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前啟后謀整體,有序有法“悟內心”

2022-05-30 02:56秦登文
文理導航 2022年33期
關鍵詞:語文要素內心

秦登文

【摘? 要】革命題材的單元整體教學,一方面要圍繞單元語文要素展開,另一方面要突顯革命題材課文的育人功能。通過全域審視,準確把握語文要素的核心,再整體建構,有效統整單元學習,最后系統推進,通過任務驅動方式落實語文要素,最終提升學生“語言運用”的核心能力。

【關鍵詞】語文要素;單元整體設計;內心

統編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以“責任”作為單元人文主題,編排了《古詩三首》《青山處處埋忠骨》《軍神》《清貧》四篇課文以及習作《他? ? 了》。課文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描寫,來展現人物內心,表現人物形象。習作則要求學生嘗試運用人物描寫的方法,從多個角度把人物的表現寫具體,反映出人物的內心。

單元整體教學的每一部分教學內容都應圍繞單元語文要素展開。如何依照由扶到放、讀寫結合、學以致用的思路進行本單元的整體教學?筆者進行了以下實踐與探索:

一、全域審視,準確把握要素核心

(一)縱橫比較,明確關鍵點

本單元閱讀要素是“通過課文中動作、語言、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v觀這一閱讀要素,是對四年級的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體會人物的心情”和“感受人物的品質”閱讀方法的鞏固與提升?!绑w會人物內心”既包括體會人物的感情,還包括體會心理活動以及變化。學生閱讀體會的角度更多元,對人物內心體會得更豐富、深入。本單元閱讀要素的落實,還為六下“體會人物品質”做鋪墊。因此,運用相通共融的人物閱讀方法,從不同的角度體會出復雜隱秘的內心世界,極為關鍵。(見表1)

橫向觀之,本單元課文圍繞閱讀要素,設計了多角度的學習活動。它們相互關聯,側重點又有變化?!肚嗌教幪幝裰夜恰罚ㄒ韵潞喎Q《埋忠骨》)要求學生找出動作、語言、神態的語句,體會毛主席的內心世界;《軍神》要求學生結合具體語句,體會劉伯承的內心和沃克醫生的內心變化;《清貧》要求學生從方志敏的自述中,感受人物的崇高品質。通過多種描寫體會人物內心,在教材編排中循序漸進。

(二)對焦要素,尋覓突破點

“體會內心”不僅要體會人物的感情,還需體會心理活動和變化。人物的內心比較隱蔽,不能輕易地讓學生發覺。真正走進人物,去體會他們的內心,是單元閱讀的重點與難點。

在《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學業標準》中,五年級學生能夠聯系文本內容和自己的積累,對情節形象、思想感情等作出解釋,形成看法。通過學習前測發現,學生能對人物的情感體驗比較準確地“貼標簽”,對人物內心體會限于表面。況且,革命題材文本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有距離,體會革命先輩的內心就更有難度。

為了達成“體會人物的內心”的閱讀要素,學生不僅要運用過去所學的人物閱讀方法,還需采用多維聯結閱讀方法。具體包括從單一閱讀走向整體閱讀,結合語言、動作、神態多處細節描寫,體會人物內心;從課內閱讀走向課外閱讀,借助資料豐富人物內心體會;從文本走向經驗,聯結學生已有的知識和學習生活經驗,感受人物真實的心路歷程。

二、整體建構,有效統整單元學習

(一)任務驅動,搭建整體結構

在立德樹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新時代背景下,以學生為中心,堅持教為學服務。筆者通過為學生創設圍繞多元信息進行多元加工的學習情境與學習任務,設計了“探訪人物內心,賡續紅色血脈”單元主題,引發和驅動學生的語文學習。

結合本單元的課文,筆者整合了“四個任務”“七個活動”組織學習。將課文閱讀、習作、語文園地整合在“探尋先輩足跡”“尋覓先輩心聲”“講述英烈事跡”“書寫人物心路”四大學習任務之中。將“日積月累”與任務二整合,將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與任務三無縫銜接,將習作、書寫提示與任務四融合。(表2)

(二)整組關照,凸顯“一課一得”

單元統整應充分體現單元各部分在落實語文要素中發揮各自的功能。落實“體會人物的內心”,要突出進階式發展,以“一課一得”回應單元統整?!堵裰夜恰贰盾娚瘛贰肚遑殹吩隗w會人物內心時,都需要聯結課文多處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聯系資料補充和學生的學習、生活體驗,還有不同的聯結點?!堵裰夜恰沸枰摻Y毛主席父親、領袖的雙重身份,品毛主席復雜的內心,《軍神》要求聯結劉伯承、沃克醫生的雙重視角,體會劉伯承內心和沃克醫生的內心變化,而《清貧》則從方志敏的自述中體會人物的崇高品質。

三篇課文學習階段方式亦有不同?!堵裰夜恰肥菍W習多維聯結品人物內心的閱讀方法,《軍神》是鞏固多維聯結品內心的閱讀方法,而《清貧》是學生運用方法自主學習。

三、系統推進,有序有法落實要素

(一)借助支架曉事跡

在“探尋先輩足跡”版塊,通過開展“豐功偉績照丹心”活動,引導學生整體感知單元課文的主要內容,知曉革命先輩的感人事跡。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化繁為簡,快速梳理課文的主要內容,《語文作業本》提供了“有形”的思路與方法?!堵裰夜恰贰盾娚瘛贰肚遑殹吩凇墩Z文作業本》中都有相應的思維導圖(圖1),學生借助這些支架,準確高效地梳理課文內容。然后通過詞語提煉概括,對革命先輩樹立初步形象感知。

(二)多維聯結覓心聲

在“講述英烈故事”版塊,學生只有真正體會英烈們的內心,才會結合動作、語言、神態等,把他們的內心表述出來,把故事講得更真實感人。

在單元學習前,學生已經掌握了“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體會人物的心情”,心情只體會人物的感情,可以從單一的文本信息中得來。學生學習革命題材文本,容易給革命先烈“貼標簽”,這使得學習活動失去濡染和教育價值,難以走進人物內心。教學中,筆者引導學生用多維聯結閱讀方法,形成立體化、多維度的人物內心體會。

以《埋忠骨》為例,在前置預習中,學生抓住某一處的動作、語言、神態描寫體會毛主席的心情,感受他作為父親失去愛子的悲痛,對兒子的懷念。從體會心情到感受內心,是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點。因此,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文本內聯結,讓學生著眼于整篇課文,關注多處的動作、語言、神態描寫。同時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和閱讀經歷,進行超文本的聯結,用自己的話說出毛主席的內心所想。在交流表達中,學生體會到毛主席未能見上兒子最后一面的后悔與接受殘酷現實的艱難,達到對毛主席內心的深入體會。然后引導學生進行文本間的聯結,提醒學生結合毛岸英的生平資料。學生在將毛岸英的生平轉化為毛主席對往事的回憶中,感受到毛主席因為沒有常伴兒子的悔以及內心的愧疚。最后,學生運用文本聯結的方法,聯系抗美援朝資料,體會到毛主席雖有作為父親對愛子的深情,但更有作為領袖以國家為重的責任,最終決定將愛子的遺骨安葬于朝鮮,從雙重身份中深切體會毛主席的偉人胸懷。(圖2)

(三)讀寫結合促內化

學習本單元之前,學生已能夠從“多個方面”“結合具體事例”寫出人物的特點。運用人物描寫的方法表現人物內心是習作難點。從教材縱向能力進階看,“通過多種描寫表現人物內心”貫穿單元始終。教學中要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把每篇課文習得的方法進行積極的語言轉化,實現由讀到寫的遷移。如《埋忠骨》中,抓毛主席淚水打濕的枕巾的細節,運用多種細節描寫,寫毛主席內心的難言之隱?!盾娚瘛分幸晕挚说囊暯?,運用多種細節描寫,講一講他的回憶感嘆——一塊會說話的“鋼板”?!肚遑殹穼W習后,與方志敏烈士來一次“今昔對話”,了解他身為紅軍領導人卻“一個銅板也沒有”的清貧本色。最后學生選擇視角,綜合運用課文練筆中習得的多種方法寫一寫印象深刻的他,完成習作就迎刃而解了。(圖3)

這樣的讀寫結合,讓表達方法變得豐富,表達維度走向多元,表達能力獲得提升。在表達中也解開了革命先輩的內心密碼,讓學生更真切體會革命先輩們為國家、為民族的責任與擔當。

(四)內外融匯激共鳴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增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教學還應與時代同軌,增強實踐性。通過讓學生觀看新聞,尋訪當代楷模,在訪談、閱讀先進事跡中,感受當代楷模那份沉甸甸的責任感、使命感。這些實踐活動強化了對課文中人物的感悟。

同時,注重跨學科的融合學習,豐富學生認知?!兜赖屡c法治》在五年級設置了“推翻帝制,民族覺醒”“中國有了共產黨”“奪取抗日戰爭和人民戰爭的勝利”篇章,通過這些學習內容的補充,拓展學生對革命先烈崇高的使命與責任的理解,更能產生認同感與歸屬感。

總之,我們要立足單元整體構建,采用任務驅動方式進行科學合理的統整,從精讀課文中習得閱讀方法,結合“交流平臺”進行方法的提煉與總結,在略讀課文中運用方法,在練筆和習作中將方法進行實踐與提升,整個過程循序漸進、一脈相承。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宋國平.前后勾連? 雙線融合:群文閱讀視域下的革命領袖題材課文教學策略談[J].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2021(11)

猜你喜歡
語文要素內心
內心有光,便無懼黑暗
做一個內心有光的人
原來占據你內心的不是我
保持內心的平靜
立足語文要素喚醒美妙體驗
淺談一年級學生閱讀能力培養
基于語文要素優化教學路徑策略的研究
正確解讀課后習題 有效落實語文要素
在“雙線并進”中落實“雙線組元”思想
落實語文要素,教好單元習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