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語文插上思維的翅膀

2022-05-30 10:48邢依伊
文理導航 2022年33期
關鍵詞:思維力學段思維能力

邢依伊

近年來,基于核心素養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席卷全國,培養學生思維力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低學段作為整個學段的初級階段,此階段的思維力發展是學生日后學習的奠基石。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又是一門極具個性、主觀性、情感性的學科。在學生學習語文過程中,極易激發其想象力和創造力。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授給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是培養學生思維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一、小學語文思維力培養現狀及原因

長久以來,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般都是將知識的傳授和灌輸作為教學重點,忽視學生思維力的培養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其主要不足之處表現在以下幾點:(1)在備課上,教師偏向于備教材、備教法,忽視備學生,更忽視了學生的思維力發展這一課標要求。(2)在課堂活動中,教師過于注重課程的進度,忽視低學段學生的想象力、判斷力、比較力等思維能力的培養。(3)在教學內容上,低學段教師把側重點放在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上。對于教材中“口語交際”等實踐性內容重視程度不夠,對學生的訓練不到位。(4)在教學模式上,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教師的提問技巧過于封閉,傳統單一,使得學生的思維出現被動性和依賴性。(5)在課后反饋上,低學段教師在課后作業的布置上存在重復性、機械性。抄寫字詞是最常見的作業類型,很少布置與思維力培養相關的作業。筆者從以下幾方面分析原因:(1)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一般只從語言維度陳述學生對具體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基于這些知識,學生該發展哪些思維能力,教師并沒有準確清晰的認識,培養思維能力在很多教師印象中只是一個概念。目標的不明確導致思維能力訓練在教學活動中難以真正實現。(2)教師對如何達成思維能力培養目標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教師設計的教學活動、選擇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評價不能有效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3)教師對學生學習知識經歷的思維過程、運用的思維方法缺乏科學的認識,設計的教學思路不能遵循學生的認知邏輯,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小學低學段語文教學中思維力培養對策

(一)轉變教學理念,落實創新實踐

針對部分教師對教育改革缺乏理解這一現狀,要想實現教師的教學創新,首先得實現教師的理念轉變。教師要以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的高度來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從“主導型教育”轉變為“主體型教育”。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多給學生時間去思考、創新、實踐,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只有不墨守陳規,勤于積極探索,大膽革新,勇于創新的教師,才能成為學生創新的表率,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具體來說,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不僅要清楚學生對具體知識的掌握程度,還應明確學生思維能力在課堂上應達到的目標;在備課時不僅要備教材備教法,還應備學生,教師對學生學習知識經歷的思維過程,運用的思維方法要有科學的認識,設計的教學思路應該遵循學生的認知邏輯。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思維興趣

小學低年級學生以無意注意為主,他們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受直觀的、形象的教學環境吸引。同時他們的思維有依賴性,喜歡人云亦云,不愛動腦筋。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各種資源,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他們創設與課堂相關的情境,感染學生,將他們慢慢引入課堂。在這樣的場景中,學生才會依著興趣思路開闊,暢所欲言。

下面是筆者教學一年級下冊《口語交際:打電話》的教學片段:

教師導入:噓,來電話了。打開免提,讓全班小朋友聽。

(生:喂?您好,請問是邢老師嗎?我是王濤。師:你好王濤,請問有什么事嗎?生:邢老師,我今天身體不舒服,想請個假可以嗎?師:好的,可以,你在家好好休息!生:謝謝邢老師,老師再見。師:不客氣,

再見。)

師過渡:小朋友們,剛剛老師接了一通電話,打電話是生活中每天都會做的事,今天我們活動的主題是“打電話”。那么小朋友們平時是怎么打電話的呢?

生1:我先撥電話號碼,電話號碼撥不對就打不過去了。

生2:電話通了以后要先問好,告訴別人我是誰。

生3:還要告訴別人打電話給他是為了什么事情。

生4:打電話結束時要和別人說再見。

師小結:當我們和別人打電話時首先要有禮貌,先問好,然后向對方介紹自己,接著說清楚事情,最后掛電話時也要問候。

實踐證明,即使是低學段的小學生,學生的興趣導火索一旦被點燃,他們的小腦袋里就會迸濺出思維的火花,回答起來滔滔不絕。在這一教學片段中,教師以學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打電話場景”吸引住學生的目光,然后讓學生回憶自己平時是怎樣打電話的。教師把日常生活和課堂聯系起來,學生的興趣自然高漲,在學生你一言我一語中就解決了打電話的步驟這一問題。真實的情境導入不僅能活躍整個課堂的氛圍,還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思維。

(三)重視事物形象,發展想象思維

烏申斯基說:“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毙W低學段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掌握的概念都是具體的、形象的,可以直接感知的。而想象是人們對頭腦中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想象是創新的翅膀,是拓展思維的動力。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多讓學生在圖像、音頻等表象和初步的感性認識中獲得知識。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對頭腦中的表象進行分析、判斷、整合,從而初步得出事物的本質特征,努力發展其想象思維,為往后學習中的抽象邏輯思維培養打下基礎。

下面是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二《春曉》的說話拓展——《我眼中的春天》片段。

師:小朋友們,我們已經學習了古詩《春曉》,認識到了詩人眼中的春天。春天,我們每位小朋友都見過,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樣的呢?

生1:春天里有柳樹。

生2:柳樹綠綠的,柳枝長長的,像小姑娘的頭發。

師:這兩位小朋友不僅知道春天有柳樹,還說出了柳樹的樣子,真厲害!是呀,春天柳樹姑娘時常甩著自己長長的頭發,在河邊照鏡子呢!

生3:春天還有紅紅的花,在風中搖來搖去,像在風中跳舞!

生4:春天還有小燕子,它們從南方飛回來了。

師:小朋友們真厲害,你們找出了春天這么多美麗的事物,這都離不開我們平時的仔細觀察呀!現在拿出我們的紙筆,動手畫一畫你腦海中的春天吧!

在這個教學片段里,教師先帶領學生學習《春曉》,通過圖片直觀感受春天的美麗。接下來教師讓學生說一說你見過的春天是什么樣的,學生的思路一下子打開了,紛紛打開話匣子,侃侃而談。再經過教師巧妙適時的點撥,學生能詳細描繪出春天的景物,甚至用上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潛力令人嘆服。在這一片段中,學生有了強烈的學習動機,人人參與,說說畫畫,從表象圖片到腦海中的想象,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四)設置巧妙提問,引導深入思維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思維力的培養,離不開課堂中教師的提問引導,因此教師要精心設置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引發學生開動腦筋,開拓思維。巧妙的提問是提升學生思維力的有效途徑。首先問題要有趣味性,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從他們的實際生活出發。其次,問題的難度要適中,并且有一定的層次性。問題的難度要符合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不能太難,會打擊學生積極性,也不可太容易,這樣的問題沒有多大價值。

例如,筆者教學二年級上冊《狐貍分奶酪》的教學片段:

出示圖片和文字“狐貍小哥倆兒拌起嘴來”,強調出“拌嘴”。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拌嘴”是什么意思嗎?

生:看了圖片,我覺得“拌嘴”是“吵架”的意思。

師:是的,小哥倆吵起來了,他們是怎樣拌嘴的呢?熊弟弟說……

生1:熊弟弟說:“我是弟弟,你應該讓著我,我吃大的?!?/p>

師:熊哥哥怎么回他呢?

生2:熊哥哥說:“我是哥哥,飯量大,我才應該吃大的那塊!”

生3:熊弟弟喊:“這塊奶酪是我先看到的,我應該吃大的那塊!”

生4:熊哥哥大叫:“這塊奶酪明明是我先看到的,我才該吃大的那塊呢!”

師:聽了小朋友們的回答,老師仿佛看到了小熊哥倆就在我眼前為一塊奶酪而爭吵呢!你們不僅知道了“拌嘴”的意思,而且繪聲繪色地表演出來了,真棒呀!

這一教學片段中,教師將“拌嘴是什么意思?”這個封閉式的問題,變成“他們在為什么拌嘴?怎樣拌嘴的?”這樣啟發式的提問。這個問題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學生對“拌嘴”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學生對熊哥倆拌嘴場景的聯想。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沒有局限于圖片展示的畫面,而是更加深入地想象倆小熊拌嘴的過程。不僅促進了學生思維力的提升,也有利于學生看圖說話能力的提升。

(五)鼓勵標新立異,培養創新思維

語文是一門主觀性學科,它不像數學、物理等學科一樣答案具有唯一性。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過分注重教師權威性,從而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應該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縛學生的思維活動,而要多激發學生探求新知識的欲望,點燃創新思維的火花,引導學生以同一目標為背景,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

以二年級《烏鴉喝水》的教學片段為例。

師:孩子們,今天我們學習了《烏鴉喝水》這一篇課文,聰明的烏鴉用把小石子扔到水瓶里,讓水平面升高的方式,喝到了水。如果你是這只烏鴉,你會怎么做呢?除了文中烏鴉取水的辦法,你還有其他辦法嗎?

生1:如果我是那只烏鴉,我會去找一根吸管,然后把吸管插在瓶子里喝水。

生2:如果我是那只烏鴉的話,我就用石頭把瓶口砸得大一點,然后把腦袋伸進去喝。

生3:我會把瓶子輕輕放倒,然后把嘴湊在瓶口,喝流下來的水。

師:孩子們,你們比這只烏鴉還要聰明呢!一下子想出了這么多辦法。是的,當我們遇到難題的時候,不要退縮,開動你的小腦筋,說不定問題一下就解決了哦!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喜歡以標準答案來引導學生,部分學生摸清了老師的思路,索性懶得動腦筋,慢慢習慣于等待標準答案,認為標準答案就是唯一的答案。這樣的教學模式會養成學生被動接受答案的習慣,失去了思考的獨立性,扼殺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本教學片段中,教師沒有把書中的答案作為標準答案,而是鼓勵學生發散思維,尋找不同的解決辦法,正確引導學生培養創新思維。

三、結束語

在部分人的印象中,說到語文學習,就是要死記硬背。其實事實并非如此,語文學科是運用漢語言文字進行交流、審美、吸收、創造的學科。思維力在語文學習中占重要地位。教師在教授語文的過程中,要勤“收”善“放”,善于點燃和珍惜學生思維的火花,多鼓勵學生想象、創新、探究語言文字中的奧秘,為自己的語文學業插上思維的翅膀,這樣他們的語文學習之路才會更寬更廣。

猜你喜歡
思維力學段思維能力
再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思維力的培養
培養思維能力
放緩坡度 因勢利導 激發潛能——第二學段自主習作教學的有效嘗試
培養思維能力
第二學段數學新授課“學導課堂”的教學范式
測一測你的思維力
如何設計小學語文第一學段的家庭作業
高中各學段史料教學與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
創新思維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