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文化融入初中英語教學的措施

2022-05-30 10:48高志燕
校園英語·下旬 2022年6期
關鍵詞:英語教師傳統文化初中生

摘 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將傳統文化與學科教學相結合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也有助于更好地落實德育教育。在深入認識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初中英語教學的必要性和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本文提出了加強對傳統文化元素的解讀、教學與復習的有效組織以及通過情境創設豐富課程教育內涵等傳統文化融入初中英語教學的策略,希望可以為更好地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傳統文化;初中英語;英語教師;初中生

作者簡介:高志燕,江蘇省如皋初級中學。

中國傳統文化在學校教育中有著非常明顯的體現和廣泛的應用,從語文中的古詩到數學中的歷史故事再到道德與法治課程,都能不同程度地體現出與傳統文化的相關性。雖然英語課程教學的側重點是向學生傳授西方國家的語言知識,但英語課程具有人文性,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會涉及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文化內容,這就為傳統文化融入初中英語教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一、傳統文化融入初中英語教學的必要性

傳統文化有效融入初中英語教學工作是我們更好地貫徹德育的重要途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必須加強全社會的思想道德建設,激發人們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責任,提高道德實踐能力?!痹谌鐣秶鷥蓉瀼氐掠粌H符合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的基本規律,同時也有利于為每一個人追求更高的綜合素質發展層次提供便利條件。然而道德并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通過教育的力量不斷培養。所以,我們要將教育作為培養人的道德素養的主陣地,這便是當下學校教育中尤為注重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培養的根本原因。具體到學校教育中,德育并不是以某個學科的方式落實的,而是與各學科進行有效融合。傳統文化是思想道德的重要源泉之一,在學校教育中將傳統文化融入學科教學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初中英語教師應積極將傳統文化融入教學中,使學生獲得更加優質的教學資源,迎來更好的人生發展。

二、傳統文化融入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文化元素在教材中分布不均勻

傳統文化融入初中英語教學面臨的突出問題便是傳統文化元素教材中的分布并不均勻。也就是說,并不是教材中的每一個單元都能將傳統文化元素和內容清晰而完整地展現出來,甚至在某些章節,教師找不到傳統文化元素。

以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為例,這本教材共有8個單元,向學生介紹的英語知識面是非常廣闊的。但并不是每一個單元都蘊含著傳統文化元素。例如“Let's play sports”這一單元主要向學生講述各種各樣的運動,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是密切相關的。但這一單元的內容中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元素相對較少?!癝hopping”這一單元題是購物,同樣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相關,但蘊含的傳統文化元素相對較少?!癢elcome to our school”這一單元主題是有關學校的一些情況,也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相關,但蘊含的傳統文化元素相對較少。通過分析可得出結論:英語教材編寫者在編寫過程中充分考慮到知識的應用性,將那些與學生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融入教材,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立意。但教材本身所蘊含的有助于教師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相關元素分布不均,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進行針對性挖掘和教學延伸,傳統文化教育的立足點是不牢固的。

(二)教師對傳統文化的講解不夠深入

教師對傳統文化的講解不夠深入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傳統文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有效融入。傳統文化是一個龐大的文化體系,在這個文化體系中,任何一種表現形式都能從總體上反映出其所對應的文化背景和特色的文化元素。因此,在解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僅僅只看重表現形式,而是要向學生揭示表現形式背后所蘊藏的深層含義。

例如,在“Welcome to our school”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會涉及“Chinese(語文)”這一比較重要的科目名稱,教師在講解這個單詞的過程中可以進行一定的延伸,將語文課程本身與我國的傳統文化體系進行有效聯系。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這方面做得并不突出。由此可見,對傳統文化的解析力度相對較淺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一個比較典型的問題。

三、傳統文化融入初中英語教學的措施

要更好地實現傳統文化與中學英語教學的有效融合,筆者認為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強對傳統文化元素的解讀

教學主動權的適度下放是教師解讀傳統文化的重要手段。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更加全面地解讀教學內容中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元素。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核心,若能參與到這個過程中無疑會對整體教學工作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因此,在整體教學工作開展之前,教師可以以課后作業的形式要求學生解讀下節課要學習的內容中是否含有傳統文化元素,如果含有傳統文化元素,具體的表現形式是什么。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該手段應用初期可以將一定榮譽獎勵或物品獎勵給予那些作業完成質量較高的學生。如此一來,學生的積極性得到調動,不僅對英語知識中是否蘊含傳統文化元素有了深刻認識,同時也熟悉了知識本身,這對教師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和整個教學工作保持流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明顯的作用。

(二)教學與復習的有效組織

教學與復習的有效組織是提升傳統文化融入英語教學程度的另一項重要舉措。由于教學與復習是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所以我們不妨分別從這兩個方面展開詳細探討:

第一,教學開展前制訂科學的傳統文化融入計劃并有效落實。為了真正實現傳統文化有效融入英語教學,首先要將整個教學的主題內容清楚地展現出來,讓學生能夠準確認識到自己在學習中的學習主題是什么。對學習主題有清楚的認識,才能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更具針對性,更為專注。為此,教學不妨依據主題設定融入的傳統元素。

例如,“Food and lifestyle”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求學生在課前預習階段用盡量簡短的表述或用相關英文單詞表示這一課的學習主題。學生在仔細閱讀所學內容的基礎上,便會得知“food、 lifestyle”是這部分的兩個核心詞匯。在學生能夠有效認識到這一點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向學生強調這一點,學生對學習主題的認識便會愈加深刻,特別是能夠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將書本上的相關知識點結合個人生活實際進行有效延伸,而這種延伸就為教師融入傳統文化元素創造了便利條件。例如,關于“food”這一核心詞匯,教師可以詢問學生最喜歡吃的食物是什么,而后根據學生所喜歡的食物類型延伸到該食物類型對應的傳統飲食文化。如此一來便實現了傳統文化元素與英語教學有效融合。

第二,持續性開展復習工作。復習是幫助學生及時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并獲得新的學習感悟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師整個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復習在英語教學中有著更為強烈的開展必要性,這是因為英語是學生學習的第二語言,而學生對第一語言的熟悉程度和學習能力要強于第二語言。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鞏固所學英語知識,教師需有效開展復習。

例如,在“Let's play sports”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置課后作業的方式讓學生開展復習。教師給學生布置了一篇短文并要求其結合英語詞典和書本知識進行翻譯:“Football, also known as Keju, first appeared in China's Song Dynasty, has a very long history, and is an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sport of traditional art and culture.”,學生通過翻譯這段話能夠知道足球這項運動起源于我國古代的蹴鞠。這種作業設計方式不僅有效指導學生課后及時復習書本知識,同時又進一步加深了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知。

(三)通過情境創設豐富課程教育內涵

情境創設在各學科教學中有著非常廣闊的應用空間,這種教學方式最大的優勢在于使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和透徹。傳統文化具有較強的抽象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個人教學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感知和體驗傳統文化以及產生這種文化的相關背景。情境創設的主要方法有兩種:

第一,實踐性創設。實踐性創設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帶領學生一起開展某主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參加實踐活動的方式對整個課程學習的主題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與理解。

例如,“Welcome to our school”這一單元的教學過程中,考慮到單元教學主題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非常密切,所以教師便可以通過帶領學生在學校內開展實踐學習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教師帶領學生在校園內觀察各種事物,同時教師要用英語向學生作一些簡單的介紹。教師可以用英語向學生介紹寫在校園墻壁上的校園文化相關文字,并針對校園文化進行簡單講解:“ Harmony is our compus cultures and an important concept of our traditional culture.”教師在說出這段話后可以直接對學生進行翻譯“和諧是我們的校園文化之一,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理念”。這種教學方式結合了具體的情境,讓每一名學生都能置身其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對書本知識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對學校的實際情況以及校園中蘊含傳統文化元素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第二,演示性創設。演示性創設主要針對那些實踐活動組織難度相對較高的課程教學內容。教師可以組織一定規模從不同方面解讀教學主題的相關資料展示給學生,從而達到將學生帶入相關情境的目的。

例如,在“Food and lifestyle”這一單元的教學過程中,單元主題是食物和生活方式,而我國有著非常悠久的飲食文化,飲食文化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考慮到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飲食文化和生活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演示性創設情境的方式指導學生學習這一部分知識。在教學工作開展之初,教師采用圖片配合文字的方式向學生展示了一組學習資料。例如,教師向學生展示了一幅“拉面”的圖片,并在圖片下方配文:“Ramen is a favorite delicacy of the people of the Northwest Territories and has a history of development for hundreds of years. People's ramen methods are varied, forming a unique lifestyle.”學生對拉面并不陌生,所以在教師展示圖片后便能立刻進行討論和交流。由于圖片下方配注的英文與單元教學主題密切相關,所以有效實現了傳統文化融入英語課程教學。

四、結語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兒女共同的文化財富和精神遺產。努力保護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是每一位炎黃子孫肩負的重要使命與責任。傳統文化與學科教學有效融合是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教育教學實際,采取針對性策略更好地將傳統文化融入英語教學,不僅可以進一步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同時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周磊.優秀的傳統文化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知識窗(教師版),2022(2):108-110.

[2]王芳.中華傳統文化與初中英語教學的融合路徑[J].中學生英語,2022(2):74-75.

[3]黃惠君.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策略研究——以外研版初中英語教科書七年級(上冊)Module 10 Unit 1為例[J]. 求知導刊,2021(51):26-28.

[4]林曉強.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知識的意義與策略[J].新課程,2021(50):18.

[5]武愛云.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策略研究[J].校園英語,2021(46):190-191.

[6]顧玉珍.初中英語教學中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策略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1(27):92-93.

[7]陳曉飛.主題視角下傳統文化在初中英語閱讀中的滲透教學實踐[J].校園英語,2021(37):105-106.

猜你喜歡
英語教師傳統文化初中生
《發明與創新》(初中生)征稿啦
《發明與創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論小學英語教學對小學英語教師素質要求
大學英語教師出國進修的有效性調查與研究
認真開展教研活動提升英語教師水平
教師知識理論視域下的高校青年英語教師教材自主能力調查研究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