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小議

2022-05-23 19:47葉翠玲
中學生學習報 2022年26期
關鍵詞:教育對策傳統文化初中語文

葉翠玲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對弘揚和傳承優秀文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初中語文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基于“文化傳承與理解”的教育使命,科學滲透傳統文化教育,構建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

關鍵詞:初中語文;傳統文化;教育對策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是幾千年來無數先輩的智慧和汗水的結晶,是后世人需要繼承和發揚光大的。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國家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支持。這就要求教育者在實施教育工作的過程中,要注重優秀文化的滲透,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同時實現優秀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在初中階段,語文學科綜合性加強,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立足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功能,結合教學的需要,積極滲透傳統文化教育,讓青少年接受文化知識的熏陶,塑造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使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本文中,筆者立足初中語文教育,探索在教學中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極其有效性對策。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

1、有利于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我國有幾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這些經歷過時間洗禮與文明演化積淀下來的民族文化,對國家的發展,民族的進步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儒、釋、道思想為核心,主要包括古詩詞、曲藝、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民族節日、國畫、書法、對聯等,涉及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弘揚和傳統優秀傳統文化,是每一個中國人的職責和使命。然而,近年來,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外來文化的沖擊,崇洋媚外思想的存在,使得很多國人因追崇西方文化而導致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備受打擊,一些優秀的文化甚至出現斷層的現象。在此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有助于讓青少年的一代把握和理解傳統文化,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2、有助于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成為了教育的目標和使命。初中語文的教學中,教師要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應當立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目標開展教學,方能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而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下,以中考為目標的應試化教育模式,導致知識的傳授和灌輸成為了教學的主要形式,學生長期被動接受知識,學習的思維、能力不強,同時教師也忽視德育教育,影響了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在此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傳統文化教育,優秀的文化知識,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提高學生人格修養,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而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

3、有利于促進初中語文教學改革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有“百科之母”之稱。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的教育,應當以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為目的。而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德育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應試化的語文教育,教學的目標局限為“知識”層面,對學生德育的引導缺失,影響了學生正確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诖?,初中語文教師重視傳統文化教育,是全面貫徹落實德育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對策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教師需要結合語文教材中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因素,對傳統文化的因素進行強化講解,提高教學的效果。

1、開展傳統節日文化教育

節日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近年來,隨著“洋節”的“入侵”,青少年一代崇尚萬圣節、圣誕節的現象普遍存在。以追隨洋節為潮流的思想,導致我國優秀的傳統節日文化漸漸淡出學生的視野。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立足教材,重視傳統節日文化教育,增強學生的節日文化自信。例如,在《春酒》一文的教學中,該文主要體現的是我國農歷春節的相關習俗,筆者在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著急講解課文的內容,而是引導學生進行話題討論:談談自己的家鄉慶祝春節的方式。學生討論結束之后,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手段的應用,采取視頻、圖片于一體的方式,給學生講解的春節的由來。通過對背景知識的介紹,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更加輕松,同時也實現了滲透傳統節日文化教育的目的。

2、開展傳統禮儀文化教育

中國自古以來就被稱為“禮儀之邦”,禮儀文化也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中學生開展禮儀文化教育,有助于讓學生形成懂禮、知禮的良好品德,有助于學生在為人處世的過程中明事理、知分寸,稱為有優良品德的現社會主義接班人。在傳統禮儀文化教育方面,筆者主要是通過一些主題活動的開展,結合一些經典的故事,讓學生感知文化熏陶。如漢文帝劉恒親嘗湯藥、仲由百里負米、郯子鹿乳奉親等,都是對當前中學生進行“孝”文化教育的重要題材。此外,在日常和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給學生進行一些禮儀教育,如飲食之禮、見面之禮、入坐之禮、行走之禮等,都是提高學生道德修養的重要教育。

3、滲透傳統思想教育

在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星河,傳統思想可謂是極其閃亮的一顆星。我國的傳統思想,以儒道釋為核心。中學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對學生進行傳統思想教育,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有效途徑。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結合古詩文教育,深入挖掘傳統思想教育的內容。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孟子的《富貴不能淫》時,就可以結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幾句話,給學生講解儒家思想之“仁、義、禮”,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應當結合教學需要,積極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麗琴.俯身拾貝皆珍珠———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J].課程教育研究,2018(19).

猜你喜歡
教育對策傳統文化初中語文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幼兒告狀行為狀況及其對策
淺析家庭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學前兒童問題行為的成因與教育對策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