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基層治理的三維思考

2022-05-31 01:20趙改萍王瑞楠
三晉基層治理 2022年2期
關鍵詞:基層治理價值觀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趙改萍 王瑞楠

〔摘要〕有效的基層治理離不開正確價值觀的引領,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基層治理實踐中,能夠有效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治理價值,不斷推進基層治理創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基層治理創新,要基于個人價值追求、不同地區環境塑造、媒體時代價值判斷的實際需要,積極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治理實踐之中。要從基層黨組織引領、法治保障、德治教化、網治支撐、自治實踐出發,系統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從而促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更好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層治理;價值觀念

〔中圖分類號〕D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8442(2022)02-0005-04

〔基金項目〕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創新項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基層社會治理的路徑探析”(2020SY300),主持人趙改萍。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基層治理離不開正確價值觀的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凝聚社會成員意志與力量的共同價值觀念,要使其真正發揮作用,則需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生活之中,成為人們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基本遵循。當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基層治理相互融合,既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方式,也是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的現實需要。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基層治理的價值意蘊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礎與支撐。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基層治理的各個領域,能夠為基層治理現代化轉型貢獻智慧和精神力量。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統領性,為維護基層社會秩序發揮作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人們價值觀念的內核,在社會主義價值觀念系統里發揮統領作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基層治理當中,發揮其“主心骨”的作用,能夠最大限度地整合思想意識,激發社會主體的責任感,極大地提升基層治理有效性,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新時代實現基層治理現代化,就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以廣大群眾的需要為目標,反映群眾聲音,凝聚群眾共識,團結群眾力量,這是促使基層社會得以穩定運轉、基層社會秩序得到有效維護的重要途徑??梢哉f,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基層治理的實踐,是基層治理工作提質增效、共同建設和協幸福美好家園的必然要求。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系統性,為基層治理定向導航

任何一種文化都具備自身的價值體系,價值體系中最深層次的要素就是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含著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的價值取向,共同構成了系統性結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融入基層治理過程中,要在“國家—社會—個體”的價值結構下實現溝通與合作,同樣是一個系統工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融入基層治理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發揮強有力的思想引導作用,為百姓安居打好“地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滲透在基層社會中,對基層社會的整體價值觀念給予塑造;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觀念成為公民基本的行為準則,價值觀念的整合是良好社會風氣形成的基礎,個體與整體相協調更有利于基層治理。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彰顯時代性,為基層治理激活動力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進程中發展起來的核心價值理念,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征程中不斷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鶎又卫碓谥卫淼母鱾€環節中要與時代緊密相連,就必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強大的精神支撐,引領和回答時代問題,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在實現基層治理現代化的過程中,充分利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作用,緊跟時代發展脈搏,激發改革創新動力,在基層社會治理的內容、形式與手段上不斷推陳出新,不斷增強基層治理的軟實力。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基層治理的現實需要

在基層治理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在引導個人價值的正確追求、引領不同地區良好有序的發展環境、提升行為主體的信息判斷與選擇能力等方面,促使基層社會施治有序。

(一)個人價值追求的需要

社會成員由于在成長背景、社會經歷等方面存在差異,不同個體的價值判斷、追求、選擇會有所不同,這就需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凝聚共識,將各種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整合在共同的理想追求中,融入基層治理工作中,促進社會關系進一步和諧穩定。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和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的逐利性使得部分人過于注重對物質利益的追求,忽視對自我精神的構建,價值偏好出現明顯的“個性化”和“功利化”傾向,追逐金錢和謀取權力成為他們的“喜好”〔1〕。一些個體在謀求自身發展時,更加偏重自身利益,忽視其他人的利益,有時會出現“各人自掃門前雪”的場面。因此,在基層治理中,充分利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個人行為進行規范和約束,有助于超越狹隘的小我利益的局限,提升個體綜合素養,增進社會關系和睦融洽。

(二)不同地區環境塑造的需要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社會整體水平有了實質性的提升,人民群眾對于精神領域有了更高的追求。受地理環境、人文環境的限制,雖然人民群眾有著共同的利益需求,但也面臨社會主體之間價值標準出現分化的情況,這種“各持己見”的狀態需要相似的價值標準范式來解決。因此,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基層治理,從不同地域環境、不同思想主體角度出發構建具有共識性的價值標準,滿足群眾需要,解決群眾問題。同時,通過地區間的社會交往與互動,用局部影響整體,產生聯動效應,發揮合力作用,維護社會秩序。

(三)新媒體時代價值判斷的需要

新媒體時代,由于信息傳播渠道多元化、內容碎片化、資源海量化等特點,使得非主流文化悄無聲息地進入了人們的生活,影響人們價值觀念,更對主流價值觀念產生挑戰。與此同時,主流文化價值觀通過網絡媒體傳播,以潛移默化的方式達到被人們接受與認可的效果明顯,但也存在被隨意拆解、組建、傳播的可能性。網絡媒體中已形成了一批自有的“原住民”,在面對熱點問題、話題上,自主選擇參與到信息傳播過程中,具有極強的個性。尤其是在面對“救與不救”“扶與不扶”等社會輿情熱點時,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在價值判斷與選擇時一些人會產生猶豫與徘徊的心理狀態,進而產生消極的社會影響。因此,必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基層治理各環節,以正確的價值觀念矯正負面的、消極的、不合理的思想觀念,引導社會成員作出正確的價值選擇,弘揚向上向善社會風氣。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基層治理的有效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十四五時期,要在加強基層基礎工作、提高基層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薄?〕新時代新征程,我國基層治理既面臨難得機遇,也面臨不少挑戰,這就需要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引領和價值支撐作用,抓基層、打基礎,持續加強和創新基層治理。

(一)以強化組織建設打好基層社會根基

在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過程中,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基層黨建中,增強其創造力、凝聚力與戰斗力,切實打通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一方面,要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鶎狱h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打造過硬的基層隊伍,要堅持開展學習活動,不斷筑牢基層黨組織的思想根基。例如,有的基層黨組織堅持把黨員教育活動常態化,帶頭扎實開展學習評比活動,不斷強化學習教育;嚴格規范執行“三會一課”、坐班值班等制度,提升黨員干部隊伍的綜合素質,尤其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黨員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不斷加強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黨性教育。另一方面,要做實基礎工作?;A工作是基層黨組織履行職能的基本支撐,直接關系到各項任務推進與落實的質量和成效。例如,有的基層黨組織從實際出發,修建了集政策宣講、教育培訓、心理咨詢、老年人日間照料、黨群議事等功能于一體的黨群服務中心,常年開放為村民提供便利服務,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得鄉村治理充滿活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以強化法治保障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全過程,在學法、守法、用法的過程中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用法治的力量引導人們向上向善,從而充分發揮法治在協調利益關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構建和諧社會等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法律是國家規范制度的體現,學法能夠提高個體法律素養、規范個體行為?;鶎狱h員干部要帶頭學法守法,樹立法治思維,善于運用法治方式開展工作,提高依法治理能力。另一方面,法治精神的培育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一項內容。把加強法治保障、培育法治精神融入廣大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中,以法治承載道德理念,力求做到人人知曉、戶戶明確,形成認可、敬畏、遵守法律的自我意識。同時,可開展多種形式的普法宣傳活動,把社會主義的價值信念、行為準則、道德良知滲透到法律規范中,提高全社會的文明程度。例如,近年來,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為化解基層矛盾,通過開辦《法治在線》欄目,講述發生在百姓身邊的調解案例,組織專家律師網上講解調解知識,使老百姓了解了豐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有效提升了居民的法治素養。

(三)以開展德治教化保持良好社會風氣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基層治理,既要發揮法治的保障作用,也要發揮德治的教化作用。其一,在公民道德建設的過程中,深入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宣傳新時代、新理念、新發展、新故事,不斷提升城鄉文明程度。例如,有的基層黨組織組建文藝演出隊,經常組織舉辦文化活動,不斷豐富文化形式和內容,宣傳身邊的人和事,深受群眾歡迎。其二,注重發現身邊典型、推選身邊典型,并形成常態性機制,發揮優秀典型人物示范作用,以榜樣激勵講正氣,唱好群眾和諧戲。優秀典型人物是良好社會風尚的導向標,是傳播優秀價值觀的鮮活教科書。例如,有的基層黨組織開展村民道德模范表彰活動,評選出美麗鄉村建設好領工、好監督、好環衛、好村民、好家庭、好媳婦、好婆婆、好孩子等道德模范人物,并設有善行義舉榜,在潛移默化中帶動鄉風民風持續好轉。其三,積極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搭建供需對接平臺,開展更接地氣的志愿服務活動。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廣大志愿者奉獻愛心的重要渠道,要激發廣大群眾參與志愿服務的積極性,更好發揮志愿服務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四)以善用網治支撐推進基層治理信息化

現代科技為“中國之治”引入新范式、創造新工具、構建新模式〔3〕。網絡治理是“智治”的重要內容,也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方面。在網絡文化建設中,要加強對網絡傳播者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加強對人民群眾網絡價值觀的引導,塑造良好的網絡環境,推進基層治理智能化、高效化。一方面,發展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通過有效引導使積極正確的道德取向成為網絡空間的主流。加強網絡行為主體的媒介素養,明確網絡是非觀念,文明自律上網。例如,可參與“抖音”“快手”等平臺上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中,并在生產傳播中弘揚主流價值觀,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推進和諧網絡社會構建。另一方面,構建開放共享的基層管理服務平臺,打開互動交流的媒介窗口。例如,有的基層黨組織利用微信群來服務群眾,設有賈莊黨支部群、賈莊法治群、婦女之家群等微信群,快速、及時地將信息推送到居民手中,實現信息倍增效應,不僅提高了村民網絡政治參與能力,而且大大推進了基層治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五)以提升自治能力強化基層社會共治

自治是基層治理中體現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標志?;鶎尤罕娮灾伟殡S著新中國發展歷程而生長起來,是最廣泛、最直接、最有效的民主實踐。在發揮各類群眾性組織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功能過程中,推動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建共享與新時代相匹配的社會文明。自我管理方面,在鄉規民約的約束下,在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的管理下,充分發揮村民自治組織的作用,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推動村風民風整體向榮。例如,有的基層黨組織創造性地構建了融說事、議事、辦事、評事、獎事于一體的“五事共商”村民說事評議工作法制度,在工作中做到“說”出發展、“說”出和諧、“說”出文明、“說”出清廉,為基層治理現代化提供了借鑒。自我服務方面,發揮基層自治團體的軟性管理,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管理基層公共事務,滿足人民群眾需求,優化基層社會秩序,畫好基層社會共治的同心圓。具體可通過建設黨群服務中心、便民服務大廳等為居民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有效增強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自我教育方面,積極培育新鄉賢文化是一個有效途徑,可以通過尋鄉賢、學鄉賢、用鄉賢,發揮農村優秀基層干部、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鄉賢群體的示范引領作用,以其嘉言懿行影響人民群眾觀念與行為。同時,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開展文明宣講活動,營造健康文明新風尚。自我監督方面,在建立居民(村民)監督委員會,完善治理協商監督制度的基礎上,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道德規范融入行業守則中,促使工作人員依法依規依紀做事,恪守職業道德,也使得群眾發揮主人翁精神,用群眾力量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參考文獻〕

〔1〕寧友金,王永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治理:價值、困境與實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01):34-39.

〔2〕習近平在基層代表座談會上強調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于民統一起來推動“十四五”規劃編制符合人民所思所盼〔N〕.人民日報,2020-09-20(01).

〔3〕陳一新.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N〕.人民日報,2021-01-22(09).

責任編輯燕斌斌

猜你喜歡
基層治理價值觀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論中國哲學經世致用傳統
民間組織發展對基層治理法治化的影響
基層紀檢監察機關履行監督責任的問題與對策
黨組織怎樣下好“基層治理”這盤棋
電影《老炮兒》的價值困頓
淺談高雅藝術對大學生的重要影響
宋代民間社團對基層社會治理影響幾何
混血家庭的悲劇
在高校有效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探索
IP影視劇開發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