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微視頻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2022-05-30 10:48郭勤學
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 2022年4期
關鍵詞:微視頻應用策略高中物理

【摘 要】在新時期教育視角下,以微視頻技術為代表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已經成為構建課堂的重要支撐,其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滿足學生的自主學習需求,有效彌補了傳統課堂教學的局限性。高中物理教學由于知識點復雜,且內容相對抽象,因此一直以來都是學生的學習難點?;诖?,文章首先從微視頻的內涵解讀入手,探討其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特征,然后提出其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微視頻;高中物理;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22)24-0039-03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提出,教學活動的開展應符合時代發展特征,以此更好地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隨著這一理念的提出,高中物理教師應當注重與時俱進,充分發揮當前信息技術優勢來開發更多課程資源,以此豐富課堂活動形式,給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微視頻作為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重要產物,促進其與學科的彼此融合,不僅能夠有效優化物理課程配置,同時還契合新時期學生的信息瀏覽特征。

1? ?微視頻教學的內涵解讀

1.1? 微視頻概述

微視頻的“微”不僅體現在體量短小精悍上,同時也表現在其信息呈現手法的多元化與智能化。微視頻應用于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攝像頭、PC、DV、手機、平板等多種設備進行錄制或播放,有效彌補了以往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易受時間與空間限制的缺點。隨著信息技術手段的不斷創新升級,使得微視頻的制作手法變得更加簡單,同時還能夠在課堂教學評價方面為教師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有利于教師全面把握學情動態信息。因此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遵循知識的發展主線,將其分解為多個獨立的知識單元,并根據每一單元的知識特點適時填充信息內容,將其制作成5~10分鐘的短視頻內容。如此一來,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準確把握知識邏輯結構,同時還能夠有效刺激學生的感官,使其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程度。

此外,由于微視頻的整體時長需要經過精準控制,所以能夠有效降低學生的認知負荷,學生不會在長時間觀看過程中產生視覺疲勞,并且能夠預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主思考,比較符合高中學生的學習特征。同時,短視頻內容便于傳輸與存儲,支持在不同終端設備上進行觀看,如此也能夠有效滿足學生的課前預習與課后復習需求,并支持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學習進度,有效凸顯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1.2? 微視頻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特征

1.2.1? 情感化特征

“情感教學理論”最早于20世紀90年代由教育學者Carl Ransom Rogers所提出,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分析學習者的心理情緒與教學之間的關系,并得出結論“人只有在積極、正面的情緒下,才能夠更為有效地去認知事物”。而微視頻在教學過程中擅于借助各類直觀的圖形元素為學生解構抽象化的理論知識,不僅起到降低物理學習難度的作用,同時也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除此之外,微視頻在制作的過程中,常常需要結合學生的興趣引入不同事物內容,因此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學習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多積極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

1.2.2? 富媒體特征

在新時期背景下,物理課程的開展不僅強調要培養學生正確了解生活中的物理規律的能力,同時還要開發學生的多元智能,使其在成長過程中獲得更為全面的發展。而據教育心理學家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的研究報告表明,人的“多元智能”發展具體表現為“不同的智力組合,并需要在成長過程中接受系統訓練才能夠形成”。因此便要求物理教師不能完全采用統一標準來要求學生,同時還需要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來合理調整教學配置。而微視頻的應用特征在于能夠將聲音、文字、圖像等多元信息載體整合為一體,使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能夠充分調動自身的感官機制,因此有助于綜合開發學生潛能。并且隨著技術手段的不斷升級,微視頻不僅能夠滿足學生的瀏覽需求,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的操作需求,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并實現在課堂中培養學生多元智能的教學目標。

1.2.3? 生活化特征

中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理念,強調在教學開展過程中應當以服務與生活作為主要原則,并積極從生活中提取教學素材,以此提高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在微視頻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視頻作為載體,引入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未曾觀察或了解到的物理現象,如不同的機械結構、運動原理、加工生產等,這些教學資源的應用不僅能夠有效彌補學生生活經驗不足的缺陷,同時還能夠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引導學生立足物理視角去認知現實生活,從而有效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1.2.4? 開放性特征

建構主義學習觀念認為,教育不僅僅是教師將學習內容單向灌輸給學生,而是強調學生結合既有學習經驗,自主建構并生成知識體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特征,以滿足學生的不同發展需求。微視頻由于可以進行反復觀看,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充分發散自身的學習思維,對知識進行大膽想象與思考[1]。此外,學生還可以根據自身的理解情況,對視頻內容進行回放與重播,而教師借助學習平臺的數據統計功能,則可以全面了解學生的這一動態情況,并準確把握教學中的難點與“爆點”所在,從而適當引入課外素材,圍繞學生的現實需求來開展教學工作。

2? ?微視頻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 構建情境,深度探究

概念是學生學習與應用物理知識的重要參考依據,只有深入理解了概念內涵,才能夠幫助學生有效把握物理知識規律,并靈活應用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但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通常習慣于通過語言描述的方式來為學生解析概念原理,這樣的方式并不能幫助學生自主構建知識,同時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也往往僅限于教師所講授的范圍,因此教學效率相對低下。而借助微視頻,教師可以將各類抽象的物理知識模型直觀呈現在學生眼前,并以動態演繹的方式為學生展示其中的變化規律,通過這樣的形式不僅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有助于其自主探索并總結知識,實現了引導學生自主構建知識的教學目標[2]。

如教學“電場”或“磁場”的知識內容時,由于相關的知識內容在現實生活中并沒有直觀的參照物體,因此學生在理解有關峰值、頻率、周期等知識點的過程中往往會感到較為迷茫,并且只能夠通過記憶強行掌握其中的知識內容。而教師應用微視頻為學生模仿物體或電子在相應力學場中的運動規律,并通過不同的參數設置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其中的變化特征,不僅能夠幫助學生觀察到真實的物理現象,同時學生也可以獨立分析并總結引發這一現象的原因,從而實現了引導學生深度探究的教學目的。

2.2? 自主預習,提高效率

學生的“多元智能”包含學習、創造、實踐、思考、想象等多項能力目標,而想要實現對其有效的培養,便需要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有效互動,并圍繞知識內容進行合作探索以及思考。但傳統教學模式中,由于課時安排有限,導致教師只能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為學生講解理論知識,因此一些重要的物理實驗與探索活動只能夠交由學生課后自主完成。而學生也會由于缺乏自律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等,導致對知識的拓展效果不盡如人意,因此教學整體效率低下。對此,教師可以借助視頻教學直觀簡練的特點,引導學生在課前進行有效預習。如此一來,在課堂教學時,教師便可以根據知識特點組織學生進行系統討論,并同步實現培養學生多元智能的教學目標。

如教學“牛頓第一定律”的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對知識概念的解析以及相關的知識模型制作成微視頻并傳遞給學生,引導學生在課前充分了解相關知識內容。然后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一定的生活現象引發學生對知識的思考,如“一輛正常行駛的汽車,在遇到緊急狀況突然剎車后,車上的乘客是向前傾倒還是向后傾倒?”等,通過這樣的形式,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充分調用自身的語言表達、思維辯證以及動手操作能力,從而實現對學生多元智能的培養。

2.3? 激發興趣,突出重點

微視頻教學的應用優勢在于時間短卻信息含量豐富,如此一來便能夠有效保證學生在短時間內集中全部注意力在視頻材料上,卻又不會因為學習時間過長導致學生出現思維困頓現象[3]。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可以提前對知識結構進行系統梳理,將其中的難點、重點知識內容單獨篩選出來,按照知識發展主線對其進行排列。同時根據知識點的不同特征,教師可以篩選一些生活現象、趣味實驗以及動畫影像等趣味元素引入視頻當中,如此不僅能夠瞬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能夠有效地將知識結構串聯起來,引導學生適時切換學習視角,逐一思考并解決知識難點。

如教學“平拋運動”的過程中,教師在教學開展之前,可以借助棒球、飛盤、摩托特技表演等視頻內容吸引學生對知識的關注,要求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總結以上幾種運動存在的共同規律,在得出具體的學習結論后,教師可以繼續應用視頻來為學生演示相關的實驗內容。如此一來,學生可以根據視頻呈現出來的不同內容,逐漸把握知識重點,并且隨著教師適時更換視頻內容,學生的注意力也能夠被有效吸引到新的知識學習中,確保不會在學習過程中出現走神現象,有效保證了課堂教學效率。

2.4? 視頻演繹,輔助教學

在物理教學活動中,實驗操作也是教學開展的重要一環,能夠幫助學生順利探索物理規律,并掌握物理學習的關鍵方法。但是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受到教學時間以及實驗材料的限制,很多時候都只能由教師進行實驗操作,而學生僅僅是在旁觀進行觀察。如此不僅會降低學生對課堂的代入感,同時也不利于其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而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微視頻,不但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同時還可以借助一些技術手段滿足學生的操作需求,保障了教學效果。

如在教學“光的折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清水、鹽水、油、玻璃等實驗材料,然后使用激光發射筆為學生演示光進入不同密度的液體中發生的折射現象。同時,教師需要將實驗過程錄制下來,并借助Flash或Photoshop軟件對視頻進行剪輯處理。如此一來,不但節省了學生的實驗時間,同時也能夠保證其通過視頻完整地觀看到實驗現象,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

2.5? 知識鞏固,系統掌握

除了借助微視頻展開新課教學,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視頻幫助學生進行復習鞏固,引導其系統地梳理知識結構,從而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

首先,當學生完成一整個單元的學習任務后,教師可以對其中的重點知識進行梳理,并制作成相關的復習視頻發送給學生。而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由于對知識的理解水平不同,因此難免會遇到不懂的內容需要進行回放。此時教師便可以利用學習平臺的數據統計功能,了解學生在觀看視頻中回訪次數最多的內容,以及對每一則視頻的觀看時長。如此教師便能夠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并對后續教學計劃進行調整。其次,借助微視頻,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展示知識思維導圖的繪制過程,以單元知識核心為起點,逐漸延伸不同的知識主線與支線,并與其他單元知識進行對接,從而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框架,并把握知識發展的邏輯關系,提升復習效果。

綜上所述,本文總結了微視頻在高中物理課程中的應用特征以及相關內涵,進而在此基礎上對其應用策略進行了討論,希望高中物理教師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能夠秉持學生主體原則,并積極應用先進媒體工具,以此全面提高微視頻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定美.微視頻資源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2(1).

[2]郭慧慧.微視頻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華夏教師,2020(17).

[3]任天鵬.微視頻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21.

【作者簡介】

郭勤學(1980~),男,漢族,甘肅禮縣人,碩士,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學和學生“德育”。

猜你喜歡
微視頻應用策略高中物理
學好高中物理必須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研究
高中物理實驗
《算法設計與分析》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究 
略談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視頻的應用
淺談在中學歷史課程教學中慕課的應用
小組活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技校制冷專業課程一體化教學探析
新形勢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