中存在的知識點并不能獨立思考,更像是一種為了學習知識而學習。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以往知識點的舉一反三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

例如,在課程“1000以內數的認識”的教學時,教師首先應當明確本次課程的目標不應局限于學生能夠正確數出1000以內的數字,而是讓學生在體驗數字的過程中感悟數字的作用,并能在生活中體會數字的意義。在例題2學生需要數出有多少個圓點中可以先由同學們自行交流例題中有多少個圓點,教師提問學生時,學生可以舉手回答問題,同時也要說出自己數圓點的依據;對于猜測數量的同學應當讓學生判斷做題依據的其他可能性,對于通過已知經驗去數出圓點的同學應當加以鼓勵并讓學生舉一反三去考慮其他方法思路。通過比較學生方法的不同提出表揚并在課堂后期讓學生們自行回想并回答數學在生活中被廣泛應用的方面,體會數字存在的價值。

通過本次課程,教師對于課堂中所呈現的教學結構進行合理安排,同時也突出了教學中存在的重難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利用舉一反三的方法,明確了書本中理論知識和生活中的密切聯系,在學生能夠投入到小學數學課程中的同時,也能夠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實施方法進行了課堂最優化。

三、通過生活實際應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教學的首要目的是為了在課堂上教會學生知識的同時,能夠讓學生在生活中加以利用。實踐是掌握真理的唯一途徑,針對數學的學習僅僅是學會是不夠用的,還應當將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融會貫通,并能夠在生活中靈活運用。學生通過課堂知識轉移到生活應用之中,亦能夠在實踐中獨立思考,掌握知識。

例如在學習“克與千克、數學廣角-推理”的過程中,可以先讓同學們回想一下生活中常用的計量數據,接著拿出提前預備好的天平和秤等物體,在學生之間傳遞,學生可以觀察計量工具的最小單位是什么,接著提問學生除了課堂上所觀察到的計量單位以外,還有哪些計量單位。還可以引導學生猜測周圍物體的重量,引導學生復習以往的知識點。在課程的最后可以向學生們布置一個小作業:學生們在回家之后,可以記錄下自己對于家里物品重量的猜測,同時在觀察過程中如果對于計量單位有一些全新的發現也可以記錄下來以便在下次課程開課之時探討。

結合本次課程的學習,教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間接培養著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也引申了學生的學習習慣,增強了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信心。在學生的學習成長階段,教師充當了一個引導著的角色,使得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遇到問題也能夠率先進行自我思考,而不是一味的過度依賴老師,既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同時也能夠鍛煉能力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結語:針對小學數學的教學,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至關重要。這不僅可以使得學生能夠提高自我的學習能力,鍛煉學生將書本中所學的知識點轉化到生活中去;同時也是當前教師授課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優化小學課堂的最有途徑。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自身實際出發,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并能夠讓學生將其加以引用。

參考文獻:

[1]趙小力.核心素養在提高小學數學教育中注意力的研究[J].教育研究,2019(04):50-51.

[2]繆璐.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J].新課程(中).2018(04).

[3]張丹,吳正憲.培養小學生問題提出能力的實證研究: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J].中國教育學刊,2018(05):100-104.

猜你喜歡
獨立思考小學數學
教育的目的是獨立思考的培養
漫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
獨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嗎?
談獨立思考
努力做獨立思考的智者
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