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紅色基因融入校園文化 讓愛國意識根植于心

2022-05-30 10:48云向斌
教育·綜合視線 2022年9期
關鍵詞:校園文化紅色中學

云向斌

全球化浪潮席卷之下,多元文化之間的沖擊碰撞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隨著外來文化的滲透,紅色革命歷史文化傳承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尤其是在農村學校當中,外來文化侵襲導致紅色文化傳承深受影響,也對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念造成阻礙。所以,加強農村中學紅色文化建設很有必要。

一、紅色文化與農村中學德育的適配性

結合實踐不難發現,紅色文化與中學德育有著極高的適配性,是開展德育的寶貴教材。從本質上看,紅色文化的價值取向與德育內涵高度契合,紅色文化的精神品質與教育的內在要求相統一。在實踐中,中學德育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強調集體主義、愛國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而紅色文化的價值取向恰好符合這一要求,能夠為實現德育目標提供保障。紅色文化價值取向的適配性體現在集體主義和價值追求上,前者是紅色文化的價值準則,也是中學德育的社會主義要求;而后者則是紅色文化的深刻內涵,更是中學德育的最終目標。

二、紅色文化開發運用的時代價值

紅色文化是我國最具特色的先進文化類型,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培養愛國愛黨情感、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教育資源。紅色文化具有多元功能,無論是從政治、經濟還是教育層面來看,紅色文化的傳承都十分重要。目前,紅色文化在德育領域應用廣泛,因此,本文也根據其在中學德育中的實際開發運用情況,探討紅色文化的時代價值。

在實際作業環節,紅色文化展現出極強的精神引領價值。這一文化體系當中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紅色精神,感染力、引導力和號召力極強,將其應用于中學德育可以幫助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建立正確價值觀念,還能健全人格。當代社會中,紅色文化在中學德育中的有效運用還展現出極強的教育傳承價值,它能夠豐富德育內容、拓寬德育渠道,使德育課程更具代表性和科學性,更能夠提升德育教學感染力、增強德育效果,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這一過程中,基于紅色文化資源的有效開發,可實現紅色文化精神傳承,能彰顯紅色文化的時代影響力。此外,紅色文化還展現出極強的藝術拓展價值,基于多元紅色文化載體可幫助學生拓展眼界、提升審美。

三、農村中學德育的紅色文化運用困境

實現紅色基因代代傳承,是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選擇。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必須合理運用紅色文化,并以此為基礎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實現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培養奠定基礎?,F階段,以紅色文化開展中學德育十分常見,但在農村地區這一工作的開展質量并不如人意。農村地區的德育基礎相對薄弱,紅色文化資源并不豐富且開發程度不高,所以德育領域的紅色文化運用質量也難以保障。這不僅嚴重影響了紅色文化價值的發揮,更阻礙了紅色基因的代代傳承,還對學生價值觀念的塑造和全面成長十分不利。為提高農村中學德育的紅色文化運用質量,相關工作人員應基于紅色文化建設缺陷,探索該區域的紅色文化發展困境。

(一)重視程度不高

農村地區普遍存在重視智育而輕德育的現象,由于德育工作不受重視,紅色文化也備受阻礙,甚至在許多偏遠地區紅色文化并未在中學教育中出現。與城市相比,農村地區的紅色資源開發情況并不如人意,而且資源數量以及其整合力度都不高,這就導致社會上未能形成濃烈的紅色文化氛圍,文化感染力和影響力不強,那么紅色文化資源的德育功能也就難以發揮。在實踐中,紅色文化建設的價值認同感不高,資源開發積極性也不強。不僅學校不重視德育和紅色文化建設,家庭教育方面也往往忽視了這一問題。

(二)教學滲透不足

農村中學發展中,紅色文化在教學中的應用方式較為單一,而且基于紅色文化的德育效果并不深刻。在實際作業環節,農村中學未能開發紅色文化校本課程資源,文化元素在學科教育當中也未能得到有效滲透,所以紅色文化的教育功能發揮效果不佳。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紅色文化在各類教學活動當中的參與度并不高,無論是在德育還是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方面都未能實現預期目標。

(三)文化建設不力

農村中學的校園文化建設水平不高,校園文化體系發展不健全,導致紅色文化失去了立身之本和用武之地。從現實角度來看,紅色文化在中學德育中的有效運用需要以校園文化為基礎,校園缺失無疑會讓紅色文化建設、傳承和運用備受阻礙。

四、農村中學紅色文化建設的創新路徑

紅色文化有著極高的德育價值,是中學德育的最佳素材。在現行的農村德育模式之下,紅色文化教育功能未能得到切實發揮,以紅色文化運用為核心的德育體系構建也受到阻礙。為實現農村中學德育創新,推動農村中學生全面發展,必須加強農村中學紅色文化運用。需要注意的是,農村中學周邊的紅色文化教育資源相對稀缺,所以學校在開展以紅色文化為基礎的德育時需要先完成紅色文化建設。此時,應該充分利用現有的紅色文化資源,以校園文化為載體,讓紅色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通過推動紅色文化建設實現德育的有效實施,保證紅色文化內涵和功能價值切實發揮。

(一)重視文化滲透

為有效推動農村中學紅色文化建設,必須高度重視文化滲透,強調紅色文化與農村地區地域文化和校園文化的有機結合。這一環節,必須聯動社會、學校和家庭,創設良好的紅色氛圍,為紅色文化的順利融入奠定基礎。此時,應高度重視紅色文化宣傳,強調紅色文化資源的大范圍傳播,充分利用學校周邊的紅色文化元素營造良好氛圍。比如,提高學校領導和教師對德育的重視程度,引導他們建立以紅色文化資源運用為核心的德育教學理念,進而組織他們深度參與紅色文化建設,推動紅色文化融入校園奠定基礎;充分發揮多主體合力作用,讓紅色文化滲透到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中,以宣傳欄、標語、報紙、廣播等多元載體推廣宣傳紅色文化,在農村地區創設良好的紅色文化氛圍,以便夯實紅色文化建設基礎。

(二)理論實踐教學

農村中學紅色文化建設過程中,還必須強調紅色文化與理論、實踐教學之間的有效融合。在這一階段,應該高度重視紅色文化與學科教育的融合,強調紅色文化教育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以便切實發揮紅色文化的獨特價值功能,為農村中學德育模式優化提供保障。正如前文所言,農村中學不重視德育,阻礙了紅色文化建設與紅色德育資源的運用。為解決這一問題,需要以紅色文化建設為目標,推動農村中學德育教學改革。

1.開發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是學?;谧陨磙k學特色以及發展現狀而開發的課程體系,可用于彌補國家課程的不足,是響應新課改號召、優化課程體系和促進學生全面成長的有效方法。在農村中學紅色文化建設之中,開發校本課程十分重要?;谔厣掠滩木帉懞蛡€性化德育課程開發,能夠為傳承紅色文化提供載體,為加強紅色文化建設提供保障,更能夠讓紅色文化資源在中學德育中得到有效運用。農村中學應該充分利用本土化紅色文化資源開發校本課程,以周邊地區的英雄案例、紅色文化精神內容為基礎編寫德育教材,利用校本課程和教材實現本土化紅色資源與德育的深入融合,進而完成紅色文化建設。比如,開發黨史課程,以《中國共產黨黨史》、電影《守邊人》《焦裕祿》等內容為基礎編寫德育素材,基于紅色書籍閱讀、征文比賽等黨史學習系列活動有效推進校本課程運用。

2.加強學科教育

農村中學紅色文化建設還應該強調紅色文化資源在學科教育當中的有效運用,基于紅色文化元素滲透打造精品課程,為同時提升智育與德育水平提供保障。在這一階段,教師應該高度重視紅色文化元素的選取和融入,基于學科教育為紅色文化建設提供輔助。在推動紅色文化與學科教育融合的過程中,教師可重點關注語文、歷史和政治等學科。從現實角度來看,紅色文化融入語文和政治學科具有天然優勢,二者的教學目標與紅色文化建設要求高度契合。因此,以語文教學或政治教學為基礎,輔助農村中學紅色文化建設十分可行。紅色文化元素融入課堂教學階段,教師可充分挖掘教材紅色元素,實現區域性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進而開發精品課程,為有效發揮紅色文化的德育和智育價值提供保障。在實際作業環節,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性,強調紅色文化滲透,確保紅色文化真正走進和融入課堂教學。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富含紅色文化元素的課本素材開展教學,應借助于紅色文化資源實現教材內容補充和拓展,依托于多元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3.豐富實踐活動

基于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同樣可以為農村中學紅色文化建設提供輔助。在這一階段必須高度重視紅色文化資源的有效運用,以紅色電影、紅色歌曲、紅色故事、紅色詩詞為載體組織一系列紅色教育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深度體驗紅色文化內涵,感知紅色文化精神,形成良好道德品質。實際作業環節,農村中學應該高度重視紅色文化與社團活動以及社會實踐的有機融合。紅色文化走進社團活動,有助于提升學生整體素質,能夠讓他們切實感受紅色文化的熏陶,可以為開展校園文化以及紅色文化建設提供輔助。實踐中,農村中學可將紅色文化元素滲透到社團活動中,強調紅色文化資源與社團活動內容的深度融合。比如,在合唱團中開展紅歌學習和紅歌演唱競賽活動;在閱讀社團中,開展紅色經典品讀、紅色詩詞仿寫等活動。

在紅色文化走入社會實踐活動環節,農村中學需要充分利用社會實踐機會,營造紅色文化傳承氛圍,強調社會實踐在紅色文化建設中的輔助價值。農村中學教師需要利用社會實踐活動,堅定學生的紅色信仰,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懷和文化自信,所以在這一過程中,必須從周邊可利用的紅色文化資源出發,合理設計社會實踐活動方案。比如,組織學生參與慰問老黨員、烈士陵園祭掃、五四宣誓、升旗儀式等社會實踐活動。

(三)融入校園文化

推動紅色文化融入農村中學的校園文化建設,在這一階段,需要充分認識到紅色文化融入校園文化的必要性,且應強調紅色文化與校園文化的有機結合。實踐中,應遵循以下原則:首先,傳承發展原則,以紅色文化為基礎建設校園文化,應該強調紅色文化的全面滲透,以便增強紅色文化生命力,在建設校園文化的過程中實現紅色文化傳承;應該賦予紅色文化時代內涵,為進一步推動紅色文化創新運用,增強紅色文化感染力提供保障。其次,理論與實踐結合原則,紅色文化在校園文化建設當中的運用,需要強調理論和實踐并行,此時應加強紅色文化教育,從思想層面上加強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實現紅色精神文化的有效融入。還需將紅色文化當中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以便實現紅色文化的有效建設。最后,規范與靈活并行原則,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紅色文化的融入需要遵循科學規范,滿足德育,遵循中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而且在選用紅色文化元素時,也應該因地制宜、靈活運用。為有效開展校園文化建設,農村中學還須在校園中打造紅色文化德育陣地,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進而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比如,利用學校走廊、板報、公示欄、廣播站等信息傳播載體宣傳紅色文化,利用紅色文化元素打造紅色校園景觀等。

(四)合理利用校外德育基地

農村中學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的紅色資源,強化紅色文化建設效果。以某農村中學為例,該中學位于川北山區,該地區經濟、文化和教育均處在落后地位,但歷史文化卻十分悠久,徐向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均在該地區留下了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如木門會議舊址、紅色兵工廠和被服廠等。農村中學在建設紅色文化時,可以對這些紅色文化資源進行合理利用,通過將其改造為校外德育基地的方式,達成預期的教育目的。

綜上所述,農村中學紅色文化建設必須以解決紅色文化傳承、應用基礎薄弱問題為主要目標,以充分落實立德樹人任務、完善德育體系為核心方向。實踐中,要求農村中學積極開發紅色文化校本課程資源,強調紅色文化與學科教學的相互融合,重視德育環節的紅色文化運用,以紅色文化為基礎豐富校園文化,助力社團活動,引導社會實踐。

【本文系2021年度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十四五”規劃一般課題“農村中學紅色文化建設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103274)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校園文化紅色中學
紅色是什么
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創新探究
紅色在哪里?
在多解中學創新
追憶紅色浪漫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校園文化建設淺談
以老區精神打造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與探索
寧波市四眼碶中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