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時代下高職院校學生在線教育現狀與對策研究

2022-05-30 10:04賈丹韓妮格
理論觀察 2022年8期
關鍵詞:在線教育微時代高職院校

賈丹 韓妮格

摘 要:現階段,我國高等教育正處于深化改革的攻堅期,高等職業教育作為我國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陣地,為了在新形勢下進一步提高在線教育教學質量,落實“停課不停學”的教育政策,促進教育公平與終身教育。本文就高職院校開展在線教育的優勢進行分析,并結合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在線教育現狀,針對網絡質量、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遠程教學模式、在線教學軟件平臺等問題進行研究,探討有效提升在線教育教學工作質量的對策。

關鍵詞:微時代;高職院校;在線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2)08 — 0161 — 04

引言:當前,以“互聯網+教育”為代表的在線教育產業不僅在整個教育領域中異軍突起,而且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不同學段教育的深化改革。其中,以高職院校為代表的高等職業教育在在線教育中還存在著許多不足與亟待解決的問題,應進一步采取有效策略,切實提高職業院校在線教育的開展質量。

一、微時代下高職院校開展在線教育優勢

防疫常態化的現實教育環境,信息化、數字化教學技術是推動我國在線教育事業飛速發展的重要前提和有力支撐。高等職業院校在積極開展在線教育與教學活動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第一,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教育資源。通過在線教育平臺開發與多渠道教育教學資源的整合,高職院校的課堂教學能夠實現資源的有效擴展。在線下面授的高職專業課教學中,往往是多位講師共同承擔一門課程,隨著課程教學工作轉移到線上,就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學風格的融合性與互動性。不僅如此,在線教育資源也能進一步為教師提供豐富的課堂組織材料,教師根據在線教學應用的后臺數據,可以全面充分地了解學生對教學重點、難點的掌握情況,還能了解學生對不同教學內容的興趣側重點,教師在充分掌握學生基本信息和學情的狀況下,可以更好地擴充、篩選和整合教學內容,通過有的放矢的組織教學策略,針對性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疑問和困惑,并更好地滿足不同學生的實際需要與學習偏好,有助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的高質量改革。

第二,打破傳統線下教學的時空局限。不受固定課堂環境與實踐的限制,是在線教育教學模式區別于傳統線下班級面授的突出優勢。學生通過在線教育平臺和相關應用軟件,在保證網絡環境和移動設備的條件下,可以隨時獲取自身需要的學習資源。當前,隨著信息化技術的高速發展,學生閱讀習慣與閱讀偏好的碎片化和形象化越來越明顯,不同于傳統職業課程的長時間系統講解的枯燥狀態,通過移動設備和網絡在線教育平臺,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整合零散時間進行碎片化記憶和理解的需要,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習過程的靈活性。不僅如此,還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在學習習慣、能力以及程度上的差異性,在線教育平臺能夠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料和課程資源的下載服務,在在線直播觀看的同時,還能離線下載,以便重復觀看、變速觀看,更好地滿足不同受教育者的個性化主觀意愿。

第三,幫助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高職院校既是我國高等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陣地,又是新時期職業教育培養“雙高”人才的主要試點。社會現代化建設水平的不斷提高、信息化技術水平的日益發展,為各領域、各行業的結構升級提供了內在動力和外部支持,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既要培養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更好培養具有與時俱進的意識、能力和終身學習習慣的發展型人才,才能在促進學生自身未來良好發展的同時,發揮教育的社會性功能。微時代下在線教育模式的引入與教學活動的開展,是落實高職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著力點和抓手,也是貫徹國家構建學習型社會,保證人人皆學、處處能學以及時時可學的基礎。學生在不斷適應信息化學習模式的過程中,會進一步樹立信息化視野,掌握收集資源、整合資源以及應用研究的方法,提高發現、分析以及解決問題能力,有助于自身專業知識體系的完善,提高實踐應用能力與創新能力,為未來走向職業生活奠定堅實基礎。

二、高職院校學生在校教育現狀

我國防疫工作的常態化發展,促進了我國在線教育工作的進一步發展。為了積極響應國家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高職院校也開展了學生在線教育工作。然而,在實際線上教育活動開展中卻存在著許多問題。

(一)無法保證在線教育網絡質量

在線教育模式對高職院校的學生和教師來說相對陌生,通過精心備課教師以線上教學的方式為學生授課,課堂教學質量很大程度上依托網絡系統的整體質量。然而在實際授課的過程中,學生通過電腦、手機活動及其他移動設備聽課,受學校教師端與學生端網絡及硬件條件的差異性影響,師生常常要面對屏幕卡頓、語音延遲、不連貫等問題。以教師在開展線上教育的工作中的實際情況為例,由于大多數高職院校專業課教師所用的私人電腦,無法保證攝像頭、麥克風等硬件設備滿足在線教育授課質量標準,難免存在畫面掉幀、屏幕跑焦以及電流音、噴麥、炸麥以及雜音等情況,無法保證在線教育工作的開展質量[1]。

(二)教師缺乏在線教育經驗

隨著在線教育的快速普及與應用,不僅考驗教師的教學組織能力,而且還對學生的信息素養和綜合能力有了更高要求。高職教育教學工作長期以來都是以線下課堂教學的形式開展,受不同專業教師自身對網絡直播以及軟件應用水平普遍較低的影響,在課程直播的過程中,難免會存在設備或技術故障,教師普遍缺乏故障處理的經驗。不僅如此,在線下教學中,師生通過面對面的交流與直接互動,根據學生的反應來調整教學速度與模式。而在線上教學中,教師無法實時觀測學生的聽課狀態。此外,與學生的互動以及日??荚u模式也受到了一定影響。

(三)遠程在線教育的真實感不足

傳統面授的高職教學課堂能夠以教師言傳身教的教學開展模式調動學生的注意力與元認知水平,然而在線教學作為當前高職教育工作開展的補充手段,受遠程教育模式的限制,教師無法與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缺少線下面授課堂的真實感,不利于營造集體教學濃厚氛圍,且難以照顧到所有學生的學情和需要,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較大差距。另外,雖然遠程教育打破了教育教學工作在以往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但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在線教學常伴隨著網絡系統的延遲與信號質量不佳等問題,進一步減弱了線上高職課堂的嚴肅性和正式感,教師難以有效感知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甚至存在教師單方面填鴨輸出知識的情況。

(四)缺少專門的在線教育系統及軟件

作為常規教育工作的補充,在線教學作為高職院校臨時性的教學方式,在教學工具上的準備不足,其中,專門在線教育系統及功能軟件的缺乏就是主要體現之一。雖然,許多學校能夠通過騰訊會議、超星以及釘釘等在線教育軟件進行教學,但這些應用于在線教育軟件在設計支出的應用服務定位,并不是在線教育。以高職院校常用的在線教育軟件釘釘為例,其研發設計的初衷是為了企業辦公服務,而并非針對在線教育所開發的軟件,因此在教學功能上存在許多缺失。不僅如此,我國高職院校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陣地,普遍將在線教育作為輔助教學的數字化手段,教學軟件上操作生硬和功能固著等問題,未能得到充分的認識,影響了教師與學生的體驗[2]。

(五)線上教育下的自律性要求以及自卑感滋生

在高職院校的教育活動開展中,常規的面授課堂有著莊重、嚴肅及有序的教學秩序,學生在集體的環境下自然而然地會約束自我在課上的行為并保持注意力。然而在線教育的過程中,由于沒有課堂紀律和同學集體的約束與影響,學習狀態過于自由,許多自我約束和控制力較差的同學,在網課的時候,往往三心二意,不能集中精力,在實際調查中發現躺著聽網課睡覺、吃東西、玩游戲等狀況屢見不鮮,不僅會影響學生學習效果,更會導致學生無法順利通過考試以及完成學業,降低了高等教育教學的實際質量。另外,由于線上教育的實現需要良好的網絡狀態和移動設備,學生的經濟條件不同,同在一個班級的學生,有人在自由切換各類先進移動設備,還有人連穩定的網絡環境都無法擁有,再加上因疫情而導致的經濟下行與更嚴峻的就業形勢,學生的自卑感、焦慮感也會相應滋生,不利于學生保持陽光健康的心理狀態。

三、微時代下高職院校在線教育對策

高職院校作為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陣地,其最突出的優勢在培養高質量高水平人才。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通過教師顯性知識與應用技術傳授的教學形式,系統地培養專業化應用型人才,而在互聯網微時代下,在在線教育的開放式學習環境下,高職院校應加快轉變傳統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理念,積極探索線上與線下教育教學融合的新模式,從教學管理模式的革新入手,向彈性管理與扁平化管理模式過渡,并給予教師更多探索職業教育課程創新開展與探索的機會,提高教師在線教育的自主權,正視在當前在線教育中存在的不足,采取針對性策略。

(一)優化網絡系統,提升師生綜合體驗

針對當前高職院校在在線教育活動中存在網絡質量以及硬件性能問題,學校教育信息及相關教學管理部門,應結合不同專業任課教師的教學信息以及學生的信息,通過智能分析,加快實現網絡硬件系統的升級與擴充,做好與軟件開發服務商、網絡服務商的溝通協調,根據學校的學期授課安排和教學計劃,做好服務器計算力與網絡資源的分配,提高授課計劃的靈活性,并通過錯峰教學避免網絡擁堵,以確保在網絡資源受限的狀態下,提升高職院校在線教育教學工作的質量。相應地,還要加大對線上教學工作投入力度,擴充教學專用服務器的并發量,優化寬帶系統??紤]到教師個人的在線教學設備與工具的性能質量的差異,還應為教師配備相應的線上教學設備與網絡系統,提高影響遠程教學的質量,避免出現炸麥、雜音、屏幕及語句卡頓的現象,提高線上教學的開展質量。

為了更好地保證線上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高職院校還應專門設立線上教育管理服務中心,通過聘請專門的在線教育技術服務人員以及網絡技術人員,及時解決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各類問題??紤]到學生在網絡環境與設備上的差異性,高職院校在開展遠程在線教育的過程中,除了要優化網絡系統與硬件教學設備,還應以發揮教學保障作用入手,為學生提供更多教學服務。例如,在在線教學的基礎上,還要及時形成課程教學錄播或提前組織教師完成教學視頻CD,以供學生實時下載,隨時觀看學習,針對網絡環境不佳的學生,還應統一制作并郵寄課程CD,保證“一個都不能少”,促進教育公平。另外,高職院校相關專業的線上考試,也應采取更靈活的形式,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3]。

(二)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保證教學質量

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最主要因素,為了更好地保證線上教學的質量水平,高職院校應重點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應用能力和遠程教育教學水平。

首先,應從針對性的崗位培訓入手,使教師快速熟練掌握遠程教學系統的高效應用方法,掌握硬件設備調試以及故障分析處理的能力,使教師及時適應在線教學的新模式??紤]到部分年齡較大的教師,為了減輕教師在課堂組織與教學準備中的壓力,應進一步為其配備助教人員,使教師更好地專注于課堂教學,為教學開展保駕護航。

其次,還要鼓勵教師積極應用教育資源庫,充分應用高等教育網站及遠程教育協助。作為教師注意提升自身整合教育資源的能力,從培養目標出發,結合不同教學內容與重難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加強對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利用,打造高質量線上教學課堂。

最后,教師還要充分借助新媒體技術和智能化教學軟件的優勢,借助豐富的教學素材引入更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模式,從創新教學內容入手,將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合理運用在遠程教學課件中,合理引入問答投票、搶答、隨機點名、互動游戲、口令彈幕等師生互動機制,提高在線課程的開展質量,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互動中掌握屏幕另一側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調整教學模式,提高高職院校線上教學的綜合質量。

此外,為了更好地助力教師開展高質量線上教育教學活動,還應從構建一體化的教學管理體系入手。就學校層面來說,應加快將線上教學工作融入高職院校的專業學科建設和課程建設,通過合理分配學分比例,提高教師對線上教學工作的重視度,為教師開展線上線下教學融合提供明確的方向和目標,保證線上教學大綱、教學設計及教學方案與線下教學相關工作的同質等效。

(三)加強師生線上教學互動,增強學生的參與感

通過就學生在線上課堂的學習狀態進行調查和分析,線上教學的互動性不足是影響學生課堂參與度的主要因素之一,為了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真實感,保證線上教學能夠充分結合學生的學情,因材施教,教師在線上課堂的開展中尤其要避免單方面知識講解的方式,不能讓學生產生“播放教學視頻”的感覺,通過多種方式加強與學生互動,營造具有濃郁學習氛圍的線上課堂環境。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引入課程截圖指令簽到的模式,結合線上答題卡以及隨機“幸運大獎”的形式充分活躍課堂氛圍。在課堂組織中,同樣可以引入線下教學的互動模式,例如翻轉課堂、小組討論,以師生連麥的方式,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聽講、閱讀、思考與討論,更好地幫助學生消化知識,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學習熱情。

考慮到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水平存在一定差異性,且部分學生在無約束性的學習環境下存在自我控制與約束力不足的情況。高職院校在線上教學的開展中還應積極引入有效的監督機制,以線上教學應用平臺為依托,實時跟進遠程在線教育的教學開展動態,全面充分地收集學生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設計更有效的監督措施。例如在課堂開展中可以引入筆記抽查、學生研究匯報、聽課狀態視頻以及線上作業完成進度跟蹤等形式。通過構成線上課堂的監督機制,建立有序的教學約束機制,使學生集中注意力,端正學習態度,為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四)開發仿真實訓實習平臺,加快產教融合協作

高職院校的實訓與實踐課程占整個教學計劃與課時分配的很大比重,因此,應加大力度開發適用于高等職業教育及相關專業的仿真實踐系統和模擬實訓與實習平臺。

一方面,應將云服務、VR/AR技術引入在線教育中,為學生提供遠程互動、沉浸式學習以及遠程督導等體驗與服務,彌補線上教學以理論知識講解為主,缺少實訓演示操作的不足。

另一方面,針對現階段缺少專門應用于高等教育遠程線上教學的應用軟件與平臺的問題,高等教育及高職院校還應積極拓寬與社會的協作,例如,可以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充分開發職業教育在線教育教學資源,形成學校教師與企業導師的教學指導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多關于生產場景與操作任務的數字化教育資源。相應地,還要加強與相關互聯網企業的合作,積極開發針對高校職業教育的在線教育平臺,并為教師課程制作提供更多技術和資源支持。

(五)強化高職院校教育保障,助力寒門學子

高職院校在開展線上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明確這一基本目標:即在線教育并非針對防疫常態化的產物,其應用教育教學工作的目的在于促進我國高等教育教學資源的共享,實現教育公平,推動終身教育。因此,針對高職院校部分因在線教育無法及時開展的課程,應合理調整課時分配以及教學計劃,例如,可以將理論及通識性課程前置,待恢復正常線下面授教學后再恢復實訓課程,以降低防疫常態化對職業教育實踐課程的影響。除了上述在在線課程上的措施,還要加大對貧困生的支持與補助,在助學金幫助的基礎上,可以為學生提供線上教學助教以及錄播課程制作等崗位,使學生得到全方位的助力[5]。

不僅如此,在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中還應加大在線教育資源的共享力度,高職院校之間應盡快出臺課程資源建設方案,為學生提供更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資源,有效解決高校之間的存在教育資源分配不平衡、資源應用不充分的問題,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的平權教育,提高高職院校在線教育與教學工作的質量水平。

相應地,還要在線上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與心理疏導。一方面,應為學生及時提供最新的崗位就業信息與職業發展規劃,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開通高職院校心里話“樹洞”以及愛心專線的形式,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使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在努力學習知識技術與科學文化的過程中,形成樂觀向上、堅強正直的健康人格,為日后走向社會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礎。

結語:綜上所述,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也是我國職業教育的主要陣地,為了更好地培養“雙高”人才,實現高等教育立德樹人的核心目標,在抗疫常態化的背景下,高職院校應充分認識到提高在線教育質量水平的重要意義,同時正視在當前線上教學開展中存在的不足,通過積極探索有效措施,進一步探索在線教育的高職院校與職業教育中的實踐應用途徑,更好地促進我國新時期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推進,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參 考 文 獻〕

[1]唐曉舟.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發展在線教育的思考[J].南方論刊,2021(08):105-107.

[2]姜銀實.高職院校非日語專業在線教育方法改進與反思[J].中外企業文化,2021(02):170-171.

[3]曲俊靜.元認知視角下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學習自主性現狀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20,17(16):146-147.

[5]胡文銳.基于跨境電商的民辦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探究——與第三方在線教育服務商合作共建與實施[J].現代職業教育,2019(07):34-35.〔責任編輯:丁 冬〕

猜你喜歡
在線教育微時代高職院校
提高機械原理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
慕課中美應用差異的四大原因分析
混合學習模式及其實施要點 
微時代語境下創新高校黨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時代背景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思考
“微時代”視閾下醫德教育的變革、創新與堅守
基于在線教育的大數據研究
微時代文化創意類創業現狀調查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