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學課堂“素養為本”學習評價設計探索

2022-05-31 12:05黃金環
高考·下 2022年12期
關鍵詞:素養為本高中化學教學

黃金環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通過課堂學習評價的優化來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的提升,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在當前的高中化學教學中,采取的課堂學習評價仍然以提問、課堂練習等簡單的方式展開,導致對學生的學科素養培養沒有全面關注,影響了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實現。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高中化學教師要注重采取“素養為本”的課堂學習評價設計,關注學生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合作能力等基本素養的發展,從而真正發揮課堂學習評價的作用。本文以傳統高中化學教學中課堂學習評價存在的局限作為切入點,探討了“素養為本”理念下的高中化學課堂學習評價設計的立足點和對策,從而幫助教師更好地推進教學評價的改革,實現教、學、評一體化,提升高中化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化學;素養為本;課堂學習評價;教學

課堂學習評價作為學生學習評價的核心部分,在教學中起著激勵和引導的作用,能夠讓學生正確理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激勵學生做出改進,也能夠幫助教師發現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及時地對教學方式進行調整,從而促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在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要從核心素養培養的角度出發,樹立“素養為本”的評價理念,健全課堂學習評價的內容和實施方式,利用課堂學習評價的優化來提升高中化學教學質量,讓學生在評價的引導下獲得知識,推動興趣、思維、能力、素養等全面發展,實現教、學、評的一體化建設[1]。

一、“素養為本”下課堂學習評價問題的提出

(一)當前高中化學課堂學習評價存在的局限

首先,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課堂上教師只會偶爾對學生的知識接受程度進行簡單的提問和習題測試,導致學生容易產生“刷題決定一切”的錯誤化學學習觀念,也容易使學生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產生心理上的壓力,從而不能在化學知識探究中展示真實的自己,而是使用死記硬背、大量刷題等機械化的方式來獲得紙筆測試成績上的暫時提升,影響了學生綜合學習素質,尤其是化學實驗素養和探究能力的提升。

其次,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了課堂學習評價在教學中的重要性,開始探索多元化的課堂學習評價方式,借助評價結果來調整教學活動。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部分教師仍沒有真正把握以評促學、以評促教的評價理念,在實施評價的過程中不能建立適合的評價標準,從而影響到了課堂學習評價的效果[2]。

最后,教師無法較好地將課堂學習評價的結果應用到教學優化中去。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教師要注重推進教、學、評一體化建設,在教學活動中將課堂學習評價和課后學習評價有機結合,用學習評價的結果來優化教學活動,從而實現教育的良性循環。但是,部分教師無法較好地實現教、學、評一體化,不懂得如何用課堂學習評價的結果來指導教學活動,從而喪失了組織課堂學習評價的意義,也導致了教學質量無法得到穩定提升[3]。

(二)“素養為本”下的高中化學課堂學習評價設計的立足點

1.以全面觀察為基礎

在“素養為本”的教育視角下,教師應當利用課堂教學對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進行全面觀察,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動性、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學習結果等,從而從整體上對學生進行評價,而不只是了解學生最終的學習成績。只有對學生進行了全面觀察,才能夠讓教師對學生的素養發展需要形成正確的理解,給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建議和幫助,使學生獲得核心素養上的全面成長。

2.以學習活動為主線

在核心素養的導向下,為了讓學生獲得有意義的學習經歷,教師應當從學生理解知識的需要出發,設計有價值的學習情境,從而讓學生可以在情境探究中經歷化學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得各種學科素養上的提升。在學生參與各項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聽課態度、問答情況、合作態度等進行觀察和評價,了解學生在學習中的綜合表現,從而讓給出的課堂學習評價更好地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需要[4]。

3.以核心素養為目標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開展課堂學習評價活動,最終的目標是促進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提升。因此教師在評價過程中需要對化學核心素養的各個維度進行分析。從學生的科學探究、思維品質等各個角度來制訂評價目標,對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發展情況進行全面的評價,并且根據評價的結果來調整教學活動,給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讓課堂學習評價真正發揮以評促學、以評促教的作用[5]。

二、“素養為本”下的高中化學課堂學習評價設計對策

在基于“素養為本”的高中化學學習評價設計中,教師需要結合“教、學、評一體化”的思想,確保教學活動和學習評價的一致性,實現相互促進,更好地推進核心素養教育目標的實現。

(一)分析課標要求,確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確立是教學活動設計的起點,也是學習評價設計的主要依據,教師需要結合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要求,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處理,結合對學情的認識和對化學核心素養各個維度的理解,設計出合理的教學評價,從而為學習評價標準的確立奠定良好的基礎。

比如,在進行蘇教版必修1《物質性質和變化的探究》一課的教學設計時,結合課程標準中給出的學業水平要求,筆者確立了這一課的教學目標:1.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培養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現象,準確記錄實驗數據并分析得出實驗結論的實驗素養。2.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讓學生初步學習化學實驗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3.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讓學生通過設計探究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4.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通過學生獨立或與同學合作完成實驗,養成團結協作、主動交流的學習習慣和科學、嚴謹的實驗態度。

教學目標的確立,能夠讓教師對教學應當達到怎樣的效果、學生在學習中應當有怎樣的表現等心中有數,助力學習評價標準的確立和實施。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化學課程標準的解讀,正確理解課程標準的思想,設計出合理的教學目標,為學習評價的制訂做出正確引導。

(二)聯系目標需求,確定評價標準

在確定好了教學目標之后,教師需要從教學目標的達成需求出發,對評價中涉及的標準進行深入分析,確定好評價目標,從而為接下來的評價工具制訂做好準備。教師在確定評價標準的過程中需要對各項指標的權重進行分析以及劃分,確定好各項指標之間的歸屬關系,從而形成更加清晰的學習評價實施思路。

比如,在教授《物質性質和變化的探究》一課的過程中,筆者將整個評價內容分成了知識和技能評價、思維評價、素養評價三個大的類別,從這三個大類出發,又整理出了概念原理掌握、實驗技能與研究能力、模型構建能力等評價指標。對于每一項的評價指標,采取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相互評價的方式來進行全面評價,以便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素養水平。

有了具體的評價標準和實施方式,教師和學生在評價過程中都能獲得具體的參考數據,從而更好地發揮出課堂學習評價的促學、促教作用。

(三)開發評價工具,推進評價落實

為了提升課堂學習評價實施的效率和效果,教師有必要結合課堂學習評價落實的需要,開發實用的評價工具,包括評價量表、行為檢查單、調查問卷等,從而推進學習評價的落實。在設計評價工具時,教師要遵循兩個原則:一是清晰描述的原則,評價工具中的內容必須清晰描述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從而讓學生能夠快速使用工具展開自主評價活動;二是維度多元化的原則,多維度的評價讓學生能夠對自己在學習中的各種表現進行反思提升。學習評價工具的開發,能夠為教師的高效評價和學生的合理自評提供良好的依據。

比如,在教授《物質性質和變化的探究》一課的過程中,筆者設計了基于學習表現的評價量表,通過量化賦分來進行課堂學習評價。評價量表分為“學習任務、評價依據、自評、互評和總評”五欄。學習任務包括四個部分:1.探究鋁的性質;2.探究影響過氧化氫分解快慢的因素;3.根據84消毒液的說明書,分析其有效成分次氯酸鈉的性質,設計實驗方案探究影響84消毒液漂白效果的因素;4.構建研究物質性質和變化的認知模型。

每項學習任務都給出具體的評價依據。如“探究鋁的性質”學習任務的評價依據為:1.能認真完成實驗并準確記錄實驗現象得1分;2.能根據實驗現象歸納出鋁的化學性質得1分;3.能在實驗過程中發現新問題,提出新預測得1分;4.能根據鋁的性質實驗歸納出探究物質性質的認知模型得1分。評價量表每個學生一份,課堂上,教師和學生能夠按照量表上的內容開展學習評價,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行為上的調控,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通過設計出內容全面、可操作性強的評價工具,能夠讓教師和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形成清晰的目標意識,有助于提升課堂學習評價實施的效果。

(四)立足教學過程,開展過程評價

在“素養為本”的背景下,教師需要結合課堂教學目標和評價目標來實施教學活動和進行課堂學習評價,并且讓課堂學習評價的結果滲透到學生的課后學習實踐中,真正體現出課堂學習評價對教學活動的指導價值。同時,教師需要結合課堂學習評價的內容優化教學活動,實施過程性的學習評價。

比如,在《物質性質和變化的探究》一課的教學中,為了讓評價量表有效指導學生的學習過程,提升學生學習質量,筆者實施了如下的教學過程。

環節1:創設問題情境,初識物質性質探究認知模型。將分析二氧化碳性質實驗報告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素材直觀且學生比較熟悉,有利于學生的思考和分析,并且也讓學生意識到新知識的學習往往是建立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緊扣本節課的思維認知模型。環節2:進行鋁的性質探究,初建物質性質探究認知模型。通過引導學生回顧初中所學有關鋁的知識和使用鋁制品的生活經驗,引出兩者的認知沖突,并以此為依據分析教材中鋁的性質實驗方案的設計也是建立在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再次緊扣本節課的思維認知模型。課堂上,通過學生小組討論和展示,教師及時地引導和評價,幫助學生初步構建物質性質探究認知模型。環節3:進行過氧化氫分解條件探究,初建物質變化探究認知模型。通過對雙氧水分解條件的探究,引導學生學習如何進行化學反應條件的探究,初步構建物質變化探究的認知模型。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實驗操作進行指導和評價,培養學生規范操作,認真觀察和記錄實驗現象等實驗素養。環節4:小結歸納,修正物質性質和變化探究的認知模型。通過課堂小結使知識模型顯性化,思維模型結構化。環節5:探究影響84消毒液消毒效果的因素。通過布置探究任務,讓學生根據本節課所學知識設計探究方案,解決實際問題。課堂上,教師鼓勵學生根據物質性質探究模型,積極思考,大膽發言,并給予正面評價。本環節教學中,教師通過師生互動和課堂學習評價,不僅能診斷和發展學生應用本節課構建的認知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水平,還能培養學生大膽探索、科學設計的實驗探究素養。

通過立足教學過程來實現課堂學習的過程評價,能夠讓學生的綜合素養更好地體現出來,讓教師和學生自己都給出公正客觀的評價,從而讓評價具有更高的價值。

(五)借助評價數據,指導教學工作

開展課堂學習評價的目的是優化教學活動,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在獲得了學生反饋的評價數據之后,教師應當及時對數據中隱藏的信息進行分析,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和素養水平,調整規劃下一步教學計劃。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當注意以下問題:

一方面,教師應當形成差異化的教學觀念,對不同學生面臨的不同問題進行分析,尤其要重點觀察后進生和質優生。對后進生的評價結果進行重點的研判,發現學生的學習需要,及時給予輔導和幫助。對質優生的評價結構要建檔立案,時刻跟蹤并逐一指導,讓他們能夠在課后有針對性地進行拓展學習,全面提升化學學習能力。此外,教師要盡可能在評價之后對不同學生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反饋要盡量及時,從而最大限度發揮學習評價的價值。

另一方面,教師要關注學生在學習素養、思維品質、智力發展、能力發展等各個方面的實際表現,不能只看重學生在智力上的成長,如教師可以通過評價量表中的信息來發現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合作學習的能力等方面的表現,當發現學生存在不足時,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去改正提高,從而把課堂學習評價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結束語

課堂學習評價是落實核心素養教育目標的一個重要環節,能夠幫助教師和學生更好地調整教與學的活動,構建教、學、評更加具有一致性的教學體系。因此在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應當從“素養為本”的理念出發,系統構建課堂學習評價體系,建設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方式,注重學生學習評價的過程性和發展性,從而真正發揮出課堂學習評價的作用,促進核心素養教育目標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落實,并用學習評價反饋出的信息來不斷完善教學過程和學習過程。

參考文獻

[1]陶慶新,賈瑩.指向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評價探究[J].中國教師,2022(12):99-101.

[2]方圩濱.探索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學評價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2022(25):156-158.

[3]王飛.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評價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界,2021(52):41-43.

[4]蔡玉波.試論核心素養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評價[J].當代家庭教育,2021(35):118-119.

[5]李佳.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實踐[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21.

本文系2020年福建省基礎教育課程教學研究課題“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高中化學課堂學習評價”(課題編號:MJYKT2020-74)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素養為本高中化學教學
高中化學高效學習之復述策略
NOBOOK虛擬實驗在高中化學的應用
微課讓高中數學教學更高效
分類法在高中化學中的應用
“素養為本”的化學教學設計研究
“素養為本”課程的思考與實踐
基于化學學科“素養為本”的教學實踐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素養為本”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嘗試和反思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