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實做優做強實體經濟,加快建設制造強國

2022-05-30 10:48許小燕
產城 2022年9期
關鍵詞:制造業高質量工業

許小燕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推動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建設制造強國,提出“把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一環”,要求“把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做實做優做強”“打造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并為全國服務的產業鏈供應鏈”。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新型工業化步伐顯著加快,迎來了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歷史性跨越。從2012年到2021年,工業增加值從20.9萬億元增長到37.3萬億元,年均增長6.3%,高于同期全球工業增加值2%左右的年均增速;制造業增加值從16.98萬億元增加到31.4萬億元,占全球比重從20%左右提高到近30%;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我國有四成以上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在“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一個個鼓舞人心的數據,一項項振奮人心的成就,見證我國制造業發展實現量的穩步增長和質的顯著提升。綜合實力更加強大、產業體系更加健全、產業鏈更加完整、重大項目不斷涌現、創新力競爭力更加強勁、市場主體更加活躍的“制造強國”壯麗畫卷正徐徐鋪開。

看綜合效益——整體實力顯著提升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工業穩則經濟穩。我國工業經濟已邁上更高質量的發展之路,呈現出生產穩定增長、結構優化轉型、多種經濟類型蓬勃發展等特點,綜合效益顯著提升。

從產業體系來看,我國制造業有31個大類、179個中類和609個小類,在全球范圍內產業門類最齊全、產業體系最完整,產業鏈配套能力全球領先,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持續提升,產業體系進一步完善。

從產品競爭力來看,我國技術密集型的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分別由2012年的7.4萬億元、3.8萬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2.8萬億元、6.3萬億元,制造業中間品貿易在全球的占比為20%左右,產品競爭力顯著提高。

產業結構的破舊立新、優化升級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表現。十年來,通過深入實施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開展淘汰落后產能專項行動,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擴大中高端產品生產供給能力,實施高端裝備創新工程,傳統產業煥發出全新生機,新興產業茁壯成長。十年間,我國在大型飛機、載人航天、電力裝備、高檔數控機床等領域均實現創新突破,新能源汽車、機器人、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等新興產業得到快速發展。高技術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從2012年的9.4%提高到2021年的15.1%,新興產業對制造業的支撐作用顯著增強。

看重大項目——標志性成果勇攀高峰

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和市場引導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十年來,我國加強規劃引領,以中長期規劃和五年規劃目標任務為統領,及時制定年度的預期目標和工作計劃,形成長短結合、滾動推進的工業經濟發展目標體系;強化政策供給,有關部門相互協同,中央和地方上下聯動,圍繞擴投資、促消費、保暢通、優環境等出臺了一系列穩工業增長的政策措施,有力保障了工業經濟平穩運行。

十年來,我國加快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持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加快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大力減輕企業負擔;擴大高水平開放,吸聚全球高端要素和先進制造業在我國布局,推進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有效防范和化解風險挑戰。

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北斗組網,無人駕駛電動拖拉機研制成功,骨科手術機器人臨床應用,百萬千瓦水電機組投入運行,“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機組全面建成投運并實現“走出去”;從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樣車成功下線,到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投入使用,從“奮斗者”號成功坐底萬米海底,到C919大型客機即將取證交付……一大批重大標志性項目成果競相涌現,引領中國制造不斷攀上新高度。同時,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取得長足進展,數字化轉型行動、智能制造工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深入推進。

看市場主體——創新活力不斷增強

創新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過程中的重要動力。無論是補齊產業短板,還是鍛造發展長板,形成競爭優勢,都需要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掌握技術話語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建設制造強國,必須加強技術研發,提高國產化替代率,把科技的命脈掌握在自己手中,國家才能真正強大起來?!?/p>

目前,從研發投入來看,我國制造業研發投入強度從2012年的0.85%增加到2021年的1.54%,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平均研發強度達到10.3%,570多家工業企業入圍全球研發投入2500強。從創新體系來看,已布局建設23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和國家地方共建制造業創新中心,支持建設125個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共性技術供給能力大幅提高。從創新成果來看,規上工業企業新產品銷售收入占業務收入比重從2012年的11.9%提高到2021年的22.4%,大國重器頻頻亮相。把創新擺在制造業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努力讓中國制造“骨骼”更強健、后勁更充足。

市場主體的頑強拼搏、勵精圖治是制造業完成“從大到強”跨越的強勁動力。企業強,則制造業強。擁有一批世界領先的優質企業,是制造強國的鮮明標志,也是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截至2021年底,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40萬戶,較2012年增長了23.5%。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營業收入從2012年的21.7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40.24萬億元,有58家制造業企業進入2021年世界500強榜單,比2012年增加27家。已培育4萬多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762家“小巨人”企業、848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十年來,一個個示范標桿企業脫穎而出,一大批優質中小企業成長壯大,市場主體實力和活力不斷增強。作為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的生力軍,市場主體成為我國制造業實力顯著提升的縮影和見證。

看向未來——智能化、綠色化、信息化大勢所趨

智能化、綠色化、信息化是制造業發展的突出趨勢,這十年來取得顯著成效。智能化升級方面,十年來,我國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和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建成700多個數字化車間/數字工廠,實施305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和420個新模式應用項目,培育6000多家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2021年,我國重點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到55.3%和74.7%。

綠色化轉型方面,十年來,大力推行工業產品綠色設計,我國累計制定644項節能與綠色發展行業標準,累計推廣約2萬種綠色產品,創建近3000家綠色工廠,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間分別下降28%和16%,2021年又進一步下降5.6%。

信息通信業迭代方面,不斷夯實數字中國“基座”。數據顯示,我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光纖網絡接入帶寬實現從十兆到百兆、再到千兆的指數級增長。移動網絡實現3G突破、4G同步、5G引領的跨越。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推動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敖立表示,5G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已從生產外圍輔助環節逐步深入至生產核心控制環節,面向工業的5G芯片、模組、終端不斷涌現,產業生態取得長足進步。當前,“5G+工業互聯網”全國已建項目達到3100個,在十大重點行業培育形成20個典型應用場景,賦能千行百業路徑日益清晰。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調整,國際競爭更趨激烈。全新的考卷已然鋪展,更難的考題等待解答。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應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努力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機,構筑未來發展戰略優勢。

“十四五”規劃提出,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堅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增強制造業競爭優勢,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強產業基礎能力建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推動制造業優化升級,實施制造業降本減負行動。

成都積極響應制造強國戰略,成都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提出,未來5年,成都將堅定不移地推進產業建圈強鏈,加快構建競爭優勢突出的現代產業體系;要堅持把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以產業“建圈強鏈”理念變革產業發展方式。近日召開的成都市制造強市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強調,要堅持把制造業作為立城之本、興市之要,突出重點、發揮優勢、揚長避短,持之以恒實施制造強市戰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城市位勢能級提升。

猜你喜歡
制造業高質量工業
冰雪制造業的魯企擔當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
高質量項目 高質量發展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
喜看新中國七十年突飛猛進的制造業
“三部曲”促數學復習課高質量互動
工業人
掌握4大工業元素,一秒變工業風!
2014上海民營制造業50強
2014上海制造業50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