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紅色文化成為小學思政課堂的鮮亮底色

2022-05-30 10:48謝達理
教育·綜合視線 2022年10期
關鍵詞:思政課紅色思政

謝達理

紅色文化承載著革命精神與民族精神。小學階段是道德啟蒙的重要時期,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有助于引導學生形成愛黨、愛國的情感,強化建設社會主義意愿,深化思政課的教育內涵。

一、紅色文化讓思政教育“活”起來

(一)傳承紅色革命精神

紅色文化是革命道路、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的綜合體系,是中國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實現民族自由和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凝結的意識和觀念,蘊含著豐富的內容,為思政教學提供了意義深刻的資源和教材。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影響下,愛黨、愛國教育和紅色教育成為教學的主要方向,教師將紅色文化滲透到課堂教學中,用革命故事和紅色經典傳遞革命精神,讓學生在歷史中感受紅色文化中承載的革命前輩的理想、信念和節操,以及他們對祖國的愛與奉獻,滋養學生的精神世界,將愛黨、愛國意識根植于學生心中,并在紅色文化的感染下提高思想覺悟和政治意識,激發愛國熱情和歷史責任感,實現紅色革命精神的傳承。紅色文化是先進的且極具教育意義的革命文化和精神財富,將紅色文化融入小學思政課中不僅能夠增強教學成效,而且能夠拓寬紅色精神傳承和發揚的渠道。

(二)培養正確價值觀念

紅色文化中的每一個人物、每一個事件、每一處遺跡都是教學素材,都散發著革命精神和意志的光芒。學生從中能夠看到共產黨人具有的明確的目標和堅定的信念,在信仰的激勵下不畏艱難,勇敢斗爭,最終實現人生價值。這是最好的德育載體,是培養學生價值觀念的重要資源。挖掘紅色文化內涵,為學生提供理解社會和人生的理論指導,同時提供追求理想和信仰的動力,使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三)拓展思政教學寬度

紅色文化是歷史的印證,文明傳承的體現,而在新時期,紅色文化具有傳承性、先進性和創新性,將其融入思政課中,有助于拓展思政課的教學寬度和思想深度。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從思想、價值取向、精神面貌等方面潤物無聲地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為思政課增添了新功能、新內涵和新活力,促進了思政課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由于思政課不是小學教育中的主要科目,為了在較短的時間內達成教學目標,教師應對思政課進行整體規劃,利用紅色文化實現課程之間的高效銜接,真正發揮思政課的價值,致力于提高學生道德品質和思想覺悟,促進學生學識和思維的全面發展,牢固國家發展根基。

(四)創新教師教學方式

教師教學方式的選擇是影響課堂質量的核心因素。傳統思政課教學中教師以講解為主,將理論灌輸作為教學主要渠道,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缺乏感染力和引導力。學生在枯燥單一的教學節奏中難以開展高效學習,不利于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和政治覺悟的提升。紅色文化與思政課的融合為課堂創新提供了契機和素材,從紅色文化的特點出發,將具體而生動的黨史、國史帶到課堂中,將政治理論變得更加豐滿,同時增強了其吸引力和指導性。教師通過轉變教學理念和方式,為學生提供了開闊的學習平臺,將紅色文化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促使學生將思政理論內化成品質和素養,實現新形勢下思政課教學減負增效的目的。

二、推動思政教育入腦入心,讓革命薪火代代相傳

少年兒童是黨和國家重要的人才資源,也是肩負中華民族復興使命的儲備力量,因此,重視小學生思政教育并將紅色文化滲透到教學中,延續革命精神,為黨和國家注入新鮮血液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基石。在開展小學思政教學時,教師要深入研究,創新教學模式,強化學生素養,幫助他們樹立堅定的理想和信念,為傳承紅色基因貢獻力量。

(一)延伸教材內容,運用紅色案例

小學思政教學與紅色文化的融合應以教材內容為切入點,突出教材的有機延伸和聯系,增強知識的系統性和連貫性。利用好思政課堂教育平臺,能實現教材和紅色文化的優化整合,提升學生對紅色文化的理解,促進其在思想道德水平提升的同時,感受紅色文化中蘊含的精神,引發思想共鳴,并在紅色文化的影響下產生民族情感和愛國思想。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文化底蘊,強化紅色情懷。此外,教師應因材施教,將紅色文化資源融入教學內容中,向學生闡明紅色文化的背景和發展歷程;還可引用紅色案例,傳遞紅色精神,豐富課堂紅色文化底蘊,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紅色文化內涵,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并夯實紅色文化根基。紅色文化與思政教材相輔相成,協調統一,教授內容涉及個人道德品質時,將奉獻事跡、紅色領袖高尚情操等融入課堂;涉及愛國教育時,將黨史國史在課堂進行普及,用英雄人物和革命義士的故事進行正面引導,使紅色文化潤物無聲地影響學生思想,在他們心中埋下紅色的種子。

例如,在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十課“傳統美德源遠流長”一課教學中,教學以弘揚愛國精神為核心,重點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道德品質,紅色文化的滲透能夠同步實現愛國教育和傳統美德的傳承。小學生年齡較小,心智處于發展階段,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通過故事引導的方式是開展德育的便捷途徑,教師運用紅色案例豐富教學內容,將生動的紅色故事帶到課堂,引領學生在故事中探尋美德,感受紅色文化的熏陶。教師向學生講述毛主席與延安窯洞的故事,一張舊床、一盞油燈、一條桌案是毛主席在延安住所內的全部陳設。這個簡陋而狹小的窯洞卻是最有意義的指揮所,毛主席在微弱的燈光下寫下了《論持久戰》《矛盾論》《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等著作,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毛澤東思想在窯洞中發展、完善和成熟,為中華民族的紅色征程奠定了勝利的基礎。毛主席的艱苦樸素、持節明志的美德對學生產生了深遠影響,教學的實效性得到提升。白求恩救死扶傷、董存瑞舍生忘死、劉胡蘭堅貞不屈、鄧稼先勇挑重任、袁隆平敢于創新……這一個個故事展現了革命精神影響下中華兒女為國奉獻、英勇斗爭的高尚情操和積極進取、勇于創新的愛國情懷,學生從中感悟美德的重要性和人格修養對個人、社會和國家的重要意義,體會傳統美德與生活、國家發展的聯系,強化自身道德意識,并在故事的激勵下傳承文化基因,提升品質修養。

(二)創新教學模式,點燃紅色精神

傳統教學模式較為單一,缺乏科學性和創新性,而紅色文化資源豐富、形式多樣,能夠彌補思政課的缺陷。在融入中應注重教學手段和方法的轉變,與時俱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引導他們深入探尋紅色文化的內容和精髓,同時應突破教材和模式的限制,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強化紅色教育,營造全面立體化的教育環境。教師應了解學生的需求和發展趨勢,通過組織紅歌比賽、觀看紅色電影等形式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實現紅色文化的真實化、具象化,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吸引學生自主探究紅色文化內涵,豐富學習體驗和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點亮紅色精神,使他們養成正確的價值觀。

例如,在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九課“中國有了共產黨”一課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深切體會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可安排學生觀看電影《建黨偉業》,借此了解共產黨成立的時代背景和艱辛歷程,感悟共產黨人的革命氣節和革命精神,學習他們堅定執著、堅守理想、為國為民的節操,從而激發學生愛黨、愛國的熱情。小學生的生活實際距離革命年代較遠,一味講述和灌輸知識點,學生難以理解,更難以建立情感共鳴,采用觀影的方式能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歷史發展,站在歷史的角度觀看并分析歷史資料,理解重大事件的必然性?!督h偉業》講述了世界大戰背景下,毛澤東、周恩來、李大釗等人對救國之路的思索和不懈追求,將辛亥革命、護國戰爭、五四運動等歷史事件全景式展現,完整呈現建黨歷史背景,內涵豐富,場面恢宏,有助于學生較為全面地了解歷史史實,重溫革命先烈為了解救危難中的國家和民族,歷盡艱險,勇敢抗爭的艱辛歷程。此種方式能幫助學生建立清晰的歷史時間線,并為學生梳理知識點和重要歷史事件,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學生在共產黨人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精神影響下,產生對共產黨的熱愛之情。同時,真切看到革命前輩浴血奮戰才爭取到的民主與和平,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體會紅色經典帶來的震撼和思考,并在紅色精神的指引下明確學習目標,吸收紅色文化養分。

(三)拓展教學活動,深化紅色情感

紅色文化的傳承應依托于環境和氛圍的熏陶。以教學活動為載體,促進紅色教育多元化和趣味化,寓教于樂,使學生在交流互動中深化情感,在活動中感悟信仰對人的重要性,體現思政教學中紅色文化的主題性和系統性,深化學生對紅色文化的感知和理解,增強認同感,培養愛國情懷和紅色精神。教師通過主題班會、歷史重現、知識競賽、文藝活動、紅色故事會等形式開展思政課教學,提高學生參與熱情和興趣,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歷史社會變革、解讀革命歷史、學習紅色文化精髓。學生在多樣性的活動中接受紅色文化的洗禮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堅定信念,立志為紅色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做出貢獻。

以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十一課“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為例,開展“偉大祖國”主題班會,在課前安排學生收集資料,了解開國大典籌備過程和大典時的盛況,同時了解新中國成立后國際地位有什么改變,這些改變說明了什么。學生積極準備并自主探究,挖掘開國大典背后的故事和新中國成立后的變化。在課堂上,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信息,了解了國歌、國旗、國徽的由來和意義,加深對國家的了解并從中感受中國人民對新中國成立的期盼和向往,以及對中國未來發展的美好祝愿。學生通過觀看相關視頻和交流討論,真切感受開國大典上人民群眾的激動心情和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那一刻的劃時代意義,更加珍惜當前生活,并有了為建設祖國而努力讀書的動力。學生就慶祝祖國生日的方式展開探討,有的學生說中國有超過一百萬人名叫“建國”,以此慶祝新中國的誕生;有的學生說最喜歡看國慶閱兵儀式。教師可適時播放閱兵的視頻,讓學生了解我國軍隊建設的成就和我國綜合國力,樹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學生經過主題班會了解黨史、國史,透過我國斗爭史和發展史取得的成就看到紅色文化對國家的支柱作用,感受流動在民族血脈和基因中的紅色精神,感悟紅色文化發展、積淀的過程,從而主動接受紅色文化的滋養和洗滌,強化愛國情感。

(四)重視社會實踐,實現紅色價值

社會實踐是思政教育的考驗和拓展,是學生實現自我價值、提高實踐創新能力的必由之路,在鞏固課堂知識的同時,增強學生自主能力、思考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教師通過組織社會實踐活動,打造全面立體的紅色文化教育體系,使紅色教育不只停留在理論和課堂,還要使學生的思想道德在紅色文化的影響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例如,組織學生參觀愛國教育基地和紅色旅游景點,親身體驗紅色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感悟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拜訪老黨員、老紅軍,聽他們講述紅色故事,感悟長征精神;深入農村和社區,感受鄉村振興的成效,感悟黨和國家的英明領導。在社會實踐中,學生聆聽和觸摸紅色文化,深切感受紅色文化的價值和意義,并在此驅動下提高自身修養和意志。

此外,學??赏ㄟ^校地合作實現紅色文化與思政課的融合,將當地紅色文化項目納入實踐活動中,開展相關紅色文化研究。如到當地紅色文化基地,與紅色基地工作者進行互動,探究地域紅色文化,引發情感共鳴。在紅色基地可脫離課堂的束縛,在環境影響下端正態度,積極探索,體驗地域紅色文化的理念。學生在基地中能夠形成紅色歷史和人物地點的有效聯系,減少對歷史的陌生感和距離感,穿越時間,觸摸歷史。此外,在掌握一定理論基礎后可為其他游客提供紅色知識講解等服務,實現紅色文化的傳承,使思想政治教育刻入腦海,銘記心頭,增強使命感和認同感,同時,還有助于當地紅色文化的發揚和創新,推動紅色文化基地發展。

講好紅色故事,強化革命教育。紅色文化資源是最生動的教材,將其融入小學思政課中,能使少年兒童在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礎上點亮紅色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小學思政課是塑造學生品格、培養學生價值觀念的重要陣地,也是實現立德樹人教育事業使命的關鍵學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紅色文化是培養學生使命感的重要基礎,是塑造學生人格和意志的精神指導,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中,能提高思政課堂質量和效率,增強愛國教育,提升學生歷史責任感。

猜你喜歡
思政課紅色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紅色是什么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紅色在哪里?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追憶紅色浪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