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整本書閱讀提高初中生語文素養的實踐研究

2022-05-30 10:48王秀娟
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 2022年4期
關鍵詞:語文素養初中生

【摘 要】文章在對初中生整本書閱讀情況進行調查的基礎上,通過設計好書推薦課、名著導讀課、名著賞析課、讀書方法指導課和閱讀展示課,引導學生敏銳地分辨好書,掌握豐富的閱讀方法,并在閱讀中根據不同的文體自覺調整相應的閱讀策略。在整本書閱讀的帶動下,學生的閱讀興趣日漸濃厚,閱讀習慣逐步形成,語文素養得以提高。

【關鍵詞】整本書閱讀;初中生;語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2)24-0030-03

初中生在語文學習上有了一定的經驗積累,但往往缺乏良好的整本書閱讀習慣,也缺乏相應的閱讀策略。初中生要想在整體素質方面有所提高,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好好讀書,讀優秀的書,讀整本的書至關重要。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和學情,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的“讀整本的書”的建議,2020—2021學年筆者所在學校的師生開展了整本書閱讀活動,希望能夠通過此活動,使學生感受閱讀樂趣,提高思維整合能力,進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一、前期準備

第一,進行本校初中生整本書閱讀情況調查。以問卷星的形式展開調查,對學生在整本書閱讀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統計,以此制定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

第二,通過查閱資料等方式了解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現狀。發現教師雖對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關注度有所提高,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二、實踐研究

(一)整本書閱讀的準備工作

明確整本書閱讀的書目及閱讀方式,明確整本書閱讀課型設計及重點。

(二)整本書閱讀的實踐工作

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的興趣點在于活動的多樣性,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①課型的多種多樣;②教學形式的多種多樣;③展示活動的多種多樣。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學生對整本書閱讀的興趣能夠有所提高,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提供抓手。

1.好書推薦課研究

好書推薦課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在好書推薦活動中了解更多書籍,進而提高對整本書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好書推薦課分為三個步驟:首先,討論并確定好書的標準:內容健康,語言優美,能夠給人啟迪。其次,師生共同總結出推薦好書的方法:推薦的內容要包括書名、內容、精彩之處,也可以談談讀后的感受;推薦的形式可以是好書自述、小記者采訪或者好書推薦卡等。最后,學生或教師推薦好書。在好書推薦課的最后,確定《昆蟲記》《詩經》作為名著導讀課的內容,《水滸傳》作為名著賞析課的內容。

2.名著導讀課研究

教師可以通過片段閱讀或圖片展示等手段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對于小說類名著,教師可以通過展示一些重要的情節來調動學生的閱讀欲望,也可以運用書中的插畫來激發學生閱讀的動力,還可以通過師生一起讀序言來了解內容梗概、創作背景、作家經歷等基本信息,最終達成整本書閱讀的目標。

3.名著賞析課研究

名著賞析課主要是通過閱讀節選內容,使學生細致入微地品味文章形式、內容等方面的風格和特點。學生在熟悉的文本中不斷探究、思考新的問題,能夠加深對文本的理解,進而產生新的認識。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圈點批注等方式進行賞析,也可以運用讀書筆記、小論文等方式展開別樣的名著閱讀之旅。

4.讀書方法指導課研究

在整本書閱讀中,讀書方法是一個重要的工具。在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如若不分詳略,不論側重,不辨節奏,要求學生平均氣力,一頁一頁讀下去,閱讀的實際效果一般會大打折扣。因此,在進行整本書閱讀之前,學生就要了解基本的讀書方法,并熟悉每一種讀書方法適合的文本形式及內容,能靈活熟練地運用各種方法進行整本書閱讀。這期間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運用思維導圖、讀書筆記、讀書卡片、評論文章、課本劇等多種形式進行整本書閱讀,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打好基礎[1]。

5.閱讀展示課研究

開展整本書閱讀活動,不能只停留在讀上,要配合開展相關的展示活動,這樣既能加強反饋輔導,進一步幫助學生解決“怎樣讀”的問題,為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又能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各種形式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同時,學生通過閱讀可以了解相關人物的事跡,感受人物的優秀品質,有助于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此外,學生在準備展示的過程中進行小組合作、舞臺布置等,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水平和審美水平??偟膩碚f,整本書閱讀對學生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發展都大有裨益。

三、成效展示

(一)好書推薦課成果

1.學生對好書的敏感度大大提高

體驗過幾次好書推薦課后,學生能清楚地知道好書的標準,在自主進行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能更敏銳地感知好書,也更樂于積極尋求好書。同時,小組間形成競相尋找好書的風氣,學生的閱讀視野更加開闊。

2.學生在推薦好書的過程中更加自信

每個學生都會進行好書推薦,當自己推薦的好書得到師生的認可時,學生能夠獲得被認可、被贊同的快樂。長此以往,學生會更加自信,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也會更加積極,進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一定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準備時間。鑒于初中生的閱讀視野有限,教師一定要告知學生好書推薦課的具體時間,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搜集資料,體會好書中積極向上的思想。同時,教師在課前要對學生要推薦的書心中有數,了解學生推薦書籍的大體內容和思想內涵,這樣能保證書籍內容的積極向上,促使學生學會辨別真善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二)名著導讀課成果

1.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

教師向學生推薦的書目大部分是課本中的推薦書目,小部分是教師和學生自主推薦的名著書目,經過討論最終確定名著導讀書目。學生有選擇權和發言權,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整本書閱讀書目的選擇,這個過程提高了學生參加閱讀活動的積極性。

2.學生對整本書閱讀會產生無限的遐想

在名著導讀課上,往往只能涉及名著中的重要部分,實際上是若隱若現。教師利用題目、書評等巧設懸念,吊足學生的胃口,讓學生對名著產生無限的遐想。

3.學生的閱讀興趣更為濃厚

教師向學生列舉一些人因為大量閱讀而獲得成功的事例,如顧炎武能夠成為明末清初的一大名儒,與他從小就勤奮讀書密不可分;詩人聞一多癡迷于讀書,甚至因讀書而在結婚之日忘記迎親。通過名人事例以及優秀學生的現身說法,學生受到良好的熏陶,能夠自覺主動地讀書,閱讀興趣更加濃厚。

(三)名著賞析課成果

1.學生搜集資料,自主動手能力大幅提高

網絡媒體的廣泛應用,讓語文學科教學有更多可利用的新型資源。學生可自主搜集與整本書相關的學習資源,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學生在搜集的過程中進行聯系、對比、欣賞、想象,在比較中深入理解作品的精彩之處。這樣既有助于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又讓學生在了解最新的作品解讀信息的過程中,練就一雙辨偽存真的火眼金睛,一舉多得。

2.學生自主制定計劃、規劃閱讀進度的能力有所提高

學生的整本書閱讀受多種條件的影響,教師可指導學生把握好整本書閱讀的難易度。初始階段學生的整本書閱讀能力較弱,閱讀速度可能不快,但隨著閱讀量的增加,學生可以自主調整閱讀計劃和閱讀速度,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2]。

3.批注的過程也是學生成長的過程

學生進行閱讀批注的過程,也是他們成長的過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與書中的人物進行對話,與書的作者無聲交流,慢慢地會產生一種“我要讀完整本書”的驅動力,從而在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取得成功。

(四)讀書方法指導課成果

在整本書閱讀的實踐活動中,教師應根據不同的體裁和內容,給予學生不同的閱讀方法和策略指導。如《昆蟲記》是一部科普類名著,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通過了解作家的創作背景、科學成就,并借助工具書查閱專業術語;《詩經》是古代詩歌類名

著,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熟悉詩歌表現形式的基礎上,品味詩歌的語言,體會詩歌的情感,最終感受《詩經》中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水滸傳》是古典小說,學生需要了解古典小說的藝術特點,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思想內涵。通過讀書方法指導課,學生能夠依據不同的文學作品選用合適的讀書方法。

(五)展示課成果

1.學生的學習態度更加端正,能嚴肅認真地對待每一堂展示課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迸_上的華麗綻放是以臺下的苦練為基礎的。整本書閱讀成果的展示也是以對整本書的把握為基礎的,只有在認真閱讀整本書的基礎上,對整本書的內容進行深入鉆研、探究,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再通過搜集、整理資料,閱覽前人的讀書成果,才算真正地了解一本書,才能真正地抓住其中的精華。學生明白了展示課的流程,知道課前的準備是關鍵,能夠積極地進行準備,力求做好每一個細節,由此學生的學習態度更加端正,學習積極性也更高。

2.學生的合作溝通能力得以加強

學生整本書閱讀的成果基本是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得以呈現,同時,教師及時關注并給予指導,把握各小組的任務完成進度,為課堂的展示做準備。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磨合,個體的協調溝通能力不斷提升,小組成員的凝聚力得以增強。

3.學生自我反思、總結經驗的能力得到提升

展示課后,教師對教學進行剖析、反思和總結,對教學前的準備、教學中的實施、教學后的總結三個階段進行重新審視并及時反饋。學生也要對個人及小組的展示成果進行反思總結,首先要找出表現較好的部分,如優美的語言表達或是精美的幻燈片設計,這些都應該成為自我肯定的內容;其次要找到需要改進的部分并展開討論,落實思辨教學。余黨緒老師的“思辨讀寫”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把思辨視為靈魂,學生在展示課后要學會靜下心來,認真反思,集體討論,總結經驗[3]。

展示課絕不是整本書閱讀的終點,而是新的開始。展示課后學生要交流感想、進行反思、提升總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長足的發展。

(六)整本書閱讀的延伸活動

整本書閱讀的延展活動,比較適合放在名著導讀課和展示課之后。名著導讀課結束后,學生對整本書已經有所了解,馬上要進行整本書閱讀活動,這時教師可以運用閱讀打卡、閱讀計劃表、閱讀換金幣等形式促使學生積極閱讀。展示活動結束后,學生可以對展示內容進行打磨和完善。如《西游記》展示課后,有的學生對小品《三打白骨精》進行了修改和完善,還登上了學校的文藝表演晚會,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在這期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明確讀書目標,定準方向,提高了自主規劃的能力;在整本書閱讀的基礎上,學生能自主理清思路,理解內容,并學會一些體會和推敲詞句的方式方法,鑒賞能力得到發展;學生在整合資料的過程中甚至自己動手進行剪輯,整合圖片、視頻等資料,動手能力得到鍛煉;學生在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家長也給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親子關系,有助于家校更好地交流合作。

這次活動經過課堂導讀、名著賞析、名著展示三方面的策劃、研究、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首先是學生讀完幾本名著后整理了厚厚的讀書筆記,動手和思考能力都得到鍛煉;其次是學生的語文成績穩步提高,這反映出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提升。更令人欣慰的是,學生由害怕讀書轉變為喜歡讀書、樂于讀書,大部分學生逐步養成了積極主動讀書的習慣。

【參考文獻】

[1]倪崗.中學整本書閱讀課程實施策略[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

[2]連中國.不負年華不負君——推動整本書閱讀應該核心把握的三個維度與六個問題[J].語文教學通訊,2018(7).

[3]余黨緒.“整本書閱讀”之思辨讀寫策略[J].語文學習,2016(7).

【作者簡介】

王秀娟(1986~),女,漢族,山東壽光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現當代文學。

猜你喜歡
語文素養初中生
《發明與創新》(初中生)征稿啦
《發明與創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代數學習探究
初中生培養英語自學能力的幾種有效途徑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
為小語課堂“瘦身”,為學生語文素養增“肥”
時事資源讓高中語文課堂錦上添花
開放教學,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影視資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