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古詩文大單元教學的有效設計策略

2022-05-30 10:48劉芳芳
中學語文(學生版) 2022年10期
關鍵詞:大單元教學價值設計策略

劉芳芳

摘 要 大單元教學是常見的教學形態,單元可短可長,其教學優點在于“學習內容的廣度與系統性”。在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教師著眼一組文章設計教與學、講與練、讀與寫、聽與說的具體內容與方法,開展大單元教學。文章簡述了初中古詩文大單元教學的價值,從統編教材《愛蓮說》與《陋室銘》兩課入手,探究初中古詩文大單元教學的有效設計策略,切實提高大單元教學效率。

關鍵詞 古詩文 大單元 教學價值 設計策略

語文課程是一門具有綜合性、實踐性的課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大單元教學有助于促進課程工具性、人文性的統一,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綜合學習能力。

一、初中古詩文大單元教學價值

大單元教學以其整體性、全局性、系統性特點,在初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受到廣大師生的關注與追捧。與傳統單元教學相比,大單元教學根據學生的認知階段發展水平,立足興趣愛好與語文知識邏輯,對不同教材內容進行有邏輯、成體系的統整,構建系統的大單元知識合集,便于學生深度學習?!稅凵徴f》與《陋室銘》兩篇古詩文兼具托物言志、簡要直切、結構渾成、手法多樣等特點,開展大單元教學有助于引導學生對作者品質與情感進行深入解讀,獲得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初中古詩文大單元教學設計策略

(一)教與學:整體關照教材,強化單元教學意識

結合教材內容設計單元教學目標能為后續的教學提供明確指引,促進教學質量和效率同步提升。教師要立足“教與學”關照教材,依托《愛蓮說》與《陋室銘》兩篇古詩文體裁設計教學目標,讓學生有效生成對相關知識的系統認知。

首先,教師可以參照教材中的課后練習題,完成大單元教學目標的設計:(1)有感情朗誦兩篇古文,嘗試背誦;(2)結合注釋解讀語句,深入理解作者高尚品質、美好情感;(3)掌握詠物的特點,分析“托物言志”手法的作用。然后,教師要在大單元教學準備環節搜索周敦頤與劉禹錫的相關資料,結合教材注釋中提及的《劉禹錫集》《周敦頤集》《太極圖說》《通書》等著作,提煉作者生平信息,總結古文體裁相關內容。學生在正式學習《愛蓮說》與《陋室銘》兩篇古文前,能夠對周敦頤、劉禹錫及創作背景形成初步了解,懂得“說”和“銘”都屬于一種文體,對古文中所贊頌的品質與抒發的情感產生了解興趣。最后,在學生自主交流環節,教師可以圍繞“托物言志”的表達手法,引發學生關于古文基本要點與核心知識點的反思,讓學生在大單元教學下,建構系統的知識體系,從而達到既定教學目標。

(二)講與練:設定多樣活動,豐富單元教學內容

大單元教學下的《愛蓮說》與《陋室銘》,可以劃分為不同的教學活動板塊,讓學生深入了解兩篇古文中描述與贊頌的“物”與“品格”,由此豐富教學內容。教師要立足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三個教學活動板塊:分析物、理解情、了解人。著重圍繞三個板塊設定大單元教學多樣化活動,能夠進一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在第一板塊中,教師要把握好“講與練”目標,提出問題:“在《愛蓮說》與《陋室銘》中,作者都描述了哪些物?不同物品之間有何相似之處?”由此引發學生的閱讀與思考興趣,使學生能夠帶著問題系統閱讀兩篇古文,分析“菊、牡丹、蓮、山、水、陋室、苔痕、素琴、金經”等物的特點與內涵,明白周敦頤將“志”寄托在“蓮花”上,而劉禹錫寄“情”于“陋室”,“蓮花”與“陋室”之間本無聯系,但在古文中都彰顯了作者的高潔品質與傲岸情操。

在第二板塊中,教師可以圍繞“何陋之有”與“出淤泥而不染”,引導學生分析相關圖文資料,依托問題與朗誦活動,讓學生深入體會古文中蘊含的情感元素,使學生懂得“蓮花”與“陋室”已經成為作者人格品質的化身,從而對“托物言志”手法有深刻的了解。

在第三板塊中,鼓勵學生自行搜索周敦頤與劉禹錫的相關事跡,將創作背景設定在當今社會,引導學生思考兩位作者的創作方向,由此升華大單元古文教學,讓學生在多元化活動中了解作者,理解作者在古文中所表達的情感及崇高品質。

(三)讀與寫:引入學習支架,支持學生深度學習

學習支架是輔助學生自主學習的工具,在大單元教學中引入學習支架能夠為學生的深度學習提供良好保障。教師應認識到學習引導的重要性,著眼“讀與寫”為學生提供預習單、學習單等支架,設計對應的任務群,通過深度學習,完成學習任務,形成高階思維,實現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預習單可以幫助學生在前置學習階段梳理古文內容,為后續的朗誦、分析提供學習支架?!稅凵徴f》與《陋室銘》預習單要遵循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設計,確保學生能夠在學習支架的指引下完成一系列任務,為后續學習打好基礎。

預習任務群:(1)觀察張大千畫的《紅蓮雙侶圖》,找出古文中主要的描寫的物,反復誦讀相關句子;(2)觀察趙孟頫的書法作品《陋室銘》,分析古文提及諸葛廬、子云亭的用意,有感情地朗誦全文;(3)結合自己的觀察與分析,與同學交流兩篇古文在語言風格上的不同。

學習單是學生在正式學習階段所用到的學習支架,能夠啟迪學生的思維,使之在大單元教學中高效學習?!稅凵徴f》與《陋室銘》學習單應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使學生完成任務后,形成對古文的深刻理解,強化自主學習能力。

學習任務群:(1)通過查閱資料,找出陶淵明喜愛菊花、唐朝人愛牡丹的歷史依據。分析劉禹錫身處“陋室”卻樂觀豁達的原因;(2)針對“蓮花、陋室”兩事物的環境、態度等,摘錄文中對應的句子,品味作者的情懷與志向;(3)分析蓮花的“花之君子”稱號,結合文本闡述周敦頤身上所具備的品質以及“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結合當代的物質生活,分析“惟吾德馨”反映出劉禹錫身上的品質。

(四)聽與說:組織合作探究,高效遷移學習方法

大單元教學中的“聽與說”,并非單一接受教師提供的知識或直白翻譯和闡述,而是在合作學習中充分聽取他人合理意見,表達自己的觀點,由此實現學習方法的遷移。教師應當強化“聽與說”的指導,利用合作探究方法,讓學生在思維碰撞中理解古文內涵,感受作者寄寓文本中的情感,學習作者身上的精神品質。

合作學習能夠引發學生的古文學習興趣,有助于培養其團隊合作能力。針對《愛蓮說》與《陋室銘》大單元合作探究,可以按照如下步驟進行設計。第一,組織學生兩人一隊,有感情地朗誦《愛蓮說》與《陋室銘》,指出對方在發音和感情方面的優缺點,讓學生在合作中分析要點,掌握朗讀技巧,明確自身的不足。第二,為學生提供有關周敦頤和劉禹錫的仕途經歷資料,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參照注釋探討“蓮、菊、牡丹、陋室、鴻儒、白丁、素琴、金經”等寓意,掌握翻譯和理解古文的方法,了解“出淤泥而不染、惟吾德馨”的高尚品質。第三,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合作中汲取作者身上的精神力量,結合實際生活中的困境與學習中的“低谷”,探討克服艱難險阻的方法,既能避免學生陷入古文學習的思維誤區,也能收獲大單元教學實效。大單元教學應注重學習方法的傳授,減少學習的干預,真正給予學生學習自主權,讓學生在合作中實現學習方法的高效遷移。

在講解《愛蓮說》與《陋室銘》兩篇古文時,教師確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從整體角度關照教材,設定多樣化語文教學活動,運用學習支架指導學生深度學習,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幫助學生掌握高效學習方法,有效驅動學生的學習方式變更,提升其古文學習能力。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繼續強化大單元教學意識,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元素豐富大單元教學內容,在深度學習中啟迪學生的思維,使之掌握更加高效的學習方法,推動古文大單元教學思想真正落地。

[作者通聯:福建泉州實驗中學]

猜你喜歡
大單元教學價值設計策略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籃球項目大單元教學的設計思路研究
高中歷史大單元教學淺探
贛鄱生態水產品包裝設計策略研究
關于中職語文教學價值定位及其實現的思考
科研反哺教學在EDA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