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的高校學生數學學習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

2022-05-30 00:00張海明
科技創新導報 2022年18期
關鍵詞:高校數學評價體系互聯網+

中圖分類號:O1-4;G434DOI:10.16660/j.cnki.1674-098x.2205-5640-4244作者簡介:張海明(1985—),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高校數學教學方向。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一般項目,項目名稱:基于互聯網+的高等數學課程思政研究與創新,項目編號:SJGY20210760)。

摘要:在高校教學過程中,學習質量是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指標,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高校的數學課程設置難度較大,應以教學質量為根本,以學生為中心,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與知識,提升數學素養。在“互聯網+”時代,科技已經提供給數學教學一定的技術支持,而基于技術支持能夠有效實現全面地評價和分析學生的學習質量。本文從數學教學質量評價的角度出發,對高校數學學生學習質量的評價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高校數學學習質量評價體系建構所存在的問題?;凇盎ヂ摼W+”背景下的技術支持構建出一套完善的評價體系,并論述了學生數學學習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完善。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數學??學習質量評價??評價體系

Construction of "Internet +" Mathematics Learn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College Students

ZHANG Haiming

(Heilongjiang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College, Harbin,?Heilongjiang Province,?150001 China)

Abstract: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earning quality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cientific guidance of students. It is difficult to set up mathematics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should take the teaching quality as the foundation, take students as the center,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let students master the methods and knowledge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and improve their mathematical literacy. In the "Internet +" era, technology has provided certain technical support for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based on technical support, it can effectively evaluate and analyze students' learning quality in an all-round wa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athematics learning quality eval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athematics learn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technical suppor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perfect evaluation system, and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students' mathematics learning quality.

Key Words: Internet +; College mathematics; Learning quality evaluation; Evaluation system

“互聯網+”的概念已滲透到各行各業,促進了傳統工業的轉型和發展。在教育發展過程中,要進一步認識到“互聯網+”的本質屬性,使其與教育、教學相結合,從而有效地整合教育資源,克服傳統的教學模式的缺陷。在高學數學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提高學習質量為根本,全面發展綜合素質。建立科學的學習質量評估系統,能夠有效地推動教學活動,可分析并總結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所遭遇的問題及影響因素,從而加速教學方式的創新與變革。但是,由于缺乏相應的實踐經驗,我國現行的評價制度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其發揮的作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1]。我國于2016年頒布《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旨在提高中國學生的核心能力。新的教育目標與需求,意味著各個學科都要進行課程內容的調整、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學理念的轉變與教學評價的轉變。為此,必須明確高校數學課程的特征,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要求,強化其客觀、科學的評價標準,不斷完善數學學習質量教育評價體系。

1 數學學習質量評價內涵

高校的數學課程內容復雜,知識分布廣泛,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所以要注重學習質量,把數學學習質量作為衡量標準,并在教學中不斷創新。在構建數學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時,必須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對學生的影響。學生學習質量評價與教學評價是同一事件的不同程度上的反映,其水平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業水平。因此,對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具體表現進行分析,可以為數學教學工作提供理論依據,優化數學教學模式,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學科知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促進學生的整體數學素質。數學教學質量評價要以學生的學習為基礎,以學習的過程與效果為出發點,以幫助學生,有效地解決數學學習中的“瓶頸”。

2 高校在構建學生數學學習質量評價體系所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高校數學教學科研工作者和一線教師都在開展數學教學質量評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以數學綜合素養培養目標為教學導向的學習質量評價依舊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與處理。

2.1忽視了評價內容的統一,不夠科學

我國數學學習質量評價歷來重視數學基本知識與技能的測試,重視學生的知識積累與解題能力,缺乏對數學思維品質、學習態度、價值觀念等非認知因素的研究。大多數的調查沒有涉及知識、學術水平、情感態度及價值觀。以渠東劍為代表的六項主要技術指標為指標,對其進行了分析[2]。雖然這種方法適用于不同的數學學習品質,也可以作為評價學生學習品質的一條實用的途徑,但是在數學思維品質、價值觀、學習態度和評價結果等方面缺乏科學性和可信性。同時,忽視了核心素質的復雜性、高階,無法對其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與評價。

2.2忽視評價手段的效用,缺乏可信度

考試測驗的有效性直接影響到學習評價的科學性、公正性和可信度。在此之前,國內對數學學科教學質量的評價仍然是以試題應試為主,其設計思想也只局限于“試題”與“答案”兩種教學模式。以“問題—回答”為基礎的測驗方式,很難從數學知識的層次上引起綜合的應答,也很難使數學能力、態度和價值觀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發揮。尤其是傳統的筆試,很難將知識、主體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念等全部記錄下來。此外,大部分一線教師在使用平時搜集的題目中,只是將原有試題的一些數字、情境等方法組合在一起,并沒有綜合考慮考卷的可信性與效度[3]。評價定價的結果無法有效、科學地反映出全體學生的學習狀況,這是必然的。

2.3評價證據的多樣性和完整性不足

在評價對象上,學生的證據來源比較單一,以教師為主體,較少涉及學生自身、家長等其它評價對象。即便有些學校和教師在評核時只把教師之外的其他評價對象納入了評核范圍,而沒有納入到最后的考核之中,在學習質量評定制度中,這是一個有名無實的名詞。從考核表上來看,只有一個最終的基礎是最終的測試結果。毋庸置疑,數學考試的分數部分地反映了學生的學習成果,數學綜合素質提高了他們的能力和行為能力。實質上,對于達到最高技術要求的評價在一定程度上還不夠準確,而在一定程度上,任何評價都只是“以事實為基礎的推論”。數學的學習質量評價是其中的一項,它也是一個“以實證為基礎的推理”的過程。學習目標質量評價活動的科學性、有效性是其實現的先決條件。全面、可信的數據可以全面地反映出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使數學教學質量的評估更加科學、有效,對學的數學學習品質量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2.4數據分析技術的先進性不足,深度不夠

大部分一線教師只能對一組簡單的結構數據進行分析,如通過Excel來求平均數和方差等。在視頻、音頻和其他非結構化的證據中,大部分的一線教師都是通過自己的主觀體驗來進行簡化和分析的。而且,在收集到的資料時,大部分的評價者都沒有利用統計學和人工智能技術來直接刪除數據中的個別信息,或者采用更簡單的方式來填充平均。如何處理這些資料盡管該方法可以有效地解決某些簡單問題,但是在很多情況下卻是行之有效的,如果直接刪除,不但會造成損失,而且還會造成嚴重的損失,從而影響評價的正確性和正確性。另外,目前的EXCEL、SPSS等都采用了數據分析軟件,盡管其能夠更好地對特定的結果進行分析、構造和求解一些簡單的評價問題。但是,由于教學評價工作的復雜性,需要通過Excel、SPSS等工具來對數據進行深度分析,從而使評價者能夠根據實際情況,為其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更便捷的軟件。特別是視頻、文字、音頻等先進的數據集學習、人工智能等,這些技術要求高效率地整合統計數據和計算機,利用R軟件及Python編程等進行深度分析,能夠充分挖掘學生對數學學習及教師教學過程中所隱含的信息及規律,為學生和教師提供全面、準確、深入的評價結果[4]。

3 數學學習質量評價的特征

3.1數學課堂學習質量評估要突出學科特性

通過對中學數學課堂教學評估的調研,發現目前的數學課堂教學評估標準多采用泛學科這一類的課堂教學評估準則,并未將數學學科主體特征完全反應出來。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學者海德希爾教授和他的同事共同研發了數學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工具MQI(MathematicalQualityofInstruction,簡稱MQI),MQI反映了不同層次和維度上教師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深刻認識度以及錯誤,包括一題多解的不同指標與維度[5]。數學課堂教學質量評估工具的尺度與指標要體現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新課程理念,強調數學教育的育人功能,把核心素養與數學能力相結合,使其融入到教學評價中。

3.2數學課堂教學質量評估要有地域特色

要完善數學課堂評價的維度和指標,就需要參考國外“自下而上”和“數據總結歸納”的教學和科研思路,并結合當地的實際,從實踐出發,為學生提供科學的評價。評估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評估要符合當地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和特點。其具體體現為:對評價手段的使用具有很高的辨識能力。這就好比一道高難度的算術,要有很大的差別。對高校學生來說,用一個數學競賽題目來研究他們的數學學習毫無意義。類似地,在中國的基礎教育水平較低的地區數學教學質量評價工具并不適用,但是對于如北京、上海等基礎教育相對發達的地區,適用價值會得到明顯的提升。

3.3數學學習質量評價的發展性

在高校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質量評估要保持一定的穩定性,而教師的教學要求、評分標準要動態、可發展。比如,在對教育水平較低的區域進行評價時,評價結果表明,評價結果存在較大的差別。在對?B區進行評價時,評價的結果都是以分數為最高的,因此,要針對?B區的具體情況,提出了相應的教學要求。同時,A區在使用數學學習評價工具所提供的反饋信息進行教學改革后,課堂教學的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同時,也要針對不同的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課堂教學要求指標。這和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來安排考試是相同的,但是學習能力的測量并不適用于再次考試??梢钥吹?,盡管數學課堂教學質量評估的維度和指標都是基于特定地區的數學課堂教學水平而制定的,具有一定的區域性特點。

4.“互聯網+”的高校學生數學學習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策略

4.1強化過程監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我們要拋棄傳統的以分數為導向的思維方式,重視和評估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以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為他們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互聯網+”的環境下,管理與評估方法簡單便捷,便于利用各種數據和信息對學生進行全面評估,克服了以往評估方式的片面,從而真正地改善了教學與學習的質量。加強信息技術與云計算技術的融合和運用,構建和完善教學過程監測體系,以達到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的目的。對評估中所涉及的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包括評估標準、評估主體、評估權重等。明確評價主體、評價對象與評價對象的內在關系,反映了評價系統的多元化和層次。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的評估系統能夠有效地實現信息的共享,并能有效地克服信息孤島現象。通過對學生線上和線下的評價,明確管理部門、教師和學生的權利,真正建立起全面的評價機制,使評價流程得到改革和創新。

4.2改進并完善評價指標

通過對評估指標的精練和明確,既能保證評估工作的順利進行,又能為實踐提供科學的指導,并保證其發展的正確方向。在選擇教學目標時,既要注重學科特色,又要考慮到學生自身的專業狀況、自身發展的需要,以保證其適應當今社會的就業需求,從而真正提升其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要對影響學生數學學習質量的各種因素進行綜合分析,理順這些因素的內在關系,并通過建立數學模型來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通過對學習基礎、學習過程、學習效果的全面評估,分析了學習習慣、學習方法、認知思維和協作精神等因素對學習品質的影響及特征,并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學習質量評估系統。在評估中,應明確學生的方法能力、專業素質和社交能力的重要性,并對其進行分類,以提高二級和一級指標的相關性。該評估指標并非一成不變,應與新時代的大學數學課程標準相適應,更要考慮到學生的發展狀況和今后的需要。通過建立“網絡+評價”的評價模型,利用數學模型建立評判矩陣,并根據不同的權重來確定各個指標的權重,從而提高了評價的可靠性。

4.3確定評價對象

在新一輪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加強師生的交往和交流,為教師的評價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在構建學習質量評估系統時,既要重視教師的作用,又要注重對學生的主觀認識,以促使學生主動進行自我評估,提高學習方式和習慣。與傳統的教學評估方式相比較,“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更加多元化、更加豐富。利用實時在線評價平臺,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參加評價,從而突破時空的局限,為教師和教師帶來了巨大的方便。教師在完成了教學工作后,可以通過網上調查問卷,對自身的不足與長處進行分析,以改善今后的學習質量。通過對學習小組的互相評價,可以進一步克服自身評價的局限,從別人的視角來分析自身的學習品質,進而促進學生的綜合學習。

4.4服務模式的創新

通過“互聯網+”加快教學改革,能夠保障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促進學生的學習。尤其是在教育決策中,要充分認識到“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對教育決策的重要作用。在日常的數學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的學習材料的搜集、整理,使用數碼筆、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以提高學生的工作效率,為以后的決策、優化決策提供參考。通過運用大數據技術,對評估過程、評估方法、評估結果進行綜合,使評估過程、評估方法、評估結果更為可信。根據教學規律和認識規律,運用教學信息在評估系統中的作用,運用流程追蹤法對決策流程進行優化。在教學過程中,要考慮到行業需求、教學內容、學生認知等方面的因素,構建學生的學習質量預測預警系統,并通過構建教學質量調控機制,對學生進行主動的指導。

4.5提升師資力量,提高教師素養

教師的職業素養與職業素養是關系到大學數學教學質量評估的重要因素。為此,必須加強對教師的專業發展,加強與學生的協作,使評估制度得到進一步的優化和改進。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對教師的需求越來越大。教師要加強自主性,要加快教學方式、觀念的更新,使教學與評估工作與時俱進,使之能更好地適應當今大學生的認知特征和發展需求。高校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主動參加學校組織的教學和訓練,對先進的評價方式進行系統的學習,包括背景評價、條件評價、過程評價、效果評價等,并能依據現實情況選擇合適的評價制度,促進評價機制的健全[6]。突破傳統教育理念的局限性,實現以“以人為本”的評估方式對大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5.結束語

通過建立學習質量評估系統,可以更好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掌握問題及影響因素,進而改善教師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使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但在實踐中,仍然存在著評價主體單一、評價方法落后等問題,影響了學生對數學課程的有效學習,也限制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要通過強化“互聯網+”的功能,強化教學監督過程、考核指標的精化、評估對象的確定、服務方式的創新、教師素質的改革等方面的改革,使教師的素質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不斷完善數學學習評價體系,科學引導學生有效的學習數學。

參考文獻:

[1]王丹.基于互聯網+的高校學生數學學習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J].中國新通信,2021,23(03):223-224.

[2]渠東劍.素養導向下的學業質量評價探討[J].數學教育學報,2019 (05):59-64.

[3]毛剛,周躍良,何文濤.教育大數據背景下教學評價理論發展的路向[J].電化教育研究,2020(10):22-27.

[4]孫元勛,沈有建,趙京波.數學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EIMT)的構建與實施[J].數學通報,2021,60(06):45-50.

[5]孫元勛.關于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EIMT的思考[J].新教育,2022(04):23-25.

[6]黃丹霞,馬曉陽,王洪杰,孫猛.構建以學習效果為中心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J]. 教育教學論壇?,2020(19):16-17

猜你喜歡
高校數學評價體系互聯網+
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體系研究
微課在高校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